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

尤利安從衆將領的眼神之中,看到了懷疑和詫異,這完全在他的預料之中,而他也早就想好了對策,於是立即向幾名隨行的部將使了個眼色。

拜諾巴德斯會意,連忙說道:“凱撒說的全都是實情,皇帝親率二十餘萬主力兵馬東征波斯,結果在木鹿城方向被東方的晉軍打得打敗,僅有五六萬騎兵倖存,剩餘的兵馬全部被晉軍消滅了,我軍若是增援泰西封,或許還可以扭轉戰局,但皇帝卻爲了個人的私心和所謂的面子,堅決反對我們增援泰西封,從而導致我羅馬帝國徹底喪失反敗爲勝的機會。”

衆將領聞言,頓時全都浮現出不滿的神色,他們皆覺得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實在是太無能了,居然讓強大的羅馬帝國付出瞭如此巨大的損失,這讓所有的羅馬將領都有些臉上無光。

尤利安見狀,狡黠一笑,正色道:“各位羅馬帝國的將軍們,晉軍二十餘萬兵馬還在木鹿城,隨時有西進的可能,而皇帝陛下爲了擋住晉軍的進攻,一定會要求精銳的高盧軍和不列顛軍前去抵擋晉軍,各位高盧軍和不列顛軍的將領們,你們是否願意跟隨無能的皇帝繼續送命。”說完看向高盧軍和不列顛軍的衆將士們。

顯然,尤利安心裡非常清楚,高盧軍和不列顛軍是最不願意前去東方作戰的,因爲他們都是高盧和不列顛本地的士兵,而高盧和不列顛隨時面臨日耳曼人的威脅,若是他們全部前往東部和晉軍作戰,一旦日耳曼人入侵高盧和不列顛,極有可能會攻破這兩個地方,從而對高盧和不列顛的百姓展開報復性的大規模屠戮,而這是他們最擔心的情況,所以,他們不會前往太過遠離本地的地方作戰。

尤利安猜測的非常準確,當他說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要讓高盧軍和不列顛軍前去東方抵擋晉軍的時候,衆高盧軍將領和不列顛軍將領全都露出了疑慮的神色,顯然,他都不太願意前往遙遠的東方作戰。

而這自然讓尤利安非常的高興,於是,連忙向心腹部將拜諾巴德斯使了一個眼色。

拜諾巴德斯會意,連忙說道:“各位將軍,是皇帝的無能導致了羅馬十幾萬主力被晉軍殲滅,如今,這個責任應該由皇帝自己承擔,以皇帝的無能,就算高盧軍和不列顛軍前去東方作戰,也一樣會全軍覆沒,而日耳曼人一直對我們的家鄉虎視眈眈,一旦我們離開,整個高盧行省和不列顛行省都會被野蠻的日耳曼人佔領,日耳曼人嗜血殘暴,他們一定會殺光所有的百姓,這些百姓都是我們的親兵,所以,我們不能離開,我們不應該服從無能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我們應該擁立新的羅馬帝王。”

“凱撒尤利安能力出衆,屢次戰勝蠻族的進犯,是羅馬帝國最優秀的人才,尤利安纔是最應該擔任皇帝的人,我們應該支持尤利安擔任皇帝。”又一名心腹達成大聲說道。

高盧軍和不列顛軍的衆將領聞言,頓時全都點頭表示同意,而其他的將領見擁立尤利安爲帝已經是大勢所趨,也全都跟着同意,以免被人孤立,從而一命嗚呼。

“好,既然衆將領全都擁立尤利安凱撒爲羅馬新的皇帝,那我們現在就聯名昭告天下,將這一喜訊告訴羅馬所有的百姓。”拜諾巴德斯大聲說道。

衆將領全都表示同意。

隨後,尤利安在衆將領的擁立下,正式登基稱帝,並開始與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相抗衡,昭告天下的佈告,也很快散發了出去。

尤利安正式登基稱帝,並極力數落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將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描述成殘忍、貪婪和無恥的小人,以讓他的篡位看起來非常的合理。

而當這一切傳到君士坦丁堡之後,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徹底的氣瘋了,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尤利安居然能夠讓西部羅馬的全部將領都投靠他,並已經登基稱帝,與他分庭抗禮。

“皇帝陛下,看來我們最擔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如今,尤利安已經取得了西部二十萬大軍的支持,並登基稱帝,我們若不立即討伐,就等於承認尤利安是羅馬新一代的皇帝,若我們前往討伐,以現有的兵力,真的不是尤利安麾下兵馬的對手啊!”大將奧爾良無奈的說道。

“皇帝陛下,雖然尤利安已經登基稱帝並昭告天下,但我們完全可以不承認,並繼續昭告天下,說尤利安是叛徒,是羅馬帝國的大叛徒。”馬塞盧斯跟着說道。

顯然,此刻,他們除了不承認尤利安的地位之外,已經沒有絲毫的辦法了,畢竟,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麾下最精銳的兵馬都已經被晉軍消滅了,他已經沒有力量討伐尤利安了。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顯得極爲無奈和憤恨,他現在恨不得立即殺了尤利安,但他卻已經沒有這個能力了,甚至,他連對尤利安發起討伐的力量都沒有了,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的守住君士坦丁堡,守住他的都城,並不承認尤利安的地位。

此時,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只有四十餘歲,年紀並不算很老,身體也很強壯,但在經歷被晉軍擊敗的恥辱之後,人一下子蒼老了很多,而在得知尤利安登基稱帝,並得到羅馬西部二十餘萬兵馬的支持之後,就變得更加蒼老了,身體也弱了很多,彷彿風一吹就會摔倒似的。

“我累了,你們先下去吧!讓我好好休息一會兒。”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感到非常的疲勞,並讓衆部將離開。

“是,皇帝陛下。”衆將領大聲應了一句,並相繼離開。

在衆將領全部離開之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斜躺在椅子上,呆呆的看向屋頂,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在回憶自己的一生,從出生開始,他就是一個王子,並在二十歲的時候,當上了羅馬帝國的三大帝王之一,而爲了消除尤利安家族對他帝位的威脅,他殘忍的殺害了尤利安的多個兄弟,並以比較殘忍的辦法對待尤利安和加盧斯。

此後,經過一番征戰,他消滅了所有的敵人,併成爲了羅馬帝國唯一的奧古斯都,期間,他爲了獲取支持,多次重用加盧斯和尤利安。

而爲了維護自己的帝位,他又以統治殘暴爲由殺了加盧斯,並將尤利安下獄,但波斯沙普爾二世的挑釁,讓他不得不重新啓用尤利安,並直接導致尤利安尾大不掉,最終公然登基稱帝,與他分庭抗禮。

天下是沒有後悔藥可買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非常明白這一點,他知道後悔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但他還是有些後悔,他覺得自己不該如此自信,大膽任用尤利安,同時又傾其所有的向波斯帝國發起進攻,在攻下泰西封之後,又錯誤的領兵進犯呼羅珊地區,若是在攻破泰西封的時候,及時停下進攻的腳步,他仍舊是一個成功的帝王。

此刻,他僅剩不足十萬兵馬,如此孱弱的力量,既不能平定尤利安的叛亂,也不能打敗東方的晉軍,他感覺自己真的很無能,非常的無能,人一旦失去信心就會變得頹廢和消沉,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就是這種狀態。

“若是早日殺了尤利安,若是不向木鹿城發起進攻,該有多好啊!”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自言自語的說道。

“皇帝陛下,是在悔恨嗎?”不知不覺,一名年老的羅馬臣子走了進來,輕聲說道。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聞言,微微有些惱怒,他剛剛纔下達命令,讓所有人都離開,而這名大臣卻可以在未得到他同意的情況下走進來,這是對他皇權的藐視,自然讓他非常的生氣。

“我現在仍舊是羅馬帝國的皇帝,仍舊有權力處死你,你想要以身試法嗎?”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憤怒的說道。

“皇帝陛下不要動怒,我都這把年紀了,能被皇帝陛下處死也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有什麼值得懼怕的呢?”年老的大臣開口說道。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聞言,心頭的怨氣消失了不少,並輕聲問道:“說吧!你來幹什麼,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年老臣子猶豫了一下,輕聲道:“皇帝陛下,我是爲羅馬帝國日後的強盛而來的。”

“爲了羅馬帝國日後的強盛,真是好大的口氣啊!說說吧!我聽着呢?”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慵懶的躺在椅子上,輕聲問道。

年老大臣,醞釀了片刻,開口道:“皇帝陛下,您應該知道,我們羅馬現在正面臨很大的威脅,西部有日耳曼人的威脅,東部有晉國的威脅,另外,南北還有很多蠻族部落對我們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下,爲了維持羅馬帝國不被侵犯,我們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此刻,我羅馬帝國卻陷入了分裂,爲此,我真的感到非常的憂心,若是皇帝陛下與尤利安展開大規模的廝殺,羅馬很有可能會因此而亡國啊!”說完憂慮的蹙起了眉頭。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聞言,顯得有些不高興,並挖苦道:“這些話,你應該前往米蘭告訴尤利安纔對,是尤利安的反叛導致我羅馬帝國分裂的,難道這樣的責任要我來負責嗎?”

很明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認爲年老大臣說的全都是廢話,他也不想讓羅馬帝國分裂,但尤利安突然反叛,他也無可奈何,至於戰敗於木鹿城腳下,也不是他的本意,年老大臣說這些話完全是找錯人了,應該告訴尤利安纔對。

“皇帝陛下,如今您已經四五十歲了,但卻膝下無子,而尤利安畢竟是您的同族兄弟,您應該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了,畢竟,羅馬帝國必須有繼承人,當年就是因爲您的父親沒有指定繼承人,才導致了羅馬帝國的內亂,從而讓波斯和日耳曼人獲得了壯大的機會。”年老大臣苦口婆心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我快要死了嗎?”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憤怒的呵斥道。

自古以來,皇帝的家事都是不允許外臣隨意干預的,而且,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沒有兒子,一直是他心中的痛,年老大臣將這件事說出來讓他頗爲不爽,而且年老大臣大有暗示他將帝位傳給尤利安的意思,這就更讓他非常的不滿了,畢竟,尤利安是叛徒,他怎麼會情願將帝位傳給一個叛徒呢?

年老大臣連忙恭敬的說道:“皇帝陛下,我絕對沒有詛咒你的意思,但這些問題必須要面對,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好了,我累了,你出去吧!”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憤怒的說道。

“是,皇帝陛下。”年老大臣輕聲應了一聲,轉身離去。

在年老大臣離開之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顯得異常的煩躁,他突然感覺,所有不順心的事情都跑到他身上去了,沒有子嗣繼承帝位,尤利安的反叛,主力大軍被晉軍殲滅等等,全都讓他非常的煩心,而他卻無法改變這些狀況。

漸漸的,他開始冷靜下來,並認真的思考起了羅馬帝國的未來,他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很有可能活不了多久了,但羅馬帝國必須有人來繼承。

他殺了太多的兄弟,如今,除了尤利安這個叛徒之外,他還真的找不出可以繼承帝位的人,也就是說,除了尤利安之外,羅馬帝國已經沒有血緣近一些的繼承人了。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顯得異常的苦悶,他爲了防止尤利安家族威脅他的帝位,先後殺了尤利安家族的很多人,但最終他卻驚訝的發現,他居然沒有繼承人,而尤利安就是唯一靠譜的繼承人。

若是他堅持不將帝位傳給尤利安,則羅馬君士坦丁王朝也就壽終正寢了,他的父親辛辛苦苦締造的君士坦丁王朝就徹底斷送在他的手中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九十章 廝殺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
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九十章 廝殺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