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

天晴一段時日後,地面狀況大爲改善,山間再度響起了清脆的馬蹄聲。

從八月初到八月中,雙方在樓煩故城至秀容城、汾陽故城這個三角地帶展開了襲擾與反襲擾。

雜胡一般比較喜歡這種戰鬥方式。

雙方不直接接觸,而是拉開距離,在丘陵、河谷間騎射,看誰騎術好,看誰箭術佳,看誰熟悉地理環境。

騎術、箭術雙方差不多,地理環境匈奴人是真的熟悉,因此時常越過殘破不堪的樓煩故城,滲透到東邊,襲擊正在修路的丁壯。

好在都是山間小路,過不來幾個人,也待不了幾天,驛道在慢慢恢復之中,直至最終能夠使用。

樓煩故城也在慢慢修繕。

原本的土牆實在太破了,多處坍塌,僅存的城牆內外乃至城牆上都長滿了野草,在風中飄飄蕩蕩。

城內除了羊糞外什麼都沒有,清理了很久才能勉強住人。

重修樓煩故城不僅僅是爲了戰爭,事實上邵勳打算在這裡開設第二個牧場:一個可比肩廣成澤的大型牧場。

八月下旬開始,道路漸漸完善,修建重點變成了樓煩故城。

不但城牆破損修補完畢,連倉城也緊急修建完畢,可儲放糧食六十餘萬斛。

與此同時,調到西邊牧馬的晉軍騎兵越來越多。

牧馬完畢之後,他們一般就向西直衝,捕殺匈奴牧民,然後把人頭去晉陽領賞。

雙方戰了旬日左右,匈奴人漸漸有點吃不消了……

喬衷的使者喬豫在八月底抵達了平陽。

城內外的人氣少了許多。

曾經緣城開設的店鋪生意清淡,店家坐在門口直打瞌睡,偶爾遇到客人時,臉上的老褶子都綻開了笑容,熱情得很。

喬豫很清楚,這裡面有的人擔心時局混亂,躲去鄉下了。

有的人與國人(匈奴五部)關係密切,或者沾親帶故,害怕被清算,已經舉家西遷至關中。

還有的人則被抓了壯丁,轉輸糧草軍資。

他在外面轉悠了許久,觀察了平陽的人心百態,這才騎馬去了城東中常侍王沈的府邸。

洛陽王府賓客盈門,平陽王府也不遑多讓。

去年,中常侍王沈的養女王氏年滿十四歲,姿容俏麗,入宮爲左皇后,鬧出了好大一場風波。

以前劉聰經常在後宮嫖到失聯,大臣們的奏章就由以中常侍王沈爲首的幾個宦官把持,很多壓根就不送進去,慢慢就掌握了不少權力,這引起了宗室、朝臣的不滿,於是趁着劉聰從後宮出來的機會,上疏攻訐,說卿士們看到王沈車駕的塵土就要下車,州郡選舉被王沈等人深度插手,官員們要辦事還得出錢賄賂,如此種種……

當然,最後沒什麼結果。

劉聰被王沈等人矇蔽,劉粲與王沈等人勾結,自然不了了之。

王氏入宮之後,因爲長得漂亮,又年紀幼小,天真爛漫,極得劉聰寵愛,直接封爲左皇后,讓一干宗室、朝臣大爲震怒。

朝廷這個樣子,他們也不怎麼怕劉聰了,直言進諫,核心問題是王氏身份太差,沒資格當皇后。

是哩,無論是大晉還是匈奴,都是看身份的,只不過程度有別罷了。

“六宮妃嬪,皆公子公孫,奈何一旦以婢主之?”——這是最關鍵的,王沈“刑餘小丑”,養女王氏形同閹宦醜類,與“爾母婢”的身份差不多,居然也敢爬到士家女子上面?

攻訐到最後,還是沒什麼結果,聰哥不聽,奈何?

其實這些朝臣、宗室們得感謝邵勳。

沒有他給的強大的壓力,劉聰指不定要幹啥呢,讓你們族滅都不是不可能。

也就現在這會要講團結,不太好動手,不然樂子大着呢。

這兩件事一出,旁觀中立的人都明白了,沒人能扳倒中常侍王沈、宣懷、俞容、中宮僕射郭猗、中黃門陵修一黨——宣懷養女宣氏以美色應召入宮,立爲中皇后。

這些人喜歡在宗族、姻親、故舊、鄉黨中尋找年歲稍大的漂亮女童,收爲養女,然後送入宮中。

僅此一點,你就搞不過人家,除非天子也好男色……

作爲匈奴貴族,喬豫也得走中常侍的路子,今日就是了。

王沈往日多在宮中,今日卻在府中,聞知喬豫來了後,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居然直接召他入內,不用排隊了。

喬豫有些詫異,不過也沒說什麼,在婢女引領下,很快在後院的假山池塘旁邊見到了王沈。

“拜見明公。”喬豫沒有猶豫,直接拜倒在地。

許久沒有聲音。

喬豫將頭壓得更低。

“起來吧,坐那邊榻上,我有話要問。”渾厚中正的嗓門響起。

喬豫麻利地起身,眼角餘光瞟了下,見得張只容單人的坐榻,便坐了上去。

王沈擡眼打量了下他,道:“第一次來我府上?”

“是。”

“奉誰人之命而來?”

“族兄之命。”

“喬衷?”

“是。”

“東西我收下了。”王沈彈了彈手中的禮單,說道:“令兄遣你來何事?”

“請陛下益兵。”喬豫答道。

王沈眼神一凝,失聲道:“邵賊又來了?”

喬豫看他失態的樣子,心中暗歎,天子爲何如此寵信閹人呢?正兒八經的國事,卻還要這些閹宦醜類幫着說話,才能辦成,直讓人寒心。

“邵賊還在晉陽,其外兵屬劉靈兵發樓煩,修築城塞、囤積資糧。”喬豫答道:“樓煩、羊腸倉、晉陽間二百餘里,糧車絡繹不絕。左近山谷之中,牛羊馬驢成羣,幾不下五十萬。晾曬的乾酪堆成山峰,擠出的白乳流淌成河,更有那積粟,幾座城都放不下。邵賊在認真準備戰事,興許下個月就打來了。”

王沈霍然起身,在庭院中走來走去,如同焦躁的困獸一般。

喬豫面無表情,心中卻更加鄙視。

都什麼人啊,這般沉不住氣,也能把持大權,實在可笑。

“喬將軍。”王沈突然走到喬豫身前,直勾勾地看着他,問道:“你和我說實話,若邵賊大舉發兵擊平陽,可擋得住?”

“冠爵津那邊多半過不來。”喬豫說道:“但秀容一線太危險了。吾兄不過數千兵,即便能徵發些許部落丁壯,也擋不住邵賊的數十萬人馬。”

王沈愣住了:“邵賊有這麼多兵?”

喬豫愕然。

他只是隨口誇大了下,你還真信啊?不過這樣也好,於是臉色沉痛地說道:“吾兄守土有責,自當勠力殺敵,然以數千疲憊之衆,擊數十萬驍銳之兵,難矣。故請益兵,遲恐不及。”

王沈的臉上起了些許惶恐。

幾十萬兵,一旦衝破北山阻截,直入平坦的河汾谷地,誰還能擋住?

可以說,呂梁山是最後的機會,因爲山道崎嶇,補給不易,同時也展不開兵力,地形還很複雜,容易被偷襲糧道,故可稍稍遲滯晉軍。

但如果讓他們鑽出了連綿的羣山,該怎麼擋?

“此事我記着了,明日回宮,便和陛下說。”王沈深吸一口氣,道。

他積攢的財富數量,就和邵賊積累的糧草一般高。

一旦被奪取,他感覺也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畢竟一輩子的追求沒了。

不行,得往關中轉移一些。

但太子劉粲最近和他有些生分了,轉移過河的財貨、糧食、僕婢、莊客能保住嗎?

劉士光(劉粲)這人,也是夠絕情的,當初用得着自己的時候,曲意結交,現在地位穩固、大勢已成,就漸行漸遠了。

長安那邊已經形成了新的權貴圈子,和平陽這邊不是一路人,這讓王沈很是煩躁。

實在不行,只能動那一招了。

劉聰愛小媽,劉粲也愛小媽。

今上若崩,皇后變成太后,然後再變成嬪妃,肯定要服侍新的皇帝。

劉粲經常偷偷打量上皇后樊氏(原張太后侄女、皇后張徽光侍婢)、左皇后王氏、右皇后劉氏、中皇后宣氏,顯是色慾薰心之輩。

他就等着今上駕崩,好接手父親的後宮呢,就像今上當年接手父親劉淵、兄長劉和的後宮一樣。

有的後宮嬪妃,甚至有望傳祖孫三代人——其實也就十幾年。

“秀容、汾陽故城那邊好好打。”王沈拉住喬豫的手,說道:“若立下功勞,我一定啓奏天子,爲汝加官進爵。”

“謝王公栽培。”喬豫大喜,再拜。

心下卻頗有些麻木之感。

還能怎樣?勉力抵擋唄。

喬氏是匈奴貴族,多在軍中爲將。

這些年,有的族人跟太子去了關中,有的戰死沙場,有的還留在平陽爲官。對大漢的國勢,個個都有些悲觀。

說實話,喬豫和他族兄喬衷都不認爲大漢打得過邵賊。

唯一的懸念,就只是他們能在邵賊洶涌澎湃的攻勢下,堅持多久罷了。

其實這個國家又何止他們這樣想?

這幾年不斷有人跟隨太子劉粲西行,連帶着家人僮僕、部落牧奴、莊客部曲等等。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畢竟有着黃河阻隔,邵賊沒法輕易攻入關中,看起來更加安全,能苟延殘喘很多年。

從去年開始,遷移達到了頂峰,一年走了不下十萬人。

今年少了許多,但還是有人在走。

這是一種很惡劣的行爲,極大動搖了人心。天子曾下詔禁止,只允許遷移了一萬餘落、七八萬口諸部牧人西行,作爲太子劉粲的根基之一,其餘人等一律不準西渡,除非得到朝廷允准。

但詔書是詔書,還可以走中常侍王公的路子嘛。

喬豫沒打算把家人遷至關中。

死就死了,能怎樣?

他更擔心的還是朝廷安危啊。

離開王沈府邸後,喬豫又南下河東,催督一批糧草、器械。

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1191章 補不足第957章 西事第864章 試點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1081章 人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953章 結算(上)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階段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1079章 丟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894章 探望第886章 改制(下)第十三章 無題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四章 攤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851章 安插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955章 亮子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1144章 “雙向奔赴”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841章 主動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959章 考較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845章 制度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十五章 幕府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860章 離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904章 亂戰(下)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989章 岔路第十四章 偉力第916章 議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1106章 臘月(下)第889章 動態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834章 衝鋒!第1199章 閒人們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1180章 陰館第890章 覺醒第八章 兩京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
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1191章 補不足第957章 西事第864章 試點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1081章 人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953章 結算(上)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階段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1079章 丟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894章 探望第886章 改制(下)第十三章 無題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四章 攤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851章 安插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955章 亮子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1144章 “雙向奔赴”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841章 主動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959章 考較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845章 制度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十五章 幕府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860章 離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904章 亂戰(下)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989章 岔路第十四章 偉力第916章 議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1106章 臘月(下)第889章 動態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834章 衝鋒!第1199章 閒人們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1180章 陰館第890章 覺醒第八章 兩京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