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號

羅昭雲走到書桌前,拿起一支細小的毛筆,沾了沾保存在瓷瓶內的未風乾的墨,在一張宣紙上寫下了幾個阿拉伯數字。

“芷箐姑娘,請看!”

“咦,這是什麼符號?”薛芷箐看了一眼,有些茫然。

羅昭雲細心解釋:“這些我稱爲爲符號體,代表着數字,比如咱們日常用的數學文字壹、貳、叄等漢字,數目一多,寫起來很長,看上去也不夠直觀,如果用了1、2、3來替代,這樣計算起來,就非常簡單了,不必存在累計運算中的混亂和繁冗。”

“這些,真的可以嗎?”

薛芷箐對於算術也有研習,因爲華夏古代傳到隋時,已經有了先秦的《周髀》,西漢的《九章算術》。

前者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曆法。

後者則是數學運算法,古人提出了若干算術難題,並創造瞭解勾股形、重差等新的數學方法,內容十分豐富,全書採用問題集的形式,牽扯了方田、粟米、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及勾股等不同領域的計算問題。

東漢馬續、張衡、劉洪、鄭玄、徐嶽、王粲等通曉《九章算術》,或爲之作注,而隋代流行本,多是劉徽爲《九章》所作的注本,此人還撰出《海島算經》一書。

薛芷箐精通文學的同時,也對算術有所獵涉,自認爲學的很深,但很少使用它,因爲在大隋時代,除了工匠大師如宇文愷那種人,經常需要在建築時候使用算術外,她寫文章,著書立說,往往使用不到。

最主要即便精通算術的人,在這個時代,也不受人敬重,覺得那是淫工巧匠所學,屬於膚淺、低俗之事,勳貴子弟們,沒有人重視它。

“當然了,如果使用它,我們在工業、經濟、建築、造船、自然科學等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思議的推進。”

薛芷箐聽到國公這樣描述,好奇心起,仔細盯着它們看,倘若用簡單的符號,來代替繁雜的數學文字,未免不是一種捷徑。

此時,她靈機一動,滿臉地驚訝,腦海中不斷在思考這一方面的閃光點,似乎有所開啓,隱隱覺得,這種符號替代文字書寫,也許真的對數學的計算和推演,有着重要的意義。

“昭雲,能否爲妾身解釋一下它們的定義和用法呢?”

羅昭雲點頭,他知道薛大才女的學問貫通古今,又精通多種領域,見她對這些算術理論也很感興趣,其實並不意外,提筆在紙上寫下“0、1至9”十個阿拉伯數字,向她解釋道:“這就是數學符號,代表着壹、貳、叄到玖,拾壹就用11表示,以此類推,方便簡潔……”

薛芷箐眼神一亮,輕輕點頭,全神貫注地盯着。

頃刻,羅昭雲寫下個位、十位、百位的數字寫法,講解出來,這種東西通俗易懂,以薛芷箐的智商和知識儲備,幾乎瞬間就明白過來。

“比如加法,可以寫成這樣……以這個代替乘法……除法演算是這樣的……”羅昭雲此時就像一個老師,在給一位天才學生講述最基本的數學知識。

薛芷箐的眼眸越來越亮,閃爍着智慧的光芒,有了這些數字代替繁體文字,計算起來,寫起來和復加排列起來非常簡單,運算自然也會減少苦難了。

“啊,竟然可以這樣!”

“還有更復雜的,要不要聽聽?”

“君所願,不敢違爾。”薛芷箐笑靨如花,帶着酒意,雙頰酡紅更增嬌豔之色。

羅昭雲通過接觸和大才女交流,發現她對數學也挺有悟性,於是破例,細心爲她多講解深一些,從簡單的加減乘除,到複雜的方程式,然後開平方、開立方、正弦、反弦數,後來又提到了基數、指數、導數等,從小學到大學的數學知識,挑着爲她講述下來。

這些東西如果用古代的文字來代替,則非常繁雜,不具有直觀性,演算困難,這也是爲何近代中國在工業、數理化等方面落後的一個原因,別看阿拉伯數字簡單,但數字學本來就是符號邏輯,如果用文字來寫,就失去了這一領域的鑰匙,尤其是更復雜的精密運算和電子程序、航空技術等等。

“簡直太奇妙了,這種符號,有化腐朽爲神奇的作用!”薛芷箐此時終於認識到這種數字符號的優越性,太過便利,簡單實用,而且最適合運算了。

這一刻的薛芷箐,滿臉的驚喜,不顧才女矜持了,忍不住驚呼起來。

很多累加的計算,一層層疊加,計算幾十倍之後,完全可以用這些指數公式輕鬆得出來,有了這十個簡單數字,對於工程計算、天文歷學、光學、物理學、算術幾何學,都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推進。

曾經困擾薛芷箐的一些問題,彷彿一下子有了思考的方向,用未知數的方法制作方程組,就能迎刃而解,太讓她不可思議了。

薛芷箐目不轉睛地盯着他,呼吸都有些急促,臉色潮紅,很像動情女人該有的曖昧神色。

不過,此時的薛芷箐可不是因爲愛情而動情了,而是因爲這種學術的巨大飛躍,感到激動、震驚、欣喜若狂。

她親身體會過後,已經能夠想象到,如果這東西在學校推行,也許用不了十年,就會有不少的學生在這方面變得精通,長久下去,兩代人過後,華夏的算數水平,將會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昭雲,你真是太厲害了,這些究竟是從哪裡學來的,能創造出這十個數字的來,簡直也不亞於先秦諸子的地位了,也可以封爲聖人。”薛芷箐好奇詢問。

“數學知識,是我在十多歲,涿郡西北生活時候,遇到一位隱世的老者傳授給我的,我也不清楚他的名諱,他曾說,這是他去西域時得到,讓我細心學習,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原推廣,除了傳統的詩詞史學、經儒漢賦外,還有工程力學等,科學創造,這樣能造福百姓,推進盛世的實現,可惜,我一直征戰,還沒有機會跟朝廷提這件事,更別說推廣了,即將到來亂世,很少有人在專注於學術,所以,我希望傳授給芷箐姑娘,暫時在太學試教,等天下再次安定之後,最先接觸的士子,也許就可以派往天下各地,推動這種數學的普及教育了,讓我中原漢族,能夠早日重視數學,開發科教的智力。”

薛芷箐聽他說得如此豪情萬丈,不知爲何,也深深地被感染,此時感覺他的形象,已經不是武將英雄、才子書生的氣質了,上升到憂國憂民的仁者高度了。

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議投誠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第六百零五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六百章 血拼滎陽第八百三十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傷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預言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後勇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鋒開始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興破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七百五十二章 迎戰突厥先鋒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獻策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六十四章 意外露才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四百五十章 闊談局勢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報入宮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後患第六百六十八章 橫掃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五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三百零四章 新添美婢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第七百零四章 佳麗齊聚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潛甕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陽起兵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
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議投誠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第六百零五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六百章 血拼滎陽第八百三十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傷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預言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後勇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鋒開始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興破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七百五十二章 迎戰突厥先鋒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獻策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六十四章 意外露才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四百五十章 闊談局勢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報入宮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後患第六百六十八章 橫掃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五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三百零四章 新添美婢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第七百零四章 佳麗齊聚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潛甕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陽起兵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