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

“叛軍剛剛攻下成都,便推舉範賁稱帝,動作可真夠快的啊!”華安聞言大驚,不由得感嘆了一句。

成都失守、周撫逃亡、範賁稱帝,一連串的大事,都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了,這讓華安多少有些無所適從,甚至,有些後悔當初的決定,若不是自己私心作崇,益州的形勢絕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見華安有些嘆氣,謝思明上前一步,抱拳道:“將軍,都是下官決策失誤,致使成都陷入叛軍之手,下官有罪。”說完一副請罪的模樣。

“將軍,下官未能洞察叛軍的陰謀,致使益州形勢突變,下官也有罪。”張育也跟着抱拳請罪。

華安擺了擺手,正色道:“成都一夜之間被攻破,事發突然誰都不會想到,怎麼能怪你們呢?”

見華安並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張育和謝思明對視一眼,立起身來退向大帳的兩邊。

“範賁,叛軍爲何要推舉範賁爲帝,這個範賁是何許人也,你們對此人瞭解多少。”華安看向張育和謝思明,輕聲問道。

謝思明聞言,回道:“將軍,這個範賁是前朝丞相範長生之子,範長生本人博學多聞,愛護百姓,近百歲纔去世,被蜀地之人敬若神明,其子範賁也是爲人謙和、禮賢下士,在蜀中頗有威望。”

“是啊!將軍,這個範賁在蜀中頗有威望,若是任由其發展,不出數年,益州將不復爲大晉之領土,而成爲大晉背後的一把鋼刀啊!”張育意味深長的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叛軍利用範賁收攏民心。形勢對我大晉極爲不利,決不能讓其有發展的機會,我軍當立即進軍成都,消滅叛軍。”

見華安要立即出兵成都。謝思明抱拳道:“叛軍剛剛攻佔成都。士氣正旺,且兵力在我軍之上。將軍進軍成都當有周密的部署,方可從容取勝。”

“謝大人說得對,將軍當根據叛軍的兵力部署,制定詳細的平叛計劃。方可穩操勝券。”張育跟着建議道。

華安擺了擺手,輕聲道:“兵貴神速,現在我軍當立即進兵,涪城距離成都足有三百里,急行軍也需要三日,在路上,本將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平叛的計劃。”

見華安分析的有理。謝思明和張育對視了一眼,同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華安召集所部將領,在中軍大帳中。將益州最新的形勢都訴說了一遍,所部將士聽說成都失守,範賁稱帝,大多表示極爲憤怒,並立即要求進軍成都,剿滅叛亂。

華安根據斥候帶回的情報,簡單的分析了叛軍的兵力和部署,隨後便開始部署進軍的計劃。

按照兵種行軍的速度,親兵營和三千梁州新軍走在最前方,鐵牛和李奕麾下的主力大軍隨後進發,輜重營和臨時徵集的百姓走在最後。

華安部署完行軍計劃之後,各軍將領便返回各自的大營準備,幾個時辰之後,大軍開始陸續出發,向着成都的方向行進。

######

在鍵爲郡的資中城,益州刺史周撫率領麾下的荊州軍殘部在城內暫時駐紮下來,經過成都一戰,荊州軍損失過半,跟隨周撫撤退的兵力只有三千,隨後,又有一些散兵陸陸續續的加入隊伍,使這支隊伍的兵力增加到四千之衆,但與叛軍比起來就少的太多了。

由於叛軍主力正從後面追來,周撫的大軍也只能在城中暫時修養,一旦叛軍迫近便要繼續向後撤退。

畢竟,他們的兵力太少了,而且在蜀中沒有任何的羣衆基礎,得不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自然無法立足。

在臨時的中軍大帳之中,益州刺史周撫與麾下的將領,正聚在一起商議下一步的打算。

“大人,叛軍主力步步緊逼,看來是要將我們趕盡殺絕啊!”將軍楊謙,大聲說道。

“是啊!大人,我軍當速速後退,以擺脫叛軍。”衆將領一致說道。

周撫搖了搖頭,輕聲道:“本官覺得未必,叛軍已經控制了益州的西部,如今步步緊逼的目的,只怕主要是爲了將我軍趕走,從而攻取益州東部的郡縣,這樣一來,他們便可以控制整個益州,從而取得與我大晉分庭抗禮的資本啊!叛軍若是想與我軍血戰到底,在成都的時候,便可在東門外埋伏一支人馬,這樣一來,我軍無路可逃,損失當更爲嚴重,而叛軍卻沒有這麼做,他們是不想與我們硬拼,從而損傷自己的實力,叛軍精明的很呢?”

楊謙聞言,認可的點了一下頭,正色道:“叛軍如此打算,我軍當如何應對?還請大人早作打算。”

周撫嘆了口氣,輕聲道:“眼下我軍處境堪憂,本官還能有什麼打算,只好帶着各位返回荊州了。”說完無奈的搖了搖頭。

周撫麾下兵力匱乏,目前也只能這樣了,衆將聽了也都沒有什麼意見,只是有些不甘心罷了。

“大人,我等負責鎮守益州,如今卻狼狽返回荊州,不知朝廷會如何處置我等。”楊謙小聲的在周撫的耳邊說道。

周撫一臉坦然,正色道:“成都失守,都是本官的決策失誤,與各位將軍無關,待回到荊州後,本官會上奏朝廷,自陳己過,辭去益州刺史的職位,告老返鄉,也好多享受幾日田園風光。”

“大人正值壯年,何須如此,成都失守並非大人一人之過,豈能讓大人一人獨力承擔,末將願與大人一同領罪。”將軍楊謙正色表態。

周撫擺了擺手,輕聲道:“楊將軍,萬萬不可,眼下大晉正是用人之際,將軍無須爲了老夫,平白領罪,讓大晉損失一員猛將。”

“大人。”楊謙的聲音有些哽咽。

“好了,叛軍距離資中城應該不遠了,將軍快些集結人馬。”周撫輕聲下令道。

“是,大人。”楊謙抱拳領命,隨即前往集結人馬。

半個時辰之後,周撫率領荊州軍四千殘部,繼續向江陽郡的漢安城行進。

#######

在成都的皇宮之中,王誓和王潤等叛將一手扶植起來的範賁,穩當當的坐在了龍椅之上。

作爲擁立有功的王誓和王潤,自然是得到了極高的待遇,王誓受封丞相,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際上卻左右着整個政權,王潤、鄧定、隗文等起事的主要將領,都受封太尉、大將軍、大司馬等重要的職位,一些起事的小羅嘍也全都受封爲將軍,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凡是跟隨王誓造反的人,都得到了極大的封賞。

鄧定和隗文的主力大軍,距離成都越來越遠了,作爲留守成都的叛軍大將,王潤肩負着保衛新朝廷都城的重任,但此刻,他的心裡卻有些莫名的害怕起來,因爲,派往梁州方向的斥候,打探到華安所部兩萬大軍正屯集涪城,意圖不明。

華安所部大軍的威名,在蜀中是人盡皆知,王潤麾下雖有兩萬大軍,但戰力肯定不如華安所率領的軍隊,因此,心中害怕也是難免的。

在王誓的丞相府之中,王潤與王誓正在商議益州的形勢和日後的發展計劃。

王潤無不擔憂的說道:“丞相大人,晉軍梁州方向的兩萬大軍正屯集涪城,大有突襲成都的打算啊!而我軍主力距離成都卻越來越遠,這樣是不是太危險了,要不要傳令,讓鄧將軍和隗將軍率軍返回成都,以應對梁州方向的威脅啊!”說完期待的看向王誓。

王誓思考了一會兒,正色道:“江陽、巴郡和涪陵都是緊要之處,不能不攻取,否則,就憑益州西部的數州之地,我們當無實力與晉國分庭抗禮,所以,主力大軍不能隨意調回。”

“丞相大人,那若是晉軍的兩萬主力從涪城方向殺來,以我軍目前的實力,將會十分的吃緊。”王潤擔憂的說道。

王誓不以爲然,輕聲道:“成都易守難攻,我軍兩萬人馬嚴密駐守,晉軍若無內應,想要攻取成都,只怕不是那麼容易,況且,梁州的晉軍若要大規模的進犯成都,需要向晉國的朝廷請戰出征,建康城這麼遠,請戰信函一來一回,至少需要一兩個月,到那時我軍主力早就勝利返回了。”說完神情頗爲輕鬆,彷彿可以洞悉晉軍的意圖一般。

“大人,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緊急時刻,哪裡還需請示朝廷,末將還是擔心,晉軍會突襲成都啊!”王潤仍舊對梁州的晉軍心存忌憚。

王誓聞言,看向王潤,正色道:“那將軍就要多派斥候,前往梁州方向打探情況,一旦晉軍有所異動,本官便會傳令,讓主力大軍火速回援,將軍也要佈置好城防,以讓晉軍不敢輕舉妄動。”

“是,末將明白。”王潤點頭領命。

#####

在成都東南方向三十里的羊腸谷,諸葛雄所率領的一千無當飛軍,全部在此集結。

作爲華安先頭部隊的無當飛軍,肩負着打探敵情和埋伏敵後的重任,以隱藏自己,在關鍵的時候出擊,給敵軍造成致命的打擊。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