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動員(下)

“嘿嗬!”

“嘿嗬!”

一輛弩車穿過泥濘的大地,被放置了曠野中,遙指前方。

來自河東郡的役徒們直起身,擦了把汗。

身旁是熱火朝天的場面。

無數來自河東、平陽、河內的役徒們奮力揮舞鍬鎬,挖掘起了一道道壕溝。

堆積在壕溝之外的泥土被夯築成牆,牆外則佈滿棘刺、鹿角。

沙沙的腳步聲響起,幾名役徒回首望去,卻見數十步外,大羣穿着麻布短打的丁壯趕了過來。

老人揮舞着鐮刀,將空地上的野草割倒、灌木清理乾淨。

青壯往手心吐了口唾沫,奮力挖土。

猶帶稚氣的少年開始撿拾野地裡的枯枝敗葉,並將各種生活用品放置到指定地點。

他們要在這裡待很久,他們有很多人,他們沒法走。

樑王一聲令下,三郡丁壯應命,他們便如同勤勞的工蟻般,從各個地方聚集而來,揮灑汗水,修築營壘、土牆。

他們中很多人第一次使用鐵質農具,結果卻是拿來挖掘戰壕,而不是灌渠。

他們中很多人第一次吃得肚皮飽脹,卻不是在豐收後,而是賣命前夕。

他們中很多人已有親人輾轉於溝壑之中……

從空中俯瞰而下,曠野中密密麻麻全是人。

有時候你會驚訝,這真的是經歷過戰爭、災害、疾病反覆摧殘的郡縣嗎?怎麼還能蒐羅到這麼多人?

“嘭!”第一座吊橋安裝好了,轟然放下,濺起大灘泥水。

“咚!”第一聲重槌響起。

吊橋後,抽刀入鞘之聲此起彼伏。

銀光閃耀之中,密密麻麻的甲士已經列隊完畢。

“咚!”第二聲接踵而至。

軍官們走來走去,反覆叮囑着,認旗上的虎豹在風中張牙舞爪,騰挪跳躍,彷彿要衝出來一般。

“咚咚……”鼓聲節奏越來越快,連綿不絕。

第一排軍士舉步而出。

接着是第二排、第三排……

門口正在加固土牆的丁壯們默默看着。

這是黑矟左營的兵士。

他們臉上似乎沒任何懼怕,行走之間不疾不徐,氣定神閒地就像是去郊遊一般。

身上的甲葉子嘩啦啦作響,還帶着股淡淡的血腥味。

長槍高舉着,上面不知道沾染了多少生魂。

腰間左弓右刀,弓已上弦,刀已磨利。

寬厚筆直的背上,還斜插着五花八門的兵器。

他們穿過泥濘的草地,越過壕溝,於土牆外列陣完畢,然後席地而坐。

騎兵不顧泥濘,策馬而出,在遠處兜着圈子。

許久之後,見蒲津關東城內無人前出,便停了下來,牽馬步行。

鼓聲響了許久。

傍晚時分,侯飛虎登上了一座高臺,輕撫着牆頭隨風搖曳的狗尾巴草,眺望蒲津關。

蒲津關三城,西城位於黃河西岸,最大、兵最多;中城位於河中沙洲上,最小、兵最少;東城位於黃河東岸,比西城略少,大概駐有五六千步騎,戰時纔會增至萬人以上。

驍勇的黑矟左營甲士在東城外列陣,隨時防備敵人突襲而至。

禁軍驍騎軍兩千餘騎在遠處徘徊,準備側擊敵人。

他轉過身,環視一圈。

無垠的曠野之中——

不下兩萬人在挖溝取土、修築營壘、安放守具;

牛馬拉着車輛,將一袋又一袋的糧食送至前線;

炊煙裊裊升起,瓦罐密密麻麻,一望無際,看起來像是丹爐,又像是人頭;

一羣新來的人正在領取草蓆,這是他們晚上的臥具,也是他們死後的歸宿;

頭裹黃巾的兵士遠遠出現在了北邊,陣列齊整,密集的長矛如同叢林一般,緩緩向前蠕動着……

六千黑矟軍、兩千一百驍騎軍、八千七百黃頭軍、三千餘胡人輕騎,外加兩萬餘隨軍匠人、丁壯,共同構成了這個營地。

他們將依託長壕、土牆以及堅固的營壘,死死盯住蒲津關的敵軍。

侯飛虎走下高臺。

所至之處,無論是誰,盡皆躬身行禮。

一軍之重,繫於主帥。

四萬人的擔子壓在身上,侯飛虎面色從容,走得很平穩。

******

雨後的山道異常溼,時不時有人摔跌而下,落入洶涌奔騰着的深澗之中。

落水之人大聲呼喊着,於水中浮浮沉沉。

山道上的禁軍大隊沒有一刻停頓,就連一起出來的鄉黨也只是多看了他幾眼,隨後便跟着大部隊繼續前行了。

不會再有他這個人了。

他將永遠葬身於冰冷的河水之中,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乃至記憶之中。

大部隊走出了崤山,來到了相對平緩的地帶,折而向西。

道旁的村落外,兩輛馬車停在那裡。

小吏們從車中取出絹帛,一人兩匹。

婦人掩面而泣。

從來沒有提前發賞的,這是要把她們父兄、子弟的命提前買走麼?

萬勝軍第五營的男人們沉默着。

他們從箱底取出了已經褪色的黃巾,輕輕撫摸着。良久之後,一咬牙,飛快地包在頭上,大踏步出了門。

村頭的武器庫已經打開。

隊主站在門口,向他們招着手。

一柄柄武器被塞到黃頭軍男兒的手中,一件件裝具被擡到了馬車上。

不知何時,武庫外立起了一個小佛堂。

一位遊歷至此的僧人靜靜看着他們。

片刻之後,他取來一個蒲團,盤腿而坐,雙手合十。

武庫前的男人絡繹不絕,取完器械就奔赴遠方,再不回頭。

僧人嘴裡唸唸有詞,聲音沉重哀傷。

你在爲誰祈禱呢?

你又是在爲誰憂傷呢?

是敵人,還是眼前的黃頭軍男兒,又或者兼而有之?

一羣烏鴉落在枝頭,靜靜看着遠去的黃頭軍將士身影。

村落之內已經空了。

女人抱着孩子,彷彿失去了精氣神一般,頹然地看着漸漸在大地上匯聚起來的黃色海洋。

男兒羣聚之時,離別之感慢慢被沖淡,轉而從心底滋生出了一股豪邁之情。

以隊、幢爲單位,彙集起來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兩千。

旌旗打了出來,在空中獵獵飛舞。

刀槍亮了出來,彷彿在渴求鮮血。

隊列兩側是碧綠的田野,距春播已經過去一個半月,粟苗長勢良好。

或許,當我們帶着大筆財貨,凱旋歸家的時候,又能迎來一場豐收吧?

齊整的步伐聲傳出去很遠。

河對岸出現了另一支部隊,那是從崤山中走出的上萬洛陽中軍。

兩撥人互相看着,看到最後,咧嘴一笑,大步前行。

四道長龍齊頭並進,氣勢如虹。

一支自河北而來的騎兵隊伍從他們外側繞過。

騎士們也是人來瘋,看到被這多人注視,有人便賣弄起了騎術,疾馳中直接站起身,或者側着身子,探出去摘了一朵路邊的野花。

喝彩聲此起彼伏,直到軍官們策馬而前,拿馬鞭劈頭蓋臉砸下去纔算消停。

近九千黃頭軍、一萬洛陽中軍、四千陸澤鎮騎兵,外加徵自河南、襄城、潁川及洛南諸縣的兩萬五千丁壯,陸陸續續抵達潼關之外,安營紮寨。

先期抵達這邊的董武部三千瞎巴,已在關南三十里的禁坑內與敵人廝殺了一場。

全軍五萬人,皆由裴廓統率。

他們的任務是在潼關外看住敵人,不得有誤。

新設立的弘農府兵繼續在家務農,他們是後援、預備隊。

******

“潼關五萬人。”

“蒲津關四萬人。”

“採桑津、孟門津等地嬰城自守,不額外增兵。”

洪亮的聲音在寧朔宮千秋閣內響起。

邵勳指着地圖上的山川、驛道、城池,說道:“此九萬大軍征戰所需資糧,斷不能少。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招,船運也好,車載也罷,總之不能出岔子。計毒莫過於斷糧,無糧何以力戰?我沒什麼別的要求了,唯願金甌無缺。誰若運不上來糧,誰的治下發生了叛亂,官就別當了。”

屋內的一干刺史、太守們聽了,齊齊應是。

“蔣恪。”邵勳喊道。

“末將在!”蔣恪越衆而出,大聲應道。

“你率銀槍左營坐鎮汴梁,準備好船隻,哪裡有叛亂,即行撲滅。作亂者就地處分,無需上報。”

“遵命。”

“劉善。”

“末將在!”滿頭白髮的劉善上前兩步,應道。

“你領許昌世兵萬人坐鎮項縣,豫、兗二州諸郡丁壯、世兵悉歸你調遣,若吳兵來犯,或有人作亂,立刻剿滅。死傷多少人我不管,就一個字‘快’!哪家塢堡作亂,不要懼怕傷亡,日夜不停急攻,給我儘快拿下。賊首宗族男丁悉斬之,一個不留。女眷貶爲奴婢,賞賜有功將士。其家若有人在幕府、郡縣、朝中爲官,當場革職,永不錄用。”

“遵命。”

“常粲!”

“末將在!”

“左金吾衛九千六百府兵悉數集結,屯於魯國。”

“遵命。”

“你三人之中——”邵勳目光一轉,道:“以劉善爲主,蔣、常二人副之。”

“遵命。”

“冀州常山六郡府兵七千二百人編爲右飛龍衛。韋城部曲督章古升任後軍將軍,掌此衛府兵,四月底之前集結完畢,屯於魯口。”

“遵命。”

“冀州之事,伱自理之,緊急之時,可協助刺史、都督鎮壓叛匪。”

“遵命。”

“都已明瞭?”邵勳又問道。

“明瞭。”衆人答道。

“那就各自罷散,即刻回府理事。”邵勳揮了揮手,下令道。

第880章 述志第950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1073章 降人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二十章 密詔第1151章 大略第六章 棗嵩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1057章 襄樊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1251章 海路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一十二章 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108章 山城(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1018章 風角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1217章 變天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830章 左中右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809章 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九章 頓丘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八十章 消息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1212章 一波未平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886章 改制(下)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814章 風起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803章 意辛山第1141章 小路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1074章 水戰(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二百零一章 三地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171章 姨甥第1171章 姨甥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七十章 正月第932章 復仇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845章 制度第807章 太原第1233章 門路第二十二章 行蹤第958章 策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五十章 東線第955章 亮子第815章 無法挽回
第880章 述志第950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1073章 降人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二十章 密詔第1151章 大略第六章 棗嵩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1057章 襄樊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1251章 海路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一十二章 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108章 山城(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1018章 風角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1217章 變天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830章 左中右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809章 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九章 頓丘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八十章 消息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1212章 一波未平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886章 改制(下)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814章 風起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803章 意辛山第1141章 小路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1074章 水戰(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二百零一章 三地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171章 姨甥第1171章 姨甥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七十章 正月第932章 復仇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845章 制度第807章 太原第1233章 門路第二十二章 行蹤第958章 策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五十章 東線第955章 亮子第815章 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