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

聊完了正事,老王起身告辭。

正準備走時,又想起一事,猶豫了片刻,最終沒有問出來。

襄城公主司馬脩褘與王家人來往得是越來越少了,疏離的感覺很濃。但她終究是自己的從弟媳,有些事情還是要關心的。

前次流民帥李洪肆虐舞陽,襄城公主的封地被攪得一團糟,損失不小。

女兒王惠風聽到風聲,說襄城公主打算把封地內的四千餘戶百姓獻給陳侯,換取庇護。

王衍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考慮到一些更不堪的傳聞,王衍有些擔心。

誠然,是處仲先對不起襄城公主,隨後出任揚州刺史時,問都沒問,直接單身上任,沒有帶上公主——或許公主也不願意跟他去揚州,但你問都沒問就不對了。

但是——司馬脩褘終究是自己的弟媳啊,她若跑到天子面前,請求下詔讓她與王敦離婚,面子上有些過不去。

王衍想這事很久了。

今日見到邵勳,猶豫之下竟然沒敢問,他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仔細剖析一番,嘆息更甚。他需要邵勳,邵勳也需要他,兩人是事實上的政治盟友,問題在於誰更需要誰。

王衍覺得,自己內心之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應該是別人捕風捉影。”王衍暗暗告訴自己。

但又有些不信。

京中有笑談,陳侯邵勳選女人,儼然“九品官人法”,太弟妃是第一品,郡王妃、公主是第二品……

他府中已經有了太弟妃、范陽王妃,與惠皇后羊氏的關係也很可疑,由不得王衍不懷疑。

這個時候,他都有點後悔讓兒子王玄、女兒王景風前往陳縣了。

“君侯年前還去陳縣麼?”他轉身問道。

“去的。”邵勳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本來約好一起吃赤豆粥的,因司徒薨逝之事,急着回京,便耽擱了。明日便啓行。”

“眉子提及,君侯曾邀他食赤豆粥,眼下他應已至陳縣。”嗯,說這話時,老王的臉皮微微有些紅。

這世道真是……把人逼成什麼鬼樣?

“哦?眉子倒是守信之人,定與他一會。”邵勳笑道。

其實,當初他只是隨口一說,不算特別正式的邀請,但人家偏偏就當真了。

他是聰明人,已經琢磨出了一些微妙的信號。

不容易啊!哈哈!

讓老壁燈低頭,我是第一人吧?歷史上大概也只有被俘虜的時候,王夷甫才徹底放下身段,跪舔石勒。

這時候還強撐着架子,沒跪舔的意思,大概是因爲體面還在,覺得自己還需要他。

是的,現在還需要他。

等豫州經營成鐵盤的時候,王衍就會大幅度貶值了。

“君侯有事要忙,老夫就不打攪了。”王衍說道:“真不進洛陽了?”

“太尉覺得我該進洛陽嗎?”

“你若不帶着大軍進城,自無不可。”

“我惜命。”邵勳很直白地說道。

開什麼玩笑,他離開洛陽這麼久,鬼知道禁軍裡有沒有人被天子拉攏。

他不會給別人機會的。

王衍苦笑了下,陳侯說話和以前不一樣了,沒那麼謹小慎微了。

事已至此,還有什麼好說的?回家歇着吧。

王衍走後,當天晚上,邵勳在金谷園置宴,與被邀請而來的禁軍將校同樂。

他抓住每一次機會與這些禁軍將官聯絡感情,從未懈怠。

十二月十三日,他命令金三、王雀兒率銀槍軍返回樑縣、襄城。

同時下令庾亮帶屬吏北上河南、滎陽、陳留、弘農四地,招募新兵。

因爲糧食匱乏,這次依然只招募兩幢兵一千二百人,另外再增募少許,補充戰損缺額。

在滎陽收攏的一批孩童少年也被送往樑縣武學,開始他們的學習生涯。

這些事每年都在做,堅持不懈,屬於力量體系的一部分。時間長了,總能見到效果。

下達完這些命令後,他惆悵地看了眼空蕩蕩的金谷園,帶着親兵離開了。

與此同時,今年未參戰的一千府兵也接到了徵召令,各帶一名部曲,至陽翟匯合,然後前往陳郡。

******

寒風勁吹,嚴霜遍地。

睢陽渠兩岸,灰燼、廢墟已被清理完畢,新屋也搭建了起來。

幹這事的是輔兵一部。

他們拿出戰時挖壕溝、建營寨的勁頭,只花了旬日時間,就建成了千餘座木屋。

屯田百姓們也被動員了起來,疏浚被破壞的溝渠,修繕損壞的房屋,同時準備明年的春耕。

羊鑑倒揹着雙手,站在溝渠邊,看着被積雪覆蓋的原野。

幸虧有陳侯“借”來的廣陵漕糧,不然明年春天還真的很難熬呢。

陽夏、陳、武平、苦四縣已經接納了近四萬家百姓、約十一萬口人,爲了安置他們,花費的錢糧海了去了。

但這些是真真正正可以調用的人力,一旦他們能夠產出錢糧,所產生的作用,將超乎所有人想象。

種子已經齊備,農具有所短缺,耕牛則嚴重匱乏,但這些困難都不是不可以克服。

明年春天播下粟後,只要沒有大的災害,秋天順利收穫,這批流民就算站穩腳跟了。

“壯哉!陳侯收攏流民,真是大魄力。”王玄看着按隊、營整齊分佈的居住區,大讚道:“聽聞南頓那邊也安置了一批?”

羊鑑點了點頭,道:“六千餘家吧,多爲李洪、侯脫、龐實俘衆,拖家帶口的。四縣皆有分佈,共兩萬口人。”

南頓是小郡,只有四個縣。新任太守是魏浚,原長安度支校尉,後投奔楊寶,再被陳侯召來問對,滿意後薦其爲南頓太守。

該郡位於陳郡西南、潁川東南,有曹魏時代就遺留下來的大倉城,彼時魏軍南下,經常就食於南頓,號稱存有供十萬人食四十日的軍糧——今空空如也。

羊鑑有點看出來了,陳侯經營的重點當在豫州西部,即陳、南頓、汝南、潁川、襄城、新蔡六郡國。其中,襄城已然控制得相當不錯,陳、南頓二郡緊隨其後。

此三郡整飭完畢後,下一個當是汝南,因爲陳侯剛剛下令置郎陵屯田軍。

郎陵(今確山南)乃汝南國屬縣。郎陵縣公何襲死後,陳侯將其拿走,現在要交給屯田軍了,與魯陽、潁陽等地的屯田軍一樣,起到監視地方的作用。

郎陵屯田軍第一批只有三百人,從魯陽屯田軍抽調,今早已經上路,由一位叫彭陵的隊主統率。

陳郡這邊大概也會置屯田軍,在寧平城一帶,不過應該要等到明年秋收完畢纔會正式建置。

屯田軍被陳侯視爲輔兵,那只是他的要求太高。

在羊鑑看來,屯田軍的實力已經和世家大族的部曲莊客無異,可能比石勒的軍隊差一些,但應該不會比王彌差。

這些軍隊,隨時可以徵發起來,守城、運糧都可以勝任,甚至還能承擔側翼戰場的進攻任務。

不知不覺間,陳侯已然擁兵數萬,正兒八經的一方諸侯了。

王玄聽得暗暗點頭,心道不枉帶大妹那個傻女人過來一趟了。

只是這事——唉,稍微有點丟人。

父親一直囑咐不得宣揚,一定要低調。所以他把大妹留在館舍,由家兵、僕婢們看護着。

不過大妹是坐不住的人,昨天居然要踏雪尋梅,讓王玄額頭上青筋直露,差點直接把她送回去。

她好像有點明白,又有點不明白,讓人頭痛不已。

“明年匈奴不會來吧?”王玄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遂問道。

“說不定會來。”提到此事,羊鑑也有些頭痛。

建設是有成就感的。

陳郡的流民安置工作,基本都是羊鑑親自負責的。看着情況一點點好轉起來,他心中也頗爲舒爽。若被賊兵毀掉的話,他真的接受不了。

看着羊鑑的表情,王玄明白了。

四戰之地,真的很不容易。

目前還只有北方一面威脅,若南邊揚州、荊州方向再打過來,怕是頂不住。

看陳侯的本事了。

要想在四戰之地立足,一定要扛過前幾年。哪怕很狼狽,很驚險,只要扛過去,以河南的稟賦,起勢還是很容易的。

“陳侯來了。”羊鑑看着遠處馳來的千餘騎,說道。

王玄一看,悄悄整了整衣袍,面帶笑容,凝視遠方。

千餘騎在數十步外下馬。

邵勳遠遠走了過來,道:“羊公、眉子讓我好一番找尋。走,隨我吃赤豆粥去。”

第900章 遇見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八章 兩京第851章 安插第983章 祖氏第1413章 辭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884章 陣腳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1166章 震盪(下)第1126章 籌建與成果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十五章 授旗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1416章 體會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1327章 廷議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820章 意見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1174章 敲定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1294章 黃沙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1184章 服從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1128章 探親(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904章 亂戰(下)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137章 忠勇之士太多了第一章 行路(上)第900章 遇見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916章 議定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1414章 告狀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1434章 新家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1159章 背刺第1320章 “地中海”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1252章 視察第935章 入城(下)第1080章 邊界線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四章 行宮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1420章 天淵池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1389章 雙贏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階段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1074章 水戰(上)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1274章 方法論第908章 阻截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1271章 道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
第900章 遇見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八章 兩京第851章 安插第983章 祖氏第1413章 辭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884章 陣腳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1166章 震盪(下)第1126章 籌建與成果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十五章 授旗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1416章 體會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1327章 廷議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820章 意見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1174章 敲定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1294章 黃沙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1184章 服從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1128章 探親(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904章 亂戰(下)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137章 忠勇之士太多了第一章 行路(上)第900章 遇見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916章 議定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1414章 告狀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1434章 新家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1159章 背刺第1320章 “地中海”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1252章 視察第935章 入城(下)第1080章 邊界線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四章 行宮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1420章 天淵池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1389章 雙贏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階段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1074章 水戰(上)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1274章 方法論第908章 阻截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1271章 道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