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

政事堂的一些機要成員,算是明白了行省的概念,其實就是負責地方的政務,範圍變大,但是權力也被分離出來一些。

比如軍權,地方戍衛軍不再受行省執政官的管轄,軍方系統由軍隊把控,受樞密院調動,武將則由兵部考覈升遷等,軍政分離,免得擁兵自重。

司法、刑獄這方面,也被分離出來,雖然刑獄官吏在地方任職,受到巡撫官的節制,但刑獄方面的事,可直接上奏京城的大理寺、刑部等,獨立的系統,巡撫不得干涉。

如此一來,地方官既有相互管轄、協同配合的工作,也有獨立的系統,可以將本系統內的重要大事,及時上奏,避免地方官一手遮天,徇私枉法。

“陛下打算設置多少個行省?”

“全國可設立三十至四十個行省,十個總督軍區,行省負責政務,軍區負責練兵,戍衛,保衛一方。行省下面,各領數個州,幾十個縣,每個行省巡撫直接對中央負責,加強朝廷對地方的層層管控。”

“爲了避免擅權,每個行省巡撫,定期要輪換,五年爲一任,兩任必須更換,各州去掉刺史稱謂,更名知府,管理地方政務。除此之外,置安撫使、刑獄使、常平使,分掌兵、刑、市場平與鹽鐵專賣,爲了確保賦稅運送,各地再設水陸轉運使,負責稅收倉稟轉運與調配,彌補各行省、州縣的盈虧。”

這裡面混合了唐宋元明,不同時期的制度要點,去繁就簡整合在了一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爲每個時代的制度,都有優點和缺點,羅昭雲把認爲對的,或是對歷史有貢獻的官職、制度拿出來使用,就打造一個相對更完善、實用的政令。

“知府、安撫使、刑獄使、平常使、轉運使......”

這些政事堂的骨幹們,都在咀嚼陛下提到的而這些官名,以及對應職責。

雖然開始聽起來彆彆扭扭,比較新鮮,但是仔細琢磨,越發覺得官名稱謂,與相關職責,都恰到好處的契合了。

“諸位卿家覺得如何,有什麼說什麼,坦誠交流,此處非朝堂金殿之上,哪怕頂撞了朕,也不會怪罪。再說,只要道理說得通,朕倒是樂得聽到不同聲音!”羅昭雲不想把政事堂變成一言堂,需要聽一聽這些肱股之臣的建議,畢竟需要他們去配合推行。

魏徵猶豫道:“陛下,這些變更一改前朝,雖然更細緻了,但是官員們接受,也需要一個過程,何況這麼多部門,暫時沒有那麼多可用之人,如果貿然開設,恐怕會使得官吏隊伍臃腫起來,官僚隊伍龐大,俸祿與職田自然就多了,加上官紳的田不上稅,又照顧部曲、佃農,最後稅收和俸祿開銷,恐怕會落在百姓身上,最後官僚冗繁沉重,會出現積貧積弱的局面。”

高士廉順着道:“不錯,臣也同意魏大人所言,貿然設置如此多的機構和部門,人手實在不夠,一旦放開官員品質和能力的選拔,很容易造成更多無能之輩,巧言令色之人,混入官吏體系,使得貪官污吏增多,日後不好管理,容易爛在各地司衙內,難以根除。”

長孫順德、房玄齡等人也都點頭,覺得兩位說辭大有道理,不得不慎重考慮在內。

羅昭雲沉吟片刻,說道:“這個問題,朕也曾思量過,所以纔打算儘快推行胥吏制度,擴大官吏晉級和銓選,把俸祿、職田、住舍待遇等,都規定好,確保制度的穩定執行。同時,在立國之初,許多讀書人還沒有用武之地,正好連開三年的科舉,選拔各地人才,用舉人、進士等,來填補這些地方、京城的官吏,三年之後,再將科舉改爲三年一考,定爲常規!”

“同時,在京師設置太學院,醫學院、工學院、商學院、武學院等,選拔年輕人才,傳授我大華最新知識,也就是說,除了科舉之外,還有另一個學院模式,從學院裡不斷考試,優中選優,最後能夠學業完成,成爲甲等生者,可由朝廷授官,補實缺!”

魏徵、高士廉、長孫順德、房玄齡、杜如晦、諸遂良、長孫無忌等人,全都有些愣住了,一個想法還沒有消化完,陛下另一個計劃又拋出來了。

得了,還需要繼續琢磨、思考,跟住陛下的思路才行!

彼此相互對望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光中的苦笑,心想咱們的陛下,這些奇思妙想,治國理念究竟從哪裡學來的,怎麼他們在古書上從來沒有學到過呢!

“好是好,但似乎要做的事情更多了.......”長孫無忌無奈道出了苦楚。

羅昭雲微微一笑,對着衆人道:“當然了,你們以爲,朕只懂帶兵打仗,不懂治國之道嗎?要知道,我當年可是前朝皇帝的福將和心腹之臣,親自見證過楊廣登基,大業開始,建東都,平漢王,鑿運河,下江南,修長城,徵遼東,西蕩吐谷渾,北巡邊塞大漠,解雁門之圍,抗拒吐蕃入侵,西域通商......”

“這些年,朕參與前朝的大事太多了,經歷也豐富,看到繁華興盛的大隋,一度衰敗下來。朕就京城思考,大隋滅亡究竟是因爲什麼?當皇帝需要做什麼?制度有哪些需要完善?朕可不願像文帝那樣,親手建立朝廷,被下一代斷送,也不想像煬帝那樣,肆意折騰,將國家引向覆滅。”

衆人聽了,都心有感觸,大隋當年已經逐漸強盛,國庫充盈,若不是出現隋煬帝,或許還能持續十幾代下去,國柞百年不成問題。

許多官員私下也議論,如果隋文帝不廢掉楊勇,早些看清楊廣剛愎自負、愛瞎折騰性格,真該先一步掐死算了。

魏徵拱手道:“陛下的確慎重思考過,那是臣等多疑了,不過這些想法夠好,需要一個實施過程,請陛下能夠戒急戒躁,臣等自當鼎力支持。”

“臣也是這個意思。”高士廉也跟着回答。

羅昭雲點了點頭道:“恩,朕明白你們的想法,那就制定一個實施計劃,按部就班推行,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能消極怠工。立國之初,百廢待興,需要一番大刀闊斧改制,祛除毒瘤,只要對朝廷、對百姓有益,我們君臣當竭盡全力去做,爭取開創一個盛世出來!”

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軍攔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開始收網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四百零八章 做人留一線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陽起兵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奪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七章 相言甚歡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三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伐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風波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三百零四章 新添美婢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裡速對決第十五章 初窺門徑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三百二十章 宴會不斷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備而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於無奈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七百五十章 備戰狀態第五十八章 掩殺第五百一十七章 才女往事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蕭後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四百二十一章 官復原職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葉珺瑤現身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
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軍攔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開始收網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四百零八章 做人留一線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陽起兵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奪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七章 相言甚歡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三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伐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風波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三百零四章 新添美婢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裡速對決第十五章 初窺門徑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三百二十章 宴會不斷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備而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於無奈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七百五十章 備戰狀態第五十八章 掩殺第五百一十七章 才女往事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蕭後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四百二十一章 官復原職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葉珺瑤現身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