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

華安與皇甫醫在中軍大帳中談了足足有半個時辰,直到中飯時間,二人才停止交談,並在中軍大帳**同進餐。

見華安對自己如此禮遇,皇甫醫心頭感慨萬千,雖然他的曾祖皇甫謐是名聲顯赫的人物,但到他這一代,家族早已衰落,當年的雄風早已不再,而華安卻並未因此輕視自己,並對自己禮遇有加,這讓皇甫醫有種得遇明主的感覺。

同時,皇甫醫也下定決心,回去之後要說服族中之人,遷居漢中幫助華安組建皇甫館,以將家族的醫術發揚光大,讓世人敬仰,同時也讓自己的聾啞孩兒皇甫聰有個好的生活環境,更可以有所作爲。

由於李青憐的病情比較嚴重,而皇甫醫又多少知道了華安和李青憐的關係,因此,倍受華安知遇之恩的皇甫醫,決定留在晉軍大營,隨時觀察李青憐的病況,以儘快讓李青憐痊癒,所帶藥材不足時,便讓自己的次子皇甫明回家取,醫術淺薄的皇甫聰,則專門負責熬藥。

經過皇甫醫連續一天的細心醫治,晚上的時候,李青憐的病狀明顯好轉了許多,甚至可以下牀走動了,這讓一直心焦不已的華安放心了不少,同時,也讓華安對皇甫醫的醫術有了更好的認識。

待皇甫醫最後一次替李青憐診治之時,已經是亥時了,夜很深了,皇甫醫輕輕走出營帳,向華安辭行。

“皇甫先生,天色太晚了,您就委屈一下,住在本將的大營之中吧!”見皇甫醫要走,華安開口挽留道。

皇甫醫搖了搖頭,輕聲道:“不了。在下回去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明日午後,在下會再次前來爲青憐姑娘診治的,將軍留步。”說完揹着藥箱子。帶着兩個兒子向大營外走去。

“等等。皇甫先生,青憐姑娘的病。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比如,不能吃什麼,不能做什麼?”見皇甫醫已經擡腿離開,華安突然想到了這事。

皇甫醫聞言。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輕聲道:“青憐姑娘是傷寒惡疾,要吃清淡一些的食物,還有,要多喝溫水,多休息。忌房事。”說完看向華安。

“多休息,忌房事,好,本將記住了。先生慢走,你們幾個護送將軍回去。”華安說着看向身旁的幾名親兵。

“將軍,在下告辭。”皇甫醫微微拱了拱手,轉身緩步離開,華安麾下的幾名親兵則緊隨其後,護送皇甫醫父子三人離開軍營。

皇甫醫離開軍營後,華安回到李青憐的中軍大帳,細心的安慰了一番之後,便哄着李青憐睡覺,而後回到自己的中軍大帳,思考回到南鄭之後,該如何創辦如此多的機構,資金是否充足,人才是否夠用,這些都讓華安忐忑不安。

不過,當下,華安至少可以確定醫學館,這個對大軍保障至關重要的機構是有着落了,皇甫醫的醫術是一流的,而藉助皇甫謐的名聲,就更能擴大醫學館的影響力了。

而聾啞館的組建更是可以訓練處一批特殊的情報人才,增強收集情報的能力和可靠性,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除了醫學館和聾啞館,用以打造精良器械的兵器館,華安也有了初步的設想,蜀中降將蒲鐵,是三國鑄劍大師蒲元的後人,有他組建兵器館,召集蜀中熟練鐵匠,建造一大批鋒利的兵器,是最合適不過了。

至於軍事人才,華安倒是不打算組建專門的軍事館,經歷了多年的血戰,華安麾下不乏軍事人才,而且,培養軍事人才最好的地方,永遠都是戰場,平時的訓練和演練也是對將領能力的鍛鍊。

其實,梁州相對貧瘠,農牧業纔是當下最緊迫的任務,組建農牧館,召集種植、養殖,以及水利的人才,纔是最刻不容緩的,但此刻,華安麾下並無這方面的人才,所以,只能先想着,待到了漢中再說。

想了好久,華安最終決定,只要李青憐身體康復,便立即率軍前往漢中。

#####

在晉壽城皇甫醫的家中,一家之主皇甫醫,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連夜召集家族中的長者,前往家中商議大事。

皇甫醫所要商議的大事,自然是率領族人遷居漢中,組建皇甫館,將皇甫家族的醫術發揚光大之事了,雖然,由於李青憐的病重,華安的大軍還需幾日纔會離開晉壽城,但這麼大的事情,皇甫醫想要早一些與族人商議,以便儘快敲定這件事,給華安一個交代。( 平南)

晉壽城雖然是縣城,但入夜之後也是有宵禁的,不過,好在皇甫醫的族人都住在臨近的地方,所以也不容易被巡夜之人發現,況且,只要他們沒做壞事,就算被發現了,也就是打一頓板子了事,若是賄賂一點錢財,板子也可以免掉。

在皇甫醫的家中,皇甫醫焦急的在院子之中轉來轉去,等候着族人,兩刻之後,家族裡所有重要的族人都到了。

“這大半夜,你把我們這些老骨頭都叫來,究竟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啊!”頭髮斑白的皇甫儒輕聲質問道。

“大伯不要生氣,外面風大,我們屋裡談吧!”皇甫醫輕輕伸手,讓衆族人進入屋內商議。

進屋之後,皇甫醫將白天的時候,與華安在中軍大帳中交談的事情,都仔細的向族中的長輩做了詳細的彙報,並請求長輩們的意見。

聽了皇甫醫的介紹,族中的長輩是有的贊同,有的反對,當然也有完全不發表意見的長輩。

皇甫醫發現了,凡是以醫術謀生的族人,基本上都同意將皇甫家族的醫術發揚光大,但精通文學,以教私塾謀生的族人則不太願意,而那些從事其他行業的族人則抱着無所謂的態度,完全不發表意見,生怕得罪了哪一方。

見有族人不同意,皇甫醫再次將皇甫家族沒落的事實講了一遍,並表示,只有依附華安這棵大樹,組建醫學館,才能重樹皇甫家族的雄風,將皇甫鍼灸醫術發揚光大。

見皇甫醫說的言辭懇切,句句在理,原先最爲反對的皇甫儒也不再反對,他捋着發白的鬍鬚,輕聲道:“你們學醫一脈,自然可以發揚我皇甫家族的精湛醫術,可我們這學文一脈,去漢中又可以做什麼呢?不如,學醫的一脈前往漢中,剩下的學文一脈留在晉壽,畢竟,我們皇甫一族,已經在晉壽生活了幾十年了,關中祖籍回不去了,這裡也算是我族的家鄉了。”

原來,皇甫謐是個奇才,在醫學和文學上都有很大的造詣,但他的子孫們卻無法同時兼顧醫學和文學兩樣,於是,只好任選其一,詳加研究,以獲得比較高的成就。

於是,皇甫家族便分成了學醫一脈和學文一脈,學醫一脈以治病救人謀生,而學文一脈則開辦私塾,以教書育人謀生,當然,由於天資的問題,也有一些族人學醫和學文都不行的,則也只好從事其它的行業,但他們仍然屬於兩脈之一,就像皇甫醫的兩個兒子,醫術非常淺薄,只會一點簡單的東西,根本不能單獨給人看病,但仍然屬於學醫一脈。

見自己的大伯皇甫儒如此說話,皇甫醫開口解釋道:“大伯有所不知,華將軍除了要組建醫學館之外,還要組建其他的機構,就連我家聰兒,將軍都要委以重任,說要組建一支由聾啞之人構成的聾啞館,大伯知識淵博,只怕華將軍見了,一定會重用的。”

皇甫儒聞言,點了點頭道:“若我們學文一脈也有用武之地,老夫便同意前往漢中,以發揚我皇甫家族的文學成就。”

見年紀最大,最難說服的皇甫儒都同意了,皇甫醫心下大喜,忙道:“有大伯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天色不早了,各位叔伯早些回去歇息,明日午後,我會再次前往華將軍的大營,將我皇甫家族學文一脈的事情,向華將軍做一番彙報,相信,華將軍一定會重用的。”

“如此甚好,我們先回去了。”皇甫儒帶着家族中的一衆長輩,在小輩的攙扶下,離開皇甫醫家的小院,向自己的家中而去。

見終於搞定了自己的族人,皇甫醫大大的鬆了口氣,他多年精心鑽研醫術,自信醫術不比自己的曾祖父皇甫謐差多少,只是窩在晉壽城這個小地方,無法讓外界所知罷了,只要給他一個發揮實力的平臺,他便可以將自己的醫術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讓世人對自己的醫術刮目相看,同時,也讓整個皇甫家族名垂青史。

內心興奮不已的皇甫醫,在自家的院子裡來回的踱着步子,時不時的擡頭仰望星空,憧憬起了自己的未來,許久之後,才睏意朦朧的返回屋內休息。

第二日午後,皇甫醫帶足所需的藥材,與自己的兩個兒子,皇甫聰、皇甫明,按時前往華安的大營,並繼續爲病重的李青憐診治。

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六百九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一百四十章 掉包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
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六百九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一百四十章 掉包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