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

由於每兩座城池之間的距離各不相同,道路的狀況也相差很大,所以,華安制定了不同的行軍策略,距離近且道路狀況好的就晚些出發,以保持士兵和戰馬的體力,距離遠且道路崎嶇難行的,就在凌晨提前出發,以保證在天黑之前可以抵達下一座城池。

如此,經過連續六日的急行軍,華安一行人馬終於抵達涪城,並與鐵牛和李奕的兩萬主力人馬匯合。

將帶來的三千精銳和五百輜重營士兵安頓好之後,華安在涪城的南部設下了中軍大帳,並立即召集各軍將領,商議益州的形勢。

華安的中軍大帳剛剛設好,前往郊外視察的鐵牛和李奕聽說華安已經抵達,便立即帶着部將前往中軍大帳。

“大哥,你總算來了,益州的形勢越來越緊了。”鐵牛走進大帳,大聲說道。

“將軍,據斥候回報,益州秘密集結兵馬的將領,是鄧定、隗文和王潤,三人所部兵馬,皆不少於萬人,大有一戰而攻取成都的氣勢。”李奕也跟着說道。

華安聞言,沉思了片刻,輕聲道:“鄧定、隗文、王潤,這三個人都是蜀中名將,不可小覷,看來周刺史的處境堪憂啊!”

“大哥,周刺史麾下兵力雖少,但只要我軍的兩萬餘援兵增援過去,叛軍便無任何兵力優勢可言。以我軍的實力,與周刺史裡應外合,一定可以徹底擊敗叛軍。”鐵牛大聲說道。

華安在大帳內踱了幾步,輕聲道:“叛軍的兵馬大部分都是前些日子遣散的蜀中兵馬。重新被鄧定等人收攏,其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一定不可輕敵,還有,我等身爲梁州兵馬,沒有朝廷的允許,或者益州刺史周撫的求援,是不可以隨意進入益州境內的,這是朝廷的規定,身爲將領。我們怎麼隨意違反。”

“大哥,此時情況緊急,哪還能顧及這些,既然我軍不能增援益州,那我們還集結在這裡幹嘛!不如回去好了。”鐵牛有些不滿的說道。

華安明白。此時益州即將發生叛亂,鐵牛就是急着想要出戰,以不失去這麼好的立功機會,作爲一州刺史,華安怎麼不明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只要救援益州及時,乃是大功一件。朝廷是肯定不會怪罪的,而且,還會大肆的賞賜一番,以表彰自己平叛有功。

但就目前的情況,顯然還不是自己出兵的最佳時機,第一。鄧定、隗文、王潤,三路叛軍正在集結人馬,但是並沒有公開表示反叛,在叛軍還未正式反叛前,自己提前前往平叛。很容易被人誣告逼反蜀中舊將,這麼大的罪名,華安可受不起。

第二,益州刺史周撫並沒有寫信求援,按照大晉朝廷的規矩,各州主力大軍是不可以隨意越境的,若是全國的大軍都隨意的亂調,大晉國豈不要亂套了。

第三,按照斥候所探查的情況,益州刺史周撫正準備固守成都,以利用成都這座堅城,大大的消耗叛軍的銳氣,若是華安所部前往成都,便會成爲周撫所部的擋箭牌,成了叛軍全力攻擊的目標,在兵力處於弱勢的情況下,所部大軍一定損失不小,而周撫所部卻不會有絲毫損失,這麼利友不利己的事情,華安是真的不願意去做。

第四,爲了實現北伐大業,華安需要足夠的人口和土地,此時率軍增援益州,大有戰後都督益州軍事的目的,而達到這一目的的前提,便是周撫大敗而逃,沒有能力保護益州,而自己所部則力挽狂瀾,徹底平定鄧定等人的叛亂。

有了如此多的理由,華安自然不會立即增援益州,但爲了一旦增援可以快速擊敗叛軍,華安加強了派往益州斥候的人數,以全面掌握益州的一舉一動,同時,加緊練兵,讓軍中所有的新兵全部接受嚴酷的訓練,以提高他們的作戰能力。

但這些心裡話,華安只能一個人知道,畢竟,如此充滿私心的想法是不能告訴別人的。

華安看向鐵牛,大聲道:“鐵牛,你部新兵足有兩千,這幾日你要嚴格訓練這些新兵,一定要將他們訓練成能打仗的精兵,至於出征的事情,你就不用考慮了,該讓你出戰的時候,一定不會少了你的。”

“既然大哥早有打算,那就再多等幾日好了。”鐵牛心平氣和的接受了華安的決定。

“李奕將軍,你部一千新兵,也要好好的訓練纔是啊!”華安以同樣的口吻要求李奕。

“是,將軍,末將一定全心全意訓練好新兵。”李奕抱拳保證道。

“好了,各位將軍請回吧!記住,各軍斥候嚴密監視益州的一舉一動,一有情況立即來報。”華安大聲下令道。

“末將遵令。”衆將士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中軍大帳。

衆將走後,躲在後帳的張育和謝思明走了出來,這二人是華安離開南鄭時,特意帶上的,因爲軍中不能只有將軍而無謀士,在打仗等衝鋒陷陣的事情上,全部要仰仗軍中猛將,但決策等事情,就必須依賴謀士了。

在政治問題極其複雜的大晉朝廷,作爲一名將軍,光有敢打敢殺的的本領是遠遠不夠的,缺少政治頭腦的下場往往會很悲慘。

爲了一步步積聚自己的實力,實現心中的宏願,華安不得不摒棄以往的單純軍事思路,開始考慮政治的因素,以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張育年輕有爲卻不失老道,謝思明更是蜀中有名的智謀之士,將這兩個人帶在身旁,隨時爲自己分析益州的形勢,對華安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華安任命二人爲自己的行軍司馬,主要負責出謀劃策,尤其是政治方面的謀略。

“二位都聽到了,將軍們的請戰熱情都很高漲啊!”華安看向二人,輕聲說道。

張育抱拳道:“越是這樣情況,將軍就越要穩住,爲了日後的北伐大業,將軍切不可隨意出兵。”

謝思明點了認可,輕聲道:“將軍剛纔的決策完全是正確的,此時,我軍就應該加緊練兵,並觀察益州的形勢,以便在最佳的時機增援益州,從而在擊破叛軍的同時,極大的保存自己的實力。”

華安正色道:“既然你們也這麼認爲,那本將就放心了,眼下春耕最多還有十天,十天之後,叛軍一定會有所行動。”

“叛軍集結、出征、籌集糧草都需要許多時間,抵達成都之時,只怕要在半個月之後,成都是座堅城,不會那麼容易被攻破,我軍當耐心等候,待叛軍的銳氣被攻打城池消耗殆盡之時,我軍出擊可輕而易舉的消滅叛軍,從而解救被圍的友軍。”張育抱拳分析道。

謝思明聞言,接着建議道:“將軍,按照目前的情況,我軍出征只怕要在一個月之後,將軍何不利用這段時間,在附近多徵召一些士兵,以增強兵力。”

華安覺得謝思明的建議有道理,頓了頓,道:“鐵牛和李奕麾下的兵力維持一萬便足以,陳霆父子三人新組建的梁州新軍才一千兵馬,實在是有些太少了,就讓他們暫時擴軍兩千,湊齊三千兵馬吧!”

“將軍英明,日後梁州新軍還要進一步擴充兵馬,以組建數萬人馬的梁州精銳大軍,成爲北伐關中的一支強大力量。”謝思明正色道。

華安認可的點了點頭,隨後便與張育、謝思明商議,一旦增援益州,進軍路線的問題。

#######

在鍵爲郡的武陽城,蜀中舊將鄧定已經集結了近兩萬兵馬,他並沒有完全按照王誓的命令,待春耕完成後再集結全部的人馬。

之所以這麼急迫的集結全部的兵馬,主要是因爲成都方向已經有了異動,自己即將反叛的事情被大晉的益州刺史周撫發現了,在這種時候,若是不立即集結全部兵馬,萬一晉軍突襲,他將有性命之憂,所以不得不盡早準備。

況且,此時,春耕已經進行到一半了,大部分的耕地已經種上了莊稼,剩下的少量空地交給老弱婦孺耕種,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算不上有違農時。

“將軍,成都方向最新消息,晉國益州刺史周撫正在大肆徵兵,一天之內便徵齊了五千新兵,看來是專門爲了對付我們的啊!”一名小校走向鄧定身旁,正色說道。

鄧定聞言,思考了一會兒,大聲道:“不行,我們不能在這裡坐以待斃,必須立即向成都進軍。”

“將軍,我們不是已經與王將軍和隗將軍約定好了嗎?提前出兵,就憑我軍一軍之力,只怕無法攻破成都啊!”小校擔憂道。

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三百九十四章 蜀軍劫營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
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三百九十四章 蜀軍劫營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