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

晉軍兵馬在奪取船隻的過程中,自然引起了很大的動靜,並立即被天竺大營高臺上的哨兵發現了,隨即向海護王彙報。

“國王陛下,晉軍另一路兵馬奪取了船隻,正向北岸駛去。”一名哨兵從高臺上奔下,焦急的喊道。

海護王聞言向下遊方向看去,頓是看到了大批的船隻正在駛離南岸,這讓他感到大爲驚詫。

衆天竺將領也全都傻眼了,他們完全被騙了,晉軍在上游方向發起進攻,完全是爲了吸引天竺大軍的注意力,從而讓天竺大軍注意不到在下游方向採取行動的另一路晉軍兵馬,進而導致隱藏起來的近千艘船隻被晉軍奪走。

“國王陛下,晉軍聲東擊西騙了我們。”一名天竺將領憤怒的說道。

“晉軍使用這些騙人的小計倆,不是勇士所爲,太無恥了,太無恥了。”又一名天竺部將憤怒的說道。

“國王陛下,如今我們的船隻都被晉軍搶去了,接下來晉軍很有可能會利用這些戰船發起強攻,我們必須做好防禦的準備。”一名天竺部將冷靜的說道。

海護王眉頭緊蹙,心裡非常的煩躁,晉軍是在下游方向奪取船隻的,而他麾下乘船的兵馬卻正在上游方向與晉軍糾纏,根本就來不及阻止下游的晉軍士兵將戰船划走,這讓他感到頗爲無奈。

而晉軍在搶走船隻之後,自然要利用這些船隻向渡口南岸發起強攻,從而突破渡口防線了,這一點他認可麾下將領的看法。

“晉軍兵馬不會立即發起強攻,他們也需要進行準備,最快也要明日一早纔可能發動強攻,讓將士們先回營帳歇息吧!”海護王開口下令道。

“是,國王陛下。”衆天竺將領正色應道。

隨後,晉軍騷擾船隊見下游的兵馬已經行動成功,便立即後撤與天竺船隻脫離接觸,而天竺船隊也沒有步步緊逼,向後撤退返回了南岸。

被晉軍搶奪的天竺船隻,很多都是來往於恆河渡口兩岸的大型運輸船,最大的船隻可以同時容納一千餘人,能夠容納兩百人以上的大船就足有三百餘艘,如此規模龐大的船隊,足以將晉軍兵馬全部一次性渡過恆河渡口,當然,前提是晉軍必須全部是步兵,若是騎兵和戰象就不能渡過這麼多了,而晉軍恰恰是以騎兵爲主,所以,至少需要往返兩三次才能將全部兵馬都渡過恆河渡口,不過,恆河渡口對岸有天竺的主力兵馬,他們正虎視眈眈的注視着北岸的一舉一動,只要晉軍有強渡的意圖,他們就會立即發現,並在南岸阻擋晉軍的渡河行動。

近千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很快就全部抵達恆河渡口的北岸了,並在渡口的岸邊停放整齊。

華安親自走向這些船隻,並對參與此次行動的將士進行了當面的表揚,讓後勤軍需對這些將士進行賞賜,以讓他們更加賣力的爲大晉奉獻自己的力量。

“王上,有了這些大船,我們的戰馬、駱駝,還有戰象就可以渡過恆河了。”王三興奮的說道。

華安笑道:“是啊!這些大船足以容納戰象這種龐然大物,不過,我軍必須先打敗對岸的天竺大軍,然後纔有可能渡過恆河渡口,抵達渡口南岸。”

“王上,天竺兵馬沿着渡口南岸,搭建了很多箭塔和瞭望臺,這對我軍進攻頗爲不利,難道我軍就只有強攻這一條途徑嗎?是不是應該選擇一個可以減少傷亡的策略。”宋澄蹙眉說道。

華安微微一笑,看向宋澄,輕聲問道:“宋將軍有什麼好的建議,不妨說出來。”

宋澄想了一下,正色道:“王上,以末將之見,我軍可以派遣一支小部隊悄悄渡河,偷襲天竺大軍的糧草重地,一把火燒了他們的糧草,如此,天竺大軍自然會立即潰散,不知這個主意如何?”說完看向華安。

華安輕輕點了點頭,讚賞道:“宋將軍這個辦法還是很不錯的,不過,也不知天竺大軍對糧草的護衛如何?若是護衛嚴密,我軍是萬萬沒有機會的,若是防備鬆懈,則我軍一定可以將天竺兵馬的糧草全部付之一炬。”

“王上,末將這就派遣斥候,前去對岸打探,以查看天竺兵馬的糧草位置和防守兵力。”宋澄正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好,宋將軍快去準備吧!”

宋澄領命前去準備,而在宋澄走後,華安看向聲旁的幾名部將,正色道:“我軍既然可以偷襲天竺大軍的糧草,難保天竺大軍不會反過來偷襲我軍糧草駐地,立即調撥五千兵馬,嚴密看守大軍糧草,一定不能讓天竺人鑽了空子。”

“是,王上。”衆晉軍將領大聲應道。

隨後,宋澄派遣的斥候抵達了恆河渡口南岸,並悄悄的前往天竺大營附近,對天竺大營的糧草位置進行探查,不過,經過晉軍斥候的一番探查,他們發現天竺大營內並沒有屯糧的位置,這說明天竺大軍的屯糧位置不在大營,而是在大營附近的某處位置。

晉軍斥候躲在草叢之中,在天竺大營外蹲守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看到天竺大營內走出一百多輛牛車,從這些牛車的造型便可以看出,他們就是負責運輸糧草的運輸車,悄悄跟着這些運輸車,晉軍斥候終於發現了天竺大軍的屯糧之地。

在一片濃密的樹林之中,一座規模宏大的糧倉就矗立在那裡,周圍有一百士兵來回的巡邏,內部還有兩百多士兵,雖然看上去似乎防守非常嚴密,但三百人馬的力量如何能夠阻止晉軍小部隊的衝擊。

晉軍斥候在得知天竺大軍的糧草之後,立即悄悄的返回了渡口北岸,並在第一時間將這一消息告訴了宋澄。

宋澄得知這一消息,顯得大爲興奮,並立即向華安請命,要求連夜派遣一支小部隊前往北岸,將天竺大軍的糧倉全部燒燬。

華安自然欣然同意,並讓宋澄挑選最精銳的三百晉軍士兵,攜帶連弩、長劍、火油和五日的乾糧前往對岸執行這一任務,但任務成功之後就不用返回了,他們需要躲藏在南岸的密林之中,以隨時配合華安主力大軍對天竺大軍的進攻,同時,五百兵馬部署在南岸,可以更好的監控南岸的天竺大軍,從而將各種有價值的消息立即送回北岸,讓華安對南岸的情況有更清晰的瞭解。

宋澄領命之後,派遣一名得意部將,帶領三百精銳士兵,連夜悄悄橫渡恆河,並在抵達北岸之後,迅速撲向天竺大軍的屯糧之處,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天竺防守糧草的兵馬發起了進攻。

晉軍突然發起強攻,天竺兵馬自然來不及反應,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晉軍徹底的擊潰,並逃之夭夭。

而晉軍在攻下天竺大軍的糧倉之後,也不敢有過多的停留,在全面點燃糧倉之後,便迅速向遠處的密林深處撤離,以躲避天竺主力大軍的報復。

糧倉存儲的都是糧草,是非常易燃的物品,爲此,晉軍剛剛放完大火撤出,天竺大軍的糧倉便劇烈的燃燒了起來,大火燃起的高度足有五六丈,在很遠的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糧倉所在方位突然燃起劇烈的大火,這立即就引起了天竺大營哨兵的注意,並立即向他們的將領彙報。

天竺將領得知這一重要情況,立即親自登上瞭望臺查看,在確定是糧倉方向發生大火之後,立即派遣一支兵馬前去救援,並同時前往中軍大帳,將這一重要情況告訴海護王。

此刻,海護王正在歇息,突然得到糧倉被大火包圍的消息之後,立即從牀榻上蹦了起來,並穿好衣服親自出帳,前去高臺上查看情況。

“國王陛下,糧倉方向燃起了大火。”一名早已站在高臺上的天竺將領,見海護王奔上高臺,連忙彙報道。

海護王擡頭看向正在熊熊燃燒的大火,心裡非常的恐懼,眉頭也緊緊的蹙在了一起,並連忙問道:“糧倉怎麼會失火,查清楚了沒有?”

“回國王陛下,是晉軍的一支小部隊突然衝入糧倉並在擊潰守衛糧倉的兵馬後,將糧草點燃了。”一名天竺將領如實彙報道。

海護王聞言,大爲憤怒,並呵斥道:“糧倉如此隱蔽,是如何被晉軍士兵發現的,還有,晉軍士兵屢次偷偷抵達南岸,而我軍卻毫不知情,真是豈有其理。”

顯然,海護王對麾下將士非常的不滿意,這些將士的確讓他非常的失望,先是戰船被晉軍將士偷偷的搶走,如今,糧倉也被晉軍的小部隊放火焚燒,晉軍可謂神出鬼沒,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天竺的兵馬卻完全呈現出被動挨打的境地,與晉軍相比,天竺兵馬實在是太差勁了。

衆天竺部將聞言,全都低着頭不說話,畢竟,這裡面有他們這些做將領的失職因素在裡面。

“晉軍這一次來了多少人馬?”海護王大聲問道。

“回國王陛下,據逃回來的士兵彙報,晉軍兵馬一共有三百人,全都是精銳的士兵。”一名天竺將領正色說道。

海護王聞言更是大怒,晉軍不過三百人馬,而守衛糧倉的天竺兵馬也足有三百人馬,爲何就不能擋住晉軍的偷襲呢?難道天竺兵馬就這麼無能,不是晉軍兵馬的對手。

“僅僅是三百晉軍而已,但卻燒燬了我軍的糧倉,晉軍不簡單啊!不過,這羣晉軍決不能放過,你們立即調遣兵馬連夜搜捕,一定要將這些燒燬我軍糧草的晉軍士兵全部殲滅,還有,要加強南岸的迅速,不能再讓晉軍小部隊這麼肆無忌憚的在南岸活動了。”海護王大聲說道。

“是,國王陛下。”天竺衆部將正色應道,並立即調撥大軍向起火的糧倉附近奔去,準備對放火的三百晉軍士兵進行搜捕。

不過,晉軍三百將士早就向遠處撤離了,所以,天竺大軍的搜捕註定不會有多大的作用。

恆河渡口南岸天竺大軍糧倉所燃起的劇烈大火,即便是站在恆河渡口北岸的晉軍哨兵,也可以清晰的看到這一幕,並立即將這一消息向他們的將領進行彙報。

此時天色已晚,但興奮異常的華安與麾下的衆部將全都沒有歇息,而是在等待南岸傳來的好消息,畢竟,焚燒天竺大軍的糧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要可以成功,便可以對天竺大軍造成致命的打擊,從而有利於華安對天竺王國的征服。

“王上,好消息,對岸燃起了劇烈的大火,看來我軍派往南岸的兵馬已經得手了。”一名晉軍將領走入中軍大帳,興奮的彙報道。

華安與麾下衆部將聞言,全都異常的興奮,並連忙從中軍大帳走出,前往大營的高臺上向南岸觀看情況。

站在大營的高臺上,華安與麾下的衆部將,可以更加清晰的看清南岸的情況,燃燒的劇烈大火將南岸的大片區域都給照亮了。

“王上,大火燒的這麼旺,天竺大軍的糧草,一定是顆粒全無了,不知海護王看到這一幕會是什麼表情啊!”宋澄興奮的說道。

“海護王一定是張大了嘴巴,瞪着眼睛看着大火。”王三大聲說道。

“是啊!我軍剛剛將他們的戰船全部奪過來,如今又燒了他們的糧倉,海護王一定非常的震驚,哈哈!”華安笑着說道。

“王上,天竺大軍失去糧草一定會軍心渙散的,明日,我軍主力便可以向南岸發起強攻,並佔領南岸的渡口。”宋澄正色說道。

“是啊!王上,天竺兵馬已經失去糧草,軍心一定會受到影響,我軍明日的確可以向對岸發起強攻。”王三也跟着建議道。

華安蹙眉想了片刻,正色道:“你們說的沒錯,明日一早我軍便可以向南岸發起強攻,讓將士們好好的歇息一夜,明日一早出兵強攻渡口南岸。”

“是,王上。”衆晉軍將領大聲領命道。

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九百零八章 三路追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度渭水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
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九百零八章 三路追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度渭水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