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

在鄴城方向,華安麾下的大軍與鄴城的魏*隊之間和睦相處,並沒有發生不愉快的紛爭,這主要是因爲華安治軍嚴謹,並嚴令麾下將士不得隨意離開大營,從而減少了與鄴城魏軍接觸的機會。

與此用時,由於面臨燕國大軍的威脅,魏國將領需要晉軍幫助自己協防鄴城,因此,對晉軍駐守鄴城並不反感,也沒有排擠的意圖。

在晉魏兩軍的共同經營下,鄴城的防守可謂是固若金湯,足以抵擋燕軍主力的進攻。

在駐守鄴城銅雀臺的這些日子裡,華安麾下的大軍除了每日嚴格訓練,便是幫助魏國守軍佈置城防,而華安則一直在密切關注各方的動態,除了關注燕國方向的情況外,還格外關注鄴城內部的情況,畢竟,此刻,他與麾下的最精銳人馬都駐守的鄴城之中,若是魏國內部發生某種異動,華安就必須立即做出反應,讓事態向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好在華安早就在鄴城之中安插了大量的斥候和聰士,這些斥候和聰士已經在鄴城之中生活的好幾年,與鄴城的百姓早已融爲一體,甚至,魏國重臣的府邸也有華安派遣的斥候和聰士,而這對華安掌握魏國的動態極爲重要。

“大哥,據斥候回報,蒲洪率領麾下大軍已經渡過黃河,並連續佔領了清河、平原、樂陵、渤海四郡。”王三奔入華安的中軍大帳。大聲彙報道。

華安聞言,心裡微微一驚,他沒有想到蒲洪大軍的行動。居然會如此的迅速,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佔領冀州東南部的四個郡。

不過,仔細一想,魏國大軍全都向鄴城和魯口方向靠攏了,冀州東南四郡根本就沒有多少守軍,可以說,幾十座城池。全都是毫無抵抗能力的空城,蒲洪麾下有五萬大軍。迅速佔領四郡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蒲洪的眼光倒是不錯,見魏國大軍收攏鄴城,果斷出擊,輕而易舉的便佔領了冀州的四個郡。而且還是兵不血刃。”華安開口讚賞了一句。

“大哥,蒲洪參與搶奪傳國玉璽,可見其有雄心大志,如今,讓其佔領冀州四郡,若是養成了氣力,對我大晉可是大大的不利啊!”王三擔憂的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你說的很對,不過。燕國十餘萬主力大軍已經佔據襄國,對鄴城形成了巨大的威脅,我軍目前的實力。僅能防守鄴城,根本抽不出兵馬,前去對付蒲洪,況且,蒲洪在名義上,已經是大晉的臣子。佔領冀州四郡,也是幫助大晉收復失地。我們又能拿他怎麼樣呢?”

王三聞言,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將軍,聖旨已到。”就在這時,朝廷的旨意抵達了鄴城之中。

華安聽聞朝廷下了聖旨,連忙帶着王三,走出中軍大帳,跪拜着接旨。

見朝廷冊封其爲司州刺史,徵北將軍,都督秦、雍、司、並、冀五州諸軍事,華安頓時感到吃驚不已,雖然職位有所升高,且賞賜了大量的財物,但梁州和益州卻不在都督的範圍,這讓華安吃驚不小。

華安接旨謝恩,並看向傳旨的宦官,疑惑道:“請問公公,益州和梁州是何人都督?”

這名宦官也是個熱心人,見華安問話,便輕聲回道:“回將軍,皇上已經下了聖旨,任命鐵將軍爲安西將軍,都督益州諸軍事,任命雷將軍爲平西將軍,都督梁州諸軍事,三份聖旨是同時下發的。”

華安聞言,頓感錯愕,朝廷居然將益州和梁州,分別交給鐵牛和雷暴都督,這裡面的情況,似乎不是那麼簡單,朝廷似乎有對自己下手的意圖。

“多謝公公。”華安連忙謝了一句。

“華將軍不必客氣。”宦官連忙應了一句。

“對了,公公,魏國上表請降,朝廷是何態度,爲何沒有下達旨意。”華安連忙問了一句。

宦官沉思了一下,開口道:“魏國上表請降,並進獻傳國玉璽,整個朝廷都非常的高興,並將魏國人質安排在京城的妥當之處,只是對於如此冊封,朝廷大臣的意見還不一致,尚在討論之中。”

華安聞言,點了點頭,抱拳道:“多謝公公,如今,天色已晚,公公就屈尊在軍帳中委屈一晚吧!”

宦官猶豫了一下,輕聲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隨後,華安安排親兵安排宦官的食宿,並立即召見張育,準備與之分析朝廷的意圖。

沒過多久,張育便奉命趕到了華安的中軍大帳,並抱拳道:“華將軍,找屬下有何事。”

華安將聖旨拿起,交到張育的手中,輕聲道:“剛剛朝廷下了聖旨,你看看吧!”

張育聞言,連忙接過聖旨,並仔細的閱覽了一遍,頓了頓,抱拳道:“將軍,益州和梁州歸何人都督。”

“朝廷將益州交給了鐵牛,將梁州交給了雷暴,這兩個小子,都快與本將平起平坐了。”華安輕聲說道。

張育聞言,眉頭一蹙,正色道:“將軍,看來朝廷已經開始畏懼將軍的勢力,並開始着手削弱將軍的實力了,卸掉益州和梁州僅僅是第一步,若將軍不做出反應,下一步,朝廷一定還會有所動作的。”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本將是大晉朝廷的將領,君命不可違,朝廷有意削弱本將的實力,本將又能如何呢?”說完似乎有些無奈。

張育上前一步,抱拳道:“將軍,如今朝廷被士族把持朝政,而這羣士族皆是鼠目寸光,並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北伐的大業,如今,燕代兩國尚未平定,而朝廷卻已經開始削弱將軍的實力,若將軍不立即做出反應,朝廷只會變本加厲的對待將軍,到時候,將軍辛辛苦苦收復的土地,都會被這些士族折騰的面目全非,屆時,將軍也將失去對抗燕代兩國的實力,如此,一旦燕代兩國入主中原,受苦的不還是中原的老百姓嗎?爲了驅除胡虜,保護中原的老百姓,將軍必須有所動作。”

華安聞言,輕聲道:“你說的這些,本將何嘗不明白,不過,眼下我軍與燕代聯軍主力正在對峙,本將若與朝廷鬧翻,則得利的一定是燕代兩國,大晉經歷王敦、蘇峻之亂,已經是元氣大傷了,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總算恢復了一些元氣,若再次發生內亂,這麼多年的積累就又白費了,本將可不想成爲歷史的罪人啊!”

“將軍的心意,屬下完全明白,只是屬下並無讓將軍反叛朝廷的意思。”張育連忙說道。

華安看向張育,輕聲道:“你讓本將對朝廷的決定有所動作,難道不是讓本將反叛嗎?若非如此,你還有何妙計?”

張育思索了片刻,抱拳道:“將軍可以以退爲進,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向朝廷施壓,讓朝廷明白將軍的憤怒,若將軍如此做,朝廷的那些士族大臣,一定心驚肉跳,就算不收回成命,也不會做出進一步的動作了。”

華安聞言,笑了笑,輕聲道:“張育,你出的是什麼餿主意,若朝廷真的同意了本將的請求,本將豈不失去了所有,這實在是太冒險了,不行,絕對不行。”

“將軍,這招以退爲進,一定可以震懾住朝廷的士族大臣,讓他們心驚肉跳,將軍還是考慮一下吧!畢竟,除了此計,屬下實在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了。”張育抱拳說道。

華安擺了擺手,輕聲道:“想不出來,就不要想了,況且,本將麾下主力人馬,盡皆集中在河北與幷州一帶,對梁州和益州也算是鞭長莫及,朝廷讓鐵牛和雷暴負責守衛益州和梁州,也算是考慮周到,本將何必這麼小氣,因爲這麼點小事,與朝廷鬧得不愉快呢?”說完大度的笑了笑。

張育聞言,眼睛睜得老大,驚訝道:“將軍,梁州和益州是將軍起步時的根基,如今根基被朝廷拔掉,就猶如釜底抽薪一般,這怎麼能是小事呢?”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你多慮了,朝廷雖然卸下了本將都督益州和梁州的軍務,但卻交給了本將的肱骨大將鐵牛和雷暴,這與之前的實際情況毫無分別,怎麼能有釜底抽薪這麼誇張呢?”

華安說的一點沒錯,最近幾年,華安雖然兼任都督梁州和益州的軍事,但並沒有在梁州和益州的軍務上花費心思,而是將這些軍務都交給鐵牛和雷暴全權處理,與如今朝廷讓他們都督梁州和益州軍事,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唯一的區別,就是華安以前有權調動梁州和益州的軍隊,而如今,卻沒有調動的權利了。

不過,梁州和益州也需要守衛力量,且所剩兵馬已經不多,因此華安也無需從梁州和益州調撥大軍,況且,華安相信雷暴和鐵牛對自己的情誼,在自己需要的時候,他們仍會給予必要的援助。

最重要的是,鐵牛和雷暴這麼多年一直戍守益州和梁州,並沒有多少立功的機會,華安對他們又虧欠,如今,朝廷給他們升官,華安覺得自己不應該反對。

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六百二十七章 攻破洛陽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一百一十七章 按律當斬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
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六百二十七章 攻破洛陽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一百一十七章 按律當斬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