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局

早春二月,陽光明媚,東南風吹到中原大地,天氣轉暖,萬物復甦,冰河解凍,楊柳吐芽,搖曳生姿。

郊外荒野上已經一片青色嫩草,綠油油的彷彿草毯子一般,春意盎然。

羅昭雲離開了西京,最後一波上路;史大奈帶人在第一波就走了,第二波被送走的有慕容紫嫣和索哲,今年他隨時要跟這對姐弟溝通,所以帶在身邊,回到涿郡西北,那裡是他的地盤,一切好交流,不打算繼續囚困二人了。

蕭依依和寧沐荷跟他同行,長途漫漫,拋開那些任務和職責,三人在路上也好多享受一下相聚的歡樂時光。

而青霜則被安排保護慕容紫嫣姐弟二人,有監護之責,在第二波就離開了,也算加入‘天羅’第一個的任務,其實,羅昭雲也有點私心,因爲她盯在身邊,察覺他跟着兩嬌妾夜夜笙歌,眼神那個幽怨和醋意,讓他實在吃不消了,趕緊先打發走,這樣省得每天總有一股如劍一般的目光在剜他後背,經常跟他拌嘴慪氣。

在這個途中,朝廷也沒有閒着,詔書一封封抵達各地,不斷提出新的皇令,徵兵、徭役、籌糧、自帶兵甲等等,剝削逐漸加重,這一次,連地方郡守、府兵鷹揚郎將全都苦不堪言,暗地裡罵娘,根本無法實現。

今時不同往日,大隋千瘡百孔,已經沒有了號召力,百姓痛恨官府,寧願落草爲寇,也不再加入府兵了,這等若切斷了府兵的來源。

一些鷹揚郎將甚至都在心中猶豫,要不要也起兵造反,割據地方,跟朝廷對着幹。不過,大多數郎將、司馬等,也看到朝廷日薄西山,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隋尚未到真正瓦解的地步,還需要觀察一段時日,也許兩三年就是盡頭,所以,誰也不想先露頭,成爲朝廷重點的反撲對象,衆矢之的。

如此一來,二十路府兵,拖拖拉拉,集結速度很慢,都在敷衍,第三次征討遼東,全國動員已經相當困難了。

黃河滾滾,波濤洶涌,冰封的時間很短,過了元宵後,就已經湍急奔流了。

河岸有隋軍大營,這是張須陀的軍隊,上一次大破五路聯軍後,聲威強盛,使得他在軍方之威名,也提升不少,儼然成了朝廷軍方的中流砥柱,剿滅各地起義軍的主力將領。

如今他的隊伍擴充了五萬人馬,麾下悍將不少,如秦瓊、程知節、羅士信、樊虎等人,都被他破格使用,發揮了很大才能。

“將軍,聽說聖上又要伐遼東了。”麥孟纔等人過來找張須陀,詢問此事。

張須陀輕嘆道:“是啊,聖上對遼東太過看重,不征服高句麗不肯罷休,誰也勸不了。”

“唉,地方叛軍太多了,如過江之鯽,爲何聖上看不到,還要一意孤行去伐遼東,這樣會激發更多的民變,使地方百姓投入叛軍陣營,我們根本剿滅不完。”

“本帥已經寫下奏章,一份上報兵部,一份呈遞聖上,希望能受到重視,奏章中重點提到河北、山東一帶,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叛軍強盜四起,實在太多,那些小山寨,我們都無法逐一去清理,只能挑選影響較大的幾支去鎮壓,可是治標不治本,要從根本解決匪患,還需有相應安撫政策,不能再對外發動戰爭,也不能繼續調動勞役了。”

“要是聖上看聽人勸,那就好了。”麥孟才嘆息,他從父親那裡知曉,當今的聖上楊廣,喜怒無償,最討厭納諫,一意孤行慣了,上奏勸諫基本沒有什麼作用,反而會遭到冷遇。

程知節問道:“張帥,我等也要趕往漁陽郡,參與此次遼東戰嗎?”

秦瓊、羅士信、樊虎、唐孝仁等全都密切關注,他們的家鄉都在齊郡一帶,如今兵荒馬亂,都不想離開家鄉過遠,要保衛族人不受滋擾、傷害。

張須陀搖頭道:“不用,本帥得到了聖上的密詔,不必趕往遼東戰場了,而是度過黃河,前往祝阿,去圍剿盧明月的叛軍。”

“哦,盧明月自稱無上王,大搞分封加爵,據說麾下已經發展了十多萬人,比咱們多上一倍的兵力了。”

“無妨,兵貴精不在多,我們向齊魯的東南挺進,早日把這片土地的叛軍鎮壓,我們齊魯之地,就能早日安寧,免得被匪盜破壞、殺戮,守護一方。”張須陀在齊郡爲官幾年,作爲郡守父母官,對齊魯之地有了較深的感情,加上這些麾下士兵,都是當地戶籍,所以他首先考慮是維護這片地域,好讓將士無後顧之憂,安心跟他打仗。

………

開春之後,瓦崗寨迎來更大發展,目前周圍幾座誠邑都已經被瓦崗軍佔據,開倉放糧,招兵買馬,吸引不少起義軍前來投奔,許多小寨主都是被李密忽悠來的。

翟讓發現了李密過人之處,開始重用起來,讓其出謀劃策,逐漸深得信任。

這一日,瓦崗寨上的豪傑、將領們齊聚,在聚義堂內商議開春後的出兵方案。

翟讓、翟弘、單雄信、徐世績、李密、王伯當、賈雄、賈潤甫、黃君漢、王儒信等數十人,文謀武將,人才濟濟。

李密起身道:“翟將軍,秦末時代,劉邦項羽皆是以布衣出身,最後爭取了帝王位,稱霸諸侯,如今,主昏於上,民怨於下,朝廷已經要荒廢,跟秦末何其相似,以翟將軍雄才大略,兵強馬壯,倘若席捲二京,誅滅暴虐,足以滅亡隋朝,有機會稱王建制!”

翟讓雖然是一方豪傑,但畢竟出身寒門,見識有限,加上這個年代由於門閥制度觀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下意識覺得,自己當個地方諸侯,割據稱雄還可以,但是要推翻朝廷,自己登基做皇帝,根本沒有想過,推託道:“吾輩起於羣盜,迫於生存,能夠亂世偷生苟活就不錯了,閣下所言大志,恐怕我難以做到,也沒有過這樣的野心,我們還是將地盤擴大再說吧。”

李密心中暗歎,覺得翟讓目光過於短淺,安於現狀,成不了大事,不過,這裡地理位置很好,靠近運河和糧倉,比鄰重鎮滎陽,是個起兵好地方,山寨人才衆多,李密決定在這紮根下來,好好發展,拉攏一批人,日後說不定能爲己所用。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峽州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八百五十章 雄關漫漫,堅厚如鐵第六十六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一百三十五章 截殺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三百五十二章 誠心以對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撫東都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語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九百二十三章 層層設伏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華學刊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九百四十七章 帳下胡姬舞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欠更補章說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一千零九章 賑災大使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緣的故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爭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傳說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軟了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七百零二章 變數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六百零七章 謀劃戰略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選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一千零七十章 奪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擊不斷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軍之亂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五百六十五章 對峙局面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四百七十八章 裴氏父子第三百零八章 兌現承諾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軍攔路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進展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峽州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八百五十章 雄關漫漫,堅厚如鐵第六十六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一百三十五章 截殺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三百五十二章 誠心以對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撫東都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語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九百二十三章 層層設伏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華學刊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九百四十七章 帳下胡姬舞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欠更補章說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一千零九章 賑災大使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緣的故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爭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傳說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軟了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七百零二章 變數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六百零七章 謀劃戰略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選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一千零七十章 奪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擊不斷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軍之亂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五百六十五章 對峙局面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四百七十八章 裴氏父子第三百零八章 兌現承諾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軍攔路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