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逍遙隨風

蕭依依彈奏完一曲之後,收手按弦,琴聲頓時收斂,但那股餘韻卻繞着畫舫樓船,揮之不去。

羅昭雲睜開了眼眸,琴曲直透內心,觸動他最深處的情緒,彷彿經歷了一種歲月和感情的洗練。

他神采奕奕地盯着面前的女扮男裝的才女,那雪膚櫻脣,容顏絕麗,多少有些暗暗心動。

雖然今生只有十四歲,但前世的記憶卻接近三十了,在大學期間,因爲工科機械專業女生太少,所以交女朋友的機會很少,等工作之後,他雖然被同事介紹過對象,但是相處平淡,哪有這樣的神交和浪漫?

“羅公子,覺得剛纔琴曲如何,可入得耳?”蕭依依說完,眸光直勾勾地盯着他,期待着他的評論。

女人就是這樣,明明對自己很自信,甚至很自傲,但是面對自己所看重的人時,也非常在乎對方的評論。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這是羅某聽過,最動人的琴曲旋律,蕭姑娘的琴藝精湛,近乎於道,已經超出世俗許多琴師太多了。”

羅昭雲忍不住感慨,發自肺腑,他很難想象,古代的琴音,沒有那麼多音樂配合,竟然還會這樣動聽,直透人的心靈。

也許這就是去繁就簡,大音稀聲的意境,現代音樂太多太雜的副歌音混合,雖然旋律很多,但也把那主音給掩蓋了,喧賓奪主。

古代名曲,經歷上千年,依然能夠傳世,還是有它的本身內在原因。

這一刻,羅昭雲終於相信了,彈琴能彈到讓人忘記自身煩惱,忘乎一切,身在何方,幾乎到了神乎其技的水準。

這不只需要高超的手法,平日的苦功,音律的精通等等,更主要是有那股獨特的靈性,是天賦使然。

就在剛纔,羅昭雲獨自聆聽着佳人琴聲,彷彿感覺自己處於一個奇妙的空間,他的身前是隋朝,身後是現代,他就在時空交接點上,跨越古今,淌過歲月長河。

“這首曲是我結合古代幾大名曲,還有諸多樂譜,而獨創的上一首曲,我把它叫做‘逍遙隨風’,是我平時看莊子的著作,喜好上了逍遙遊的篇名,真的希望自己能夠真正逍遙,脫離塵世,不受羈絆,扶搖直上九萬里,翱翔長空!”蕭依依說的時候,臉色露出一種期望和希冀。

衆所周知,《逍遙遊》的作者莊周,善用詭奇的寓言解說玄妙道理,環古鑠今,乃是百家諸子之一,道家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集《莊子》爲道家經典之一。

《莊子》共有五十二篇,後世存三十三篇,分內七篇、外十五篇、雜十一篇,爲郭象注本,內篇的思想、結構、文風都比較一致,一般認爲是莊周自著,外、雜篇則兼有其後學之作。

莊子在哲學上主張虛無之道,有時還賦予其某些物質性,帶有唯物主義的色彩。

在政治上時而主張絕對的無爲,時而主張在上者無爲而在下者有爲;在處世態度上,時而宣揚混世,時而贊成避世。

在人生觀上,時而提倡寡慾,時而鼓吹縱慾;只可惜屬於唯心主義範疇,並未被後世教育所推崇。

總之,能喜歡莊周的人,性格也往往標新獨異,不願與世苟同,流於世俗;鍾愛其著作的女子,往往更是一些思想獨特的奇女子,不同於平常人。

羅昭雲心中受到一絲觸動,隱隱覺得,蕭依依說出這番話,似乎跟她目前的處境有關係。

妙音閣,終究是一個青樓,她爲何會成爲魁首,幕後有誰在操縱着它,還需要聽命於誰?

她的家人何在?爲何會有這一身才華和琴技,何人所教?在哪裡成長起來?留在長安的目的是什麼?

羅昭雲忽然覺得,這蕭依依就好像一個謎團,身後藏着諸多的秘密。

她的本人,也像裹了一層厚繭,在蟄伏中,最後若不華麗轉變,就會枯死於繭內。

通過她的言語透露的信息,還有對她身世的猜測,羅昭雲忽然間,覺得自己有些懂她的心情了。

由驚歎其才冠京華,變成一種憐惜敬重!

“蕭姑娘似乎有心事,不知羅某是否有資格聽呢?”羅昭雲驀然開口詢問。

蕭依依愣了一下,眸子水汪汪的,眼底深處帶着一絲憂傷,就像一朵冉冉浮於水面的淨蓮,清純秀美,是那樣的動人。

她掃了羅昭雲一眼,看着對方清澈的眼神,帶着一種疼惜,芳心莫名一顫,難道對方真的能成爲我的人生知己?

不過,她心中暗自失笑,自己這是怎麼了,會在剛認識不久的外人面前失神無措?

更何況這羅成,似乎只有十四五歲,而她已經十七歲了,讓一個小弟弟來疼惜、安慰自己?

蕭依依淡淡一笑,她一直覺得,自己不會輕易動情,哪怕日後真的喜歡了一位情郎,也是比她大幾歲,甚至大過十幾歲的成熟男人,舉手投足散發着英雄氣概,才子風采,睿智、倜儻、成熟,能包容她,給她寬廣的胸懷,能保護她,從沒想過,找一個比自己小的男子。

所以,蕭依依付之一笑,並沒有往深處考慮,推搪說道:“是這樣,重陽節馬上就到了,到時候京城的貴族、豪門子弟、文人墨客們,會到城外去郊遊,插茱萸,賞菊花,這次因爲諸多原因,朝廷額外重視,要在曲池坊和連同城外的芙蓉池一帶舉辦賞花大會,京城貴族將在那舉行蹴鞠、射箭等比賽。”

“與此同時,京城的花樓也將聯合舉辦一次鬥花魁的比賽,屆時會有幾個名氣大的花樓派人蔘加,其中銅雀樓、妙音閣、紅袖薇都會參與,爭那第一的名頭,這不但關係到個人聲譽,還有花樓的名聲,都想壓人一等,依依雖不願參加,但身不由己,也只能被迫迎戰。”

“可是,我雖自創了新曲,但詞卻一直沒有填寫好,找了幾位長安城內的才子賜墨,也不甚滿意,正爲此發愁,若不能詞曲同時驚人,定然無法壓過紅袖薇的舞,銅雀樓的豔,她們的氣場本就比妙音閣強,單靠此曲,無法做到俗雅共賞,諸多圍衆不買賬,依依便會敗下陣來,自取其辱了!”(ps: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三百九十五章 驚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局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聖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一十章 大婚之日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與非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興破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脈絡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壽宮變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一千一十一章 交代措施第二百八十六章 託孤之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棄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三百章 歡喜冤家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一千零七十章 奪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棄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九百三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得不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華學刊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四百三十章 共歷難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第七百一十六章 與唐交鋒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備而來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七百七十章 劍指長安第七百七十六章 觸景傷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戰太谷城關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黑死病
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三百九十五章 驚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局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聖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一十章 大婚之日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與非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興破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脈絡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壽宮變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一千一十一章 交代措施第二百八十六章 託孤之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棄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三百章 歡喜冤家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一千零七十章 奪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棄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九百三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得不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華學刊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四百三十章 共歷難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第七百一十六章 與唐交鋒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備而來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七百七十章 劍指長安第七百七十六章 觸景傷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戰太谷城關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黑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