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

石琮左右看着樂陵石府,唏噓不已。

屋宅多是最近十來年陸續新建的,有些地方看着比較新。他有些悵然若失,因爲記憶中的老宅沒了。

石崇被司馬倫所殺後,石家就開始了一路衰敗。及至晉末,天下大亂,石氏子弟有的南渡,有的北上,更分作樂陵、渤海兩家,力量衰微到了極點,以至於當汲桑亂軍殺過來時,樂陵石氏損失慘重,幾乎覆滅,渤海石氏僥倖存活了下來,但也元氣大傷。

好在天下歸於一統,混亂似乎結束了。

“石卿感懷頗多啊。”邵勳出現在院門口,手挽着石美人。

石氏懷孕七個月了,肚子挺得老高。邵勳每天傍晚都會挽着她散散步,走走看看,有助於開解心緒。

接下來她會留在樂陵石家幾個月甚至更久,然後再返回京城。

石氏最近的心情確實比較憂鬱。

一是路上舟車勞頓,擔心流產,二是高齡產子,擔心出事。好在天子經常陪她閒談,甚至講笑話,讓她心情好轉了許多。

“確有感懷。”石琮行了一禮,道:“昨日去得二里外少時舊宅,幸有幾間老屋尚存,然亦半傾頹矣。屋內滿是塵網,牆角多生老菌。當是時也,臣立於屋外,但見少時車馬不息的道路已然埋沒於荒草之中,曾經粟麥金黃的農田,而今則滿是小童在牧羊。”

說到這裡,他苦笑了下,嘆道:“立於蒼茫之中不知何處是吾家。”

“親人所在,便是家。”邵勳說道:“卿之家人皆在棘城,並未受刀兵侵擾,如此甚好。今後就以平州爲家吧,樂陵這邊就當是遠親,偶爾走動下便是了。至於田宅部曲——”

石琮眼皮微跳。

家人確實還在,家中也有不少浮財,但田地部曲纔是根本,這些到今天還沒個說法。

“朕於帶方郡予卿良田二百五十頃,山林草場二百五十頃,合五百頃。部曲悉數發還,再補你數百家鮮卑、烏桓降人,可攜至帶方郡。”邵勳繼續說道:“帶方太守之職,非你莫屬。”

石琮暗鬆一口氣。

不管怎樣,總算有官了,這是最重要的。

沒有官,哪怕讓你住在洛陽、汴梁,那也只是坐吃山空。

至於到中原當太守,他不敢想。

誠然,關鍵時刻他打開了城門,但那都什麼時候了?便是不開門,樑軍用不了多久也要破城。說白了,他的功勞很虛,可有可無。

至於從妹石美人,年紀不小了,雖然爲今上生了一子,而今肚子裡又懷了一個,但還有幾年顏色可恃?爲家族計,這個帶方太守不去也得去。

於是他立刻應道:“臣謝陛下隆恩。”

“近些年百濟銳意改革,國力漸增,你之官後要當心點。”邵勳說道:“中原事多,未必能時時看顧邊疆。”

“臣明矣。”石琮說道。

“裴開會出任樂浪太守你與他守望互助便可。”邵勳又叮囑道。

裴開同樣是最後關頭才反正,功勞比石琮還虛,處置方法和石琮一般無二。邵勳昨天已召見過他了,發還財貨、部曲,另給渠帥盡誅之鮮卑降人數百家,就任樂浪太守。

原舉義被殺的樂浪王清,邵勳召見了其子弟,賜以錦袍、絹帛、良馬,令其率部曲返回家鄉,並擔任朝鮮令一職(樂浪郡治所)。

曾經被慕容廆內遷的樂浪、帶方二郡豪族皆賜下財帛、牲畜,一體返鄉。

有才具者錄用爲官,無才具者令其歸家治產業。

總而言之,樂浪、帶方二郡是標準的豪族政治,和羈縻政策也差不了多少了。

豪族決定投靠哪方,二郡一夜變色。

說白了,中原朝廷對這些非常偏遠的地方鞭長莫及,投射能力有限,即便真花費巨大代價擠出了一些資源投入過去,使用效率也是個極大的問題。因此只能下放權力,實行類似“豪族承包”的制度,只要他們名義上還忠於大梁朝就完事了。

賦稅什麼的都不做要求,定期派人帶點土特產進京述職,就已經足夠了。

邵勳曾經想把這兩郡實封給某個兒子,但感覺這兩地比遼東還危險,戶口也多不到哪去,便猶豫了。

這種地方,說難聽點你不封給兒子,也得“封”給外姓,他還想再看看,先派太守經營一番,待有點成果後再說。

另外,分封過去其實有點委屈這個兒子了,鳥不拉屎,還面臨軍事威脅,隨時可能淪陷,終不美也。

只能先等等了,看看虎頭整飭遼東國的效果再說。

******

十月十五日,聖駕抵達蓬萊,時天日晴朗水波盪漾。

邵勳站在海邊,看着北方的島嶼。

鍾離島、沙門島等處的船隻悉數撤回了蓬萊港,一部分船隻被拖到了岸上進行整修,主要是更換船板、堵塞漏縫、上漆刮底等等,非常正規。

邵勳曾想在近處的內河築壩攔水,然後開挖一個幹船塢。

整體設計類似於“山頂運河”,即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利用河流、降雨、山泉等修建水庫蓄水,然後通過人工開鑿的渠道引入船閘中,待船閘內的水位升高、與高處齊平後,船隻就可在地勢較高處的河流內航行,翻越山嶺,進入山另一側的河流中,這便是山頂運河。

他把這個想法給兼領東萊太守的長子金刀說了,目前他還在找人論證,並未開工。

幹船塢的存在能給船隻維修帶來極大的方便,大大促進航海業的發展。

“金刀,東萊郡你斷斷續續幹了不少年頭了,今有16300餘戶、80500餘口,比起以前大大增長,然荒蕪之地甚多,你打算怎麼辦?”邵勳問道。

“阿爺,我有些離經叛道的做法……”邵璋小心翼翼地看了眼邵勳,說道。

“但說無妨。”邵勳凝視了下這個兒子,有些感慨。

曾幾何時,金刀心理負擔太重,想得太多,患得患失,以至於錯處不斷,讓他有些失望。沒想到啊現在他不想那些有的沒的了,反倒越來越自信了,做事也更加有條理,時而還能蹦出一些新想法。

人啊,真奇怪。

患得患失時,動作走形,沒什麼可失去的時候,反倒光彩奪目,這就是“逆風戰神”嗎? “兒請於東萊置官牧,以中原之貨品,易遼東之牲畜,置之東萊野放。”邵璋說道。

“哦?這倒頗有想法。”邵勳驚訝道。

“東萊看着地廣人稀,似乎可開墾荒地甚多,然土瘠壤薄,更兼雨水稀少,極易夏旱,便是強行開墾了也所得有限。”邵璋似乎放開了,滔滔不絕:“先前遼東送來了約二萬鮮卑俘虜,兒發郡兵兩千,驅使其在濱海平整田地、溝渠,以待來年播種,然走了一圈後,發現便是墾荒成功,也多爲中田、下田,一畝能收幾鬥就不錯了。如此,不如將諸多荒地辦爲牧場,太僕寺、少府派人管治。現有之鮮卑百姓,仍在舊處開荒,編戶齊民。”

邵勳嗯了一聲。

唐代的淄青鎮節度使王師範,似乎也是在膠東地區辦牧場,蓄養了大量戰馬。

膠東地區缺水嚴重啊。

“若將來戶口滋長,地不夠了,朝廷再退牧還耕便是。”邵璋補充道。

“好。”邵勳點頭應允了,旋又問道:“還有其他想法麼?”

“蓬萊設浦,乃東萊大事,兒覺得可與遼東大辦貨殖,以利百姓。”邵璋說道:“故請於蓬萊置坊市,定於每年五月,全月開市。”

邵勳想了想,這個開市的時間是精心策劃的。

平州商徒在四月間浮海南下,避開了遼海冬季的大風大浪,交易完畢後,六月又可順着南風返航。

不錯,真不錯!

仔細找找,遼東還是有不少爲中原百姓所青睞的商品的,總體金額不宜低估。

很多東西要賣得出去纔會有人去採集、種植乃至加工。

就像漢時桑弘羊說的,若北人不買南方的柑橘,那南方人的此類水果就只能爛在地裡,久而久之就沒人做這行了,南方的柑橘產量也會下降。

反之,南方人將柑橘加工之後,通過水運賣到北方各地,銷量大增,南方的果園就會增多,等於社會的物質財富增加了。

中原大量買遼東的毛皮,那麼就會刺激當地的獵人去山林狩獵,甚至去海邊捕殺那些傻傻地在沙灘上曬太陽的海獸。

毛皮如此,珍珠、海產、馬匹、藥材之類的亦如是。

而鑑於如今的社會消費水平,坊市一年開一次、集中交易一個月就夠了,金刀的這個提議恰到好處,對東萊郡的發展不無小補——當然,對虎頭的遼東國則是大補。

“可。”邵勳點頭應允了。

連續兩條建議都被父親採納了,邵璋有些高興。

就在此時,齊王妃劉氏、夫人小劉帶着兩兒一女過來了。

“阿翁!”邵璋的大女兒蔓草一溜煙跑了過來,氣喘吁吁。

“慢點,慢點。”邵勳上前幾步,將孫女抱了起來,笑道:“都八歲了,還要阿翁抱呢?”

“阿翁,我等你好久了。”蔓草緊緊摟着邵勳的脖子,輕聲說道。

“阿翁不是來了麼?還給你帶了好東西。”邵勳說道。

“我只要阿翁就行了。”蔓草搖頭道。

邵勳心花怒放,朝邵貞點了點頭。

邵貞會意,很快便讓人牽來一隻矮小的馬匹,而他則手持一個木盒。

“果下馬?”邵璋驚訝道。

“扶余王世子進獻的,正合吾孫玩耍。”邵勳說道。

蔓草的眼睛釘在小巧可愛的馬兒身上不動了,身子扭了扭,似乎要下來。

邵勳佯裝不悅:“這麼快就不要阿翁了?”

蔓草害羞地笑了笑,又抱住了邵勳的脖子,只是時不時偷瞧果下馬,歡喜得緊。

邵貞將木盒遞給邵璋,低聲道:“高句麗國主進獻的珍珠,大如雞子,共十二枚。”

“阿爺知道我無錢。”邵璋笑道,然後把珍珠遞給王妃劉氏。

劉氏又交給妹妹,然後對邵勳行了一禮,道:“多謝大人公。”

“都是一家人,謝來謝去像什麼樣?兒婦向來有本事,又落落大方,何需如此?”邵勳抱着孫女走到果下馬旁邊,頭也不回地說道。

劉氏臉色有些不自然,小劉夫人則沉默不語地站在一旁,不過眼珠時常轉動,顯然也不是省油的燈。

邵貞似乎從童千斤那裡學到了一些真本事,表情沒有任何變化,彷彿什麼都沒聽到一樣。不過他心裡很清楚,天子直到今天還對劉氏有意見。

“阿翁,快扶我上馬。”蔓草扭動得更厲害了。

“好,依你。”邵勳將孫女放到馬背上,然後一隻手挽繮,一隻手扶着她,在沙地上慢慢走着。

四歲的王世子邵敦羨慕地看着姐姐,幾乎把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三歲的王次子邵敬則在母親小劉夫人的懷裡咬着手指,同樣目不轉睛。

祖孫二人的笑聲漸漸遠去。

邵璋回頭看向妻兒,二女都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看向他。

邵璋討好一笑,將姐妹兩個輕輕擁入懷中。

開過年來就三十歲了,還有什麼比妻子家人更重要呢?

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1236章 毒蟲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1097章 都水監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993章 西巡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1064章 幕後第1425章 河東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1283章 親情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四十三章 興廢在此一舉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八十一章 今昔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會議百態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一十二章 爭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918章 辦法(上)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三章 勸羊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243章 老區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1161章 終局(下)第918章 辦法(上)第862章 衝擊波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第1327章 廷議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1413章 辭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1276章 你們先議一議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1389章 雙贏第六章 棗嵩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章 朝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1083章 魚腹第十七章 變化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1119章 晉祠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254章 書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十七章 鬼話第1363章 船海(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1348章 國防義務(月票加更6)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章 批發第1404章 見聞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899章 決意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1073章 降人
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1236章 毒蟲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1097章 都水監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993章 西巡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1064章 幕後第1425章 河東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1283章 親情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四十三章 興廢在此一舉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八十一章 今昔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會議百態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一十二章 爭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918章 辦法(上)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三章 勸羊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243章 老區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1161章 終局(下)第918章 辦法(上)第862章 衝擊波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第1327章 廷議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1413章 辭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1276章 你們先議一議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1389章 雙贏第六章 棗嵩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章 朝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1083章 魚腹第十七章 變化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1119章 晉祠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254章 書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十七章 鬼話第1363章 船海(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1348章 國防義務(月票加更6)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章 批發第1404章 見聞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899章 決意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1073章 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