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地中海”

邵勳的主要目的地並不是平原郡,來這裡純粹是順道讓女人省親罷了,因此除了第一天接見了少許劉氏耆老外,第二天就主要處理公務了。

遼海已經開凍,東萊行營早就組建完畢,徐朗正猶豫着要不要現在就搶運資糧至遼東。

邵勳讓他等一等,最早也要四月下旬。

往返於蓬萊和馬石津的聯絡船還在斷斷續續開着,遼東暫時並不缺糧反倒缺匠人。

經歷了去年一整個秋天的努力,馬石津海岸附近已經修起一座土城。

城規格不高,與其說像城,不如說像營壘。因此開春後繼續夯土修築,添加馬面、敵臺等城防設施,城內多爲木屋,去年急就章搞成的,開春後再修繕一下主要是做好防水。

至於更多的,那邊也幹不了,缺少匠人和必備的工具,甚至材料都有所欠缺,需得春夏之交從青州轉運。

邵勳又下令置旅順縣,馬石津作爲旅順縣的港口存在————馬石津之名得自馬石山,聽聞最初名“烏石山”,不知道哪個人抄錯了,後來就叫馬石山了,即後世的老鐵山。

旅順縣作爲溝通青州的海運樞紐,將來肯定會有所發展。

雖言海上風波險惡,但遼澤泥淖也不是善茬,在那裡淹死、病死、餓死、凍死的人不知凡幾,還不如嘗試下渡海呢,反正就一天一夜,沒那麼倒黴一定會遇到沉船吧?

而只要嘗試渡海的人多了,就會慢慢帶動航海相關技術的發展。

邵勳不要求技術水平有多高,穩定往來於遼海沿岸各港口行不行?

將事故率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行不行?

將遼海作爲大梁朝的“地中海”,溝通青州之樂安、北海、東萊,冀州之樂陵、渤海、彰武,幽州之燕、北平、遼西,平州之昌黎、遼東、樂浪、帶方,總計四州十三郡,行不行?

作爲後世之人,邵勳知道海運的效率能高到什麼程度,成本又能低到什麼程度,縱然有一定的沉船率,但比起幾十分之一的運輸成本,這些未必不能接受,關鍵是降低事故率,以及形成習慣————習慣非常重要,漁民都沒幾個,更別說穩定的沿海貨運了。

“唉,爲什麼不喜歡海運呢?昔年西征長安,運糧運得心肝疼。此番東討慕容,每運一車糧食過去,路上起碼消耗三車,如果從鄴城、汴梁算起,消耗更驚人。”邵勳倒揹着雙手,慨嘆道:“每次非得逼到大戰臨頭,運輸不便了,纔想起海運。前有漢武帝登陸列口,今有———”

他沒再說下去。

石虎、李世民都是最有名的迫於戰爭壓力動用大規模海運的,但戰爭一結束,往往偃旗息鼓。

就渤海而言,說難聽點還沒朝鮮半島、日本乃至靺鞨人來得勤。

唐中後期,山東半島上的淄青節度使與靺鞨人展開大規模馬匹貿易,可往往是人家運馬上門,然後運走中原的商品。

至於定期的朝貢,顯然也是人家主動上門了。

淄青鎮基本縮在家裡,不出海,反倒是各路胡人、外國人遠道而來得比較多。

不出海做生意也就罷了,連出海捕魚幾乎都見不到,保守到了極點。

就連新羅婢貿易,大部分也是半島人在做,當時山東、江蘇沿海一度住了好幾萬新羅人,自己人出海抓自己國家女人爲奴可還行?以至於在徐州武寧軍爲將的新羅人張保皋都看不下去了,主動回到新羅朝廷,幫助國家打擊海盜——彼時渤海海盜,十個有九個是新羅人,

卻多自稱唐人。

這不是技術的問題,完全是大陸國家不重視,畢竟連野蠻的秣羯人都能乘坐船隻,自朝鮮東北部南下,登陸日本,在長崎、肥前、博多等地大肆擄掠。

你爲什麼不願意出海?是沒好處嗎?還是傳統保守思想作祟?又或者多方面原因綜合?

“陛下,海運之利確如天鑑,然古人捨近求遠、避海就河,實有不得已之苦衷。穩運勝於快運,安民重於省錢,如此而已。”院中稍稍有些春寒,山宜男拿來了錦袍,替邵勳披在身上,說道:“除非某物不能河運,陸運又靡費過甚,這時候纔會想到海運。”

邵勳點了點頭,道:“是啊。”

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有些心急。

有些事情,不做就進步緩慢。

他在後世聽過一個說法,航空業的飛機設計以及規章制度,背後都有血的教訓,大白話來說就是摔飛機摔出來的。不摔你很難發現這個地方不能這麼設計,這個制度有隱患等等海運其實也是如此。

有些事情說來殘酷,但事實如此。

“所以你巡視樂陵、渤海、彰武,就是爲了此事?”山宜男挽住邵勳的臂膀,輕聲問道。

“自是爲了此事。”邵勳說道:“我在找一個讓人不得不航海的理由。”

“看起來只有遼東了呢。”山宜男笑道。

“還有樂浪、帶方二郡。”邵勳說道:“此二郡比遼東還遠,若走過去,不但山路盤旋,還有數百里泥淖,真不如航海。可我擔心不肖子孫放棄這兩個郡,那樣不就不用航海了麼?”

“恐怕難以避免。”山宜男說道。

“先去看看有什麼辦法吧。”邵勳說道。

正如山宜男所說,後繼之君搞不好還覺得樂浪、帶方二郡是累贅呢。便是他出於面子以及皇帝的威嚴不願放棄,臣子們內心想法多半和他不一樣。

那麼,軍事、政治需求之外,渤海、黃海一帶的商貿需求能維持一條固定的海上航線嗎?不好說,且不是很樂觀。

這一次“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努力掙扎,又讓邵某人煩悶不已。

二人相互挽着出了小院時,前方傳來嘻嘻哈哈的笑聲。

邵勳跟做賊一樣,悄悄走到牆後,透過牆上細小的窗格,看向前方。

桓溫、符寶二人走在最前面。

宜都公主邵淑緊隨其後,身邊還跟着一羣平原劉氏的少女,時不時說笑兩句,氣氛極爲融洽。

再後面,則有幾個劉氏青年子弟,個個瀟灑風流,目光時不時在邵淑身上流連一番,然後又用警惕的眼神看向自己的族兄族弟,火藥味十足。

山宜男捂嘴偷笑,邵勳也不覺莞爾。

唉,指望一步登天的少年們啊,收收味,你們的意圖太明顯了。蕈娘很聰明的,如何不知你們在想什麼?

他拉着山宜男退到院子中間,沒過多久,劉小禾尋了過來。

“陛下。”她看到山宜男後,表情沒有任何變化,相反還朝她致意了一下。

山宜男行了一禮,悄然離去。

邵勳上前,很自然地抓住了劉小禾的手,輕聲問道:“住得煩悶了?”

“沒有。”劉小禾輕輕把頭靠在邵勳懷裡,道:“妾只是想你了,想着是你帶我回家的。我又何其幸運,出嫁之後還能兩次回家。”

“既然喜歡,那就多住幾天。”邵勳說道。

劉氏搖了搖頭,道:“不了,其實沒什麼親人了。”

邵勳先是一怔,繼而恍然,這把年紀了,小時候認識的長輩幾乎不剩幾個了,有也老糊塗了。至於同齡人,有的在外地當官,有的嫁到了別處,有的則已然故去。

“滿眼都是不認識的人。”劉氏輕嘆道:“屢次經人提醒,才知道誰誰是誰的孩子。看完長輩,和少時認識的人見過一面,心願已了。”

“那就跟我去樂陵?”邵勳問道。

“有人陪你去樂陵。”劉氏笑道:“我還是回汴梁吧,和花奴待在一起,品品茶、看看書,實在無事就再喊上兩人,玩一局樗蒲。宮中生活就這樣,從早到晚,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說到這裡,她又把頭靠到邵勳懷裡,道:“這輩子謝謝你了。”

“何出此言?我當初可是————”邵勳說道。

劉氏捂住了他的嘴,道:“我早就釋懷了,你還說。當初我若回了長安,卻不知是何下場。只可惜,這輩子沒能爲你生個男兒,我們本有個兒子的……”

邵勳沉默。

如果那個兒子活了下來,他纔是真正的老四,比虎頭還大八個月。

“下輩子再爲你生個男丁吧?”劉氏輕撫了下邵勳的臉,道:“我回去陪花奴了,她一個人其實很寂寞。你別有了新歡就忘了舊人,小心下輩子忘了你。”

“下輩子我去給南陽王當家將好不好?”邵勳笑道。

劉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道:“我可不會手下留情…

“打耳光還不夠?”邵勳“震驚”道:“難道還要我跪在你面前?”

劉氏眨了眨眼睛,好奇道:“難道你跪過花奴?”

邵勳一指旁邊器械架上的步槊,道:“我持此槊,破汲桑,擒石勒,滅匈奴,收涼州,深入塞北,直抵東木根山,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焉能跪事婦人?”

“你這麼有本事,還要去當家將?”劉氏問道。

“還不是爲了得到你?”邵勳笑道:“我幫南陽王殺了不服號令者,以潼關拒匈奴,再西收秦涼,四塞以爲國,待時而動,難道不好麼?”

劉氏搖了搖頭,卻不回答原因,只笑着走開了。

邵勳亦笑,方纔的憋悶早已不翼而飛。

孃的,老子非得把平州諸郡和中原綁起來,逼得你們不敢放棄。

十五日,就在邵勳準備離開高唐的時候,幽州傳來消息:招討使李重以燕王裕爲前鋒都督,率步騎萬人北上盧龍鎮城,前驅開路。

邵勳看完有些無語。我是給你說過把老四當做一員普通戰將來看待,可——可你來真的啊?

他最多就同時指揮過四千人,一萬人直接交給他,你也是夠放心的。

邵勳想了想,決定讓親軍幢主常隆即刻北上,攜帶他的親筆信,向虎頭密授機宜。

一切妥帖之後,五日後抵達樂陵縣。

這個時候又有遼東消息傳來:慕容皝率三萬餘騎猛攻遼東郡,多處廝殺,戰局十分慘烈。

這是想先破一路啊。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劉裕滅南燕之戰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1260章 萬象第1120章 豪族化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1018章 風角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四十九章 破局的希望第1347章 押解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951章 高貴鄉公冤氣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324章 瓜熟蒂落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950章 過河拆橋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841章 主動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957章 西事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1191章 補不足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十七章 變化第910章 放棄第1446章 龜幣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1207章 嚴防死守第995章 老人第1271章 道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1241章 去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245章 精舍(下)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中的戰鬥(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992 居喪之人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二百章 蛻變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1287章 初心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神速(上)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811章 鴻篇鉅著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910章 放棄第1085章 餘波第1327章 廷議第1300章 朝會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909章 擊破第九章 火併第1036章 婚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報第一十五章 操控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劉裕滅南燕之戰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1260章 萬象第1120章 豪族化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1018章 風角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四十九章 破局的希望第1347章 押解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951章 高貴鄉公冤氣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324章 瓜熟蒂落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950章 過河拆橋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841章 主動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957章 西事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1191章 補不足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十七章 變化第910章 放棄第1446章 龜幣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1207章 嚴防死守第995章 老人第1271章 道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1241章 去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245章 精舍(下)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中的戰鬥(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992 居喪之人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二百章 蛻變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1287章 初心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神速(上)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811章 鴻篇鉅著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910章 放棄第1085章 餘波第1327章 廷議第1300章 朝會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909章 擊破第九章 火併第1036章 婚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報第一十五章 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