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

石衝繼續率軍向鄴城方向殺去,在苑鄉的時候,接到了石遵的詔書,見詔書的內容言辭懇切,石衝心頭猶豫了起來,他覺得石世和石遵都是他的弟弟,石世已經死去,不可能再復活了,若與石遵拼個你死我活,看笑話的是外人。

思慮再三之後,石衝打算率領麾下大軍返回薊城,並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麾下的將領,不料將領們聞言大驚,皆認爲不可,因爲造反這種事情,要麼不幹,要幹就要幹到底,否則,早晚死路一條。

見部下皆要求繼續南下,石衝思想再一次動搖,並再次猶豫了起來,其麾下大將陳暹更是表示,彭城王弒君奪位自立爲帝,是罪大惡極的行爲,就算石衝率領隊伍返回薊城,他也要率領麾下人馬繼續南進,以平定石遵叛賊。

部下態度如此堅決,石衝下定決心,繼續率領麾下主力人馬向鄴城殺去。

見石衝率軍繼續南下,石遵再一次派遣心腹送信石衝,以更加優厚的待遇,要去石衝率軍返回薊城,以防備燕國大軍。

但是,此時的石衝已經下令了殺向鄴城的決心,他不聽石遵的解釋,繼續率軍南下,經過常山郡進入趙國郡。見石衝一意孤行,已經距離鄴城不遠了,石遵放棄了說服的辦法,決定採取武力的方式,徹底的消滅石衝。

面對石衝的十餘萬精銳大軍。石遵派遣武興公石閔和李農二人,率領鄴城的精銳士兵十萬人討伐石衝,準備與石沖決一死戰。

經過一番準備之後。石閔和李農率領十萬精銳士兵離開鄴城,一路向北進軍,並在趙國郡的平棘城與石衝的主力人馬遭遇。

雙方皆是趙國的精銳人馬,交戰剛剛開始便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戰鬥狀況極爲慘烈,大量的屍體堆積在平棘城四周。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還是石閔麾下的軍隊更勝一籌。石衝所部主力大軍被擊潰,所部將士死傷極爲嚴重。就連石衝本人也被石閔生擒,並押送鄴城。

石遵對石衝的反叛很是憤怒,於是,讓石衝自殺。並活埋了石衝麾下的三萬精銳親兵。

這三萬親兵是以羯族勇士爲主的趙國精銳人馬,就這麼一口氣全給活埋了,對整個趙國來說,是一個極其重大的損失,在一定程度上,讓趙國元氣大傷,加上交戰時雙方的戰損,這一仗下來,趙國的實力的確削弱了不少。#####

在遼東的龍城。由於燕王慕容皝已經去世,世子慕容俊很自然的繼承了慕容皝的衣鉢,並被大晉朝廷封爲燕王。

燕王慕容俊登基不久。趙國便接連發生變故,這讓其麾下的將領和大臣有些坐不住了,一些重要的大臣,皆認爲這是南下中原的大好時機,並相繼嚮慕容皝進言,要求率軍南下。

慕容俊以父親喪事不久。國家不宜動兵爲由,拒絕了蠢蠢欲動的部下。但面對越來愈多的請戰部下,慕容俊覺得有必要召集重要將領,好好的商議一番,以免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燕王府邸中,慕容恪、慕容霸、封奕、慕輿根、慕容評等重要人物悉數到齊,並坐在正堂的兩側。

燕王慕容俊坐在尊位,看向衆屬下,正色道:“各位愛卿,眼下趙國動亂不已,中原百姓受苦,各位接連給本王上書,要求南下中原,今天,本王召集大家至此,就是要好好談論這件事情,各位儘管暢所欲言,不必有所顧忌。”…

慕容霸首先說道:“二哥,眼下趙國,先是樑犢造反,損耗了大量的國力,緊接着石遵弒君自立,而後石衝率領十萬精銳前往鄴城廝殺,損耗巨大,僅被活埋的精銳將士就多達三萬,而我軍兵力已經高達二三十萬,足有南下的實力,在這石氏最衰弱的時候,正是我軍進軍中原的時機,錯過了這個機會,一旦趙國渡過動亂,再次變得強大,或者有一英雄之輩提前佔據了中原,我們的機會就失去了,遼東疲敝,終不能長久,二哥還是要早作打算啊!”

慕容俊聞言,覺得有些道理,但他還是有些擔憂,畢竟,趙國雖然接連發生動亂,但底子厚,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國即使經過了諸多動亂,但實力仍然不可小覷,尤其是幽州方向仍然留下來不少的防守兵力,這些防守兵力駐紮在重要的關卡,死死的堵住了燕軍南下的道路,一些防守較爲薄弱的路段,都是崎嶇難行的,很不利於大軍的行進。

思路再三之後,慕容俊說出了自己的憂慮,慕容霸聞言,表示趙國在幽州的留守兵力雖然佔據了險要的關卡,但鄴城方向發生動亂,這難免不會引起將士們內心的波動,一些將士思念家鄉,根本無心作戰,只要燕國大軍一到,必然土崩瓦解,就算趙軍憑藉關卡死守,也絕對守不住。

慕容俊仍是猶豫不決,但出兵中原的念頭更強了一些。

將軍封奕抱拳道:“王上,石虎剛剛死去,還未瞑目,其子孫便迫不及待的爭權奪利,鄴城周圍一片混亂,中原地區的百姓,落入了水深火熱的深淵,翹首盼望王上起兵拯救,王上如果率兵南進,先攻取薊城,再直指鄴城,炫耀武力,弘揚道德,關懷安撫亡國之民,中原的百姓一定會扶老攜幼迎接王上的,還望王上立即出兵南下。”

從事中郎黃泓說道:“王上,臣夜觀天象,見太白星中天可見,木星停留在畢宿之北,這正是北方之國必然接受天命的應驗,王上應儘快出兵南下中原,以秉承天意。” www. тт kán. c o

將軍慕輿根,也抱拳道:“王上,中原地區的百姓已經受夠了趙國的統治,全都想要換一個君主來統治,以擺脫水深火熱的危機和苦難,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機會,我們決不能輕易的錯過啊!眼下,我大燕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鼎盛,全國兵馬已經高達幾十萬,足有南下的實力,王上就不要猶豫了。”

“二哥,據斥候傳回的消息,眼下晉國朝廷也在秘密準備,隨時有可能北伐中原,若是讓晉室提前佔據中原,我們就被動了,還是儘早出兵吧!”慕容恪也開口發話了。

見衆屬下皆支持南下中原,慕容俊終於下定了決心,並大聲說道:“既然天命歸我大燕,本王又怎麼能拒絕呢?從即日起準備南下中原的物資。”

“王上英明。”見慕容俊接受了南下中原的建議,衆屬下皆是大喜。

隨後,慕容俊任命慕容恪爲輔國大將軍,慕容評爲輔弼將軍,陽婺爲輔義將軍,慕容霸爲前鋒將軍,並在國內選擇精兵二十餘萬,日夜訓練,進入臨戰狀態,各種作戰物資更是一刻不停的在準備,以爲南下中原服務。

#####

在江南的大晉朝廷,聽聞趙國內亂不止,舉朝上下是一片歡騰,桓溫的荊州軍團和褚裒的揚州軍團都進入了臨戰的狀態,並準備向淮河以北進軍,以收復失去的領土。

荊州軍團剛剛派遣一支偏師,趙國的揚州刺史便放棄壽春,出城投降了桓溫,揚州軍團的褚裒更是率領三萬精銳,直接開進彭城。

在北方區域,因爲受到動亂的影響,好多百姓都扶老攜幼的向南逃竄,並進入了大晉的國土,揚州軍團和荊州軍團的將士,則保護他們,讓他們可以安然進入江南,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江南的民力。

然而,由於揚州軍團和荊州軍團靠近趙國的核心區域不是太遠,因此,進軍行動很快便遭到了趙國主力大軍的攔截,從而無法進一步向北推進,更讓二十萬已經渡過黃河的晉朝遺民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從而全部死亡。

聽聞二十萬晉朝遺民全部死亡,徵北大將軍褚裒非常的懊悔,並悔恨成疾,身體變得每況愈下。

####

在武都城方向,華安率領的三萬主力和六萬後備大軍已經抵達城外,並就地紮營,楊安麾下的兩萬兵馬,除了駐紮於始昌城的五千人馬,剩下的兵馬也全部前來匯合。

如此一來,華安直接指揮的兵馬,在武都城方向已經有十餘萬人馬,其餘四路偏師也已經進入預定的位置,並等候華安的命令,隨時可以向趙國發起進攻。

“將軍,斥候急報。”華安正在研究地圖,親兵便奔進了中軍大帳。

“拿上來。”

親兵聞令將信件交到華安的手中。

華安拿過信件一看,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信中的內容便是鄴城方向的最新情報。

“大哥,中原方向又有好消息了。”王三見華安微笑,連忙問道。

華安回道:“是啊!趙國方向出大事了,沛王石衝率領十餘萬精銳,與石遵麾下的十餘萬精銳在平棘血戰,雙方損失都很慘重,最終石遵贏了,石衝被逼自殺,麾下三萬精銳親兵全部被活埋啊!”

“什麼,三萬精銳全部被活埋,真不愧是石虎的兒子,手段居然如此狠毒。”王三小聲的感慨道。

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七百一十章 招降冉閔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
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七百一十章 招降冉閔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