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

晉陽城方向,面對燕代聯軍的龐大兵力,謝艾與麾下的主力兵團,承受着巨大的軍事壓力,不過,將士們已經下定決心,不論敵軍的士氣有多大,也絕不棄守晉陽城。

好在晉陽城的地形位置極爲險要,城池高大易守難攻,燕代聯軍若想攻破晉陽城,也絕非易事。

在晉陽城的東部是寬闊的汾水,汾水距離晉陽城僅有數裡的距離,這大大增強了晉陽城東部的防衛優勢。而在晉陽城的南部和西部,是巍峨的龍山,北部則是高大的蒙山。

龍山和蒙山,擋在晉陽城的西、南、北三個方向,大大增強了晉陽城的防衛力量,讓晉陽城成爲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

唯一比較脆弱的是龍山和蒙山之間的藍谷,藍谷夾在龍山和蒙山之間,足有數理之寬,若敵軍從藍谷發起進攻,進展會相對順利的多,同時,藍谷也是關中糧草進入晉陽城的一條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極爲重要。

爲了防止代國大軍從藍谷方向發起進攻,謝艾命令楊安和張蠔,各自率領所部兩萬主力騎兵,共四萬主力騎兵駐守藍谷通道,並利用有利地形,構建堅固的防禦工事,以阻擋代國主力騎兵的衝擊。

另外,蒙山和龍山各派遣兩萬後備軍團將士負責防守,在汾水的西岸則派遣趙武麾下的兩萬主力大軍負責防守。

如此。謝艾麾下的十萬主力大軍,就全部進入陣位了,駐守在晉陽城的兵馬。僅有謝艾心腹三千涼國騎兵和張平麾下的數萬步兵。

謝艾如此佈置大軍,晉陽城可謂是固若金湯,但面對兵力高達三十餘萬的燕代聯軍,情況還是非常危急的。

爲了守住晉陽城,謝艾一方面命令各路大軍加緊修築防禦工事,一方面派遣大量斥候,打探燕代聯軍的調動和部署情況。以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派遣心腹親兵前往祁縣,與華安軍團取得聯繫。

代國主力大軍佈置在蒙山一帶,而燕國主力大軍則全部駐紮在汾水的東岸,隔着寬闊的汾水。與對岸的趙武軍團對峙。

爲了協調一致的對付謝艾軍團,燕軍主將慕容恪,帶領部分將領,從上游乘船渡過汾水,並進入了駐紮在蒙山北部的代軍大營。

見燕軍主將慕容恪親自來訪,代王拓跋什翼鍵自然不敢怠慢,連忙帶領麾下衆將領,走出轅門迎接。

“末將慕容恪,拜見代王。”見拓跋什翼鍵親自走出轅門迎接。慕容恪連忙跳下戰馬,並頷首行禮,其身後的部將們也全部下馬跟着行禮。

“慕容將軍不必客氣。裡面請。”拓跋什翼鍵上前扶起慕容恪,顯得極爲熱情。

如今,燕代兩國面對共同的威脅,需要攜手合作,因此,拓跋什翼鍵對待慕容恪極爲客氣。也就不足爲奇了。

“代王先請。”慕容恪永遠都是一副翩翩君子的模樣。

在進入代王拓跋什翼鍵的中軍大帳之後,慕容恪首先與拓跋什翼鍵客套了一番。隨後,又重申了自己率軍前來晉陽城的目的。

拓跋什翼鍵對此深以爲然,並決定與慕容恪通力合作,完全擊潰謝艾軍團和華安軍團,消除他們進軍中原面臨的巨大障礙。

由於燕軍面臨華安軍團的威脅,因此,進攻晉陽城的主要任務,仍由代國大軍完成,燕國大軍僅僅負責牽制汾水西岸的趙武兵團,從而減弱代國大軍進攻晉陽城所遭受的壓力。

當然,即便如此,面對蒙山和龍山的天險,代王拓跋什翼鍵仍有諸多疑慮,他希望可以通過主力大軍團團包圍的方式,截斷晉陽城的一切供給,從而讓謝艾軍團因斷糧而潰,這樣便可極大的減少因攻堅作戰而受到的巨大損失。

爲此,他已經派遣五萬主力封鎖了藍谷,斷絕了晉陽城陸路糧道,同時,讓燕軍負責截斷汾水的下游,阻止晉陽城的水路糧道,如此一來,晉陽城水陸糧道皆不通,十餘萬大軍和十餘萬百姓,對糧草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拓跋什翼鍵和慕容恪都相信,只要困死謝艾,便可戰而勝之,

在商議完具體的圍困晉陽城的策略之後,慕容恪便起身告辭,帶領麾下衆將士,返回了汾水東岸的大營之中。

####

晉陽城方向的形勢岌岌可危,鄴城方向也不容樂觀,在鄴城北面的漳水兩岸,蒲健與蔣幹展開了激烈的鬥智鬥勇。

蒲健的目標便是安全的將冉智等人,押送到薊城之中,交給燕王慕容俊,而蔣幹則打算截下蒲健派往鄴城的隊伍,從而解救被擒的冉智等人。

wωw¤ ттκan¤ ¢o

一連幾日,蒲健派往薊城的人馬,都是假扮的,目的便是利用一次次的上當,讓蔣幹失去救援冉智的耐心,更是爲了擾亂蔣幹的視線,從而最終成功的將冉智押送到薊城,交給燕王慕容俊。

此時,王午與麾下的主力人馬,已經抵達漳水北岸,並在岸邊紮下大營。

王午立即前往蔣幹的中軍大帳,與蔣幹商議營救魏王冉智的事宜。

“王將軍,一連數日,我們都被蒲健耍了,這個可惡的蒲健,是鐵了心的決定投靠燕國了,如此下去不是辦法,我軍當立即從上游渡河,並對鄴城發起進攻,營救王上。”蔣幹怒氣洶洶說道。

這種想法自然是非常不可行的,如今魏軍的實力與佔據鄴城的蒲健軍團不相上下,貿然攻打鄴城,絕對沒有攻破的可能。

王午搖頭,反對道:“將軍,鄴城易守難攻,以我軍這點實力,根本就不可能攻破鄴城,倒不如奇襲清河、渤海、平原、樂陵數郡,斷了蒲健的基業,如此,蒲健必然分兵救援,這樣一來,我軍或許還有反敗爲勝的機會。”

蔣幹聞言,舉得有些道理,於是,說道:“好,本將親率兩萬主力騎兵奔襲清河、渤海等地,王將軍率領主力步兵留守原地,記住,一定要設法救出王上。”

“將軍放心,末將會全力以赴的。”王午大聲表態道。

隨後,魏國大將蔣幹,親率兩萬主力騎兵,奔向漳水下游,由於蒲健並不擔心魏國大軍有實力攻破鄴城,因此,對漳水的防備並不嚴密,蔣幹的兩萬主力騎兵,很輕鬆的就渡過了漳水,並直奔清河、渤海方向而去。

####

在鄴城之中,蒲健正爲如何安全的將冉智送往薊城而擔憂,斥候便將蔣幹親率兩萬主力騎兵奔襲清河方向的消息,向蒲健做了彙報。

蒲健聞言,自然大爲震驚,清河、渤海一帶是他們建立基業的地方,雖然此刻,他們已經歸附燕國,但在蒲健的內心深處,歸附燕國只不過是服從父親命令,並且在亂世之中尋求生存的必要條件,只要時機成熟,他仍舊會採取爭霸天下的行動,並不會因爲蒲洪的遺言而束縛手腳。

“三哥,清河、渤海數郡是我們的基業所在,若是讓魏軍佔領了,後果不堪設想啊!”蒲雄也明白清河等地的重要性。

蒲健點頭道:“是啊!清河、渤海等數郡,對我們來說是極爲重要的,絕不可被魏軍佔領,四弟,你立即親率兩萬主力騎兵,增援清河郡,一定不能讓魏國大軍佔領我們的基業之地。”

“三哥放心,交給我好了。”蒲雄大聲表態,並立即轉身前去準備。

蒲雄走後,蒲健仔細的沉思了起來,他認爲魏國大軍在乎的是冉智和鄴城,對清河等地並不十分重視,而蔣幹之所以率軍奔向清河郡,爲的便是讓自己分兵救援,從而減弱對鄴城的控制,甚至,完全放棄鄴城,退回冀州東南部。

蒲健心裡很清楚,冉閔在魏*民的心裡是威信極高的,而其子冉智的存在,也可以極大的凝聚魏國的民心,若要徹底的瓦解魏國,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殺掉冉智,讓冉閔極其子嗣全部消亡,如此,燕*民便會完全的瓦解,並形成零散的武裝,再也掀不起大的波瀾。

雖然殺掉冉智,可以大大的挫敗魏*民的士氣,但此刻,蒲健已經投靠了燕王慕容俊,因此,若要殺掉魏國的國君,就必須得到慕容俊的允許,否則,便會落下擅自做主的罪名,讓慕容俊心生懷疑。

爲此,蒲健下定決心,一定要儘快將冉智等人,安全的送往薊城,交給燕王慕容俊處置,他會建議慕容俊殺掉冉閔的子嗣,以斷了魏國子民的念想。

仔細思索一番之後,蒲健打算派遣兩支人馬,同時向薊城方向行進,一支人馬是誘餌隊伍,而另一支則是真正押送冉智的隊伍。

爲了迷惑魏國斥候,蒲健讓冉智等魏國王族和重要的大臣,全部穿上士兵的鎧甲,並乘坐四馬戰車,在三千騎兵的護送下,向薊城方向快速行進。

而那些不是很重要的魏國大臣,則全部由另一路人馬押送,爲了迷惑魏國斥候,蒲健會放鬆對路人的管制,並允許路人近距離的接觸到囚車,從而讓魏國的斥候,可以近距離的觀察這些魏國大臣。

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
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