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

叛軍主將聽了,心中頓時更加憂慮,晉軍霹靂車的數量、射程和威力都大大超過了他原先的設想,而步兵的協同進攻也大大出乎他的預料,照這麼打下去,九德城真的是很難守住。

“大將軍,得趕快想想辦法,城內有幾百間房屋,都被晉軍發射的霹靂彈燒着了,而且,晉軍的攻擊越來越強,要不了幾日就會全面攻城了。”部將接着說道。

叛軍主將眉頭一蹙,道:“晉軍如此逼迫,難道我軍又要後撤,九德郡南面,可就剩下日南一郡了,若是晉軍繼續追擊,我軍又要往哪裡退呢?”

部將聞言,也是低頭嘆息,頓了頓,鼓足勇氣,道“大將軍,末將這些日子一直在想,我們起兵反晉到底值不值,我南越族世代生活在交廣一帶,自漢武帝以來,一直服從中原朝廷的統治,至今已有四百餘年,如今,爲何突然要反叛朝廷,我們的族人爲此死了好多萬,爲了大南越國的虛名,我們這麼做真的值嗎?”

“閉嘴,這種話也能亂說,若是傳到大酋長的耳朵裡,那可是殺頭之罪啊!”叛軍主將忙斥道。

“殺頭又如何,大將軍,爲了我南越族的將來,末將顧不了這麼多了。”部將一臉正氣的說道。

叛軍主將覺得部將說的有些道理,蹙了蹙眉,道:“那以你之見,我軍當下該如何?”

部將抱拳道:“大將軍,我軍起兵之前,蜀國使者曾答應我們,只要我們起兵反晉,蜀國的數萬精銳就會增援我軍,可我軍自從交趾城戰敗以來,蜀國大軍近在咫尺,卻見死不救,晉軍主力南下,交州北部空虛,蜀國大軍亦按兵不動,現在,僅依靠我軍人馬是抵擋不了晉軍的進攻的,城破已是遲早的事情。”

見部將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轉彎抹角的指責蜀國的失信,叛軍主將有些疑惑,大聲道:“不要拐彎抹角了,有什麼話,直說無妨。”

“大將軍,趁着我軍還有一點資本,與晉軍和談,這是我軍最後的機會了,若是城池被攻破,我軍想和談也沒有機會了。”部將說道。

“和談,談什麼,投降嗎?”叛軍主將有些不耐煩。

部將湊到叛軍主將的耳旁,道:“大將軍,爲了我南越族的未來,我軍只能投降,我們已經沒有其它的選擇了。”

叛軍主將當然也明白自己的處境,他麾下的烏合之衆,不僅在野戰中是難以抵擋晉軍的優勢兵力,同時,在守城戰中,也難以對抗晉軍大規模的霹靂車攻擊,城破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一旦失去九德城,就等於是失去了整個九德郡,僅剩的日南郡孤立無援,更加無力對抗緊隨而來的晉軍主力。

最可怕的是,晉軍採取海路運輸,糧草和各種物資都源源不斷的運向前方,這使得晉軍沒了缺糧之憂,同時也自然不會去搶奪附近村落,塢堡的糧食,這樣一來,那些不願反叛的南越族人,以及一些獨立的塢堡都會保持中立,從而大大減弱了晉軍受到的麻煩,而他們的人馬則會失去很多助力。

“大將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此事要立即決斷,絕不可拖延。”部將催促道。

叛軍主將撫了撫額頭,道:“大酋長待我不薄,起兵之前就曾答應本將,只要我軍佔領番禺城,大酋長加冕南越王,便封本將爲護國大將軍,胥浦城下,由於本將指揮失誤,導致主力人馬被晉軍全殲,大酋長不但沒有殺我,仍舊委以重任,在此危難之際,本將豈能做此不義之事。”

“個人名譽與南越族的未來,孰輕孰重,大將軍要三思啊!”部將急道。

叛軍主將擺了擺手,道:“你先下去吧!讓本將仔細想想。”說完背過身去,思索了起來。

“末將告退。”部將抱拳退出大帳。

部將走後,叛軍主將一個人在大帳中踱起了步子,此時,他考慮的事情很多,既想到了南越族的未來,也想到了大酋長待其不薄,既考慮了敵我雙方的實力,也考慮投降之後,大晉朝廷會如何對待他們。

思考了許久,在堅守、後撤,還有投降之間,叛軍主將總是拿不定主意,內心極度的煎熬。

接連兩日,北伐軍依舊進行猛烈的投石攻城,給叛軍造成了相當的損失,北門城牆的女牆更是被砸的面目全非,東門附近的鄧嶽軍團,也時不時的對九德城發起佯攻,城內的軍民人心浮動,惶惶不可終日,但叛軍主將仍舊沒有下定決心,他還在逃避,幻想着城池不會被晉軍攻破,其實,就連他自己也不相信這種幻想。

連續五日的持續攻城,叛軍仍沒有投降的趨勢,華安不禁有些着急,看來他是低估叛軍將領的心裡承受能力了,叛軍主將不肯投降,說明晉軍進攻的還不是很劇烈,給叛軍造成的損失太小,沒有引起叛軍將領足夠的心疼。

第五日傍晚,華安握着手中的撤軍旨意,深深的蹙起了眉頭,他接到的命令是立即撤軍,但此時,他已經抗命五天了,若是京城附近沒有叛亂,並且趙國的大軍也沒有南下,抗命幾日也無大礙,但若是京城處於危險之中,而自己卻在九德城下浪費時間,這就太糟糕了。

華安不太擔心內部叛亂,因爲,大晉主要的軍權都在忠臣的手中,揚州軍團和荊州軍團的大部分將領也都是忠心耿耿的將領,但對於野心極大的石虎,華安卻是放不下心來,石虎滅亡大晉之心由來已久,這次,藉着大晉君主交替,起兵南下,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大哥,我軍已經連續進攻五日,叛軍並無投降的意思,這麼僵持下去不是辦法,要不明日一口氣攻破城池,剿滅城內的叛軍。”王三見華安心情憂慮,上前說道。

“大哥,我看這羣彪悍野蠻的蠻夷之輩是不會投降了,直接攻破城池反而省事。”雷暴也是如此說。

華安當然也對攻破城池抱有極大的信心,但叛軍足有兩萬人馬,城內的百姓也都是南越族人,一旦死磕起來,北伐軍的傷亡當以萬計,如此,殲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絞肉戰,對北伐軍本身也是一種極大的傷害,不到萬不得已,華安不願讓自己的部下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

“大哥,我軍不能再這麼耽誤時間了,攻城還是撤軍回京城,要立即決斷。”趙武也跟着獻策。

華安蹙了蹙眉頭,道:“讓將士們不要上山鑿石了,全部收集易燃之物,明日一早,火燒九德城。”

“火燒九德城,大哥,我軍的霹靂車射程有限,就算是重型霹靂車,也不可能將易燃之物拋到九德城的中央,最多隻能點燃城牆周圍的房屋。”王三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道:“這個不要緊,讓霹靂車儘可能的靠近城牆,並調整到最遠射程的角度,並且,從東、北、西、三座城門同時拋射,相信一定可以燒掉九德城數千間房屋。”

“大哥,這個行嗎?”王三有些懷疑。

“不管行不行,先試試吧!還有,前幾日讓工匠打造的巨型牀弩,此時應該做好了,我們過去看看,試試其射程。”

“大哥,什麼是牀弩啊!怎麼沒聽說過。”王三問道。

華安笑了笑,道:“待會兒看到了,不就明白了。”

二人來到工匠製作巨型牀弩的地方,看到了十架巨型牀弩,這些牀弩是工匠們按照華安手繪的圖紙,通過一番研究和改進,製造出來的試驗品,如今剛剛做好,還沒有檢驗射程。

“大哥,這就是你說的巨型牀弩,樣子好奇怪,不過,一看威力就很大。”王三喜道。

其實,這就是後世威名遠播的三弓牀弩,是大宋朝的著名兵器,爲大宋軍隊的核心裝備。

三弓牀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爲箭桿,以鐵片爲翎,世稱“一槍三劍箭”,牀弩也可發射“踏橛箭”,發射的時候蔚爲壯觀,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裡面,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

這種三弓牀弩藉助三張大弓合併起來,威力自然非常巨大,射程可達千步,但操作的時候也非常麻煩,往往需要幾十人才能拉開。

但相比其超遠的射程,這些麻煩都顯得不是那麼重要,華安只是憑着印象,手繪了一張三弓牀弩的圖紙,沒想到聰明的工匠居然真的給做出來了。

“大哥,要不要試試射程。”王三有些急不可耐了。

華安咧嘴一笑,道:“好啊!弩箭就在旁邊,王三,你試一下。”

“好嘞!”王三應了一聲,伸手用力轉動絞盤,可無論王三如何用力,牀弩就是紋絲不動。

“大哥,這個牀弩好緊啊!射程一定很遠。”王三放下絞盤,欣賞着剛做好的三弓牀弩。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七百四十四章 進攻鄴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八十章 逃離鄴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七百四十四章 進攻鄴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八十章 逃離鄴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