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

冉閔心裡很清楚,既然自己已經稱帝,就必須在一國之君的道路上艱難的走下去,絕無可能順利的退位。

要知道,自古以來,凡是帝王主動退位稱臣,而後能安享晚年的,都是那些極度無能和昏庸之輩,因爲,這些廢物不可能東山再起,所以,也就不會遭到殺身之禍,就像蜀漢那位扶不起的阿斗,還有東吳的暴君孫皓,他們完全不得人心,也沒有絲毫的帝王之才,因此,晉武帝司馬炎纔不會殺了他們,而讓他們成爲自己政治作秀的工具。

而冉閔就不同了,他在河北一帶威望極高,而且,是一位萬夫莫敵的沙場猛將,這樣的人擁有太多的實力,一旦造反,便可以對大晉造成極大的威脅,而且,不論怎麼說,他原本是受到石虎養育之恩的,卻在石虎死後盡滅石氏,做了忘恩負義的事情。

儘管冉閔盡滅石氏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石虎子孫也確實應該受到報應,但大晉朝廷看到的冉閔,仍舊是忘恩負義,反叛和野蠻的一個人,他們孱弱的心臟無法接受冉閔這樣快意恩仇的一個人,而且,冉閔的確已經稱帝,一個有稱帝行爲的人,一定是有極大野心的,這樣的人,又怎麼能讓大晉朝廷信任呢?

冉閔知道,自己與大晉朝廷結盟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在燕代兩國日益強大的現實下,與大晉朝廷保持互不侵犯的默契倒不是難事。此次,大晉軍隊暗中支援鄴城糧草,便足以說明兩軍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各位將軍。鄴城方向,暫且無憂,我們現在要做的,便是迅速撤入廉臺西南,而後在燕軍騎兵追來之後,給予燕國騎兵以致命的打擊。”冉閔大聲說道。

“是,皇上。”衆將領應了一聲。連忙前去準備。

很快,冉閔與麾下的精銳乞活近衛將士。迅速出發,向預定的位置行去。

#####

在野王城之中,華安與一衆部將正在糧倉附近視察,通過連續不斷的運輸。野王城的糧倉之中,已經堆積了十萬旦軍糧,這還不包括讓商販運往鄴城等地的糧草,若是全部加在一起,則足有二十萬旦。

華安之所以違抗朝廷的禁令,讓商販向鄴城方向販賣糧草,第一,是爲了緩解鄴城百姓極度缺糧的緊急狀況,讓鄴城周邊的老百姓可以生存下來。第二。是爲了在一定程度上支援魏國政權,讓魏國的力量增強一些,從而可以更好的抵禦燕國大軍的進攻。消耗燕國的實力。第三,通過販賣糧草,華安又得到了不少的銀兩,着實發了一筆橫財。

當然,除了這三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與河北百姓之間的距離,讓河北一帶的老百姓。對晉軍有一個更好的印象,以利於日後收復河北。

“大哥,此處糧倉已經堆積了十萬旦軍糧,足夠我十萬大軍四個月的口糧,憑藉這些軍糧,收復河北是綽綽有餘了。”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微微笑了笑,搖頭道:“這些軍糧還是太少,也許要不了幾個月,整個河北一帶都會出現天災,到時候,春耕的莊稼顆粒無收,對糧食的需求會更大。”

王三聞言,心頭大爲驚詫,連忙問道:“大哥,您怎麼知道河北一帶會發生天災,這個你都能算出來?”

華安笑了笑,調侃道:“這幾日,我夜觀天象,掐指一算便得知了河北一帶即將發生天災之事,所以,我們要儘快囤積更多的軍糧,除了野王城,黃河以南的洛陽、滎陽和成皋都要大量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是,大哥,這個我會安排的。”王三半信半疑的應了一聲。

其實,華安怎麼可能會占卜之術,他只是記得這個時期的歷史而已,歷史上,在冉閔死後,河北一帶發生了可怕的天災,好多地方連續半年都不曾下過一滴雨,田地裡所有的莊稼都乾死了,老百姓顆粒無收,在靠近河流等地勢低窪之處,也發生了很大的蝗災,進一步加重了災情。

由於天災恰好發生在處斬冉閔之後,當時的燕國主慕容俊便聽信一名太守之言,認爲是自己斬殺冉閔,得罪了上天,於是,遣使祭祀冉閔,並追諡冉閔爲武悼天王。

此時,據斥候回報,冉閔已經與慕容恪的十萬主力騎兵,在中山郡廝殺,這與歷史上,冉閔戰敗被擒的地方很接近,而且,從時間上推算,冉閔被擒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所以,華安纔會推算出河北一帶,即將出現天災這一事實。

其實,華安很希望冉閔能夠躲過這一劫,因爲,他很清楚,魏國是北方的燕代兩國與大晉之間的緩衝地帶,冉閔多存在一日,便可以多消耗燕國的實力,這對大晉是非常有利的,但歷史的發展,有時候並不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冉閔已經與慕容恪的主力大軍,在中山郡展開了廝殺,而華安身爲晉軍將領,自然沒有理由率領大軍增援冉閔,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要知道,稍微賣一些軍糧給魏國,不算什麼大事,但若是明目張膽的支持冉閔,性質就完全不同了,況且,野王城距離中山郡還有數百里,就算華安率軍前去,只怕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了,冉閔是生是死,一切只能看天意了。

不過,不論冉閔是勝是敗,華安都必須立即做好準備,以在燕軍南下之際,迅速出擊,搶在燕軍之前,佔領鄴城,收復這個河北的中心,趙、魏兩朝的都城。

華安現在最關心的是陳破虜和陳滅胡的兩路人馬,何時才能抵達野王城,畢竟,此時野王城的十萬大軍還是太單薄了,至少在面對燕軍精銳騎兵的時候,顯得單薄了許多。

“王三,潼關增援的兵馬,到了什麼位置?”華安看向王三,輕聲問道。

“大哥,這才幾天啊!據昨日傳回的消息,他們已經到了弘農城,此刻,應該是到了陝縣,估計再過三日可以抵達新安城,最多十天,便可抵達野王城。”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聞言,點了點頭,輕聲道:“還有十天,應該來得及。”說完看向正北方向。

華安相信,慕容恪就算擊敗冉閔,也還需要幾日的時間,而後,他們還要一路攻擊前進,抵達鄴城方向,應該會在十日之後,而自己的四萬援軍一旦抵達,便有了足夠的底氣搶先佔領鄴城,若是燕軍不挑釁還好,萬一燕軍發起進攻,十四萬大軍,足以擊退燕軍的進攻,從而穩定鄴城周邊區域,佔據河北的半壁江山。

就在華安與麾下的主力大軍,正在積極進行戰備的時候,一支精銳的魔鬼軍團正在策劃着一場陰謀。

這支魔鬼軍團的首領,便是原石虎的貼身侍衛候霸,候霸與其麾下的龍騰死士是趙國最精銳的力量,雖然趙國已經滅亡了,但候霸與麾下的精銳龍騰死士卻生存了下來。

他們平時躲藏在深山之中,在鄴城方向曾經搞過一次陰謀,但卻被冉閔麾下最精銳的乞活勇士徹底擊敗,從而在損失部分人馬後,狼狽的逃出鄴城,並再次進入深山之中躲藏。

在隱居深山的日子裡,候霸看着鄴城的乞活軍和老百姓餓着肚子的慘狀,心裡感到無比的痛快,並時不時的派遣部分人馬下山,將餓的毫無力氣的老百姓捉上山,並用殘忍的手段烹飪之。

直到最近,他們發現鄴城周邊不再缺糧,原本攜家帶口進山尋找食物的老百姓越來越少,而他們的‘食物’自然也越來越少。

候霸對此感到憤怒和不解,便派遣部分人馬前去鄴城調查,最後發現,原來是坐鎮野王城的晉軍將領華安,私下裡將晉軍的軍糧賣給鄴城的軍民,從而緩解了鄴城軍民的缺糧問題。

一聽到是華安這個名字,候霸心中便產生了極大的仇恨,畢竟,華安曾是趙國的勁敵,率軍殲滅了大量的趙*隊,還曾一箭射中了趙國的天王石虎,讓石虎重傷而逃。

候霸是石虎最忠誠的衛士,石虎被華安一箭射中臂膀,並差點丟掉了性命,這一幕候霸永遠都忘不了,此刻,又是這個華安,緩解了鄴城的缺糧危機,這更加讓候霸對華安恨之入骨,並下定決心,要好好的教訓一下華安,讓華安付出慘重的代價。

此刻,候霸麾下的精銳龍騰死士僅有五百餘人,而華安在河內郡卻有十萬大軍,雙方兵力相差兩百倍,候霸若是率領五百龍騰死士,挑戰華安的十萬主力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

但候霸是個陰險的小人,他自然不會正大光明的率領麾下的五百人馬與晉軍主力決戰,而是採取四處偷襲晉軍少量人馬,甚至,大量斬殺河內郡老百姓的手段,讓晉軍不得安寧。

候霸策劃好一切之後,便率領麾下的五百龍騰死士,悄悄的離開鄴城方向,向着河內郡的方向逼來。

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陰謀泄露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規格接待楊安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
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陰謀泄露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規格接待楊安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