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

慕容俊與麾下的衆臣子聞言,皆是大吃一驚,他們皆沒有料到,華安會一口氣索要幽州的兩個郡,並且,將防線直接推進到了治水的南岸,距離燕國的都城薊城,只有一水之遙,如此,燕國的都城就成了邊境了,一旦河北的謝艾軍團駐紮在治水南岸,便如同一把利劍一樣,高高的懸掛在大燕國朝廷的頭頂上,若是大燕國有什麼風吹草動,謝艾軍團便可以立即出兵,威脅薊城的安全,從而讓燕國的都城,陷入極度危險之中。

“王上,代郡和范陽郡,對我大燕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兩個郡,我們絕對不能將這兩個郡交給北王,否則,薊城就危險了。”一名燕國大臣,大聲說道。

“是啊!王上,北王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代郡和范陽郡,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可真夠響的,我們萬萬不可答應。”又一名燕國大臣,大聲說道。

顯然,對於華安提出的三大要求,燕國君臣最不能接受的,便是第一條,畢竟,代郡是大燕國都城的西部屏障,而范陽郡則是薊城的南部屏障,若是代郡和范陽郡被割讓給華安,則作爲大燕國都城的薊城,就會立即失去西部和南部的屏障,並淪爲一座邊境的危險之城,隨時面臨被謝艾軍團進攻的危險。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這樣的道理,爲此,他的心裡也是非常的不情願,並大聲說道:“如今,遼東的南部已經被王午麾下的兵馬佔據,割讓遼東南部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代郡和范陽郡是我薊城的屏障。如何能夠割讓,北王這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一名大臣聞言,看向派往洛陽城的使者,大聲道:“北王提出如此無禮的要求。你當時就應該反對,爲何還要跑回來彙報,如此,豈不顯得我大燕國太軟弱了。”

顯然,這名燕國大臣對這名奉命前往洛陽城的同僚,非常的不滿。並大聲的指責了起來。

“下官早就當場反對了,並向北王表明我大燕國不會接受這樣的條件,但北王態度非常堅決,並堅持這三個條件,並表示絕無退讓的可能。下官無可奈何,只得返回薊城,向王上彙報。”這名奉命前往洛陽城的燕國官員,大聲說道。

慕容俊與麾下的臣子聞言,頓時皆是非常的憤怒,並互相小聲的嘀咕,對華安的要求表示不能接受。

慕容俊自然是最爲憤怒的,但此時華安已經表明了態度。而且,謝艾軍團的兵馬,一直就呆在易水的南岸。並對大燕國的主力大軍構成了非常大的壓力,這讓他的心裡非常的矛盾,他自然是不願意接受華安提出的條件,但此時面臨如此巨大的壓力,又讓他不得不仔細的斟酌,畢竟。萬一前方的主力大軍戰敗,大燕國將要失去的土地。可能不僅僅是代郡和范陽城,整個幽州都極有可能被謝艾軍團攻佔。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後果顯然是更加的嚴重。

見慕容俊眉頭深蹙,一名大臣立馬就猜到了慕容俊的心思,並大聲道:“王上,如今,我大燕國的國庫已經空虛,再繼續與北王麾下的兵馬對峙,我大燕國有亡國之危,不如暫且答應北王的要求,以爲我大燕國贏得喘息之機。”

“這怎麼行呢?如果割讓代郡和范陽郡,我大燕國的都城就暴露在敵軍的眼皮子底下了,如此,我大燕國將處處受制於人,薊城將不得不駐紮重兵,以防備敵軍可能的進攻,所以,萬萬不能答應。”一名大臣,連忙反對道。

“王上,北王這一招是溫水煮青蛙,若是我們割讓了代郡和范陽郡,我大燕國的實力和威望將進一步降低,而北王的實力將會獲得提高,照這樣步步蠶食下去,我大燕國所有的國土,最終都將被北王所吞併。”又一名燕國大臣大聲反對道。

顯然,慕容俊麾下的衆臣子,還是可以能夠洞察出華安的意圖的,當然,慕容俊也明白這樣的道理,不過,此時,大燕國的實力已經衰弱,而且,面臨謝艾軍團的巨大壓力,若是堅持不退讓,則用不了多久,大燕國的國力就會被耗空,如此,謝艾軍團便可以趁此良機,一舉攻破易水防線,並長驅直入,攻佔整個幽州,而遼東的王午軍團,也會立即出兵策應,並佔領平州五郡,如此一來,大燕國辛辛苦苦經營多年所攻佔的幽、平二州,就會全部喪失,而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大燕國就會徹底的一蹶不振,並再也沒有重新崛起的可能了。

“各位愛卿,本王覺得,凡是還是要以忍辱負重爲本,如今,我大燕國已經無力與北王向抗衡了,不如就答應他的要求吧!”慕容俊看向麾下衆臣子,非常無奈的說道。

很顯然,爲了下定這個決心,慕容俊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此時,衆燕國臣子心頭的火氣,也消了不少,見慕容俊已經下定決心,便不再反對,畢竟,他們心裡都非常清楚,以大燕國目前的狀態,不答應華安的要求是不行了,畢竟,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除了忍氣吞聲的服從,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見麾下衆臣子也不再反對,慕容俊看向那名派往洛陽城的臣子,大聲道:“你立即前往洛陽城,告訴北王,本王已經完全答應了他所提出的要求。”

“是,王上。”臣子抱拳一禮,轉身離開大殿,並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洛陽城方向。

隨後,在燕王宮大殿之中,燕王慕容俊與麾下的臣子,開始討論如何離間華安與大晉朝廷的關係,從而將華安的注意力轉移到建康城方向。

####

在洛陽城方向,華安已經接到了建康城方向傳來的消息,對建康城突然出現的大量謠言,有了一定的瞭解,並立即召集麾下的心腹,準備對這種情況,展開分析。

在大殿之中,華安看向麾下的幾名心腹部將,正色道:“各位將軍,最近京城方向,突然出現了大量不利於本王的謠言,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本王覺得,這多半是燕王搞的鬼,在這種時候,除了燕王,沒有什麼人會如此的痛恨本王。”

“王上所言極是,這些謠言的確很有可能是燕王乾的,不過,王上所佩之劍,的確是皇家之物,難道這些謠言,也有一些是真實的,王上的身份,或許真的是皇族,也說不定啊!”王三輕聲說道。

“是啊!王上,末將覺得,這些謠言之中,有許多事情都像是真的一樣,或許是一半謠言一半真實吧!”諸葛雄大聲說道。

顯然,王三和諸葛雄都發現了,謠言之中的可信成分,並對華安的身份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華安笑了笑,正色道:“這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天下之人長得像的多了去了,而本王的佩劍,或許就是祖上意外撿到的,至於其他的一些事情,也都是捕風捉影,並沒有十足的證據啊!”

顯然,在沒有十足的證據之前,華安是不能隨意下定論的,畢竟,冒充皇親的罪名,可是不小的。

王三和諸葛雄聞言,皆認可的點了點頭,畢竟,他們也明白,冒充皇親是大罪,而且,這些所謂的證據,並不十分充分,並不能非常有利的證明華安的身份。

“報,王上,最近京城方向又傳回了最新的謠言,仍然是針對王上的。”就在這時,一名部將走進大殿,向華安彙報道。

華安聞言,連忙問道:“什麼謠言,快說。”

部將抱拳道:“啓稟王上,京城方向謠傳,王上乃楚王后裔,並且還說,王上腰間所佩的祖傳玉佩,就是當年楚王的玉佩。”

“楚王司馬瑋,玉佩。”華安驚訝的說了一聲,並立即將腰間的玉佩解了下來,並放在手中仔細的觀看。

“王上,這玉佩上刻着一個‘瑋’字,好像真的是楚王的玉佩啊!”王三站在華安的身旁,立馬就看到了玉佩上的文字,並大聲的說了出來。

華安定睛一看,這枚做工精緻的上好玉佩,上面還真的刻着一個瑋字,戴了這麼多天,華安還是第一次如此認真的查看這枚玉佩,當時,慕容燕送給他的時候,說是在玉器店裡購買的,華安只是覺得做工很好,就一直戴在了身上,卻沒有仔細的看過玉佩,如今看完之後,不由得大吃一驚。

“王上,這枚玉佩好像真的是楚王的玉佩,難道最近一段時間,京城流傳的謠言都是真的,如此,王上的出身豈不成了高貴的皇族了。”諸葛雄驚訝的說道。

華安自然知道,這枚玉佩是慕容燕所贈,所謂的祖傳楚王玉佩,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謠言,但當着王三和諸葛雄的面,華安不好直接說出真相,爲此,只好沉默的在大殿之中踱着步子,並思索燕王慕容俊,極力散播如此謠言的意圖。

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
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