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

華安麾下的部將,見慕容俊已經答應議和,皆是大爲高興,雖然晉軍將士的士氣仍舊旺盛,但畢竟連續征戰數月,將士們也都有些累了,尤其是燕軍的治水防線極其牢固,在進攻受挫的情況下,將士們自然希望可以罷兵休整一段時日。

隨後,華安開始分配具體的撤軍步驟,衆將領返回大營之後,便立即吩咐麾下將士,進行撤軍前的積極準備。

第二日午後,華安麾下的主力人馬,已經相繼做好了撤軍的準備,在華安的命令下,輜重兵首先向南撤離,緊接着便是主力步兵,而後便是戰車兵,騎兵最後出發。

作爲全軍的精銳,王三親自統領的一萬親衛軍,最後一批撤離治水南岸。

在親衛軍將士撤離之前,華安與王三二人,策馬立在治水的南岸,遙望着北岸的燕國大營,陷入了沉思。

燕國的都城薊城近在咫尺,而華安與麾下的幾十萬大軍卻不能將其攻破,甚至連治水防線都無法突破,這多多少少都讓華安有些遺憾,但此刻建康城方向的局勢比較棘手,爲此,華安必須捨棄攻打薊城的方案,立即率軍返回黃河以南,以應對朝廷方向的局勢。

“王上,據斥候回報,燕國大軍並無任何異動,似乎並沒有追擊我軍的打算。”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我軍兵馬衆多,慕容恪有自知之明,多半不會貿然追擊我軍,但凡事都有例外,不論燕國大軍是否發起追擊,我軍都不可以放鬆警惕。以免受到巨大的損失。”

“王上所言極是,眼下,我主力大軍撤離治水。不知何時纔有機會返回這裡啊!”王三感慨的說道,顯然。對於晉軍未能攻破薊城,王三也是有些遺憾的。

華安看向北岸方向,輕聲道:“蜀中、關中、涼州、司州、冀州、幷州皆被我軍收復,燕國屈居幽州和平州,實力發展受限,早晚必被我軍拿下,本王相信,最多數年。我軍便可完全收復幽州和平州,甚至將平州以北的高句麗和扶余等國,也一併拿下。”

“王上有如此雄心壯志,末將願追隨一生。”王三大聲表達忠心。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對岸高臺之上的人影,突然微微一怔,輕聲道:“對岸高臺之上的人影,多半就是慕容恪了。”

雖然,隔着治水根本看不清相貌,但從全身燁燁生輝的鎧甲和迎風飄揚的戰袍。以及衆多將領裝束人員的陪同,便可以確定這一點。

王三擡眼一看,點了點頭。輕聲道:“沒錯,王上,對岸高臺之上的將領,的確極有可能是慕容恪,不知他見我軍撤離,會有何感想。”

華安一直盯着慕容恪所在的位置,輕聲道:“慕容恪的心情應該是很複雜吧!我軍主動撤離,讓他麾下的大軍免遭再次失敗,慕容恪一定會感到有些慶幸。但我軍畢竟不是他擊敗的,這又會讓他有些遺憾。”

“是啊!王上。慕容恪的心情是夠複雜的,哈哈!”王三大聲笑了起來。

“哈哈哈!”見王三大小。華安也大聲笑了起來。

在治水北岸,正在高臺之上瞭望南岸的燕軍將領,的確就是慕容恪與麾下的部將,此刻,他們要親眼驗證晉軍主力的離開。

“四哥,晉軍主力已經陸續離開,這已經是最後的一匹人馬了。”慕容霸看向慕容恪,輕聲說道。

慕容恪點了點頭,正色道:“沒錯,晉軍主力已經全部撤離了,我大燕國也可以鬆一口氣了。”說完臉上露出了輕鬆的表情。

“報,將軍,建康城方向剛剛傳回消息,晉國南王桓溫,以討伐叛軍屢戰屢敗等罪名,彈劾晉揚州刺史殷浩,併發兵逼近建康城,威逼大晉朝廷。”就在這時,慕容恪派往建康城的細作,送回了重要的情報。

慕容恪聞言,點了點頭,看向麾下部將,輕聲道:“難怪華安急着南歸,原來是大晉朝廷方向出事了,這對於我大燕國來說,不得不說是件好事啊!”

“四哥,大晉朝廷的全部軍力,幾乎全都在南王和北王的手中,若是這二人之間發生大戰,大晉勢必全面衰敗,如此,我大燕國便有從新奪回冀州,甚至整個天下的機會啊!”慕容霸激動的說道。

“是啊!將軍,當年晉國發生八王之亂,國力被消耗殆盡,所以才造成了劉淵、石勒之流稱霸中原的事情,如今,若是再出現南王和北王的大規模血戰,我大燕國當有機會問鼎中原。”一名燕國將領激動的說道。

慕容恪聞言,也是比較欣喜,並大聲說道:“爾等的建議非常的好,如今的大晉國力雖然雄厚,但皇室闇弱,軍權全在將領的手中,尤其是南王和北王,各擁兵幾十萬,只要挑撥南王與北王的大戰,大晉國必然再次急速衰敗,如此,我大燕國便是這天下的主人了。”說完陶醉的看向治水南岸。

顯然,慕容恪認爲桓溫威逼朝廷、華安率軍南歸,這兩件事情是有着必然的聯繫的,而這便是他可以利用的機會。

隨後,慕容恪與幾名心腹部將一起,研究如何挑撥華安和桓溫的關係,從而讓大晉徹底陷入內亂之中,進而坐收漁翁之利。

####

在徐州的蘭陵城,殷浩麾下的五萬大軍,已經將蘭陵城徹底的包圍了,並立即發起了數輪猛烈的進攻。

但蘭陵城並不像殷浩想的那麼容易攻破,李賁與麾下的五千乞活軍,是百戰精銳,他們將蘭陵城佈置的如鐵桶一般,無論殷浩麾下的揚州軍團如何攻打,就是無法攻破,而且,還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一連數日不能攻破小小的蘭陵城,晉軍主將殷浩,顯得非常的焦急和無奈,並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畢竟,此時桓溫已經極力彈劾自己,這一戰關係自己的前途,若是不能攻破蘭陵城,挽回一點面子,就算朝廷想要爲自己開脫,只怕也是不行了。

爲了早日攻破蘭陵城,殷浩將麾下的五萬大軍,分散佈置在蘭陵城的四周,其中,殷浩親自領兵攻打的南門處有兩萬大軍,其餘幾座城門,皆是一萬大軍。

屢屢不能攻破蘭陵城,殷浩麾下的將士,已經有些泄氣,並認爲這一次的進攻又要大敗而歸了,對於將士們出現低落的情緒,身爲主將的殷浩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與殷浩所部大軍的士氣低落相比,李賁與麾下的五千乞活軍,卻是越戰越勇,在被十倍晉軍包圍的情況下,仍舊充滿極大的鬥志,並決定狠狠的教訓殷浩。

傍晚時分,李賁與麾下的幾名部將,聚在一起商議反擊殷浩所部大軍的事宜。

他們根據殷浩所部大軍兵分四路包圍城池的特點,決定集中兵力,突襲其中一路,並大破這路人馬,以給殷浩一個狠狠的教訓。

爲了找出殷浩所部大軍最薄弱的部分,李賁派遣麾下斥候,前往晉軍各營探查情況,通過一番仔細的探查,李賁瞭解了殷浩各軍的兵力和將領的基本情況,並決定從西門方向下手,打擊殷浩心腹部將的一萬人馬。

要知道,此刻,殷浩麾下的四路人馬,以西門處的一萬人馬,戰鬥力最爲薄弱,南門處有兩萬大軍,兵力比較雄厚,而東門和北門的王五和王六也頗有點名氣,並不是太好對付,只有西門處殷浩心腹部將的一萬人馬是最軟的一顆柿子。

爲了防止主力大軍,向西門外發起進攻之時,其餘幾路晉軍突然發起攻城之戰,李賁僅僅帶領麾下三千精銳乞活軍出擊,剩下的兩千人馬全部負責守城,從而避免蘭陵城被晉軍攻破。

李賁親自統領三千人馬出戰,而殷浩心腹將領在西門外的大軍,卻足有一萬人馬,兵力是李賁的三倍還多,但殷浩心腹將領並無多少實戰經驗,麾下的將士也是久不操練,因此,李賁根本就不懼怕城外的晉軍,並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天黑之後,李賁與麾下的三千乞活軍,已經陸續在蘭陵城的西門內集結,並埋伏起來,等待出擊的時刻。

一個時辰之後,一名部將奔向李賁身旁,抱拳道:“將軍,晉軍大營防備鬆弛,大部分士兵已經進入營帳歇息,負責警戒的士兵不足五百。”

李賁聞言大喜,大聲道:“殷浩治軍不嚴,用人唯親,豈能不屢戰屢敗,將士們,準備隨本將殺出。”說完示意身旁的部下,立即前去打開城門。

部下會意,立即帶領幾名士兵向城門後方奔去。

“咔咔咔……”隨着一陣輪軸轉動的聲音,蘭陵城的西門被緩緩打開了。

見城門已經打開,李賁立即跨上戰馬,大喝道:“將士們,隨本將殺出,大破晉軍,殺……”說完策馬向城外殺去。

“殺……”三千乞活軍將士,跟隨在李賁的身後,以最快的速度向晉軍大營方向殺去。

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九百四十八章 丸都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規格接待楊安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
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九百四十八章 丸都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規格接待楊安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