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

宴會依舊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通過這種感情的聯絡,可以讓華安與麾下心腹之間的關係變的更加密切,從而有利於華安地位的鞏固。

隨後的幾日,華安時不時的便會抽出時間前往城內,對城內的各種情況進行一番瞭解,當然,前往西域酒肆私會胭脂也是少不了的。

由於有大量的兵馬巡邏城內,因此,在過年的這幾日,洛陽城之中的治安還是非常不錯的,並沒有出現搶劫盜竊等損害老百姓的事情發生,當然,這也是因爲華安的政策好,在加強城內巡邏兵馬的同時,對城內的窮苦百姓進行了最基本的救助,如此,這些吃喝不愁的窮人,自然也就不願意鋌而走險,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了,況且,懲罰力度的加強,也從另一方面提高了一些不法之徒違法亂紀的成本,讓他們不敢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從除夕到元宵,整整半個多月的時間,偌大的洛陽城居然沒有發生一起違法亂紀的事情,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當然,同時也說明華安的不夜城計劃徹底的成功了,洛陽城在變得更加繁榮的同時,並沒有引起治安的混亂。

元宵節過後,洛陽城的生活開始進入正軌,各大工地也開始了緊張的建設工作,同時,河北、關中和蜀中的兵馬,開始按照命令向洛陽城方向進行集結,其中河北的兵馬已經抵達鄴城,關中的兵馬也逼近了潼關,蜀中的兵馬遠一些。還在子午道上行進,不過,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抵達洛陽城周邊,並服從華安調遣的。

此時。皇宮的修繕工作,最多還需兩個月就可以完成了,城內的大規模建設也僅需半年就可以全部完成,因此,在這種時候,華安已經開始考慮讓朝廷遷都的事情了。畢竟,早一日讓朝廷遷都洛陽城,華安就可以早一日控制朝廷,從而讓整個天下按照自己的意志運轉,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由於皇宮的修繕需要兩個月之後才能完工。爲此,華安需要等到兩個月之後才能向朝廷正式提出遷都的要求,而此時,華安所要做的,是儘可能的收買朝廷的人,讓他們支持和投靠自己。

其中,自己原先的舊部在江南的發展都還是非常不錯的,若是將他們全部拉入自己麾下。則揚州軍團的一半兵馬都被自己控制了,如此,讓朝廷進行遷都就會變得更加的順利。

華安首先將目標鎖定在軍方。畢竟,自己的舊部大部分都在軍中,而且,軍隊是決定性的力量,只有首先掌握軍隊,才能控制江南的局面。

而如今揚州軍團的高級將領之中。有很多都是華安的舊部,其中。鎮守徐州的主力兵馬,便是王五和王六軍團。而建康城附近的水軍副將,也是華安小時候的玩伴王扁頭,至於水軍的主將,華安也非常熟悉,那便是曾經跟隨華安走海路北上遼東的麒麟營營主韓勇,在圓滿完成北王遼東的任務之後,華安因功獲得了提拔,而韓勇自然也得到了提拔,並在這些年之中,不斷的得到提拔,並最終成了揚州軍團的水軍主將,麾下足有十萬精銳水軍,而王扁頭也因爲能力出衆而成爲韓勇的副將。

揚州軍團以水軍爲主,水軍的兵馬佔了揚州軍團兵力的大部分,爲此,韓勇麾下的水軍是揚州軍團的絕對主力,而駐守徐州的王五軍團和王六軍團麾下各有兩萬精兵,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若是能將這兩部分兵馬完全控制住,對於華安來說,必然是如虎添翼的事情,而兩支兵馬的主將都與自己關係不錯,在如今這種天下格局,只要派遣說客進行勸導,很有可能會讓他們選擇效忠華安。

關於王午、王六、王扁頭和韓勇四人的事情,華安已經考慮了很久了,而爲了更好的招攬四人,華安與王三等心腹之人,進行了非常細緻的討論,並最終決定一步步來,先招攬王五和王六,控制徐州的局面,然後再招攬王扁頭,待王扁頭同意站在華安這邊後,讓王扁頭想辦法試探韓勇,並旁敲側擊,暗示朝廷已經孱弱,只有站在華安這一邊,纔能有更好的前途,從而讓韓勇自己選擇站在華安這一邊。

爲了確保行動能夠成功,華安與麾下心腹經過了非常細緻的商議,並在把握很大的情況下,才下定的決心。

而爲了讓王五和王六能夠選擇站在華安這一邊,華安決定讓王三親自前往徐州,並以敘舊的名義,與王五和王六相見,先試探王五和王六的態度,然後再說明自己的來意,讓王五和王六能夠站在華安這一邊,並在很多大事上支持華安。

在進行一番準備之後,王三便帶領一百親兵離開洛陽城,並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徐州方向。

王三離開之後,華安看向身旁的王猛,輕聲道:“王將軍覺得,本王昔日的兄弟,是否會領本王的情呢?”

王猛聞言,輕聲回道:“王上放心,且不論這些將軍都是王上當年的舊部,就以目前天下的形勢,對王上是最爲有利的,幾位將軍爲了自己的前途,一定會選擇效忠王上的,這一點末將幾乎可以肯定。”

顯然,王猛非常相信,王五、王六、王扁頭和韓勇最終一定都會投靠華安的,畢竟,此時的朝廷已經是名存實亡了,華安擁兵百萬,是天下間最強大的力量,只有投靠華安纔會有前途。

華安點頭道:“但願如此吧!希望一切都順利。”說完便與王猛繼續商議如何收買朝廷內部的衆官員,畢竟,除了軍方之外,朝堂之上的衆大臣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若能將朝堂之上的許多官員收買。對華安是極爲有利的。

而收買朝堂上的衆官員必須有所選擇,那些春風得意被重用的大臣,自然比較的忠心,收買他們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那些在朝廷之上處處受排擠。心懷怨恨的大臣就比較容易收買了,華安與麾下的衆心腹都覺得,應該收買這些心懷不滿的朝廷官員。

隨後,華安便派遣一支心腹人馬,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建康城方向,通過明察暗訪。以及與隱藏的建康城細作進行聯繫,確定可以收買的官員,從而展開下一步的收買行動,以讓華安在提出遷都要求的時候,他們能夠發出同意遷都的呼聲。

華安的計劃。永遠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在這些人馬派出去之後,華安便開始着手研究,一旦朝廷遷都洛陽城之後,應該如何應對的問題,畢竟,華安讓朝廷遷都的目的,是爲了控制朝廷。讓朝廷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若是讓朝廷成功的進行反制並逐步控制自己,則就不是華安所願了。爲此,華安必須儘快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尤其是皇宮內外,必須要大量部署自己麾下的耳目,還有。一旦朝廷遷都之後,皇宮和洛陽城的宿衛人馬。必須是自己的心腹兵馬,也就是說。朝廷遷都之後,原有的宿衛人馬必須繼續留在建康城,而朝廷的保衛工作,將全部由華安麾下的兵馬負責,只有如此,華安纔可以順利的控制整個朝廷,並讓朝廷按照自己的意志運轉。

幾日後,河北方向十萬精銳兵馬,在名將張蠔和鄧羌的率領下,抵達了洛陽城的周邊,並駐紮了下來。

有了這支精銳兵馬的增援,華安要求朝廷遷都的底氣就變得更加的充足了,而爲了對朝廷方向造成壓力,華安立即下達命令,讓鄧羌和張蠔率領十萬精銳大軍前往兗州的陳留郡駐紮。

在彭城方向,由於王五和王六駐紮的城池相距比較近,而北面又沒有敵軍的威脅,爲此,他們二人顯得非常的悠閒,並時不時的聚在一起,在防區附近的山中打獵,而後將獵得的野味帶回城內,並在城內好好的喝上一頓。

此時,王五和王六便悠閒的在山中打獵,並獵殺了不少野味,其中,有兔子、野狗、野狼,還有各種飛鳥,可謂收穫頗豐。

“五哥,今日的收穫當真是不錯啊!回去之後可以好好的喝上一頓了。”王六看向王五,興奮的說道。

王五呵呵一笑,正色道:“是啊!今日收穫頗豐,兄弟也就別急着回去了,陪哥哥喝上三天三夜,可好?”

王六微微一笑,正色道:“只要哥哥願意,有何不可,兄弟就陪哥哥喝上三天三夜。”說完跨上戰馬,準備返回彭城。

顯然,此時的北方已經沒有外敵的威脅,而附近的山賊和土匪也是實力弱小,根本就不能對王六麾下的兵馬造成威脅,爲此,他是否親自坐鎮軍中都是無關緊要的,副將完全可以將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

見王六答應留下,王五顯得非常的高興,並大聲道:“兄弟,咱們回城,好好的喝上一頓。”說完也跨上了戰馬。

“駕駕駕……”就在王五和王六剛剛跨上戰馬的時候,一名騎兵奔了過來,看上去很急的樣子。

“什麼事?”王五見狀,輕聲問了一句。

“啓稟將軍,有一人自稱是將軍的故人,前來拜訪將軍。”士兵如實說道。

“故人?長什麼模樣。”王五連忙問道。

士兵回道:“來人長相高高大大,看上去非常的威猛,而且還帶了百名隨從,這些隨從個個威猛,看上去都像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一樣。”

“五哥,這人帶了百名彪悍的隨從,來頭不小啊!我們快些回去看看吧!”王六大聲說道。

王五連忙點了點頭,並大聲說道:“走,我們趕緊回去看看。”說完與王六一起,帶領一隊人馬,向彭城方向奔去。

此時,王五和王六的心裡,其實都已經有了一些預感,此時,能帶領一百名彪悍隨從來看望自己的故人是屈指可數的,不過,在看到來人之前,他們還是無法確定,到底是哪一個故人來訪。

很快,王五和王六便策馬返回了彭城,並抵達了將軍府,看着府邸大門外站立的百名隨從,王五和王六頓時心裡都有譜了,從這百餘名隨從的長相,可以看出他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其中,以關中和蜀中人最多,而華安便是從蜀中起家,並在關中紮下堅實的根基,從而北定中原的,所以,很明顯,這個故人與華安有關,即便不是華安本人,也是其身邊的心腹之人。

“將軍,來人已經進入府邸,並被安排在客房等候了。”門口的侍衛正色說道。

顯然,來人氣度不凡,一看就是大人物,爲此,在王五外出沒有返回之際,府邸的下人不敢讓來人在大門外等候,而讓他進入府邸,並安排在客房之中。

王五點了點頭,與王六一起向府邸走去,並大步向客房所在的位置行去。

“你們將軍出城打獵,怎麼這麼久了還不回來。”王五和王六剛剛走進府邸,便聽到了客房之中發出的斥責聲。

“貴客稍等,我們將軍很快就會返回的。”府邸的下人,連忙迴應道。

王五和王六聞言,對視了一眼,隨即相視一笑,從客人發出的聲音,他們已經可以判斷出,來人正是他們的三哥。

“三哥,是你嗎?”王五大叫了一聲,並大步走進客房,王六也跟着走了進去。

屋子裡的客人,自然就是王三了,見王五返回府邸,連忙迎了出去。

“哎呀,還真的是三哥啊!多年不見,三哥還是老樣子嗎?”王五見了王三,興奮的說道。

“三哥,好多年沒見了啊!”王六也應了一聲。

王三見王五返回,王六也在,心裡大爲高興,連忙說道:“五弟、六弟,你們都在,真是太好了,這也省的哥哥我往下邳跑了,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
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