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

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

宿羽之名,源於倦鳥歸巢。

整體而言,這座掩映在山林之中的宮殿環境清幽,風物美麗,是一個不錯的頤養性情的地方。

從天子下詔的那一刻起,襄城、潁川、河南、汝南、南陽五郡就徵發了六萬丁壯。

有人開始整修道路,不僅僅是宿羽宮,從樑縣到廣成宮再至宿羽宮的驛道坑窪之處,盡皆填平。

有人收割乾草,清理雜木,轉輸資糧,將草料倉、柴房、邸閣徹底填滿。

還有人將不經常住人的房屋打掃了一番,門窗、屋頂之類多有修繕。

最後,趁着冬季枯水期,廣成澤稍稍有些失修的陂池、堤壩得到了維護,河道、灌渠也被徹底清淤,甚至新開挖了一小段,以應付逐年滋長的戶口。

六萬丁壯在冬月十五前後走了,隨後便是從河北趕來的右飛龍衛府兵四千八百人、從平陽、河東、弘農趕來的黃頭軍四營各一部計萬人,這些人屯駐在廣成澤附近,從外圍三十里開始層層駐防,設卡查驗。

一連忙活了好幾天,直到聖駕抵達前夕,整個廣成苑才徹底平靜下來。

冬月十六,原陳郡太守、現太常寺少卿華恆抵達了宿羽宮碧霄殿,召見了來自諸郡的士人、商徒。

士人、商人這個羣體其實還是有一定重合度的。

大家族分工明確,有人做官保駕護航,有人治學打響名氣,有人經營莊園維持家族根基,有人操練莊客部曲以爲武備。

而在靠近大城市或者比較富庶的地方,莊園內有一定數量的糧食、布匹、果蔬、牲畜剩餘,或者林木等經濟作物用不掉,就會想辦法賣掉,這些在家族裡面都有專人負責。

平原華氏的華迎之就是這樣的人了。

曾祖華廙,晉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已故。

祖父就是眼前這位華恆了,晉駙馬都尉,樑陳郡太守、太常寺少卿。

父親華俊,原本在家治產業,開國後去一河之隔的濟陰郡當了個縣令。

而他華迎之,本來該出仕了,家族也有門路,但現在情況起了變化,他要爲南下江東做準備。

坐在他身邊的是一位名叫胡毋休的年輕人。

華恆目光自孫子華迎之身上掠過,看向胡毋休,擠出了一點笑容,道:“智周,老夫還擔心你嫌路遠就不來了。甚好,天子昨日道次館驛,還問起你了。”

胡毋休一聽,受寵若驚,立刻起身行禮,道:“得天子垂顧,誠惶誠恐。”

華恆見他這副模樣,笑了,道:“一點不像你父祖放達。”

呃,當然不像了,畢竟不是親生的。

想當年,胡毋輔之管不住自己的嘴,就是喜歡喝酒,喝個不停,最後把身體喝垮了。

他兒子胡毋謙之酗酒更厲害,不到三十歲就死了,竟沒比父親多活幾年。

父子兩人都死在酗酒上面,讓人喟嘆不已。

胡毋輔之本有大機緣。

今上非常嘉賞他的文采,常用爲書記,引爲近臣奈何奈何。

胡毋謙之娶琅琊王氏女,無後,於是過繼了族子胡毋休爲嗣。

此人與胡毋輔之、胡毋謙之父子完全不一樣,但因着福澤,依然能得到天子垂問。

但胡毋休才學一般,也不會經營名聲,早早就開始居家治產業,竟是放棄仕途一脈了。

可惜!

胡毋休身旁則是濮陽成公繇。

前晉有成公綏,得張華賞識,位列國子博士;又有成公簡,任太子中庶子、散騎常侍,後奔苟晞,俱死;還有成公忠爲關內侯,成公苞爲賈南風私府丞、黃門中郎將,成公重爲大鴻臚等。

至本朝,成公段爲將作大匠。

這個成公繇就是成公段之孫,同樣居家治產業。

華恆一一看過去,和每個人都略略說了幾句話,摸了摸底,許久之後才離去。

他一走,場中先是靜了一會,繼而熱鬧了起來。

來碧霄殿的衆人,整體比較年輕,最大也不過三十多歲而已,且多在族中治產業不入仕途,沒那麼多顧忌,說話比較隨意。

“山下材官南北二莊也住了一些人。”有人說道:“多來自雍秦並涼四州。”

“不止。還有胡人豪族呢,什麼折掘氏,聽都沒聽過。”

“永嘉倉城那邊是什麼人?”

“我等隨從都安置在永嘉倉城,你不知道?”

“原來如此。唉,身邊連個服侍的人都沒有,要不我也住永嘉倉城去。”

“多少人想來碧霄殿還沒機會呢……”

吵吵嚷嚷之中,華迎之悄悄湊了過去,道:“智周,過幾日清談,可有所準備?”

“還不知道天子要談什麼呢。”

“不是講了麼,‘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華迎之說道。

胡毋休聽了有些沉默。

這是《管子》裡面的話。聽聞諸皇子必讀《管子》、《鹽鐵論》、《商君書》,可窺邵氏家族教育一斑。

這句話裡面,士農其實都是捎帶的,真正要提的是工商吧?

而今北地太平,地廣人稀,只要不連年征戰,沒有永嘉、神龜年間那種駭人的天災,整體來看糧食還是夠吃的。天子又在北地度田,可想而知,工商之人會迎來較大的機遇。

其實族中也談過此事。

泰山郡還沒度田,但這是遲早的事情,莊園解體之後,以胡毋氏爲例,能保有幾百家莊客就不錯了,且多集中在主支,旁支別脈的日子怎麼過,大家都沒有頭緒。

要麼造反,逼迫天子讓步,要麼就南下江東,開闢新莊園,沒有第三條路。

但開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有可能虧損——帶幾百家莊客南下,一場疫病整不好就死一半人,莊園也開闢不下去了。

如果在開荒的同時,再搞些能快速回本的買賣——甚至只要能回一部分本就行——或許整個過程能更容易一些。

再者,而今大量奴婢被送到汴梁售賣,如果能經商致富,便有錢買更多的奴婢,對開荒大業有利。

從這個角度來看,天子其實也是在爲北地豪族南下掃清障礙,提供便利,減輕他們對度田的牴觸心理。

“清談何人主持?”胡毋休突然問道。

清談不是議事、問對,而是一場閒談聚會,有時候甚至士女也會被邀請過來,形式比較輕鬆、隨意,會準備好各種茶酒吃食,搞不好還有歌舞助興,但基本的主家或主持之人還是有的。

他們會引導話題,維持秩序,不令整場清談離題萬里,或者說什麼犯禁的事情。

胡毋休就想知道這個人是誰。

“丞相王夷甫。”華迎之說道。

胡毋休愣了一下。

那這就不是尋常的清談了,而是帶點國政的意味,正所謂“共商國是”是也。

胡毋休拱了拱手,表示感謝,他得好好想想了。

“卻不知陛下與會否?”成公繇在一旁聽得入神,出言問道。

華迎之看了他一眼,道:“必來。但多半如晉陽論道那般,最後參會,一錘定音。”

成公繇懂了。

他沒參加過晉陽論道,但聽說過這事。

那一次,還是樑王的今上讓武人侵門踏戶,成爲一股讓人難以忽視的勢力。

今大梁已經開國,朝中一堆武人出任高官大將,便是成果。要知道,在以往,便是徵鎮安平、四中郎將多半都不是武人來當,而是世家大族子弟,更別說刺史、都督了。

後朝史官治書,必然繞不過晉陽論道。

Wωω ★TTKΛN ★¢ ○

今又有“廣成論道”,卻不知會造成何等深遠的影響。

而在碧霄殿衆人方纔提到的材官莊內,吵鬧聲似乎更大。

原大將軍府金曹掾毌丘祿行走於衆人間,所至之處,不斷有胡人酋豪與他打招呼。

毌丘祿笑眯眯地一一回應,時不時停下腳步,與人交談。

他似乎會說一點烏桓語、鮮卑語、匈奴語,交談起來沒有太多的阻礙,更引起了一波波的好感,氣氛更加熱烈。

“普骨,今年的‘臘配’收到了吧?”見到普部貴人普骨聽時,毌丘祿立刻問道。

所謂“臘配”,其實就是做生意的分紅,因爲固定在每年臘日發放,故稱“臘配”。

今年還沒到臘日,但買賣其實早就結束了,毌丘祿令人先把代國那一衆貴人的分紅算出來,提前一個月發下。

“今年不少啊。”普骨聽熱情地迎了上來,大笑道。

他脖間的金鍊子更粗了,而且變成了兩根,兩隻耳朵上的金耳環也換了,個更大、更重,以至於毌丘祿擔心會不會把耳朵扯壞,但人家好像不在乎,要的就是這股氣派。

毌丘祿看過賬本,給普骨氏分了絹四千餘匹、錢千五百貫,還饒了點中原常見而草原沒有的日用品,大概價值幾百貫的樣子。

沒辦法,錢絹不足,商行手裡砸了一大堆糧食,都不知道怎麼處理。原因無他,洛陽、汴梁、鄴城等地採買草原貨物的官民,非常喜歡用糧食來買東西。

而糧食每多存一年,價錢就要賤上幾分,絹帛也差不多,都不如銅錢保值。

所以,做到最後,有些買賣都不敢做了,怕虧本——國朝商事不振,錢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爲了給你們準備臘配,真是費盡心力。”毌丘祿看了眼普骨聽的金鍊子,道:“幸好九月時朝廷出了一批絹帛,把糧食買走了,不然我都發愁。”

普骨聽笑了笑,道:“那批糧食送去淮南了吧?”

毌丘祿一愣,道:“你怎知道?”

“我家出了兩千騎,能不知道?”普骨聽說道:“這會大概已在淮南賣命廝殺了吧。”

“得了江東,你的臘配更多。”毌丘祿說道:“此番出兵,不虧的。”

一名鮮卑騎兵,出發前就給兩匹絹,戰後再依據戰功發放賞賜,倒也不是白驅使他們打仗。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就不全是錢的事情,不然的話,山遐山彥林直接加價,豈不是能令這些鮮卑騎兵當場倒戈?

“以前你這麼說,我不信。”普骨聽笑道:“得了幾年臘配,我信了。大單于趕緊打下江東吧,我倒要看看臘配能不能上一萬匹。”

毌丘祿亦笑。

錢之一物,能通神,無往而不利。

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1055章 託孤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1107章 登高第1163章 收尾第875章 爭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1085章 餘波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壞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1140章 挺進再挺進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十八章 平陽拾遺(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1034章 賭神(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1228章 強勢第1218章 威逼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889章 動態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912章 鹽池畔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1047章 會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1235章 擺爛第1166章 震盪(下)第893章 財政(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陽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904章 亂戰(下)第958章 策略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八十一章 今昔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1170章 表兄弟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1154章 深淺第二十章 撤離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四十章 班師第1148章 我進來了!(爲盟主血色天明加更)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886章 改制(下)第1216章 王與周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1111章 收復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1188章 三線第874章 入場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
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1055章 託孤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1107章 登高第1163章 收尾第875章 爭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1085章 餘波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壞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1140章 挺進再挺進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十八章 平陽拾遺(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1034章 賭神(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1228章 強勢第1218章 威逼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889章 動態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912章 鹽池畔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1047章 會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1235章 擺爛第1166章 震盪(下)第893章 財政(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陽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904章 亂戰(下)第958章 策略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八十一章 今昔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1170章 表兄弟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1154章 深淺第二十章 撤離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四十章 班師第1148章 我進來了!(爲盟主血色天明加更)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886章 改制(下)第1216章 王與周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1111章 收復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1188章 三線第874章 入場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