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橫掃

羅昭雲親自帶領六千鐵騎,分成了數股,插入了吐蕃的營地。

這股燕甲精騎,乃是羅昭雲投入了巨大的開銷,全身鐵甲包裹,用鐵的分量遠超過其它兵卒的甲冑,而且連坐騎也都被鐵甲裹住,不論是騎士還是戰馬,都帶着面具,只露着雙眼而已。

一身的寒氣,冷酷肅殺,揮舞起長槍和刀斧,橫衝直闖,普通軟弓的冷箭和長矛,對鐵甲戰士的傷勢,沒有那麼大。

夜幕之下,營地火光沖天,精銳鐵騎所向無敵,在大營內橫衝直撞,藉助戰馬的衝擊,還有渾身甲冑的威力,催枯拉巧,吐蕃軍隊倉皇應戰,又是在夜色下,沒有任何準備,根本無力反抗。

“殺!殺殺——”

精騎一波又一波橫掃而過,營地的吐蕃軍一批批倒下,成爲沒有生命的死屍。

這些遊牧部落的党項騎士,平時都是牧民,聚則成兵,散則爲民,沒有什麼正規的軍旅訓練,此時如一盤散沙,四處逃散,被隋軍鐵騎收割着生命。

羅昭雲手持長槍,勇不可當,帶着親衛和精騎,如開鑿石膏板一般,貫穿到底,將營地割裂,千瘡百孔。

吐蕃軍士慘叫不斷,傷亡無數,有的被長槍刺中,有的被馬蹄踩成肉泥,反抗的廝殺聲越來越小,只用了半個時辰,一萬軍馬駐守的右軍大營,徹底淪陷。

當隋軍在營地外重新集合的時候,傷亡並不大,只折損幾百人而已,但是一萬人數的吐蕃軍,過半陣亡在營地,還有一些做了降軍,其餘則落荒而逃。

“牽走戰馬,燒燬營地,然後撤軍!”羅昭雲下令。

“遵命!”

頃刻,整個營地燒起大火,能在數裡之外看到,燒燬了吐蕃的物資和屍體。

事實上,在十多裡外的噶爾東贊已經接到了右軍被襲擊的消息,他迅速下令調集軍隊準備營救,但是,隨着越來越多的逃兵涌過來,描述場景,他已經感覺到,大勢已去,前去解救已經沒有必要,而且還可能折損更多人馬。

更何況,越是聰明絕頂的人,也是心中疑神疑鬼,把人想得複雜化,容易多疑,噶爾東贊懷疑隋軍在途中設有伏兵,在途中要打伏擊,用那圍城打援之計,所以,他反而不敢派兵前往解救了。

“想不到,尚未交鋒,就被他算計一局,比他還是棋差一招啊”噶爾東贊覺得自己也算是極其聰明的人傑,奈何兩次交鋒,都在羅成手上吃虧,上一次打突厥,就有羅成參與,發揮了不小作用,這一次,本該是自己雪恥,要收拾羅成的機會,卻失了先招。

“大意了啊,這個羅成,本已經高估他了,沒想到用兵如此迅速和詭道,敢派兵先一步偷襲我的右軍!”此時噶爾東贊還不知道,那是羅成親自帶兵,他一直派人關注的羅成中軍,其實是個幌子。

………

李唐軍經過十多日的進兵,攻克長安故城,接收了不少人才和關隴貴族子弟,整個京兆郡人口密集,畢竟是皇城直轄郡,所以人才濟濟,紛紛加入李唐的軍隊。

儘管羅昭雲提前派人搜刮一些人才帶走,但畢竟他只是朝廷一個邊戍藩王性質,不能明目張膽頒佈求賢令等,廣納人才,但李唐就不同了,已經造反,索性大張旗鼓宣傳遵隋,但反楊廣,招攬關隴子弟加入李唐隊伍,爲國家做貢獻。

這些關隴子弟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口號,實則李家有意自己得天下,他們趨之若鶩,也是想早一點加入,佔個有利位置,進入權力核心,容易被重用和提拔,後加入的肯定會遭到一些排斥,仕途晉升相比前面到來者,也就困難一些了。

經過房玄齡等人的四處走動,把跟他們家族要好的貴族子弟找來過來,比如安陽縣尉顏師古一批飽學之士。

同時,京兆郡附近三輔之地的一些義軍首領,關中羣雄紛紛來投,使得李世民帶領的這支唐軍隊伍更加壯大,從最初四五萬人,到小妹李秀寧的加入,達到七八萬人,此時更是突破十萬大軍。

這個消息傳回去後,李淵也按耐不住了,覺得大業即將成功,當即率領麾下十萬人馬,繼續從龍門陣、風陵渡一帶渡河,繞過函谷關、潼關等天險,直奔京兆郡而去。

大興城內的代王楊侑,急的都哭了,畢竟只是一個十一歲的毛孩子,遇到如此緊迫大事,猶如泰山傾崩,如何不讓他驚慌失色。

朝中留守官員分成兩派,主戰一派如兵部尚書衛文升、陰世師、滑儀等人,他們已經在李淵太原起兵的時候,派人挖掘了李氏祖墳,等若自絕後路,必須要死戰到底。

主降的一派,是一些不想陪葬的牆頭草,如崔毗伽、李仁政等人,覺得抵抗毫無意義,開城投降,李淵既然打着遵隋旗號,就不會對大家趕盡殺絕,一起共建新的大隋,完全是臆想。

最後話語權,還是掌握在有兵權的一方,衛文升力排衆議,堅決抵抗,調動城內數萬大軍防守,同時派人突圍,去給潼關屈突通送信,請求回援,解救大興之圍。

李世民擔心夜長夢多,最後腹背受敵,所以趁着薛舉大兵進攻扶風郡唐弼的時候,也下令猛攻大興城。

一時間,皇城外圍旌旗飄揚,雲梯高架,箭矢如雨,戰鼓陣陣,殺聲喧天。

李唐軍士在殷開山、段志玄、雷永吉等一些猛將帶領下,前仆後繼,奮力攀登城池,發起一撥又一撥的攻勢。

這種形勢下,三輔地區聞訊趕來的義軍隊伍越來越多,羣雄洶洶,都覺得大興城保不住了,所以趕過來要立功受封,支持李閥換江山。

大勢形成,牆倒衆人推,所有痛恨楊廣暴君的百姓男丁,也紛紛加入隊伍。

不過,大興城牆高堅固,物資充足,接近十萬精兵把守,短時間內,李唐軍還是無法攻克,但是隨着李淵率大軍增援,關隴各地隊伍的不斷匯入,攻克皇城,也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九十一章 拜臨長孫府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第九百四十七章 帳下胡姬舞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圍截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八百五十二章 保持警惕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四百三十章 共歷難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奮士氣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七百五十七章 烽火連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二百二十章 春夢了無痕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斷了後路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年關新氣象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陽起兵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與君狂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議投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七百八十章 大華新律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四百二十五章 補天閣傳人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鋒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一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辭舊歲第五百七十章 勢成騎虎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第一千零一章 天災人禍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戰神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三百章 歡喜冤家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五十六章 苦戰堅守第六百五十五章 打西涼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九十一章 拜臨長孫府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第九百四十七章 帳下胡姬舞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圍截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八百五十二章 保持警惕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四百三十章 共歷難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奮士氣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七百五十七章 烽火連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二百二十章 春夢了無痕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斷了後路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年關新氣象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陽起兵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與君狂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議投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七百八十章 大華新律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四百二十五章 補天閣傳人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鋒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一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辭舊歲第五百七十章 勢成騎虎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第一千零一章 天災人禍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戰神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三百章 歡喜冤家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五十六章 苦戰堅守第六百五十五章 打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