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

羅昭雲回到府內,在夜晚的時候,接到了一個消息,令他一驚,那就是薛道衡,被賜死在牢獄中了。

聽到這個消息,羅昭雲有些發懵,不過,這與歷史倒也吻合,而且今日入宮的時候,他詢問過如意公主,蕭皇后因爲隋煬帝處於暴怒階段,還沒有來得及插嘴求情,但是今日文人大夫們的一張請願函送上去,使得楊廣火燒澆油,等若拿他來發泄了。

原本隋煬帝已經把薛道衡的事給拋在腦門後了,可是被舊事重提,他想起薛道衡的一張上書文,全是讚美先帝,勸他如何效仿,振興大隋云云,楊廣如何肯屈尊忍受?他覺得自己做的比先帝好多了,實現了幾個空前大工程,那是先帝想都不敢想的,楊廣卻實現了,所以,他覺得自己比先帝更有氣魄。

但現在隋煬帝被屢次行次,心情糟糕透了,憋了一肚子火,看到文人上書爲薛道衡求情,他動怒之下,直接下一道旨意,賜死了薛道衡。

“這回,看你還能寫出‘空梁落燕泥’詩文嗎?”楊廣冷笑,算是出了一口火氣。

聯名上書的一些文人大夫,也被他貶的貶,降得降,查處了一些人,弄得京城文人膽寒。

羅昭雲心頭一驚,暗忖幸好我沒有參與進來,否則,麻煩就大了,現在的隋煬帝,性格大變,喜怒無常,目中無人,彷彿都不如他聰明一樣,照這樣下去,自己遲早要出事,因爲自己的名氣太響亮了,萬一楊廣起了妒才之心,被宇文述、裴世矩等人利用,自己的下場也很危險。

他輕輕一嘆,不得不做兩手準備了,伴君如伴虎,這一次伐高麗戰,不論成敗,自己都有幾分危局。

羅昭雲有些感慨,不是他不想幫助大隋,輔助隋煬帝做個好皇帝,可是楊廣這個人,有些神經質了,猜忌心重,喜怒變化無常,身邊佞臣變多,而且不聽人勸,狂傲自大,這種人,姜尚、管仲、樂毅、孔明等名相來輔佐,都沒有用!

心態決定一切,爲君者,若不能聽臣子納諫,廣開言路,只會封閉自己,一意孤行,權力太大,一個不慎就容易使王朝動盪!

羅昭雲搖了搖頭,算是明白,什麼叫有心無力,難以扭轉歷史的軌跡了。

“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影響身邊的人命運,在關鍵時候,撼動歷史方向,但有些人,是我難以改變的,比如楊廣、宇文述、楊素、李密等人,他們主意太正了,也太自我,很難聽進別人的意見。”

回到府上,羅昭雲跟寧沐荷、蕭依依見面了,吩咐二女準備好行囊,也許,要帶她們回涿郡,短期內,不回來了。

“公子,大隋真的要跟高句麗開戰嗎?”

羅昭雲點點頭道:“不錯,夏季開始運兵集結,入秋就要開戰了,太平日子就要結束了。”

蕭依依奇怪道:“高句麗如此東北小國,能抵擋住大隋數十萬大軍嗎,應該不會影響老百姓的日子吧。”

羅昭雲搖頭說:“當今聖上,已經被聖可汗的虛名所累,像是入魔一樣,興師動衆伐高句麗,在根本沒有準備妥當的前提下,入秋進軍,一旦戰事不利,陷入僵持,馬上就要進入寒冬,關外苦寒之地,來冬很早,大隋將士多是中原士兵,抵擋不住那裡的嚴寒,可能會凍死很多人,取勝把握很小。”

二人聞言,都吃了一驚,在軍事方面,自然遠不如他看得深了。

“有公子統帥,也無勝算嗎?”寧沐荷詢問。

羅昭雲苦笑道:“不要把我想得太離譜,什麼無敵將軍,其實,我的帶軍本領,還是李靖兄長、周羅睺將軍、老爺子、父親等人教的,加上兵書,以及自己的隨機應變,但是戰事變化萬千,我每次出征,都在反覆推敲戰略方案,所謂常勝,就是謀劃比對方更多一些而已,世上哪有什麼無敵將軍,誰能考慮周全,出其不意,把握主動,武器裝備和糧草充足,三軍齊心,就能勝出!”

二女點頭受教,對軍事方面並不精通,但是聽羅昭雲的話意,這次大隋對高句麗開戰,似乎勝少敗多。

“收拾好東西,過幾日出了正月,我們就動身,北上幽州,回老家去看看。”

寧沐荷心中涌起一陣溫馨道:“羅藝將軍肯定會很高興公子回去。”

羅昭雲臉色微動,說道:“有人,可能不歡迎我!”

“公子,你是指孟氏?”寧沐荷試探問。

羅昭雲道:“是,這次回去,該算一算舊賬了,我讓你這幾年蒐羅的證據,都找到了。”

寧沐荷答道:“嗯,有些眉目了,控制了幾個孟氏使用過的丫鬟、奴僕,可以坐實罪名。”

羅昭雲嘆道:“北幽州是我們的根據地,決不能讓她在那裡生亂,過去了二十多年,她謀害了一些人,該償報應了。”

“羅公會庇護她嗎?”

羅昭雲沉思了一下,搖頭道:“不會,因爲他也是一位梟雄豪傑,當會取捨!”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勢不妙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潛甕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師歸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蕭後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人辛秘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壽宮變 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二百四十三章 那一夜的風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二十八章 殺一是罪,屠萬爲雄!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七百七十章 劍指長安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撫東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十一章 遇襲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脈絡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一百三十八章 仁壽宮變 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集結號(重要通知)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謀狠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五百二十八章 盤算賬目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訪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八百八十四章 竇女復仇計劃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局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選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十七章 刺搶之術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七百八十章 大華新律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勢不妙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潛甕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師歸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蕭後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人辛秘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壽宮變 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二百四十三章 那一夜的風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二十八章 殺一是罪,屠萬爲雄!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七百七十章 劍指長安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撫東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十一章 遇襲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脈絡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一百三十八章 仁壽宮變 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集結號(重要通知)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謀狠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五百二十八章 盤算賬目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訪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八百八十四章 竇女復仇計劃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局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選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十七章 刺搶之術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七百八十章 大華新律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