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

正在行進的代國前鋒大軍,見山谷兩側有晉軍主力埋伏,不禁大吃了一驚,不過,訓練有素的大漠鐵騎並不懼怕,他們在將領的命令下,開始收攏拒敵,並準備伺機殺出一條生路。

不過,代國騎兵顯然低估了晉軍主力的實力,他們被連續多日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認爲晉軍已經軍心渙散,成了毫無戰鬥力的部隊,殊不知,就算晉軍主力軍心渙散、士氣低落,但兵力的優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劣勢,況且,張蠔麾下的兩萬騎兵,並沒有出現軍心的變動,實力是極爲強悍的。

一陣廝殺之後,代國三萬大漠鐵騎不是晉軍主力的對手,傷亡比較慘重,陣型也完全潰散,這讓代軍將士大爲驚詫。

“將軍,晉軍兵馬太多,我軍必須立即突圍,否則,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一名部將,看向代軍主將,大聲說道。

代軍主將,大聲道:“王上的主力大軍,據此應該不遠了,若我軍可以再堅持幾個時辰,王上的主力大軍一到,晉軍就插翅難逃了。”

“將軍,晉軍全線進攻,估計我軍是堅持不到王上大軍抵達了,立即突圍吧!”部將央求道。

代軍前鋒主將心中很是無奈,點了點頭,大聲下令道:“突圍,向正北方向突圍。”

在主將的命令下,代軍騎兵開始集中全力,向正北方向突圍。準備殺開一條血路,突圍出去。

由於代軍騎兵實力強大,而晉軍主力軍心不穩。因此,包圍圈很快就被代軍騎兵突破了,不過,代軍騎兵爲此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無數的將士在突圍的過程中被斬殺。

在代軍騎兵突出重圍之後,謝艾命令麾下騎兵追擊數裡,而步兵主力則立即集結。並繼續向晉陽城方向行進,以便依託晉陽城周遭的有利地形。阻擋代軍主力騎兵的進犯,另外,在晉陽城方向,還有張平麾下的幾萬兵馬可以協助。擋住代軍騎兵不在話下。

晉軍騎兵追擊了五里有餘,在給予代國騎兵以重大殺傷之後,便快速退了回來,並在稍作集結之後,迤邐着向晉陽城奔去。

代國騎兵一連奔逃了十餘里,見晉軍主力沒有追來,方纔停下潰逃的腳步,並開始整頓兵馬,清點傷亡。

“我軍傷亡多少。清點完了沒有。”代軍前鋒主將,輕聲問道。

“將軍,此戰。我軍傷亡慘重,足足陣亡了三千人馬,受傷的將士更是不計其數。”部將立即回道。

代軍前鋒主將吁了口氣,輕聲道:“真沒有想到,一路潰逃的晉軍會突然設下埋伏,打我軍一個措手不及。並讓我軍受到如此大的傷亡,本將真不知該如何向王上交代啊!”

衆部將聞言。皆低頭不語,他們之所以會誤中晉軍埋伏,完全就是因爲輕敵麻痹,若是稍微留意一下山谷的情況,或者提前派出斥候探查,或許就不會讓晉軍得逞了。

“啓稟將軍,王上的主力大軍,已經據此不足五里。”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小聲彙報道。

代軍前鋒主將向正北方向看了一眼,輕聲道:“諸位將軍,隨我向王上請罪。”說完策馬向正北方向行進。

在正北五里處,代王拓跋什翼鍵正率領麾下的主力鐵騎,浩浩蕩蕩的向南進發,見正前方五里似乎有一支兵馬在集結,便開口問道:“前方可是我軍兵馬。”

身旁的部將,連忙說道:“回王上,晉軍主力早已遠遁,應該是我軍無疑了。”

“奇怪,我軍前鋒應該在全力追擊晉軍潰兵,爲何在此處停滯不前,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快派人過去看看。”拓跋什翼鍵蹙眉說道。

“王上,他們已經過來了,一會兒就到。”一名部將指着正在奔來的前鋒軍團衆將領,輕聲說道。

拓跋什翼鍵點了點頭,並策馬向前緩行。

很快,前鋒軍團的衆將領,便奔至拓跋什翼鍵的面前,並翻身下馬向其請罪。

“末將誤中晉軍埋伏,請王上治罪。”前鋒主將抱拳請罪道。

拓跋什翼鍵聞言大驚,連忙詢問具體發生了什麼事,在得知晉軍傾盡主力設下埋伏,並重創自己麾下的前鋒主力,心中不禁微微有些驚訝。

他突然意識到,晉軍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不堪一擊,甚至之前幾日連續的潰敗,皆是謝艾故意爲之,是爲了迷惑自己,讓自己產生輕敵的錯覺,從而爲設伏重創自己麾下的前鋒兵團做準備。

想到這裡,拓跋什翼鍵終於體會到謝艾的狡詐了,不過,他也意識到,晉軍的軍力確實也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否則,以三倍有餘的兵力,地形的優勢,以及準備充足的情況下,不可能僅僅殲滅自己麾下的三千人馬。

“王上,謝艾重創我軍前鋒,讓我軍損失三千將士,這個仇必須要報,晉軍主力以步兵爲主,我軍主力騎兵日夜追擊,一日內必可追上晉軍主力。”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王上,末將願意戴罪立功,親率麾下將士,爲王上開路。”前鋒主將大聲請命道。

拓跋什翼鍵擺了擺手,輕聲道:“你們都起來吧!是本王輕敵在先,怎麼能將罪名都推到諸位將軍的頭上呢?”說完讓前鋒軍團的衆將領全部起身。

“謝艾率全軍在盂縣設伏,重創我軍前鋒兵團,是要警告本王,讓本王莫要過分逼迫,否則便會讓我軍再次遭受巨大損失。”拓跋什翼鍵輕聲猜測道。

“王上,我代國勇士豈能被謝艾嚇住,末將建議,全軍主力迅速追擊,追上晉軍主力之後,將其全部殲滅,一舉拿下幷州。”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王上,從盂縣前往晉陽城,山谷、斷崖等險峻地形越來越多,若是晉軍利用險峻地形,再次設伏,難保我軍不會再次中伏,末將以爲要緩步推進,多派斥候,切莫再中埋伏了。”另一名將領說出了不同的意見。

拓跋什翼鍵聞言,陷入了猶豫之中,若是全速追擊,很有可能再次遭到謝艾的埋伏,若是穩步推進,則有可能讓晉軍主力逃入晉陽城,從而與張平麾下的兵馬匯合,形成一股很難對付的力量。

代王拓跋什翼鍵自然不希望,讓自己麾下的兵馬再次遭受埋伏而受到損失,爲此,下定決心要穩步推進,就算因此造成晉軍主力退入晉陽城,與張平麾下的兵馬匯合,他也不怕,他相信自己麾下大軍的實力,完全可以攻破晉陽城,從而重創晉軍主力,進而佔領整個幷州。

在進行一番準備之後,拓跋什翼鍵與麾下的主力兵馬,繼續向南追擊,並相繼佔領沿途的城池,兵鋒直指幷州首府晉陽城。

######

在關中方向,王猛麾下的將士,在得到王猛的飛鴿傳書之後,將朝廷派遣到關中的官員全部逮捕,並蒐集了他們魚肉百姓的不法證據,而後,派遣一支人馬,押送這些朝廷派遣的官員前往洛陽,準備與洛陽方向先期被捕的官員一道,全部押送到建康城,交給大晉朝廷,並獻上他們所有的罪行記錄。

在王猛抵達長安城之後,便開始重新掌管關中的所有事物,並將被朝廷官員削職下獄的官員,全部重新啓用,雖然這些人的確有些過錯,但瑕不掩瑜,爲了關中各項工作的順利運行,這些人必須回到他們原先的崗位。

爲了儘快穩定軍心民心,王猛到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所有被朝廷官員沒收和吞併的良田,全部物歸原主。

在王猛的努力下,關中的百姓再次擁有了自己的土地,民心逐漸穩定了下來,軍中將士的家屬,見田地重新回到了他們的手中,自然非常高興,並立即寫家書,告訴前方的親人。

爲了進一步穩定民心,讓關中完全恢復以往的穩定,王猛對那些受到損失的百姓,給予了額外的優待,對於那些在保護田地過程中,不幸死去的百姓,給予了一定的撫卹,並讓下級官員好好安撫這些百姓,以免生出亂子。

見關中方向逐漸趨於穩定,王猛心下頗爲高興,並開始研究下一步的工作,以讓關中更加的富饒。

王猛心中初步的想法,是要在官吏,民風、農耕、水利、軍隊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的改良。

爲了讓關中持續富強,首先要整頓吏治,讓所有的官員,時刻牢記爲百姓服務的宗旨,對於魚肉百姓的官員,要給與相應的處罰,嚴重的要處死,以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另外,人才的培養也是繁榮關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備了足夠的人才,才能讓關中的各行各業都順暢的運行下去。

民以食爲天,農業是立國之本,因此,農耕和水利的改良,也是迫在眉睫。

關中民風強悍,內鬥比較嚴重,因鄰里結仇、村與村之間爭奪農業用水等問題,引發的械鬥比比皆是,這一點也必須要改變。

而爲了增強軍隊的戰鬥力,軍事裝備的研發和換裝也不可懈怠,必須加緊準備。

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九十章 廝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九百七十七章 實景模型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
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九十章 廝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九百七十七章 實景模型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