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

經過一夜的休息和服藥,李青憐的病情好轉了許多,氣色也紅潤了起來,不過從暗淡的眼角,還是可以看出病情並沒有痊癒。

皇甫醫爲李青憐把了把脈,隨後便配好藥材,走出帳篷交給自己的長子皇甫聰,讓其儘快熬藥。

見皇甫醫走出帳篷,華安也跟着走出來,並看着皇甫醫,輕聲問道:“皇甫先生,青憐姑娘的病,何時可以痊癒。”

“哦,將軍不必擔心,現在已經好的差不多了,最多還有五六日便可痊癒。”皇甫醫肯定的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道:“五六日,還要這麼久,那我軍豈不是還要在晉壽停留五六日。”

見華安急着前往漢中,皇甫醫猶豫了一會兒,開口道:“將軍若是想早日前往漢中,也是可以的,最多兩日,青憐姑娘的症狀便會穩定,完全可以承受旅途的勞頓。”

華安點頭道:“太好了,不知皇甫先生兩日後可否同行,若是皇甫先生可以同行,本將就再放心不過了。”說完期待的看向皇甫醫。

皇甫醫笑了笑,抱拳道:“回將軍,昨夜子時,在下已經與家族的長輩們商議了許久,衆長輩一致表示支持將軍,同意在下赴漢中組建醫學館,以發揚我皇甫家族的鍼灸醫術,只是,我皇族家族分爲兩脈,除了學醫一脈,還有學文一脈,不知,將軍是否有組建文學館的打算,在下回去也好向文學一脈的長輩們回話。”

華安聞言大爲高興,大聲道:“哈哈!本將早有如此打算,正愁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呢?想不到你們皇甫家族還有學文一脈,真是太好了,你回去便可告訴他們,只要他們肯跟隨本將前往漢中,便由他們負責組建文學館,本將一定不會虧待他們的。”

“太好了。有將軍這句話,在下就放心了,族中學文一脈的長輩,早就表態了。只要將軍有組建文學館的打算,他們便會跟隨將軍前往漢中,以發揚我皇甫家族的文學。”皇甫醫高興的說道。

шшш★ тt kдn★ ¢ o

華安點了點頭,大聲感慨道:“青憐姑娘的這場病可算是立了大功了,若非得病,本將便無法相識先生,也就不會有你們皇甫家族的支持,如今,皇甫醫學館和皇甫文學館,算是都有着落了。本將心裡真是高興啊!”

見華安將皇甫家族捧得這麼高,身爲皇甫家族的子孫,皇甫醫的心情也顯得十分的興奮,心裡有很多知心話,都忍不住想告訴華安。

猶豫了片刻。皇甫醫終於開口,將皇甫家族的歷史,以及重要的人物和成就都仔細的告訴了華安。

原來,皇甫家族早在漢朝便是著名的世家大族,皇甫醫的六世祖,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漢朝太尉皇甫嵩,在漢末黃巾起義的時候。與盧植、朱雋一道,率領大漢朝軍隊,與黃巾軍廝殺,爲風雨飄搖的大漢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算是漢末剿滅黃巾起義的三大將之一。

皇甫醫的曾祖父皇甫謐的名氣就更大了,皇甫謐。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是晉朝時期著名的人物,他一生以著述爲業。先後撰寫了《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鍼灸甲乙經》等書籍,在醫學和文學上都富有盛名,讓後人尊崇不已。

皇甫謐不僅在醫學和文學上成就頗高,而且,也是後輩立志的好榜樣,在年輕的時候,皇甫謐與一些世家公子一樣,喜歡遊手好閒,後改過自新,專心學習,終於有所成就。

但在四十多歲的時候,不幸患了風痹病,左腳不能動,雙耳也失聰,可謂成了一個腿腳殘疾的聾人,但皇甫謐並未因爲身體的殘疾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的攻讀醫術,並在這個時候編寫了讓後人景仰的《鍼灸甲乙經》,最後,更是憑藉自己的精湛鍼灸之術,親手治好了自己的耳聾之症,讓後人驚歎不已。

皇甫謐的故事,激勵人心,爲後人樹立了一個身處逆境,自強不息的好榜樣,華安聽完之後,也是感慨不已,並更加確定,自己重用皇甫家族是對的,有了皇甫家族相助,自己建設梁州的計劃,將更加順利。

皇甫醫一口氣將自己家族的歷史都訴說了一遍,見華安耐心聽候,並無厭煩之意,心中更加肯定自己跟對了人,並下定決心要將醫學館辦好。

由於學文一脈的長輩還在等候消息,皇甫醫在與華安談論了半個時辰之後,便告辭離開大營,臨走前叮囑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定要認真的熬藥,不可在軍營內放肆。

皇甫醫離開時,華安親自將其送出了轅門,而後,便在大營內巡視一圈,最後來到皇甫聰和皇甫明熬藥的位置。

此刻,二人正在認真的熬藥,見華安走過來,皇甫聰毫無感覺,似乎沒有看見華安一般,而皇甫明則立刻站起身來,向華安行禮問候,同樣是皇甫醫的兒子,但這兩人的性格和秉性卻是完全不同。

“二位公子武藝不凡,不知師承何人,可否告知本將。”華安開口詢問道。

皇甫聰聽不見聲音,自然不會回答,而皇甫明則立即回道:“回將軍,我和大哥的師父便是晉壽城的槍棒高人,姓陳,諱名一個霆字,師父武藝高強,我和大哥跟隨師父學了十餘年了。”

“陳霆,真是個響亮的好名字,本將最喜歡結交武藝高強之人,可否讓本將見你師父一面。”皇甫聰和皇甫明的武功,華安是親眼所見,對於他們的師父,華安自然充滿了好奇,畢竟,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任何一個人才,華安都不願意錯過。

皇甫明點了點頭,正色道:“這個將軍請放心,我師父就住在軍營的附近,據此不過二里,待明日,我與師父說一聲,便可前來拜見將軍。”

“好,如此甚好。”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二人,問道:“你們二人武功高強,對於今後,你們可有什麼打算。”說完看向皇甫明。

“日後的打算,這個……”皇甫明撓了撓頭,不知該如何回答。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你們是打算跟隨父親學醫,治病救人,還是另有一番宏觀大志,一個男人,對將來總得有打算不是。”

“不瞞將軍,我和大哥只是喜歡槍棒,對於日後的打算,還沒有想過。”皇甫明如實回道。

華安搖了搖頭,批評道:“你們二人的年紀都不小了,對於將來,怎麼可以沒有一番打算呢?本將見你們武功不錯,是否想過要做一名將軍,征戰沙場,建立一番功業。”

“做一名將軍,還征戰沙場,建功立業,我們能行嗎?”皇甫明有些懷疑的看向華安。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昨日,你們聯手打敗了本將麾下最勇猛的將領,還有什麼是你們做不到的呢?只要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完全可以勝任將軍之職,就看你們有沒有這個膽量和勇氣。”

見華安如此說,皇甫明心頭掀起了一陣波瀾,他用手語與自己的大哥商議了片刻,看向華安,正色道:“將軍,我和大哥商量好了,我們願意從軍,還望將軍收留。”說完抱拳向華安行了一禮。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好,你們都是好樣的,本將最需要的就是像你們這樣,有本領的年輕人,日後跟隨本將,虧不了你們。”

“多謝將軍。”皇甫明連忙抱拳向華安行禮,一旁的皇甫聰也跟着向華安行了一禮。

藥材很快便熬好了,皇甫聰小心的將熬好的湯藥倒入碗中,並輕輕的放在旁邊的案子上,以待冷卻。

湯藥冷卻之後,華安親自端起湯藥,前往李青憐的帳篷之中,並親手喂其喝藥,以安慰跟隨自己舟車勞頓以至染疾的李青憐。

這一舉動讓李青憐的芳心萌動不已,並溫柔的讓華安留下多陪陪自己,但皇甫醫曾告訴華安,李青憐病重,要多喝溫水,多休息,而且還忌房事,故華安不敢停留太長時間,一是怕讓李青憐休息不足,病情再次加重,二是因爲李青憐那副楚楚可憐的姿態,總能勾起華安心中的慾念,只怕待的久了,華安便浴火難耐,控制不住自己了,那樣一來,更是會加重李青憐的病情,華安一心想讓李青憐的病情早日痊癒,故只得忍痛離開,讓李青憐一個人在營帳內獨守空房。

傍晚的時候,皇甫醫返回晉軍大營,查看了李青憐的狀況,而後,便叮囑了幾句,隨後帶着自己的兩個兒子離開晉軍大營。

#######

第二日一早,皇甫醫再次前往晉軍大營查看李青憐的症狀,他的兩個兒子皇甫聰和皇甫明也如約將他們的師父陳霆帶入晉軍大營,在陳霆的身旁除了皇甫聰和皇甫明,還有兩個英俊的年輕人,看上去威風凜凜,像是武功高強之人。

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四百二十四章 準備受降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九百零八章 三路追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
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四百二十四章 準備受降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九百零八章 三路追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