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瓜熟蒂落

李重得到回覆後,立刻以銀槍左營督蔣恪爲先鋒都督,領銀槍左營六千、左驍騎衛府兵三千六百、左長直衛府兵二千四百、右龍虎衛府兵二千四百,總計近一萬五千戰兵,外加河北鎮兵萬人、幽州丁壯五千充當後勤輔兵,趕着大車,自北平出發,浩浩蕩蕩東行,開往遼西。

四月初七,左驍騎衛長史許猛率兩千餘人抵達令支縣外,縣令公孫甫打開城門,迎樑軍入內。

“將軍……”公孫甫躬身一禮。

許猛從馬背上下來,在包袱中掏摸一番後,問道:“有紙筆麼?”

在他身後,馬蹄聲陣陣,大隊人馬仍在一刻不停地前行。

公孫甫被問懵了,不過縣丞很機靈,立刻令人取來紙筆,並搬來案几。

許猛直接跪坐在地上,問道:“汝哪裡人?”

“祖籍襄平,曹魏時宗黨四散北平、遼西、燕等……”

“夠了!”許猛直接提筆落字,片刻即成。

公孫甫接過一看,只見上面寫道:“朕膺乾符,以臨萬邦,澤被遐邇,化行幽明。近聞遼西郡令支縣縣令、遼東襄平人公孫甫識時達務,舉城歸誠,深明順逆之理,克彰忠(《之懷。朕嘉其誠節,特允所請。

今以原職敕授公孫甫仍領縣令,總攝縣事,撫安黎庶。其當勤修本職,督課農桑,清肅奸宄,輸賦均徭,毋使境內失寧。若能使民安其業、吏畏其法,朕不吝爵賞;倘有怠惰乖方,亦必明正典刑。

佈告縣中,鹹使知悉。”

“拿去張貼於顯眼處。”許猛說道:“官印、袍服一會自有人給你。”

說罷,見自己的戰馬已休息得差不多,便起身上馬,揚長而去。

縣城外的驛道上煙塵漫天,旌甲耀眼。

一輛輛車、一隊隊人馬,肅然通過。

道旁時不時有騎士策馬而過,口中大呼:“五十萬大軍徵遼,舉義歸正,原職留任,舉兵相抗,寸草不留……

令支縣上下靜靜看着。

邊塞之地的官員,都不是嚇大的,不會你說五十萬大軍他就真信了,但樑軍規模遠勝燕(王)國也是真的。至於戰鬥力如何就眼前這些兵而言,堪稱驍銳,不是一般部落兵或豪族部曲可以抵擋的。

這麼多大軍壓過去,只要自己不出錯,勝算很高的,他們投降似乎沒什麼問題。

“回去。”公孫甫一揮袍袖,大聲道:“將大梁天子旨意張貼出去,請人宣講。縣內若有異動,即行鎮壓,勿要遲疑。復遣人至鄉里,徵收糧草、役畜,若王師需要,則送往軍中。”

“王師若不要呢?”有人傻傻地問道。

公孫甫懶得和他多說,只道:“不願給的話,就說王師不日即到,全族死難無孑遺矣。”

話說得很清楚了,王師要不要令支縣提供糧草不要緊,先收上來再說,不交的就拿大梁王師的名頭恐嚇他,而今到處是過路的兵馬,就不信他不怕。至於這些糧草、牲畜將來怎麼處置,再議。

高啊!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我都能弄來財貨。

而在陽樂縣城之內,一場激戰剛剛爆發。

慕容皝所置遼西護軍宋晃帶人衝向太守府,府君孫興早就得到了消息,組織了一幫家兵與宋晃的人馬展開

了混戰。

雙方從大街上殺到太守府,一時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陽樂胡漢百姓驚慌失措,奪門而出。

時至傍晚,金烏西垂,而百姓惶惶然,直如末日來臨。

沒有人收攏他們,沒有人指揮他們,沒有人給他們發放器械,一切都亂了,遼西最高軍事首領都叛了,還打個球。

入夜之後,消息傳到了更遠的鄉間。

有的部落首領聽到後,連夜帶着部衆撤離,向北遁入山中;有的部落首領則當無事發生,只嚴加戒備而已;還有的部落首領四處遣人打探消息,看看樑兵到哪裡了,準備舉旗歸正。

當然還有人向東逃往臨渝城的,這裡安置了一部分歸屬慕容氏的段部鮮卑百姓,且牧且耕,燕國官員逃進去後,直接被取了首級,以爲戰功。剩下的人駭然,顧不得休息,連夜向東竄入草莽之中。段部鮮卑遣騎收捕,得十餘人而還。

初八夜,許猛率數百騎抵達陽樂城外,正遇孫興率殘部出逃,一通亂箭之下將其射傷。

孫興墜落馬下,口吐血沫。

許猛本來要繼續向東的,聽到此人名諱,有些氣不過,又轉過身來,拿腳踹了下垂死的孫興,怒道:“汝爲衣冠士人,奈何從胡?”

孫興呵呵笑了兩聲,雙眼看着夜空中清冷的殘月,道:“晉季喪亂,河北不寧。我奔平州,慕容公以禮相待,此恩深重,唯以死報之。”

“愚蠢!”許猛冷笑一聲,道:“今百萬大軍徵遼,小小慕容如何相抗?我倒要看看你家下場如何?”

說罷,直接離開,繼續向東進發。

孫興躺在地上,雙眼直勾勾地看着天空,很快就氣絕身亡。不一會兒,有數名小兵湊了過來,將其首級剁下,期間甚至還爭搶廝打了起來。

陽樂城外過兵的動靜徹夜未休。及至天明,當更多的人馬洶涌而至時,所有甘心或不甘心的人都老實了,這般規模的大軍,他們確實沒辦法抵抗。

而自臨渝城方向出逃的人在四月十一日左右抵達臨渝山,中途遇到在附近放牧的部落,雙方皆不敢留,紛紛收拾帳篷、器具,趕着牛羊往內陸腹地躲避。

遼西郡數縣、三百里土地,就這樣在數日之間內失陷於樑兵之手。

李重收到消息的時候,幾乎沒有絲毫詫異之色。

他的北平行營目前有府兵、禁軍精銳約七萬戰兵,爲了服務這七萬戰兵,還有差不多與其同樣數量的輔兵————一半由河北鎮兵、幽州雜胡、豪族部曲組成。

這十餘萬人馬,號稱五十萬一點問題都沒有。

遼西這一路屬於瓜熟蒂落,瞬息平定,接下來就是考慮要不要自此遣一支偏師東出了。

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他也把目光投向了北方。

燕山山道之中,大梁輔兵、民夫正在轉運資糧,填滿一個個臨時修建的倉城。

道路也在粗粗修繕之中甚至可以說一邊運一邊修,盡全力確保前線糧草不缺。

四月十二日的時候,燕王邵裕已帶着大約一萬人馬屯駐於平剛故城左近,並督促輔兵及烏桓牧人夯土築城,並砍伐樹木修建倉庫。

十三日,第一批六千斛粟麥運抵平剛故城,這說明了很多事情……

“宇文氏還在等什麼?都四月中了,還不發兵。”邵裕盤腿坐在草地上,看着站在他面前的一孩童。

孩童只有五六歲,手裡抓着一張比他臉還大的胡餅,時不時咬一口,然後又從胡餅後面露出一雙眼睛,偷偷打量邵裕。

邵裕起了玩心,伸出手捏住孩童胖嘟嘟的小臉,笑道:“就知道吃。”

孩童倏地一下跑了。

此人名叫悉羅騰,被他父親悉羅侯的舊部擁立爲主,然後以他的名義歸降大梁。

小小孩童還不曉事,已然立下徵遼之戰的首義之功,連天子都知道他的名字了。

侯莫陳參似乎認識這夥烏桓人,交涉一番後回來了,稟報道:“殿下,經此向東可至白狼山,山東有凡城,漢末好像打過仗,烏桓人慘敗。”

“平日裡有空認認字。”邵裕說道:“我父當年身邊不少大將就不識字,都是慢慢學會的。無需多,識數百字足矣,最多千字。

侯莫陳參震驚無比:“竟然要認識一千個字?比殺一千人還難。”

裴滿在旁邊聽了大笑,這種混賬話也就此人能說得出來了。

邵裕向侯莫陳參解釋道:“漢末時,魏武率軍來攻,於凡城大破烏桓聯軍,斬蹋頓,遂收柳城。你倒是和我說說,而今柳城有什麼人?”

“我找相熟的可朱渾氏的人打探了,慕容皝以東夷校尉封抽,率步騎兵五千餘固守此城。柳城縣境內尚有成周、冀陽、營丘等郡,各有守令。”

“此五千兵何來?”邵裕問道。

打老仗的人,不會一看到慕容鮮卑兵就覺得人家是鮮卑人,事實上還還可能是漢人、烏桓人、匈奴人,高句麗人乃至歸降他們的宇文氏牧人,所以一定要問清楚,以此來判斷戰力————像此番迫降悉羅部烏桓,史書上不一定會詳細寫,很可能只寫他道中遇“鮮卑”,破之,

事實上與他交手的是慕容鮮卑帳下的烏桓降兵。

“多爲慕容廆安置在柳城的河北豪族兵。騎軍可能是鮮卑,但最多千餘。”侯莫陳參說道:“成周、冀陽、營丘都是僑郡,以種田爲營生。”

“你覺得該怎麼打?”邵裕問道。

“殿下,我們有萬人,驍勇善戰,直接衝過去就是了。”侯莫陳參說道。

“我還沒等到招討使軍令。”邵裕有些着急地站起身,道:“到華!”

“末將在。”到華遠遠聽到,大聲應道。

邵裕朝他招了招手,又眨了眨眼。

到華一溜小跑過來。

邵裕湊到他耳邊,低聲道:“你揀選精騎千員,吃些食水,好生休憩,入夜後隨我東進偵察一番。”

“殿下,你————”到華想說他老毛病又犯了,終究沒敢。

燕王的威望最近有些高漲,他也不太敢犯顏直諫了,於是只能委婉地提醒道:“殿下,那位拓跋將軍似乎接到了命令,要看着你呢。”

邵裕扭頭看了眼正倚靠在草堆上閉目假寐的拓跋思恭,笑了笑,道:“無妨,還多了千把精兵呢。”

到華無語。

“好啦,只是偵察而已。”邵裕捶了捶到華的胸口道:“孤不再親身廝殺了,如何?帶着十匹馬還怕跑不掉?你怎麼想的?難道你護不住我嗎?”

到華一聽,憤然道:“殿下何出此言?末將便是粉身碎骨,也要護得殿下週全。”

“什麼粉身碎骨?莫要說胡話。”邵裕笑道:“快去準備。”

“遵命。”到華無奈領命而去。

邵裕叉着腰站在場中,發現悉羅騰又拿着胡餅出現在了不遠處。

這纔多久,胡餅竟然沒了一半,這孩子太能吃了!

邵裕衝過去一把抱住他,哈哈大笑。

悉羅騰撲騰着小腿哇哇大叫。

“以後跟我一起征戰。”邵裕捏了捏他胖乎乎的臉,說道:“我教你武藝。”

悉羅騰哭了出來。

“給你胡餅吃。”邵裕說道。

哭聲稍止。

“唉,罷了。”邵裕不知道想起了什麼,將小孩放下,道:“不騙你賣命了。”

說罷,手撫刀柄,巡視起了營地。

小孩跟在他後面。

邵裕停下,他就停下,邵裕往前走,他也往前走,活似個跟屁蟲一般。

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1105章 臘月(上)第810章 疫第1242章 在途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903章 亂戰(上)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八十九章 求官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1149章 攪動第1446章 龜幣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800章 崇明觀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上)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1285章 團聚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1435章 劫難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881章 力真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1107章 登高第1129章 我忍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434章 新家第1298章 故地第957章 西事第980章 冊封第十四章 偉力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1199章 閒人們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1057章 襄樊第1053章 落日第1360章 戰利品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341章 矛盾公開化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1116章 書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
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1105章 臘月(上)第810章 疫第1242章 在途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903章 亂戰(上)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八十九章 求官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1149章 攪動第1446章 龜幣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800章 崇明觀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上)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1285章 團聚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1435章 劫難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881章 力真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1107章 登高第1129章 我忍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434章 新家第1298章 故地第957章 西事第980章 冊封第十四章 偉力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1199章 閒人們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1057章 襄樊第1053章 落日第1360章 戰利品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341章 矛盾公開化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1116章 書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