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避其鋒芒

入秋之後,雨水漸多。

潁川潁陰縣,滿頭銀髮的荀畯坐在自家池塘外,默默看着僕婢們採藕。

池塘之外則是剛剛收完的粟田。

農人正往田內放水,準備播種下一季的小麥,以待明年五月夏麥滿倉。

靜靜看了會後,荀畯拿起一封信,仔細審讀。

信是荀崧寫來的。

從輩分上來說,荀崧算是他的族弟,曾任中護軍,組織過新安之役,後轉任荊州都督,直到王敦接任爲止。

因王敦病重,南陽樂凱舉兵圍攻襄陽,荀崧又被派了出來,並帶着自江州徵集的水陸兵馬西行,增援襄陽,目前剛剛抵達夏口。

荀崧寫信過來,其實是探聽河南內情。

荀畯沒有說太多,只論了論家誼,然後把晉陽論道會議上樑王提及的三大志向詳細講了一遍,遣人帶回。

從來信的字裡行間看,荀崧其實是知道一點晉陽之事的。

不過三個月,這種大事便哄傳南北——傳播主力肯定是諸郡豪族了。

但建鄴那邊只是隱約知曉一點大概,荀崧是重點詢問那十幾天的具體情況了。

荀畯沒打算藏私,悉數告知。

他已經退養在家,濟北也不待了,就住在潁陰老宅,閒來無事,就喜歡坐觀天下風雲變幻。

“多少年了啊,又出來一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人。”荀畯呵呵一笑,將信收起,然後看向前來拜會他的長社鍾氏子弟鍾昂、許昌陳氏子弟陳純,道:“你二人自鄴城來,聽聞那邊殺了兩個武學生?”

“有的。”鍾昂說道:“皆邑之小吏,被殺後拋屍河中,後被發覺,到現在也沒弄清誰殺的。”

“還能是誰?”陳純笑道:“前幾年要麼攻匈奴,要麼大災,度田停了,魏郡豪族以爲此事半途而廢了呢,沒想到又開始了。狗急跳牆之下,什麼事幹不出來?不過說真的,叛亂程度比漢光武那會輕多了。”

衆所周知,劉秀依靠豪強勢力建國後,不甘心受制,開始利用建國的威望度田。

這個時候地方上就出現了大量“盜匪”。

軍隊去鎮壓的時候,盜匪很快散了,找不到。

軍隊一走,盜匪再度出現。

這說明什麼?說明地方官員和豪族完全勾結在一起,所謂盜匪不過是豪族部曲罷了。

劉秀一開始決心很大,殺了不少官員,但殺到最後,也有些怕了,因爲盜匪殺不完,地方人心思亂,再搞下去整不好要爆發大規模叛亂甚至內戰。

到了最後,他也被迫妥協了,放棄追究地方官員的責任,允許盜匪互相檢舉,五人有一個首級就行。

度田好像成功了,又好像沒完全成功,總之很蛋疼。

這其實和政權底色有關。

劉秀孤身入河北,靠娶富婆發家,即便後來在統一戰爭中攫取了部分權力,但終究底子不行,他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值得稱道了。

邵勳同樣靠娶富婆發家,但他的軍隊不是別人贊助的,而是白手起家親自打造起來的,威望自然無與倫比。

且樑國二十郡縣一級層面有大量武學生官吏,地方上有府兵,胡人勢力也明面上投靠了他。

最重要的是,度田沒有擴大化,只在樑國二十郡施行,且永嘉年以前的事暫不追究。

樑國豪族既可保住永嘉之前侵佔的田地(如果有的話),還可至二十郡之外置產業,這在兵法上叫圍三闕一。

但即便如此,當度田度到頭上的時候,依然有人鋌而走險,只不過規模不大,屬於零星叛亂。

“邵太白此人,奸猾似鬼。”荀畯笑了笑,道:“昔年我去濟北坐鎮,打退匈奴攻勢後,人還沒走呢,就開始在濟北置二府八防府兵。這人是有縫就鑽,看到機會就上,沒機會的時候就默默等待。”

鍾昂、陳純哈哈大笑。

“荀公,聽聞右金吾衛之兵已出滏口,前往鄴城了,河北的亂子能大起來嗎?”鍾昂又問道。

“大起來?誰來鬧大呢?”荀畯瞥了這個後生一眼,道:“都想別人送死,自己坐享其成,如何能成事呢?”

“漢光武度田那會,青徐幽冀豪族都是打過仗的,而今這些人能做什麼?濟陽虞家居然只敢驅逐度田縣吏,不敢殺之,你說說這心氣能和那會比嗎?”

“要想達到後漢初盜匪此起彼伏的地步,怕是難嘍。”

荀畯這話說得鍾、陳二人連連嘆氣,也有些慚愧。

平心而論,雖然潁川不在度田範圍內,但此郡北面是滎陽、東面是陳留、陳郡、南面是汝南,都是樑國屬郡。西面的襄城郡雖然不在樑國疆域內,但那是樑王最早掌控的地盤之一,本身也缺乏大家族,田畝清查得比汝南、陳留、平陽、魏等樑國屬郡還清楚。

潁川被四面包圍了啊!

作爲潁川土族,他們又怎麼可能不焦慮呢?

“荀公,既然樑國豪族貪生怕死,那麼能不能——”陳純低聲說道:“能不能讓吳兵或匈奴打醒樑王?”

“嗯?”荀畯扭頭看向陳純,眼神晦暗不明。

陳純嚥了口唾沫,硬着頭皮道:“我等也不是要讓樑王兵敗身死,畢竟他驅逐匈奴是有大功的。只是——只是想讓他‘相忍爲國’罷了。”

“哈哈!”荀畯突然大笑了起來,道:“‘相忍爲國’有新解矣!從來都是邵太白喊相忍爲國,讓別人忍,如果有人讓他忍,則何如?”

陳純眼睛一亮,問道:“荀公以爲此計能成?”

“成個屁!”荀畯爆了一句粗口。

陳純不解。

“只要豪族兵不敢臨陣倒戈或割據投敵,樑王就不會讓步。”荀畯說道:“除非河東裴氏、南陽樂氏這類地接敵境的士族控制全境,舉郡而降,纔有可能讓樑王感受到不妙,進而讓步。可現在麼,你看看他們是什麼態度?”

陳、鍾二人對視一眼,盡皆無言。

南陽樂氏還在徵集人手圍攻襄陽,河東裴氏更是沒有動靜,徐州那邊有庾亮坐鎮,似乎也出不了岔子,此情此景,確實不能指望樑王讓步。

這其實就是一個比誰先承受不住壓力、誰先眨眼的遊戲。

河東不度田、南陽不度田、徐州更不度田,人家還有點念想,又怎麼可能冒着舉家遭難的風險叛亂呢?

真正跳出來的,都是那些底蘊不足、沉不住氣的小家族罷了。

“你們啊!”荀畯嘆了口氣,道:“想的都是蠢招。與其這般明着來,不如暗地裡聯姻樑王心腹將佐,看看邵太白是不是能狠下心來,連自己的族人、門生、姻親都殺。”

陳、鍾二人心下一動,暗道這招好狠。

“你們也別胡思亂想,輕舉妄動。”荀畯又道:“這招肯定有人想到過。前兩年中壘將軍張碩娶東海王氏女爲續絃妻,都忘了嗎?後來北伐代國,張碩幹什麼去了?率軍屯於汝陰,防備吳兵偷襲,鎮壓譙、沛叛亂。看似方面大將,實則其前途已被不少本不如他之人超過,往上走難之又難。”

二人愕然,原來還能這麼解讀?到底是不是這樣,後面多加觀察即可。

“也別多想了,人啊,知足安樂即可。”荀畯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心情有些低落:“當是時也,舉世之人莫能與之相敵。你問我怎麼贏,只有一招,避其鋒芒,以待天時。”

說完,荀畯嘆了口氣。

他雖然在給人出主意,但就其本心而言,他其實不想反。

原因可能想不到,他一生妻妾五十餘,是樑王好幾倍,但愣是沒一兒半女,最後沒辦法,過繼了侄子荀識爲嗣子。

有人可能視同己出,把嗣子當做親生的培養,但荀畯做不到,心裡總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這個情況,折騰個屁!他擺爛了。

如果有好漢敢和邵勳對着幹,他不介意在一旁看笑話,甚至暗中出出主意,可若讓他親自下場,卻絕無可能。老子連親生子嗣都沒有啊!

陳、鍾二人則仔細琢磨着“避其鋒芒、以待天時”這句話。

是啊,任你如何英雄了得,總有老去、死去的那一天。

你敢保證伱的兒子和你一樣精明麼?

你的兒子就沒你那麼大的威望。

數百年“積弊”,你想逆天而行,卻沒那麼簡單。

“秋池漲水,船分細浪。夏天吃了菱角,甚是美味,秋日又能食藕,妙哉。”荀畯突然笑了,道:“我老矣,便如這秋池裡的陳根故葉,終將銷化成泥。”

陳純、鍾昂二人神色一正,認真聽着。

荀畯站起身,在池邊漫步徜徉着,道:“但蓮藕年年發新根,月月換新葉,邵太白一世英雄,終將如同這陳根故葉一樣逝去,他的新根纔是你們的對手啊。”

說完,不知道爲何,荀畯竟然有些唏噓,同情起邵勳來了。

邵太白,你終究生不逢時,沒降生到好年代啊。

這個世道,給了你崛起的機會,但又限制了你的才情,終日在一張大網中反覆掙扎,即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定很累吧?很憋屈吧?

君心似此,卻無人知。

無人知兮,可嘆息。

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1243章 老區第十七章 先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1173章 議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803章 意辛山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1292章 陪伴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七章 文昌殿第1257章 行田(下)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古代屠城第1088章 預演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337章 後方掃蕩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1348章 國防義務(月票加更6)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八章 兩京第893章 財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一十二章 爭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991章 面見(下)第1422章 感悟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1352章 空虛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爲盟主小蔡想睡覺加更)第1218章 威逼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五章 學生第一章 行路(上)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320章 “地中海”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1018章 風角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1340章 堆積的量變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803章 意辛山第975章 暢談第882章 商隊第794章 新兵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四章 勸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1066章 終極目標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982章 王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820章 意見第三十章 勤王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1193章 能力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1241章 去國第1273章 風氣第1258章 新舊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428章 馬與人第940章 代理人第825章 着手準備
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1243章 老區第十七章 先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1173章 議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803章 意辛山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1292章 陪伴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七章 文昌殿第1257章 行田(下)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古代屠城第1088章 預演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337章 後方掃蕩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1348章 國防義務(月票加更6)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八章 兩京第893章 財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一十二章 爭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991章 面見(下)第1422章 感悟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1352章 空虛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爲盟主小蔡想睡覺加更)第1218章 威逼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五章 學生第一章 行路(上)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320章 “地中海”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1018章 風角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1340章 堆積的量變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803章 意辛山第975章 暢談第882章 商隊第794章 新兵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四章 勸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1066章 終極目標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982章 王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820章 意見第三十章 勤王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1193章 能力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1241章 去國第1273章 風氣第1258章 新舊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428章 馬與人第940章 代理人第825章 着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