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

李鐵匠聞言一愣,正在打鐵的雙手瞬間停了下來,擡頭向華安的手中看去,卻見自己精心打造的寶劍斷爲兩截,而華安手中的寶劍卻並無異樣,甚至連刀刃都沒有捲曲,這讓他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好劍,真是一把好劍啊!將軍這把劍是在何處打造,竟能一下就砍斷了小人鍛造數月的寶劍”李鐵匠對華安手中的青釭劍讚不絕口,並試問來歷。

華安聞言,覺得這是個宣揚大晉國力的機會,於是,捂住劍柄,隨後吹噓道:“本將這把劍是祖傳的,出自建康城一個小小的鐵匠鋪,在京城建康,這麼鋒利的劍是隨處可見啊!哈哈!”說完笑着看向周圍的蜀軍降將。

周圍的蜀軍降服人員一聽,頓時都大吃了一驚,大晉國一個普通的鐵匠都能鍛造出如此鋒利的寶劍,由此可見大晉的國力,不是小小的蜀中可以對抗的,歸順大晉國纔是順應天意,才能保全自己。

李鐵匠更是目瞪口呆,他沒有料到自己打了一輩子的鐵,甚至成爲梓潼城最好的鐵匠,卻無法比過晉國一個普通的鐵匠,這心裡的落差實在是太大了。

“小人鑄了一輩子的刀劍,卻比不過一個小小的江南鐵匠,看來小人需要關門歇業,前往江南求學了。”李鐵匠有了繼續深造的打算。

華安笑了笑,看向李鐵匠,說道:“求學,何須前往江南,蜀中自有擅長鑄造刀劍的高人,漢王麾下的親兵隊正蒲鐵,便是鑄造刀劍的高人啊!”說完看向李廣身後的蒲鐵。

蒲鐵作爲李廣身旁的親兵隊正,每日保護在李廣的身旁。華安漸漸的便與之熟悉了,得知其完全具備祖上的鑄造技術,只是他覺得參軍才能體現一個男人的價值,所以將鐵匠鋪關門。投奔李廣去了。憑藉好的身手,幾年之內便成爲李廣身旁的親兵隊正。

打仗離不開刀劍。質量好的刀劍更是可以大大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因此,自從華安得知蒲鐵完全具備先祖的鑄造技術後,便有了組建一支鑄造營的打算。

這支特殊的部隊。專門負責鑄造質量上乘的刀劍等武器,由蒲鐵出任營主,並廣招蜀中鐵匠,以充實這支部隊,不過,這都還是初步的構想,只有順利的滅了蜀國之後。這些事情,纔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在李廣的示意下,蒲鐵走上前去,將已經斷爲兩截的斷劍。劈成了四段,這更讓李鐵匠大爲驚詫,並當即表示願意拜蒲鐵爲師,率領整個鋪子的鐵匠追隨蒲鐵。

華安向蒲鐵使了個眼色,示意蒲鐵收下這支幾十人的鐵匠師傅,蒲鐵自然點頭答應了。

不過,大軍正在向成都進軍,此時帶着這麼多的鐵匠沒什麼用處,於是讓李鐵匠等人繼續在梓潼城打鐵,待光復成都之後,再前往召他,李鐵匠點頭表示同意。

在梓潼城歇息一日後,華安便收到了涪城方向送來的降表,涪城守將表示願意率領全城的士卒百姓歸順大晉。

得到這個消息,華安感到無比的興奮,繼續歇息一日後,華安率領大軍向梓潼郡最南面的涪城行進,去接受涪城將士的投降。

由於梓潼城是整個梓潼郡的核心,華安自然不能將這麼重要的位置全權交給剛剛投降,還不是特別可靠的蜀軍鎮守,留下太多的北伐軍又會減弱進攻成都的力量,於是,只留下了八百北伐軍將士,駐守這裡,同時將城池中,剛剛收編的三千蜀軍士兵,全部調入戰鬥序列,讓他們跟隨自己,向涪城行進。

至此,華安麾下的大軍已經超過兩萬,其中,北伐軍騎兵共六千,步兵八千,輜重三千,投降的蜀軍人馬也超過了四千。

兩萬餘大軍,浩浩蕩蕩的向涪城行進,沿途更是有許多村寨,主動前來歸附,這些村寨都是在李廣派出的部下勸說後,前來投誠的。

能得到這麼多百姓的大力支持,華安是既高興又意外,身旁的部將和士兵們也顯得春風得意,甚至有些趾高氣揚。

對於主動投誠的百姓,華安自然好言撫慰,並表示歸順大晉一定虧不了,他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的,同時,嚴令麾下士兵,不得擾民,否則嚴懲不貸。

在通往涪城的道路上,每隔幾裡便會有附近的村寨前來投誠,這讓華安樂的合不攏嘴。

在距離涪城不足十里的位置時,由於旅途勞累,華安讓大軍暫歇,並等待後面的輜重人馬。

“大哥,爲什麼停下來,再堅持一會兒,就到涪城了。”雷暴大聲問道。

華安看向雷暴,揶揄道:“雷暴,你騎在馬上自然是不累,可戰馬很累了,後面的步兵也都走不動了,歇息半個時辰再走吧!也好等等後面的輜重人馬。”

“是,大哥。”雷暴開口應了一聲。

“大哥,您看,涪城方向派遣騎兵過來了。”王三指着從南門奔來的幾騎人馬,大聲說道。

華安擡頭向南看去,果然發現幾名蜀軍騎兵,正在快速奔來,看樣子似乎有急事似的。

投降的事情已經敲定,難道出了什麼變故,華安心下狐疑了起來,身旁的部將也擡頭的看向正在奔來的蜀軍騎兵。

蜀軍幾名騎兵奔至距離華安五十步的位置時,翻身落馬向華安等將領面前奔去。

“這麼急,出了什麼事?”李廣首先問道。

蜀軍騎兵來不及客套,立即抱拳道:“獠人突然從深山中竄出,涪城方圓十里的村寨悉數被襲,我縣百姓傷亡慘重。”

“竟然有此事,這羣膽大的獠人真是該死,縣城如何了?”李廣緊張的問道。

蜀軍騎兵,抱拳回道:“獠人數千人馬奔至城下意欲攻城,不過,被我軍擊退,現在正在向縣城周圍竄去,行蹤飄渺不定,我軍兵力不足,怕中埋伏,所以沒有追擊。”

華安聞言,心情總算穩定下來,原來蜀軍並沒有變卦,而是涪城遭受到了攻擊,不過,這獠人是何許人也,華安卻是完全搞不清楚,可以說是一頭霧水。

“獠人是誰,本將爲何從來沒有聽說過?”華安看向蜀軍投降將領,蹙眉問道。

李廣聞言,連忙回道:“華將軍有所不知,我蜀中原本沒有獠族人,只是在我大哥李勢登基之後,這些獠人才從山裡冒出來的,究竟是怎麼冒出來的,沒人搞得清楚,有人說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也有人說是泥土裡鑽出來的,各種說話不一而足,在下也是糊里糊塗,只知道這些獠人非常殘忍,喜歡殺人和搶奪,還生吃人肉呢?”說完噫籲不已。

“哦,這麼說,這些獠人是最近兩年才從山裡蹦出來的,以前他們從沒有在蜀地出現過。”華安疑惑着問道。

李廣回道:“正是如此,這些獠人主要是從巴西、鍵爲、和梓潼三郡的深山之中跑出來的,人數逐年增多,如今已經不下數萬人馬,甚至更多。”

華安笑了笑道:“蜀地真是人傑地靈啊!深山之中,居然能突然冒出數萬獠人,真是奇事,天下奇聞啊!”

其實,華安根本就不相信獠人會突然蹦出來,石頭和泥土是不可能長出人類的,這嚴重違反科學常識,而蜀中之所以以前沒有發現獠人,無非就兩種原因。

第一,這些獠人是遷徙過來的,以前蜀中沒發現是真的沒有,而後,由於擴展生存空間的需要,獠人從自己的家鄉,跋涉千山萬水,一步步的走到了益州,並因爲食物與當地的蜀人發生衝突,進而結下仇恨,而獠人之所以吃人肉,大概是他們民族的傳統,這和北方的羯族有的一比,是人類茹毛飲血階段,遺留下來的習慣。

第二,這些獠人一直都在蜀中,只是蜀中的百姓沒有發現罷了,要知道蜀地的地形以山脈爲主,大大小小的山谷和河流不計其數,形成了許許多多封閉的空間,獠人生活在這些狹小的空間內,自然不容易被外面的蜀人發現,直到由於人口變多,原有的土地滿足不了生存需要了,而後便走出大山,與外面的蜀人發生了衝突,進而造成了一件件流血事件。

“將軍,這些獠人兇狠殘忍,傷害我蜀中百姓,必須剿滅他們。”一名蜀軍降將,開口建議道。

“對,必須徹底的剿滅他們,不能讓他們危害百姓。”另一名蜀軍將領跟着附和。

見蜀軍將領對獠人如此的恨之入骨,華安大概也能猜出獠人平時的所作所爲了,心下有了初步的計劃。

“獠人經常大規模作亂嗎?”華安看向蜀軍降將,輕聲問道。

梓潼郡郡守,立即抱拳回道:“獠人分居各地,大部分都是幾十人,幾百人聚在一起,騷擾我蜀中百姓,像今日這樣,數千人馬試圖圍攻縣城,這還是真是第一次,看來獠人是越來越囂張了,再不狠狠的打壓,下一次就該進攻府城了。”

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百一十七章 按律當斬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軍平阿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
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百一十七章 按律當斬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軍平阿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