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

謝安聞言,微微點了點頭,輕聲道:“周太守不必緊張,本官相信你對皇上的忠心,不過,從洛陽城返回之後,你對北王的態度明顯發生了變化,所以,遭到同僚的懷疑也是在所難免的嗎?你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是,謝公。”姓周的太守,抱拳應了一聲。

謝安吁了口氣,在正堂來回的踱着步子,頓了頓,輕聲道:“洛陽城的皇宮規模龐大,若要全部修復完,沒有一年的時間怕是不行,所以,在一年之內,北王不會採取任何的行動,而一年之後,北王很有可能會要求朝廷遷都洛陽,若真的出現這樣的狀況,該怎麼辦纔好呢?”

很顯然,謝安心裡很清楚,華安既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洛陽城的皇宮進行大規模的修繕,就一定有非常重要的原因,而迫使朝廷遷都洛陽城,就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可能,而且,大晉的都城原本就應該在洛陽,當年,只是因爲躲避戰亂,纔不得不遷往江南建康城的,若華安真的以大晉都城應該在洛陽城要求朝廷遷都,朝廷方面還真的不太好拒絕,畢竟,洛陽城已經被收復,殘暴的異族兵馬馬,也早已遠遁,此時還遷洛陽是合乎情理的。

不過,謝安也知道,遷都會遭受巨大的阻力,首先,朝廷以建康城爲都城,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各個世家大族全都圍繞在建康城的周圍,並相繼建立了宅院和田產,若是朝廷突然遷都洛陽城,那麼,建康城的地位必然會大大降低,而這樣一來。許多世家大族所擁有的大量宅院,就會急劇貶值,而且,由於許多已經爲官的官員,也要離開建康城,他們離開之前。必然要大量的拋售宅院,而這樣,必然會進一步加劇宅院的大規模貶值,如此,世家大族的利益將受到極大的損害,爲此,他們一定會極力反對朝廷遷都,而且,江南很久都沒有經歷戰亂。各種設施比較完備,氣候也非常好,非常適宜居住,至少比洛陽城方向好很多,以遊山玩水爲樂的士族子弟就更不願意遷往條件相對比較惡劣的洛陽城一帶了。

士族的阻力只是其一,皇族也不會情願遷都,畢竟,他們在建康城呆了這麼久。已經習慣這裡的一切了,若是遷往洛陽城會非常的不習慣。而且,洛陽城一帶是華安的勢力範圍,遷往洛陽城之後,他們覺得自己會完全被華安所控制,從而失去皇族應有的權威,尤其是華安目前已經成爲皇族的成員。而且,手中握有大量軍團,若是真的發動篡位的行動,皇族之內還真的沒有人可以阻擋他,況且。華安被寫入楚王一脈,在血緣上,比建康城所有的皇族成員都要近,華安篡位自立,不會受到太大的反對。

“謝公,既然對洛陽城的皇宮進行修繕,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那麼,一年之內,朝廷是一定不會遷都洛陽城的,我們現在討論這個問題,似乎爲時過早啊!”一名官員,正色說道。

“是啊!謝公,遷都的問題可以暫時不談,但如今皇上一天天長大,總不能一直讓太后攝政吧!下官覺得,還是儘快讓皇上親政,如此纔是社稷之福啊!”一名官員,大聲說道。

謝安聞言,覺得很有道理,頓了頓,正色道:“你們說的很對,如今皇上已經十幾歲了,該是到了親政的年紀了,儘快讓皇上親政,纔是我們當下迫切要做的事情,不過,這件事情也不宜操之過急,本官會盡快與太后商議的。”

衆官員聞言,皆認可的點了點頭。

“報,謝公,南王派遣心腹之人,送來一封密信,需要當面交給謝公。”就在這時,桓溫派遣的心腹抵達了謝安的府邸,並準備面見謝安。

謝安看向身旁的幾名心腹官員,輕聲道:“你們先到屏風後面迴避一下。”說完示意下人,前去邀請桓溫心腹。

衆官員聞言,立即起身,並悄悄的躲到了屏風的後面。

很快,桓溫派遣的心腹之人,便進入了謝安府邸的正堂,並將桓溫的密信交到了謝安的手中。

“南王有什麼特別的交代沒有?”謝安接過信件,輕聲問道。

“王上讓下官務必將此密信親自交到謝公的手中,還有,我們王上說了,謝公是國之棟樑,對皇上忠心耿耿,而這一點,與我們王上是一樣的。”桓溫心腹,抱拳說道。

謝安聞言,點了點頭,看向這名桓溫心腹,輕聲道:“一路旅途勞頓,一定很累了吧!先去客房歇息,密信,本官會仔細看的。”說完給身旁的下人使了個眼色,示意下人立即帶這名客人,前往客房歇息。

“謝公,下官告辭。”桓溫心腹抱拳一禮,轉身離開正堂,在謝安府邸下人的帶領下,向客房所在的位置行去。

桓溫心腹離開正堂之後,躲在屏風後的謝安麾下心腹官員,全都走了出來,並向謝安的身旁聚攏。

謝安輕輕打開密信,仔細的瀏覽了一遍,看完之後,微微蹙起了眉頭。

“謝公,南王在信中,都說了什麼?”見謝安眉頭緊蹙,一名心腹官員,小聲的問道。

謝安頓了頓,輕聲道:“南王也早已得知北王大規模修繕洛陽城皇宮的事情了,他告訴本官,說北王此舉一定是爲了迫使朝廷遷都,並最終廢掉皇上,取而代之,並讓本官與他聯合,一同對付北王,而且,必要的時候,他還可以聯絡燕王作爲外援。”說完看向身旁的幾名心腹官員。

“謝公,南王的想法,完全就是一種猜測而已,並沒有實質的證據,可以證明北王有取皇上而代之的狼子野心,況且,南王打算聯絡燕王,如此,是引狼入室,萬萬不可取,當年,若不是成都王司馬穎重用匈奴人劉淵,並藉助劉淵麾下的兵馬參與爭權奪利,也不會讓劉淵乘機坐大,中原也就不會淪爲匈奴人的天下了,如今,南王若是聯絡燕王,必然會讓燕國有做大的可能,這一點,必須引起重視。”一名官員,大聲反對道。

“南王的猜測,或許是對的,但北王如今已經控制十州之地,麾下所擁有的兵馬,足有七八十萬,就算我揚州軍團與荊州軍團聯合在一起,也未必是北王麾下兵馬的敵手,況且,揚州軍團的很多將領,都是北王曾經的部將,他們與北王之間,似乎還有聯繫,所以,若是以軍力正面對抗,我們是沒有任何勝算的。”一名官員,正色說道。

顯然,謝安麾下的心腹官員,全都不支持與華安做軍事上的對抗,畢竟,他們覺得華安麾下的兵馬太強大了,與其作戰沒有任何的勝算,而且,這種窩裡斗的行爲,將嚴重削弱大晉的國力,從而很有可能會出現再次被異族趁虛而入的情況,而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而這顯然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謝安聞言,微微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沒錯,雖然北王的意圖我們不是很清楚,但不論如何,我大晉絕對不能再經歷一次類似八王之亂的慘劇了,我們要盡一切努力,維護大晉的安定,讓所有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這纔是我們作爲一名臣子,所應該做的。”

“是啊!我大晉經歷重重困難,終於收復北部的大片土地,絕對不能因爲內鬥,而讓這些好不容易纔收復的土地,再次落入異族之手。”一名官員,正色說道。

“既然南王已經提出要求,謝公該如何回覆呢?”一名官員說道。

謝安仔細的思慮了片刻,正色道:“本官會寫一封回信給南王,讓南王以天下大局爲重,不要做出有損大晉的事情,若南王執意不聽,本官與揚州軍團的將士,將會站在北王這一邊,如此,南王一定不會亂來的。”

“謝公說的是,不過,以下官之見,南王是一個很謹慎的聰明人,他是不會亂來的,上一次,北王與燕國大軍打得如此激烈,他都沒有動兵,如今,燕國大軍已經徹底的敗給了北王麾下的兵馬,南王就更加不敢冒險了,派遣心腹前來聯絡謝公,只不過是爲了試探謝公對北王的態度而已。”一名官員,正色說道。

“是啊!謝公,南王若是想動手,早就已經動手了,爲何還要拖延到現在呢?”又一名官員,隨聲附和道。

謝安聞言,認可的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沒錯,南王試探本官的可行性是很大的,不過,無論如何,本官的態度是不會變的。”

很顯然,謝安的立場便是儘可能的維護大晉的繁榮和穩定,並反對一切破壞大晉穩定的內鬥行爲。

隨後,謝安親自給桓溫寫了一封回信,並非常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寫好之後,交給桓溫派來的心腹,並讓其帶回荊州,交給桓溫。

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二十七章 嬉戲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章 廝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
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二十七章 嬉戲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章 廝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