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

華安的心思非常明確,那便是要將何忠等人與作惡多端的石國復一同處決,以此來告慰那些死在石國復屠刀下的普通百姓。

王三自然明白華安的意思,他想了一下,輕聲道:“王上放心,有十餘萬兵馬圍剿首陽山,相信石國復很快就會被擒殺。”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本王也是這麼想的,石國復麾下的兵馬雖然強悍,但我軍有十萬之衆,兵力是其百倍,消滅石國復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不過,本王還是希望諸葛雄能夠早日將石國復殲滅,不要因爲謹慎而拖延太多的時間。”

“既然如此,末將這就以王上的名義下令,讓諸葛雄快速推進,以最快的速度剿滅首陽山之中的石國復兵馬,並讓其活捉石國復。”王三正色說道。

華安點頭道:“活捉自然最好,斬殺亦可,你去準備吧!”說完揮了揮手,讓諸葛雄前去準備。

王三走後,華安看向桌案上的地圖,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次北伐燕國,華安的目標是要全面收復幽州和平州,甚至還要開拓更多的土地,而這無疑是一次龐大的軍事行動,對兵員、糧草,以及各種軍用物資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而如此多的兵員和物資,都需要充足的準備與合理的調度,∏◆,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會對整個行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經過多年的積極準備,華安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兵員和充足的糧草輜重,也就是說,打贏一場大規模戰役的基礎,已經完全具備了。

不過,若要打贏這一場戰爭。他必須將大部分的精銳兵馬和海量的物資調往河北,如此一來,洛陽城周遭的實力必然大損,而這場戰爭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結束,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華安麾下的主力兵馬,都會被牽制在幽平二州,洛陽城周遭將長期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而近三十萬荊州軍的存在,無疑讓華安在制訂北伐燕國計劃的時候感到憂心忡忡。

對歷史的熟悉讓華安心裡非常的明白,桓溫的三十萬兵馬處在自己的身後,會嚴重影響自己北伐燕國,讓自己在派出主力兵馬之後,產生嚴重的後顧之憂。所以,他才下定決心,要以皇帝司馬聃的名義,給其麾下的猛將桓衝下達命令,讓桓衝統領十萬荊州軍主力,加入到北伐燕國的行動之中,從而削弱荊州軍至少四成的力量,如此一來。在北伐燕國的時候,華安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不過。桓衝是否會服從朝廷的命令,他並不能十分肯定,畢竟,桓衝是桓溫的親弟弟,也是他的左膀右臂,萬一桓溫不同意朝廷的旨意。甚至與朝廷撕破臉皮,那就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了,儘管華安覺得,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而且。他在王三面前已經說得信誓旦旦,認爲桓衝一定會統領十萬大軍加入到北伐的大軍之中,不過,凡是都不是絕對的,萬一自己猜錯了,桓衝並不同意領兵北伐,而是繼續留守荊州,華安的絕好計劃就要付諸東流了,甚至,不得不將收復幽州和平州的計劃削減一下,變成僅僅收復幽州一隅之地。

此時,華安並不知道桓衝等荊州軍將領會怎麼想,所以,以皇帝的名義下達旨意,只是一次試探,看看荊州軍的態度,這也算得上是一種賭博,贏了便可以從容的分化荊州軍,讓十萬荊州軍主力順利北上,輸了也沒有太大的損失,畢竟,荊州軍還沒有足夠的理由反對朝廷,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荊州軍的實力相對較弱,還不是自己麾下強悍兵馬的對手,所以,華安覺得自己賭的很值。

#####

在洛陽城東北幾十裡的首陽山之中,諸葛雄正統領麾下的五萬餘大軍,兵分五路,向首陽山的深處進剿,爲了儘快發現石國復的兵馬,每一路大軍都派遣至少百名以上的斥候在大山深處搜尋,一旦發現石國復的兵馬,或者大軍宿營過的痕跡,便立即上報,而後,萬餘大軍便會順着線索兇猛的向敵軍撲去。

首陽山的面積雖然很大,有不小的戰略迂迴空間,但在十萬大軍的步步緊逼之下,石國復與麾下的兵馬顯得有些黔驢技窮了,他們原先利用對地形的熟悉打伏擊的計劃,是完全行不通了,畢竟,對方的每一支兵馬都高達萬餘,是他們兵馬的十倍,而且全都是裝備精良的精銳兵馬,就算是打伏擊,他們也是毫無勝算的,況且,每一支進剿的兵馬都派出了大量斥候,如此,他們就更加沒有機會了。

“首領,敵軍越圍越緊,足有五六萬大軍,我們已經無路可逃了。”一名心腹看着石國復,緊張的說道。

“首領,這僅僅是一半的敵軍,還有五六萬敵軍在山下的路口駐紮,完全將我們撤離的道路堵死了,我們已經出不去了。”又一名心腹說道。

“首領,山中糧草足夠支撐兩個月,但首陽山就這麼大,而敵軍五六萬兵馬正在步步緊逼,我們的宿營之地,早晚是要暴露的,首陽山並非久留之地啊!”一名部下說道。

“敵軍已經將首陽山圍的水泄不通,就算不是久留之地又如何,難道我們還能殺出去不成。”另一名部下大聲說道。

顯然,在面臨諸葛雄麾下重兵圍剿的關頭,石國復麾下的將領都有些心慌了,並爭吵了起來。

此刻,石國復心裡也是非常的懊惱,他原本以爲何忠的計劃會成功,所以,才讓麾下的兵馬下山好好的發泄了一番,並斬殺了近萬百姓,以此吸引洛陽城的兵馬前來圍剿,從而有利於何忠計劃的實施,不料,何忠制訂的看似天衣無縫的計劃,居然徹底的失敗了,不但何忠等人被抓。參與行動的兩千胡兵也全部被殲滅,最要命的是自己麾下兵馬的肆意發泄,徹底的激怒了華安,並讓華安調來了十萬大軍,對首陽山進行了徹底的圍剿。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了。路也是他自己選的,所以,後悔也是無用,他必須面對這種狀況。

石國復看向麾下的心腹,大聲道:“都不要吵了,如今強敵在前,我們必須要團結一心,才能渡過難關,本首領想聽聽你們的意見?”說完看向幾名心腹部下。

一名心腹立即抱拳道:“首領。敵衆我寡,我們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而近千人馬目標太大,不如化整爲零,分散突圍,如此,至少不會遭到全軍覆滅的下場。”

“不妥,我們全部聚在一次。就算不能取勝,至少還可以殲滅部分敵軍。殺一個我們就夠本了,殺兩個就賺了一個,若是分散突圍,我們就只有被屠戮的份了,還請首領三思。”另一名心腹立馬反對道。

“首領,敵軍十萬兵馬已經將首陽山能走的路都堵死了。不論是分散突圍,還是集中突圍,我們都難以逃離首陽山,不如投降敵軍,或許還能保住性命。”一名屬下說道。

“放屁。我們殺了那麼多百姓,敵軍豈會放過我們,投降是絕不可能的。”衆心腹一同反對道。

顯然,他們知道自己做了不可饒恕的罪過,所以,他們心裡非常清楚,諸葛雄麾下的兵馬,是不可能饒恕他們的,投降是根本行不通的。

排除這一策略之後,就只剩下分散突圍和集中突圍兩種了,分散突圍或許可以逃出少許人馬,畢竟,個人或者少量兵馬的目標很小,躲在首陽山之中,短時間內是很難全部被發現,而諸葛雄麾下的兵馬,也不可能長期呆在首陽山深處,所以,部分人馬可以存活下來,但這樣一來,絕大多數的兵馬就會變得毫無反抗之力,從而被諸葛雄麾下的兵馬各個擊破。

而集中突圍,則可以集中近千兵馬的力量,藉助暗夜的掩護向首陽山外逃離,若是遇到敵軍堵截,則集中全力發起進攻,就算最終全軍覆沒,至少,還可以大開殺戒一番,臨死也拉幾個墊背的。

經過一番討論,大多數的人馬都要求集中突圍,趁着諸葛雄麾下的兵馬還沒有發現他們,趁夜逃離首陽山,然後,再分散逃往河北。

商議好對策之後,石國復便命令麾下的所有人馬,各自帶上十日的乾糧,準備在夜晚來臨的時候,開始逃離。

不過,石國復與麾下人馬商議的晚了一些,就在他們已經下定決心,要集中力量突圍的時候,諸葛雄麾下的一名斥候,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老巢,並立即向諸葛雄彙報。

得知石國復的老巢,就在不遠處,諸葛雄顯得異常的興奮,爲了防止有漏網之魚,他立即通知其餘幾支負責搜索的兵馬,迅速向此處靠攏,並將石國復老巢的位置圍的水泄不通。

爲了搞清楚石國復巢穴的情況,諸葛雄派遣的大量的斥候,前往巢穴的位置進行探查,以便制訂進攻方案。

經過一番仔細的探查,諸葛雄瞭解到,石國復的巢穴處在不大的山谷之中,山谷四周的山勢非常陡峭且樹木茂密,就連山谷內部也有很多樹木,從而很好的遮住了視線,讓人難以發現這裡會駐紮一支兵馬。

山谷僅有一條出入口,且出入口的寬度不大,僅容三五人並排而行,在山谷的內部,沿着四周開鑿了很多山洞,不過,從遠處看的不是很清楚,而諸葛雄派出的斥候,還不敢進入山谷內探查,以免被對方發現。

得知了石國復巢穴的大體情況,諸葛雄的心裡便有譜了,他思索了片刻,立即下達了火攻的命令。

他要讓熊熊燃燒的大火將山谷內的一羣畜生全部燒死,如此,也可減少他麾下兵馬的損失。

而且,山谷周圍的樹林並沒有連成一片,也就是說,即便山谷燒的再厲害,也不會波及整個首陽山的森林。

“將軍,所有引火之物已經準備完畢,是否立即行動。”一名屬下問道。

諸葛雄點頭道:“既然都準備好了,還等什麼,立即放火,一定要燒死這羣畜生。”

部下將領聞令,立即帶領一衆人馬,懷抱引火之物,向山谷的四周奔去,準備放火焚燒山谷。

此時正是深秋時分,地面上的草全都幹了,乾燥的樹葉也落了一地,所以,只需要用引火之物放一把大火,便可以讓整個山谷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wωω•TTKдN•℃o 在麾下兵馬前去行動之後,諸葛雄下達命令, 讓各路人馬全部後退,在大火燒不到的安全位置停留,以免被大火殃及。

此刻,石國復麾下的所有兵馬,都在積極的準備乾糧,他們要趁夜逃離首陽山,一路上可能都很難補給糧草,所以,他們要儘快將乾糧全部準備好,而這樣一來,他們就忽視了對周圍的警戒,直到周圍冒起了滾滾濃煙,他們才反應過來,並大喊着向石國復彙報。

石國復正在山洞之中,思索夜間突圍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不料,山洞外傳來了一陣慌張的吶喊聲。

“快去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石國復看向一名屬下,大聲喝道。

這名屬下還未來得及離開,一名小頭目便闖了進來,並慌張的說道:“首領,不好了,周圍全是大火,正在向這裡燒來。”

“什麼,着火了。”石國復聞言大驚,並立即奔出了山洞。

走到山洞的外面,石國復頓時驚呆了,山谷四周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的勢頭很足,而且,正以極快的速度向山洞所在的位置撲來。

“失火了,這可怎麼辦?”一名屬下嚇出了一身冷汗。

石國復愣了一下,隨即下令道:“快,將山洞附近的草木全部移開,移的越遠越好,要快。”

衆屬下聞令,立即開始移動山洞附近的草木,他們是在與時間賽跑,不過,就算他們贏了,也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

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九百九十章 王猛的策略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一百七十章 三道防線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
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九百九十章 王猛的策略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一百七十章 三道防線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