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

石虎出兵意欲踏平江南,結果慘敗而歸,從此,野心大減,再也不敢有南下之意。

同樣對大晉充滿敵意的蜀國,也立即收縮兵力,將石虎南侵時,逐漸部署在大晉邊境的兵力向後方撤離,大有示弱之意。

大晉通過與趙國的一場戰爭,大大彰顯了實力,但各軍團的損失都是不小的,各種軍用物資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因此,一時之間也沒有多餘的力量去征伐他國,更沒有足夠的力量直搗鄴城,收復中原,暫時修養生息,便是大晉最好的選擇。

而華安的北伐軍經過了連續兩場大戰,也需要好好的修養一陣子了,因此,全體將領全都認可朝廷的休養生息政策。

新年就快要到了,邊境一片安寧,華安暫時不用費心戎務,大營中一些小的事情,也大多交給部將負責。

連續征戰幾個月,華安對打仗有膩煩了,他此刻最想要做的,便是與自己的家人呆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過年之時,天空又下起了幾場大雪,京城外的蔣山,完全處在一片童話世界中。

如此美麗的風景,華安怎能錯過,趁着新年的空閒,他帶着自己的兩位夫人和孩兒,前往蔣山踏雪,並手把手的教自己的孩兒狩獵的技巧。

四人手拉手的在山中踏雪,玩的不亦說乎,這種情景,去年,他們也都經歷過一次,只是,當時韓雪雨是華安的小妹妹,華安只能遠看,而如今,韓雪雨的身份是華安的夫人了,華安終於可以堂而皇之的摟着這個‘垂涎已久’的小妹妹了。

華安一左一右摟着自己的兩位夫人,讓已經六歲的華爲心中大爲羨慕,他奶聲奶氣的表示。自己長大了也要娶兩位美嬌娘,就像自己的孃親和二孃一樣漂亮。

華爲的表態着實讓華安三人大吃了一驚,王靈則直接指着華安,說華安帶壞小孩子了。韓雪雨則調皮的推開華安,一個人跑開了。

一家四口在蔣山踏雪,享受着上天給予的美麗景色,看着蔣山的景色,華安想到了中原和遼東的種種景緻,洶涌奔騰的母親河、綿延千里的遼東山脈、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些原本都是大晉的景緻,如今,卻分別被各國佔據。

在蔣山賞雪的同時,華安也在心頭盤算起了收復中原的計策。他打算過完年,再休養幾個月,待天氣暖和後,再向朝廷進言,說出自己心中的收復中原計策。只要朝廷採納,他就將再次率軍出征,遠離自己的妻兒了。

因此,在過年的這段時間,華安將用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陪着家人,尤其是妻兒,造人計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華爲一個兒子,對華安這樣的將軍之家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過完年之後,天氣漸漸轉暖,北伐軍進行了一次招兵,以填補去年作戰損失掉的空缺。

招兵出奇的順利。老百姓早就瞭解了北伐軍的威名,知道加入北伐軍一定有前途,於是爭相應募。

對新兵進行一個月的適應性訓練後,天氣已經完全擺脫了嚴寒,此時。華安已經修養了足夠長的時間,麾下的所有士兵也都與家人團聚過了。

此時,華安決定向朝廷獻計,出兵逐步收復失地,一點點的壯大實力,最後,完全收復所有失地。

經過數月的補充和訓練,揚州軍團和荊州軍團也全都恢復了元氣,雖然將領們都太願意打仗,但完全具備作戰的實力。

爲了讓監國的褚蒜子有個心理準備,華安首先將自己的計策寫成奏摺,派屬下送入皇宮,而後便在北伐軍大營,等候褚蒜子的傳召。

褚蒜子接到了華安的奏摺,在與幾位重臣討論後,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傳召華安入朝,準備在早朝的時候,讓全體大臣一同討論。

第二日一早,接到傳召的華安,早早的從北伐軍大營策馬趕往京城,併入宮參加了早朝。

由於華安是外臣,並不是每天都上朝的,因此,見華安一身武服的出現在太極殿,許多大臣都很是好奇的前來打招呼,華安自然也很客氣的一一回禮。

“皇上,皇太后駕到。”一聲太監細長的聲音傳來,褚蒜子抱着司馬聃走進了太極殿,並輕輕的坐在白紗帷後面的龍椅之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朝堂之上的衆大臣,全都屈膝跪拜起來。

褚蒜子伸手輕輕一揮,示意衆大臣起來。

衆大臣謝恩起身,按照官職的大小,分列兩旁。

褚蒜子擡眼向人羣中看去,見華安已經來了,便輕輕的點了點頭。

“諸位愛卿,今日早朝,哀家主要是要向各位大人請教,大晉收復中原的問題,各位大人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什麼想法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褚蒜子開口告誡道。

衆大臣一聽是收復中原,頓時互相對望了幾眼,對於收復中原,滿朝的大臣,感興趣的着實不多,他們早已習慣了江南的鳥語花香,對氣候相對惡劣的中原,大部分都沒了興趣,也從來沒想過要收復中原。

見衆大臣一副事不關己的表情,褚蒜子心下很不高興,她暗自嘆了口氣,看向人羣中的華安,正色道:“華愛卿,關於收復中原的摺子是你上的,具體的情況,就煩請愛卿當着滿朝大臣的面再說一遍。”

“是,太后。”華安抱拳一揖,走出隊列,看向滿朝的大臣,大聲道:“各位大人,我大晉偏居江南一隅,所佔土地以荊揚二州爲主,土地不夠寬廣,百姓也不夠多,而中原的趙國佔據十州之地,兵多糧足,長此下去對我大晉將極爲不利,而以我大晉目前的實力,還無法同趙國相對抗,直接北伐中原勝算不大,爲今之計,只有趁着石虎新敗,無力南下的機會,揮師西進,攻取蜀國,只要我大晉佔據了蜀國,實力至少增長五成,與趙國對峙的本錢也就更大了,攻取蜀國之後,我軍修養一段時間,便可沿着漢中繼續西進,攻取秦州,而後再北進,與涼王的大軍相互配合,攻取趙國的關中之地,一旦我大晉佔據關中,便可與江南的荊揚二州大軍形成掎角之勢,共同夾擊中原,收復失地指日可待也,不知各位大人以爲如何。”

華安說完,精神奕奕的看向朝中的衆大臣,不料衆大臣反應麻木,似乎完全就沒有在聽華安講話,甚至心有反感,這着實讓華安大感意外。

不過,這也難怪,這些文武大臣,要麼是江南的士卒,要麼是在江南得到了穩定土地的江北士族,他們當下的生活都很富足,而一旦打仗,就必須要徵兵徵糧,而這無疑會給他們帶來負擔,士卒出身的官員自然就不願意了。

“諸位愛卿,對華愛卿的計謀有何意見,不妨都說說。”見衆大臣不理華安,褚蒜子開口問道。

一名大臣出列,抱拳道:“太后,趙國雖敗但實力猶存,若我軍大舉進攻蜀國,趙國一旦再次南下,我軍拿什麼抵擋?”

“是啊!是啊!主力攻打蜀國,趙國大軍一旦再次南下,後果不堪設想啊!”衆大臣隨聲附和。

見衆大臣如此怯戰,華安心頭不由得燃起一股怒意,正色道:“各位大人,趙軍此次南下,損兵不下十萬,可謂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根本無力再次南下,而且,北方的燕國越來越強大,石虎的主力大軍將遭到越來越大的牽制,況且,我軍西征,不需調遣太多的兵力,三路八萬兵馬足以,不會對江南的防禦造成太大的改變。”

見華安如此說,一名大臣,瞪着華安反駁道:“華將軍,蜀國大軍足有十餘萬,而且佔盡地利的優勢,將軍僅憑八萬兵力就想滅了蜀國,真是癡人說夢啊!”

“是啊!想當初,鍾會十餘萬大軍都奈何不了蜀國,最後還是鄧艾偷渡陰平,直逼成都,才逼得後主劉禪投降,我大晉沒有二十萬兵馬,很難平滅蜀國啊!”另一名大臣跟着附和道。

見和自己爭論的都是一羣不懂軍事的文臣,華安也懶得說什麼了,他看向褚蒜子,大聲道:“太后,無需友軍協助,憑我北伐軍一軍之力,便可力戰滅了蜀國,請太后下旨,讓末將率軍西征。”

“什麼,就憑你北伐軍一軍之力。”褚蒜子也感覺華安在說胡話。

人羣中一直默不作聲的徐州刺史桓溫,出列讚賞道:“華將軍好氣壯啊!不過,僅憑北伐軍一軍主力,恐怕很難拿下整個蜀國啊!不知將軍可有詳細的攻蜀計劃。”

見桓溫出列,華安心頭一喜,他知道這個桓溫是一定會贊同西征的,歷史上的蜀國就是桓溫滅的,於是,大聲道:“有,當然有了,擊頭、剁尾、刺胸,我軍南北中三路大軍同時進攻,一戰便可滅掉蜀國。”

“哦,三路大軍一同滅蜀,好氣壯,不知三路大軍該如何配置,進軍路線是哪裡?”桓溫接着問道。

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八百三十七章 接回親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
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八百三十七章 接回親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