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

見謝安要爲自己分憂,桓溫心頭頓時有了一絲預感,他覺得謝安此來,一定與殷浩事件有關。

桓溫蹙了蹙眉,看向謝安,故作疑惑道:“謝賢弟要爲爲兄分憂,可爲兄並無什麼憂慮啊!賢弟此話何意?”

謝安微微笑了笑,輕聲道:“殷刺史討伐青、兗二州之叛賊,不料屢戰屢敗,京城百姓皆言殷刺史無能,桓兄也上表朝廷,要求貶黜殷刺史,可如此一來的後果,桓兄想過沒有。”說完看向桓溫。

桓溫摸了摸腦門,疑惑道:“殷浩無能,屢戰屢敗,像這樣無能之人,難道不應該遭到貶黜嗎?如今天下未定,大晉朝廷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若是讓爲兄討伐叛逆,絕對不會出現如此屢戰屢敗的狀況,貶黜殷浩這種無能之輩,又有什麼過錯呢?”

顯然,桓溫心下大有取殷浩而代之的想法,即使在謝安的面前,也沒有絲毫的隱藏。

見桓溫果然深懷野心,並有吞併揚州的志向,謝安心下暗暗驚心,如此一來,謝安更加堅定了勸阻桓溫的決心。

謝安搖了搖頭,抱拳道:“桓兄所言極是,像殷刺史這樣的無能之輩,的確應該廢黜,但殷刺史一旦被廢,揚州將落入有野心之輩的手中,如此一來,豈是大晉之福啊!”說完看向桓溫。

謝安心中的野心之輩是華安和桓溫二人,但此刻,他口中所說的野心之輩,指的自然是北王華安。

不過,桓溫卻誤以爲謝安在說他,於是臉色一沉,不滿道:“賢弟此言。是說爲兄有狼子野心嗎?”說完瞟了謝安一眼。

見桓溫如此表情,謝安笑了笑,輕聲道:“桓兄說的是哪裡話。小弟怎會懷疑桓兄對大晉朝廷的忠心,所謂的野心之徒。自然不是桓兄了,哈哈!”說完刻意大聲的笑了出來。

桓溫聞言,心下大驚,既然謝安所說的野心之徒不是他,那麼,普天之下除了自己,還有何人可以接管揚州呢?揚州那些沒有名望的小將,自然不可能鎮得住揚州。而在揚州之外,也就他和華安二人了,照這麼推測,華安將接管揚州,從而實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偉業。

“賢弟的意思,是北王將都督揚州?”桓溫驚慌的問道。

見桓溫開始驚慌,謝安笑了笑,正色道:“殷刺史屢戰屢敗,已經讓京城的百姓很不滿意,而桓兄又連上幾道奏摺要求貶黜殷刺史。朝廷迫於壓力也只好決定廢黜殷刺史爲庶民,不過,揚州乃大晉朝廷的核心之地。若要廢黜殷刺史,必須先選好後繼者,以免讓京城陷入混亂,朝廷鑑於桓兄已經都督江州,所以,急令河北的北王率大軍南歸,準備在廢黜殷刺史之日,讓北王領兵都督揚州諸軍事,以安定社稷。”說完看向桓溫。

桓溫聞言。大感意外,他爲了要吞併揚州。實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標,費盡心機的要拔掉殷浩這顆釘子。卻不料給華安做了嫁衣,出現如此意外狀況,實在讓桓溫難以接受。

“這些年北王不斷擴充兵馬,且有王猛、謝艾輔佐,實力早已超過爲兄,若讓北王都督揚州諸軍事,大晉的朝政將全部處於他的控制之下,這怎麼能行呢?”桓溫焦急的說道。

見桓溫着急了,謝安連忙附和道:“桓兄所言極是,小弟也曾與北王有過數面之緣,僅從北王的面相,便可知此人絕非池中之物,且深懷野心,若讓此人都督揚州諸軍事,的確非社稷之福啊!而且,北王一旦大權在握,第一個要削弱的便是桓兄啊!爲了此事,小弟是夜不能寐,甚爲憂慮。”說完一副關心桓溫的表情。

謝安與桓溫的交情並不算很深,爲了桓溫的前途,憂慮的睡不着覺,這句話說出來,不僅桓溫不信,就連謝安自己都不相信,當然,爲了顯示交情,誇讚一些也是不要緊的。

桓溫從謝安的話語之中,聽到了危機感,雖然他還未得知朝廷決心讓華安都督揚州諸軍事的確切消息,但這話從謝安的嘴中說出,真實性還是不容置疑的,畢竟,以陳郡謝氏的勢力,想要得知朝廷的決策,要比他派遣的心腹要容易的多,且能夠得知更機密的事情,況且,北面的斥候也傳回消息,北王華安已經親率主力大軍返回黃河以南,兩種情況綜合在一起,桓溫便幾乎可以斷定,朝廷的確極有可能讓華安都督揚州諸軍事。

雖然,朝廷畏懼華安的實力,且對華安抗命不遵存有戒心,但朝廷對待自己也是一樣的,在自己步步緊逼的情況下,朝廷自然要讓華安來制衡自己,從而平衡大晉內部的力量。

想到這裡,桓溫突然開始後悔了,他後悔自己步步緊逼的將大晉朝廷逼到了無路可退的境地,最終致使大晉朝廷做出了反擊,將他最夢寐以求的揚州交給了華安,從而讓他不能得逞。

桓溫懊惱了片刻,看向謝安,正色道:“朝廷讓北王都督揚州諸軍事,絕非社稷之福,賢弟是否可以助爲兄,阻止朝廷這一決定,以維護社稷之安寧。”

顯然,此時謝安既然已經來了,就一定會有辦法的,否則,怎麼能說是來爲他分憂呢?

謝安思索了片刻,抱拳道:“桓兄無需多慮,朝廷之所以要讓北王都督揚州諸軍事,是因爲殷刺史即將被廢黜,而殷刺史之所以被廢黜,除了屢戰屢敗被百姓唾棄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桓兄的連續彈劾,讓朝廷壓力很大,不得不廢黜殷刺史,而一旦桓兄以大局爲重,爲殷刺史美言幾句,朝廷自然就不會廢黜殷刺史了,而殷刺史不被廢黜,自然也就不需要北王前來都督揚州諸軍事了,而且,桓兄爲殷刺史美言幾句,殷刺史一定會感激涕零,日後在朝廷方面,一定會多多的報答桓兄的。“說完看向桓溫。

桓溫聞言,覺得謝安說的很有道理,但他心裡總有些怪怪的感覺,因爲,謝安說的越是合理,他就越覺得有問題,畢竟,他與謝安沒有多麼深厚的交情,謝安完全沒有必要爲了他考慮這麼周全,而且,還不遠千里的前來勸說。

但不論如何,謝安說了這麼多,都是爲他考慮的,爲此,桓溫心中還是頗爲感激的,並抱拳道:“多謝賢弟一番教誨,聽了賢弟的教誨,爲兄是茅塞頓開啊!賢弟放心,爲兄隨後便上表,爲殷刺史美言幾句。”

“桓兄還是儘早準備,小弟初來乍到,想去潯陽城的街市走走,就先告辭了。”謝安起身準備告辭。

見謝安要去街市逛逛,桓溫自然不會阻攔,他看向正堂外的親信校尉,大聲道:“你帶領幾名士兵,沿途保護謝賢弟。”

隨後,在幾名士兵的保護下,謝安離開桓溫的下榻之處,前往潯陽城的街道遊覽。

謝安走後,桓溫連忙召集幾名心腹部下,研究當下的局勢,畢竟,桓溫對謝安還是有所懷疑的,他總覺得謝安的話中有虛假的成分。

“王上,以末將之見,朝廷根本就不打算廢黜殷浩,也不打算將揚州交給旁人都督,謝安此來,就是特意爲了朝廷遊說的。”一名心腹部下,蹙眉說道。

“是啊!王上,北王的勢力比我們還要強大,若是朝廷爲了對抗王上,而將揚州送給北王都督,則是飲鴆止渴,末將認爲,朝廷是不會這麼做的。”又一名部將也是同樣的觀點。

桓溫聞言,輕輕點了點頭,他突然發現,剛纔差一點被謝安給迷惑了,謝艾根本就不會關心自己,而是做了朝廷的說客。

“這個謝安,枉我還將他視爲賢弟,他居然爲了朝廷來欺騙我,真是豈有此理。”桓溫氣氛的吼道。

“王上,雖然末將也覺得朝廷沒有廢黜殷浩之意,但此刻,王上也只好按照謝安的話去做了。”一名部將抱拳說道。

桓溫聞言,臉色一沉,大聲道:“爲何?本王一定要爲殷浩這個廢物說好話嗎?”

顯然,桓溫吞併揚州之心仍在,他仍然希望可以吞併揚州,實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這名部下抱拳道:“王上,北王的主力大軍已經渡過黃河,對我軍形成了實質的威脅,以末將之見,這一次,朝廷派遣謝安前來遊說,是爲了給王上一個警告,若是王上一意孤行,非要廢黜殷浩,則朝廷極有可能孤注一擲的將揚州交給北王,以與王上來個魚死網破。”

桓溫聞言,猛然拍了一下腦門,讓謝安前來給自己一個警告,這纔是朝廷的真實目的。

不過,朝廷突然玩弄如此高深的權術,讓桓溫感到大爲意外,在他的原有印象中,朝廷根本就不存在如此心思縝密的有識之士,如此良策是何人在背後出謀劃策,桓溫心下非常的感興趣。

不過,既然華安主力軍團已經南渡黃河,而朝廷也給出瞭如此嚴重的警告,桓溫也只得認栽,並老老實實的重新寫了一封奏摺,將殷浩的過錯儘可能的掩蓋,並未殷浩說了不少好話。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十三章 虎落平陽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十三章 虎落平陽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