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

在馬訾水南岸的一處小山坡上,沃沮王與麾下的殘兵敗將頓時全都停了下來,身後突然燃起的火焰照亮了半邊天,並立馬讓他們感應到了。

沃沮王與衆人全都下意識的轉過身去,並看向了正在劇烈燃燒的營地。

“大王,我們的營地全都燒起來了,還有晉軍與三韓人的營帳,也全都燒起來了。”一名部下說道。

“大王,估計晉軍與三韓兵馬已經被高句麗殲滅了,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另一名部將焦慮的說道。

沃沮王瞪了部將一眼,正色道:“不會的,晉軍是不會這麼容易失敗的,營地的大火,或許是晉人放的也說不定啊!”

顯然,沃沮王已經非常相信王猛,並覺得以王猛的睿智,不可能這麼容易的被高句麗殲滅,況且,五百晉軍精銳早已抵達馬訾水北岸,丸都城方向的火焰就是明證。

“大王,要不要派遣幾名將士,前去營地方向探查一番,看看究竟出了何事?”部將建議道。

沃沮王點了點頭,輕聲道:“好,立即派遣幾名將士前去探查。”

“大王,大王。”就在這時,一名沃沮王的親兵跑了過來。

沃沮王見到這名親兵,連忙問道:“你不是一直跟在王將軍身邊嗎?怎麼跑到這裡來了,王將軍怎麼樣了,晉軍怎麼樣了,還有,大營方向爲何會燃起這麼大的火焰,是高句麗人放的火嗎?”

親兵咧嘴一笑,正色道:“大王,王將軍與麾下的精銳兵馬已經抵達馬訾水北岸。他們都挺好的,還有,這大火是小人與幾名晉軍士兵放的,衝入營地的高句麗將士大部分都被我們烤熟了,哈哈!”說完興奮的大笑了起來。

沃沮王與麾下的衆部將聞言。全都是一驚,不過,這麼好的消息,還是讓他們感到非常振奮的。

沃沮王連忙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說清楚一些?”

親兵聞言,立即將王猛所做的一切。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沃沮王,甚至,還添油加醋了一番,以顯示王猛的聰明與睿智。

沃沮王與麾下的衆部將聽完親兵的彙報,全都面面相覷起來。在他們看來,這個王猛實在是太可怕了,居然可以預測到這麼多的事情,就連自己退入樹林的位置都能預測準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大王,這個王猛實在是太厲害了,大晉有這樣的人物存在,必然能夠稱霸天下。”一名部將說道。

“是啊!大王。高句麗那幫人,完全在王猛的掌控之中,看來我們選擇歸附大晉是明智之舉。”又一名部將說道。

沃沮王吁了口氣。看向幾名部下,正色道:“你們知道的太少了,在大晉朝廷,像王將軍這樣的人才還有很多,另外,大晉兵馬已經超過百萬。實力足以藐視天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大晉的統治地位了。”

“是啊!是啊!大王說的是啊!”衆部將全都開口附和。

親兵愣了一下。忙道:“對了,大王。王將軍臨走之時告訴小人,大火雖然無情,但也不可能將高句麗的主力兵馬全部燒死,必然會有很多漏網之魚,大王可集結麾下兵馬,將高句麗的殘餘全部殲滅。”

沃沮王聞言,深以爲然,看向身後的衆部將,正色道:“傳令下去,大軍立即開始集結,準備向高句麗殘餘發起進攻。”

“是,大王。”衆部將高聲領命道。

在先前的戰鬥中,沃沮大軍被高句麗大軍壓得喘不過氣來,並且損失非常巨大,此刻,高句麗大軍被大火圍困,出現了極大的傷亡,如此天賜良機,沃沮人豈能放過,於是,全都積極的集結了起來,沒過多久,就集結了一萬人馬。

“大王,一萬兵馬已經集結完畢。”部將大聲彙報道。

沃沮王有些不高興,問道:“怎麼,我沃沮勇士就只剩下一萬兵馬了嗎?”

“大王,天太黑了,有很多將士都跑散了,估計應該還有一萬人馬。”部將正色說道。

沃沮王微微點了點頭,輕聲道:“一場戰鬥,我沃沮勇士居然傷亡了萬人以上,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啊!待戰勝了高句麗,一定要好好的補償這些陣亡勇士的家屬,絕對不能讓他們缺衣少食。”

“是,大王,這些瑣事就交給我等解決吧!”一名屬下說道。

沃沮王點了點頭,大聲下令道:“勇士們,我們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衝上去,斬殺高句麗兵馬,爲死去的勇士報仇。”

“吼吼吼……”衆沃沮將士,興奮的大吼了起來。

此時,高句麗的主力大軍已經被大火圍困,很多高句麗的士兵都被燒傷或燒死,在這種情況下,高句麗大軍的戰鬥力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沃沮兵馬再也不會懼怕高句麗兵馬了。

“殺……”沃沮兵馬向不遠處的大營方向奔去,劇烈燃燒的火光,爲他們提供了準確的攻擊座標。

被圍困在大火之中的高句麗大軍,要麼被大火吞噬化爲灰燼,要麼冒死衝出火海,但衝出火海的將士,身上或多或少的會留下大火炙烤的痕跡,很多士兵衝出大火的時候,都不同程度的被大火燒傷了,兵器頭盔等裝備自然全都丟棄的差不多了,畢竟,都快要被烤熟了,誰還顧得上這些。

不過,他們的這種行爲,註定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就在他們自以爲終於逃過一劫之時,沃沮人的一萬兵馬突然殺了過來,並舉起兵器砍殺他們,失去兵器、身上受傷的高句麗兵馬,自然沒有還手之力,很快就被斬殺殆盡,哭喊聲,哀嚎聲交織在一起。聽起來挺恐怖的。

在解決掉高句麗殘餘兵馬之後,沃沮王留下幾名部將負責收攏走散的沃沮將士,而他自己則親率一萬兵馬渡過浮橋,進入馬訾水北岸,並與北岸的晉軍和三韓兵馬匯合。

######

丸都城的王宮之中。高句麗王高釗,在大殿裡來回的踱着步子,他先前派往東北和西北的兩百兵馬,自從出城之後,就再也沒了音訊,這讓他感到非常的詫異。並對這兩個方向出現的大火充滿了焦慮。

大火的位置距離丸都城不遠,若是不能鬧明白那裡發生了什麼,高釗是不會心安的,於是,在等了足夠長的時間之後。高釗再次派遣兩支五百人馬的大軍前往丸都城的東北和西北方向,並要求他們一定要搞清楚那裡的情況,而後立即彙報。

至於高釗先前派出去的兩百兵馬爲何失蹤,自然是兩路晉軍奇兵的傑作了,他們手中有先進的連弩,而且埋伏的非常隱蔽,在高句麗騎兵進入埋伏圈之後,立即發射大量的連弩。並將高句麗兵馬全部射殺,所以,這些兵馬纔始終沒有返回丸都城。

當然。高釗似乎也預料到這一點了,畢竟,他麾下的兵馬都是精銳,且對他忠心耿耿,若沒有發生意外情況,是絕對不可能不派人回報的。所以,唯一的解釋便是被人偷襲並全軍覆沒了。爲了確認這一點,高釗纔再次派遣兩支五百人馬的隊伍前去探查。兵力增加五倍,高釗覺得,偷襲的人應該沒有能力將其全部悄無聲息的殲滅了。

“大王,大王,不好啦!不好啦!”很快,一名心腹校尉奔了進來,並一頭的大汗。

“怎麼回事,到底是怎麼回事?”高釗連忙問道。

“大王,東北方向有埋伏,我軍誤中埋伏,損失慘重啊!”心腹校尉說道。

高釗聞言大驚,連忙問道:“有埋伏,有多少兵馬?”

“大王,他們全都埋伏在密林之中,用弓弩射殺我軍,末將根本看不到他們,不過從箭矢的密度來看,對方應該有兩三千人,而且紀律嚴明,應該是晉軍部隊。”心腹校尉說道。

“什麼,東北方向有兩三千晉軍精銳部隊,這怎麼可能呢?斥候已經探查的很清楚了,晉軍總用只有兩千五百人馬,而且都在馬訾水以南,怎麼會突然出現在丸都城東北方向,真是奇怪。”高釗蹙眉說道。

“大王,大王,我軍遭遇埋伏,損失大半,末將拼死才逃過一劫。”又一名校尉也奔了進來,並大聲彙報道。

高釗大驚,連忙問道:“西北方向也有晉軍兵馬?有多少人?”

“大王,他們全都隱藏起來,以監視的密度判斷,應該足有近三千兵馬。”校尉說道。

“什麼,西北方向也出現兩三千晉軍精銳,這怎麼可能呢?難道斥候探查的結果是錯誤的,晉軍兵力不止兩千五百人馬。”高釗滿臉全是驚疑的神色。

衆高句麗將領和謀士,也全都一臉霧水的陷入了沉思。

“大王,斥候經過嚴格的訓練,應該不會探查錯誤的,晉軍兵馬應該確實僅有兩千五百人馬,而丸都城的東北和西北方向,應該僅是晉軍的小部隊。”一名謀士捋着鬍鬚,小聲說道。

一名校尉聞言不樂意了,並大聲道:“怎麼可能是小部隊,當時我軍剛剛抵達他們的包圍圈,頓時就箭如雨下,將士們立馬就倒下了一大片,怎麼看都足有兩千弓弩手,不可能是一支小部隊。”

謀士搖了搖頭,看向高釗,正色道:“不知大王聽說過諸葛弩沒有?”

“諸葛弩……沒聽說過,不過本王知道以前蜀國有個丞相叫諸葛亮,不知道和此人有關係不。”高釗粗聲說道。

謀士點了點頭,正色道:“大王,這個諸葛弩就是蜀國丞相諸葛亮發明的絕妙兵器,威力非常巨大,可以一次連續發射十支弩箭,讓敵人無處躲藏。”

“哦,還有這樣的絕妙兵器,爲何我高句麗沒有。”高釗好奇的說道。

“大王,諸葛弩建造比較複雜,據說只有諸葛亮明白其中的奧妙,在蜀國被滅亡之後,諸葛弩的製造技術便失傳了,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諸葛弩的建造並沒有失傳,而是被後人掌握了。”謀士肯定的說道。

高釗蹙了蹙眉,正色道:“你的意思,是我軍遭到了諸葛弩的攻擊,所以才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

“八成是這樣。”謀士點了點頭說道。

“諸葛弩,晉軍居然裝備了威力強大的諸葛弩。”高釗不安的在大殿之中踱起了步子。

“報,大王,我軍全面戰敗,大將軍被晉軍俘虜,如今,敵軍兵馬已經兵臨城下了。”就在這時,傳來了前方徹底戰敗的消息。

高釗聞言,身體劇烈的晃動了起來,他在不久前還接到高尚的彙報,說高句麗大軍已經殺到馬訾水南岸,並正在追剿殘敵,如今,才短短一個時辰的時間,形勢就完全逆轉了,高句麗大軍居然全軍覆沒了。

“不會的,不會的,我高句麗勇士怎麼可能敗給這羣烏合之衆,這絕對不可能。”高釗喘着粗氣,大聲否認道。

“大王,敵軍確實已經兵臨城下了,城外黑壓壓的一大片,足有近兩萬敵軍,兵力是我軍的四五倍。”

“閉嘴,本王讓你閉嘴。”高釗憤怒的喊道,併發狂的將大殿中的一處桌案掀翻在地。

“大王息怒,眼下我們要同舟共濟,守住丸都城。”一名謀士正色說道。

“大王,我軍八萬兵馬還在遼東境內,若能將其調回,必然可以輕鬆的擊破圍城的敵軍。”一名部將說道。

“大王,末將願殺出重圍,前往遼東求救。”一名心腹校尉,正色說道。

高釗吁了口氣,看向這名主動請纓的心腹校尉,正色說道:“你立即準備一下,半個時辰之後,從北門方向離開,記住,一定要讓高元親自統領八萬大軍立即回援丸都,不得有誤。”

“是,大王放心,末將一定完成好任務。”心腹校尉正色領命,並立即轉身前去準備。

心腹校尉走後,高釗看向眼前的幾名心腹屬下,正色道:“本王知道現在不是發火的時候,我們要好好的商議一下,該如何守住丸都城。”

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購買硫磺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度渭水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
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購買硫磺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度渭水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