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新丞相

“丞相!”

“丞相!”

太極殿前,下朝的官員見到王衍後,紛紛行禮。

其實這種稱呼不太合理,因爲這裡是洛陽,並非樑國。他們這麼喊,有點把王衍當成開國後新朝丞相的意味。

但老王還是很受用。

與衆人寒暄完畢後,他出了宮城,回了自宅。

沒過多久一大羣官員、士人蜂擁而至,將王宅變成了小朝堂。

王衍將衆人請進了書房,一一落座之後,拍了拍胡牀扶手,嘆道:“老了,還是坐胡牀舒服。”

衆人一聽,紛紛湊趣笑道:“丞相走路都帶風,何言老耶?”

王衍哈哈大笑,確實沒一點老態龍鍾的樣子,也是奇了。

“涼州使團回去了?”僕婢們上完茶水後,王衍讓人把門帶上,問道。

“父親,昨日便走了。”王玄坐於王衍下首,第一個答道。

他在田曹尚書的位置上坐了許久了。

王衍當丞相後,出於多種考慮,奏請將其調任冀州刺史邵勳同意了。

原冀州刺史劉疇上月巡視諸郡時,得了急病,暴卒於館驛。

雖然不太道德,但王衍還得說他死得好。

劉疇出身彭城劉氏,其父劉訥乃“金谷園二十四友”之一,官至司隸校尉。

劉疇舉徐州秀才入仕,曾爲司馬越核心幕僚,後又是考城幕府諸位干將之一,官至冀州刺史。其弟劉鬆現爲上洛太守。

他有個從弟劉隗(字大連)原本也是司馬越黨羽,官至彭城內史。後隨司馬睿渡江,非常受器重——此爲自然之事,大家原先都是東海王的人,又一起渡江,親近很正常。

劉隗在建鄴名氣不小,專門幹糾劾他人之事。

先幹倒了護軍將軍戴淵,再以服喪期間婚嫁、宴請爲由彈劾王籍之、顏含、周𫖮等——當然,有的人丟官去職,有的人就下不爲例了(罰俸一月)。

司馬睿的行參軍宋挺在舉主死後,強娶其愛妾,還盜竊官布六百餘匹,被免官。

奮武將軍阮抗欲以宋挺爲長史,被彈劾。

劉隗直言宋挺霸佔舉主愛妾的行爲“違背三綱、有悖人倫”,阮抗明知其事,卻不認爲這是錯誤,應一同治罪——有一說一若劉隗歸順,邵賊都不敢用這人……

劉疇一死,裴氏失一大將,快哉!

王衍高興地捋了捋鬍鬚,道:“眉子,這兩日你與劉敦正(劉泌,陳留太守)交卸一下田曹事務,速速上任。”

“是。”王玄應道。

他其實不太想去河北。

年紀也不小了,還折騰個什麼勁?

父親也是的,虎頭那樣子就你在吹。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虎頭雖然喜武事,但文學、樂理並不差,惠風還挺喜歡他的,經常教他爲人處世、打理政務的本領,聽說還不錯。

但怎麼說呢?父親看不穿啊。

虎頭母族這個背景,樑王真會給他機會嗎?難說。

“瑩之,你也不要着急。”王衍又看向一人,道:“汝父兢兢業業多年,大王看在眼裡,許了陳留太守之職這便算是出頭了。他出頭了,你總有機會入仕的,別急。”

“我聽丞相的。”卞滔低眉順眼道。

其父卞敦,以前是司馬越的主簿,後來去給荊州山簡當司馬,再又北渡。

他的仕途壞就壞在南渡上,回來後得重新熬資歷。

好在他運氣不錯,在邵勳接手考城幕府的時候,當過他的軍諮祭酒,後來再給王衍當軍諮祭酒,現在終於外放當太守了,還是陳留這麼一個要害之地。

卞滔以前不懂事,但在父親疾病纏身之後,一下子慌了,再不敢背地裡說樑王壞話了,上進之心突然就熱切了起來。

現在他算是投靠了王衍。

濟陰卞氏門第甚高,與裴家也有姻親關係,本家還有人在建鄴當官,王衍最終會不會用他,並不好說。

“禪讓之事——”王衍的目光落在洛陽朝廷太常丞劉羣身上,道:“不要拖延。六月十五望日朝會,你來提。”

“遵命。”劉羣應道。

這是好事,只要你舍下臉皮。

望日朝會上由他提出話頭,羣臣裝模作樣討論一番,然後以天子名義下第二封禪讓詔書。

每次由誰提出,這是有講究的,競爭也很激烈,因爲不要臉的人越來越多。

作爲東萊劉氏子弟,自家叔父(劉暾)年事已高,眼見着老糊塗,沒幾年好活了,自然要抓住機會。

青徐士族麼,投靠王太尉是自然之事,好處多多。

這不,眼下機會不就來了麼?

“惜哉!老夫要去汴梁了,無法見得如此盛況。”王衍嘆息一聲。

洛陽並非樑土,作爲丞相,王衍自然要去樑國理政。

攻滅匈奴後,平陽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樑國當還於舊都汴梁。

不過,今年汴梁城只會有小規模的營建,不會大搞。

寶貴的錢糧依然用在安置府兵上。

洛陽中軍這個歷史遺留問題到了最後的解決階段,殘存的人揀選精壯,編爲一個龍驤府,再從兗州、豫州世兵中挑四千八百人,編爲四個龍驤府,分別是——

於中山郡望都縣西中人城置中人龍驤府;於章武郡章武縣東北置橫海龍驤府,此皆隸屬右飛龍衛。

又於汲郡置延津龍驤府;於頓丘置故瀆龍驤府;於陽平郡置瑣陽龍驤府,此三府與濟北、濮陽五個龍驤府共同構成左羽林衛。

今年關東河南、河北的錢糧,將主要花在這個地方,另外就是給最近兩年內新安置的府兵提供一部分補貼,讓他們度過最艱難的前兩年。

王衍是不太喜歡這種事情的,但沒辦法,必須要幹,還得當成頭等大事來幹,連帶着協調鄉間土地、討要安置錢糧都落在他身上。

這個任務很繁重,一般人還幹不太好,所以邵勳和他有默契。

相忍爲國嘛,你給我好處,我給你好處,大家一起把事辦了。

******

散會之後,王衍、王玄父子繼續議事。

“虎頭十三歲了,樑王有沒有給他物色新婦?”王衍問道。

“阿爺,這也太急了吧?”王玄愕然,旋道:“景風、惠風並未說起此事。”

“不早了。”王衍瞪了兒子一眼,道:“先找起來,明年便可在大王身邊慢慢透露口風。”

給兒子找妻子是父母之事,但並非不可以影響。

況且天家之事,從來沒那麼單純的,也不完全憑藉天子個人的好惡來決定,這就存在操作的空間了。

見兒子不說話,王衍便問道:“李重的三女嫁人沒?”

王玄想了想,道:“沒聽說。但其人似乎比虎頭大三歲呢,合適嗎?”

“怎麼不合適?”王衍說道:“國朝十七歲便要嫁人了,其女今年十六,李重想必也在物色女婿。”

王玄別的事情聽父親的,但這事卻不敢,只道:“阿爺,你別瞎操心了。大王似乎並不急於十七歲就讓子女婚嫁,王次子珪今年都十八了,聽聞纔開始物色。等虎頭十八,李重之女都二十一了。這又不是天下大亂那會,早嫁人了。”

永嘉亂起的時候,士人之間的婚嫁確實亂過一陣子,導致出現了很多二十歲以上的“大齡”未婚男女。

但現在不一樣啊,天下太平了,一般十來歲也就婚嫁了,早的十二歲(虛歲)就娶妻嫁人了,晚的也就十七八——對士人而言,大晉朝的十七歲鐵律並不怎麼起作用。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

在身分內婚制大行其道的年代,二十多歲甚至三十歲沒嫁娶的士人也有,因爲不一定總是能找到門第、家世匹配的對象,但這畢竟是少數。

“唉。”王衍嘆息一聲。

確實,這事太勉強了,也容易讓邵全忠不喜。

那人表面粗鄙好色,實則心思靈敏,凡事都有目的,從不浪費心力做無用功。

“罷了,此事容後再議。”王衍說道:“江東那邊,要多想想辦法,你可有方略?”

“茂弘叔父絕無可能。”王玄說道:“荊產連門都沒能進。”

“荊產”是小名,大名王徽,字幼仁,乃王澄(字平子)次子(長子早夭)。

說起王澄,那真是王衍最愛的弟弟。

他曾不要臉評價王澄、王敦、庾敳三人,說“阿平第一”、“子嵩(庾敳)第二”、“處仲第三”。

但說實話,王澄爲人荒誕不羈,說他是垃圾都侮辱垃圾了。

本時空僥倖沒被王敦所殺,一直留在北方,邵勳怎麼都不肯用他。

留在洛陽又屢次惹事,於是被王衍打發回琅琊老家了。

王徽比王澄正經多了,但也才具平平,中人之姿罷了,這就讓王衍十分欣喜,說他是“松下清風”,於是在洛陽朝廷謀了個官職,但並不常在位,這次就被他派往建鄴勸說王導,結果吃了閉門羹。

就像祖逖病中說做人要有始有終一樣,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改換門庭的,王導就不肯,他有自己的行事準則。

“茂弘就是太——”王衍話說一半,悻悻停下了。

自己身段軟,還不許別人身段硬啊?王衍再無恥,也不好意思在這方面說王導壞話。

就是有點惆悵。

他對不起晉室,或許也曾對不起天下,但他沒有對不起王導、王敦、王澄。

結果平子扶不起來,茂弘婉拒他,處仲則和他決裂——不過,唉,處仲是有苦處的。

“荊產還在建鄴麼?”王衍又問道。

“還在。”王玄答道。

“讓他回來吧。”王衍說道:“茂弘已生嫌隙,荊產若逗留不走,恐生事端。回來後,他就跟你去冀州。”

“去冀州作甚?”王玄不是很樂意帶這個從弟。

“度田。”王衍說道:“常山、中山、高陽等郡,數年前兩遭洪水,樑王想造冊戶口。另,結交下高陽毛邦,他可能要入京了。”

“是。”王玄記在了心裡。

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1115章 失能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1059章 苦果第1315章 調動(下)第1432章 沙漠第882章 商隊第1267章 歸去第1039章 前路第1383章 提前準備第1246章 觀風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324章 瓜熟蒂落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954章 結算(下)第一十二章 爭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1308章 回家(上)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804章 只有樑王能救你第1115章 失能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159章 背刺第1448章 一天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965章 西苑第841章 主動第十七章 先鋒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四章 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1023章 抉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974章 試探第967章 新丞相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五章 學生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1433章 民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1251章 海路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1189章 收官第1120章 豪族化第1282章 塵埃落定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1115章 失能第1299章 目的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劉裕滅南燕之戰第六十章 勝敗第六十章 勝敗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988章 十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十五章 授旗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864章 試點第1165章 震盪(上)第1179章 壓力第三十七章 平昌樓第1174章 敲定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七十五章 變幻
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1115章 失能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1059章 苦果第1315章 調動(下)第1432章 沙漠第882章 商隊第1267章 歸去第1039章 前路第1383章 提前準備第1246章 觀風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324章 瓜熟蒂落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954章 結算(下)第一十二章 爭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1308章 回家(上)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804章 只有樑王能救你第1115章 失能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159章 背刺第1448章 一天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965章 西苑第841章 主動第十七章 先鋒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四章 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1023章 抉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974章 試探第967章 新丞相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五章 學生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1433章 民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1251章 海路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1189章 收官第1120章 豪族化第1282章 塵埃落定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1115章 失能第1299章 目的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劉裕滅南燕之戰第六十章 勝敗第六十章 勝敗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988章 十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十五章 授旗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864章 試點第1165章 震盪(上)第1179章 壓力第三十七章 平昌樓第1174章 敲定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七十五章 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