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

在府邸呆了兩天之後,華安急忙趕回北伐軍牧場,命令仍在那裡值守的士兵,立即將大半的幼畜和母畜全都驅趕過江。

華安的這一命令,可以說是將自己辛辛苦苦籌建的牧場給掏空了,沒有兩年的時間,北伐軍牧場是恢復不了元氣了,但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西征之後,北伐軍將駐守梁州,華安必須提前做好建設梁州的準備。

梁州乃兵家必爭之地,氣候環境本就不如江南,此次西征作戰,又將進一步破壞那裡的生產,只怕,當北伐軍成功的控制梁州的時候,梁州境內已經一窮二白,華安麾下的三萬多大軍能否吃飽肚子都成問題,而將牧場的牲畜一路趕去,則可以迅速的發展生產。

要知道,越是貧瘠的地方,野草越多,這些野草人自然是不能吃的,但卻是牛羊馬等動物的最愛,有了這些可以持續繁殖的牲畜,北伐軍的給養問題將大大改善。

其中,黃牛還可以拉車,馬匹成年後,可以發展成爲戰馬,可以迅速的擴充騎兵,提高北伐軍的實力。

當一切都準備完畢後,華安首先前往府邸,與家人團聚幾天,而後,前往王五、王六的大營,告誡二人,一定要勤奮練兵,並積極維護好屯田和牧場的日常運轉,做到備戰、生產兩不誤。

最後,當華安策馬抵達大江北岸的歷陽城時,三軍人馬已經完全準備完畢,只等華安一聲令下,便可立即出發。

華安根據前方斥候探查到的情況,首先指定了第一階段的具體行軍路線,而後,命令,雷暴的一萬騎兵先行,鐵牛的一萬牲畜化步兵隨後進發。趙武的一萬牲畜化步兵,則與後方的輜重營等人馬一同行進。

之所以讓趙武的一萬人馬與後勤走在一起,是因爲,華安制定的行軍路線。有好幾個地段靠近趙國控制的區域,一旦發生突發情況,輜重營和完全負責運輸的百姓是無力應對的,而趙武的一萬人馬,可以提供保護的作用,同時,更可以很好的震懾沿途的盜賊,保障後勤人馬可以順利的前進。

由於此時桓溫的荊州軍和鄧嶽的交廣二州大軍還沒有出發,因此,華安也不着急。大軍以日行五十里的正常速度行進,遇到險阻的地形,則將行進速度減爲三十里,當然,若是遇到特別平坦的地形。華安也會適當的將行進速度提高到日行六十里。

北伐軍前面兩萬步騎開路,後面步兵保護着後勤人馬隨後進發,一路上,旌旗蔽日、好不威風。

由於軍紀嚴明,沿途的老百姓紛紛給予北伐軍,以力所能及的幫助,盜賊土匪等惡人則紛紛避讓。甚至逃離家園,待北伐軍離開十多日後,仍不敢返回。

一個多月後,北伐軍抵達第一階段的目的地襄陽城附近,由於長途行軍,士卒疲憊。華安決定讓大軍在襄陽、樊城一帶休整幾日,順便看一看這座傳說中的兵家必爭之地。

華安策馬與王三等人行走在汝水邊上,看着洶涌奔騰的沔水,心情頓時大好,和江水下游的寬廣相比。沔水顯得窄了許多,但沔水作爲江水最大的支流,比江水更疾,在氣勢上絲毫不輸江水。

“大哥,您看,對岸應該就是襄陽城了。”王三指着沔水的對岸,輕聲說道。

“是啊!襄陽和樊城僅一水之隔,用浮橋相連,戰時可以互相支援,真是個防守的好地方啊!”雷暴接着說道。

華安看向二人,道:“襄陽和樊城是荊州的門戶,守住這裡,可保障荊州的安全,敵軍也就不能放心的長驅直入。”

“大哥,浮橋看上去這麼窄,我軍能通過嗎?”雷暴指着襄陽和樊城之間的浮橋,疑惑道。

“過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華安說着,策馬向浮橋方向奔去。

很快,華安一行便抵達了樊城岸邊的浮橋處,從遠處看,浮橋是比較窄的,但走進一看,發現寬度還可以,足夠裝滿糧食的輜重車順利通過,騎兵,雙馬並行毫無問題。

“大哥,我們去對岸看看吧!”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策馬沿着浮橋向對岸的襄陽城進發,由於浮橋是浮在水面上的,受到沔水的作用,所以很不穩定,策馬走在上面,難免會有些搖搖晃晃的感覺,和平地比起來,走在這上面實在是太驚險刺激了。

由於水流的作用,浮橋呈半圓形,看上去活像一個拉滿的弓,一個很大很大的弓。

站在浮橋的中心向兩岸看出,感覺到的是巍峨和壯觀,讓人的心胸頓時變得寬闊起來。

很快,華安一行人,便通過浮橋抵達了樊城對岸的襄陽城,通過親身的體驗和觀察,華安對浮橋的承載能力,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下一步便是讓大軍分批渡過沔水了。

“大哥,浮橋的寬度正好,我軍所有的人馬和裝備都能通過浮橋,現在就開始吧!”王三開口建議道。

華安點了點頭,道:“好,王三,你回去傳令,讓輜重人馬先行通過浮橋,主力大軍最後過,還有,浮橋承載能力有限,大軍萬萬不可前後簇擁過橋,每兩輛輜重車之間,至少要間隔十丈,否則,浮橋有沉沒的危險。”

“是,大哥,我這就去辦。”王三說着, 策馬沿着來時的路,快速奔回樊城傳令,華安則與雷暴等人,在襄陽城附近轉了一圈,並進入了襄陽城。

由於浮橋只有一座,而華安爲了安全,又命令輜重車之間間隔十丈,這更影響了大軍過橋的速度,整整過了三天三夜,北伐軍的全部人馬才順利的渡過汝水。

全軍完全渡過汝水之後,華安根據前方斥候傳回的消息,制定了第二階段的具體行軍路線,相比第一階段的路線,第二階段的路線,更加的荒涼和危險重重。

第二階段的路線,是從襄陽郡直達緊靠漢中郡的魏興郡,一路上,要經過許多高山險隘,甚至會遇到不通王化的蠻族,爲此,華安讓部隊加強戒備,前軍騎兵一定要和後方的輜重人馬保持聯繫,以保障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迅速的支援。

一路小心翼翼的行軍,雖然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在華安和北伐軍將士的努力下,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北伐軍主力陸續經過新城、上庸二郡,順利的抵達了魏興郡的西城。

北伐軍在西城修養了兩日,而後繼續向西,抵達魏興郡最西端的安康城,這裡距離蜀國的漢中郡最近。

漢中郡的治所和梁州的首府都在南鄭,距離安康城都只有一百餘里的路程,騎兵突襲一日可達,華安的畜力化步兵,也只需要兩日即可兵臨城下。

當北伐軍人馬全部抵達安康城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了,距離朝廷命令西征的日期,還有半個月,此時桓溫的荊州軍團和鄧嶽的交廣軍團已經完全準備就緒,尤其的桓溫的三萬荊州水軍,已經全部上船,並逆流而上,沿着江水向益州進發了。

在安康城的北伐軍中軍大帳中,北伐軍主將華安正在研究突襲漢中郡的計劃,由於梁州的治所和漢中郡的治所都是南鄭,也就是說,州城和郡城是同一座城池,這就給北伐軍的進攻帶來了挑戰。

如此,州郡合一的治所,一定會有重兵把守,而且,城池和護城河等防禦設施,也會一應俱全的,攻打這樣的堅固城池,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華安原本的打算是利用主力大軍突襲,快速破城,但從前方斥候傳回的初步消息,華安覺得,南鄭城池堅固,不是短時間可以攻破的,於是,開始着手研究多種進軍方案。

南鄭和西面的沔陽、東面的成固相距皆在二三十里,三城一線相連,排成了一字長蛇陣,若三座城池互相配合,共同對抗華安的北伐軍,乃爲上策,這是華安最爲擔憂的。

其次,蜀國大軍傾巢而出,與華安的北伐軍在野外決戰,這個是中策,華安並不懼怕,但一場野戰下來,華安的北伐軍傷亡一定不會小。

若蜀軍將領將沔陽、城固的主力,全部調往南鄭,憑藉堅固的城池,固守待援,則爲下策,華安最渴望的就是這種情況,雖然這樣一來,蜀軍集中了兵力,南鄭更加難以攻破,但同時,蜀軍也放棄了周邊所有的城池,自己讓自己成了北伐軍的甕中之鱉,城池被攻破,不過是早晚之事罷了。

蜀軍採取哪一種防守策略,華安不得而知,但不論蜀軍採取哪一種策略,華安都不懼怕。

大晉西征的日期,蜀國的細作一定早就探知了,爲此,北伐軍眼下,最重要的是立即備戰,並在八月一日前,對蜀國發起進攻,從而打蜀軍一個措手不及。

同時,爲了誘導蜀軍採取固守堅城的下策,北伐軍必須展示強大的武力,讓蜀軍不敢分兵駐守多座城池,從而達到控制整個漢中郡的目的,進而控制整個梁州。

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攻獠人大營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度渭水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
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攻獠人大營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度渭水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