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番外06【朝氣】

大同六年,暮春四月。

這是新政推行至今的第九年,也是大秦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

就在兩個多月前的初春,朝廷發佈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公報,將這五年來取得的成果以淺顯直白的方式昭告天下,涵蓋農耕、民生、水利、道路、衛生、學堂、工坊、商貿等多個方面,這可謂是開天闢地第一次。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真切詳細地瞭解這片土地的概貌。

得益於前四年新政推行打下的基礎,再有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整施行,大秦從上到下的變化雖然談不上日新月異,但是讓人實實在在地看到昂揚向上的發展趨勢。

農耕一直是陸沉極爲關注的重點,從最初的經界法到清丈田畝再到改良版的攤丁入畝,配合在全國範圍推行的戶等制,有效地緩解和抑制土地兼併的頑疾。陸沉很清楚王朝週期律難以改變,他在世的時候固然沒人敢作死,但是一兩百年後或許又會陷入歷史的輪迴,因此他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提升整個社會的生產力。

他並未因此推行各種冒進的政策,堅持以農業爲本,從興修水利、培育良種、改良農具到研究農耕技藝,一邊慢慢減輕農民的負擔一邊想方設法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並且於大同四年正式將農學列爲科舉內容之一。

這件事着實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一陣騷動,畢竟聖人之言是千百年來無數讀書人奉行的圭臬,如今朝廷要將農桑之事引入神聖的科場,很多人一時間轉不過這個彎,甚至包括朝中的一些大臣。

好在內閣首輔許佐與六位閣臣堅定不移地站在天子這邊,再加上軍方一如既往地唯天子馬首是瞻,最終這項國策還是磕磕絆絆地推行下去。

除了堪爲國本的農業,手工業和初具雛形的商業同樣是陸沉注重的領域,以大秦如今遼闊的疆域,光是滿足內部循環就會創造無盡的財富。

而在這個基礎之上,陸沉的視線已經投向遙遠的異域。

蘇雲青帶着大批原織經司的精銳好手穿過西北高原,途徑數千裡前往極西之地,密切關注那裡的風雲變幻,並且嘗試和景國建立聯繫,以此打開一條陸上通商之路。

洛九九的親弟弟、沙州之主的繼任者洛恆山,在陸沉的授意下率領精明強幹的族人,以奉命駐紮在沙州地區的奉福軍爲倚仗,從沙州往西逐步拓展視野。既然一百多年前西方的敵人能夠進犯沙州,如今他們自然也能反其道而行之,至少要弄清楚遠方究竟存在哪些勢力。

尹尚輔率領一批精銳徑直南下,從雲南行省和嶺南行省向南探查南詔國和其他一些小國的境況,爲將來收購廉價糧食和傾銷大秦商品做好準備。

而在南直隸的海邊,大秦皇家船廠悄無聲息地建立起來,陸沉特地從將作局調去十餘名擅長管理又懂門道的大匠,再從坊間尋找各種懂得造船工藝的能人異士,一步步打磨製造船隻。

沙州那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木可以從衡江順流運下,直達皇家船廠的船塢之內,極爲方便快捷。

總而言之,陸沉在大力施行內政的同時,並未忽略外部的情況,大秦兒郎的足跡已經開始向外延伸,只不過陸沉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因此當下他還只是讓人儘可能收集信息,默默地做着準備。

在朝廷公佈第一個五年計劃成果的同時,陸沉再度對朝堂架構進行了一些調整。

原因很簡單,時至今日新政部的權限越來越大,而且與朝廷很多部衙存在職能的重疊和衝突,高汝勵多次上奏懇請天子重新劃分權責,不然他總覺得心中不安,同時也因那些亂七八糟的麻煩而頭疼。

及至三月下旬,陸沉終於完成這一項繁雜的人事整合。

軍機處和軍工部不受影響,新政部被拆分爲農業部、工商部、交通部和科技局,與原先的禮吏戶工刑兵六部並列,各部的權責得到進一步的劃分和明確。

此外太醫院升格爲太醫監,掌管全國醫學、問診、藥材和衛生諸事,年過七旬反而老當益壯的薛懷義榮任首任監丞,並且在陸沉的指示下,正在組織一大批名醫編寫最簡單最實用的問診教材,力爭培養出越來越多能夠解決一些小病小患的郎中。

劉元執掌的御史臺歷經多年的辛勤付出,已經在京城、南直隸和二十三個行省各府縣建立起一整套監察體系,陸沉知道這套體系無法一勞永逸,只是目前看來運行頗爲順暢,遠遠沒到老邁腐朽的地步。

大體而言,建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光看許佐頭上越來越白的頭髮就能知道其中的不易,好在陸沉有足夠的威望震懾一切宵小,朝廷終究還是一步步艱難地走了過來。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皇宮勤政殿內,名臣良將濟濟一堂,正在聆聽天子的訓示。

“過去這五年諸公辛苦了,你們爲朝廷嘔心瀝血,朕都看在眼裡。”

御案之後,大秦開國皇帝陸沉面帶讚許,神情溫和。

他今年已經三十六歲,即便國事繁重日理萬機,歲月依舊沒有在他臉上留下滄桑的痕跡,唯有愈發沉凝威嚴的氣度。

此刻殿內這些重臣還好,那些不常面聖的中下級官員和軍中將領在他面前根本不敢大聲喘氣。

面對天子的讚賞,頭上已經雪染青山的首輔許佐微笑道:“如今大秦已有盛世氣象,此皆陛下之功,臣等不過是盡本分之責。”

餘者莫不如是。

陸沉搖頭道:“首輔這話就偏了,朕就算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若是沒有卿等的支持,朕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朕一直崇尚賞罰分明,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得這麼漂亮,朕豈能虧待列位?”

羣臣的笑容愈發真切。

當年天子那四句真言早已流傳開來,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成爲世間所有讀書人的座右銘,沒人敢在這種氛圍裡尸位素餐。

但是這不代表所有人都甘於家徒四壁、都願意妻兒老小過着清苦的生活,如今天子明確將要厚賞,他們又怎會不欣喜?

殿內氣氛其樂融融,君臣相諧。

御案一側肅立着一名少年,目光清澈又不失尊敬地看着眼前這和諧的場景。

少年面龐的輪廓尚存幾分青澀,眉峰卻已見崢嶸之勢,如同未出鞘的寶劍,寒芒暗藏。

他的站姿極穩,腰背挺得比殿中朱漆樑柱還要筆直,玄色玉帶扣着修長腰身,廣袖垂落處露出修長手指,指節處泛着習武留下的老繭。

少年便是大秦太子陸九思,時年十五歲,隱隱已有筋骨氣象。

他右手背上有一道淡色疤痕,那是去年秋天在城郊狩獵之時,一頭受驚的豹子突然竄出,爲了保護疾馳向前因而稍稍脫離禁衛的妹妹長樂公主,他將豹子立斃於拳下,然後被兇獸在手背上留下這道傷痕。

事後他坦然向陸沉和林溪稟明詳情,並未刻意幫陸辛夷隱瞞遮掩,但也勇敢地承擔起所有責任,沒有歸咎於那些忠心勤懇的禁衛。

也就是從這件事過後,陸沉允許他入朝觀政。

陸九思謹遵林溪的教誨,在朝堂上只看只聽不發一言,除非陸沉開口讓他說話,即便如此他也不會恃寵而驕,最多就是偶爾發言略帶稚氣。

看着父皇和朝堂諸公相談甚歡,陸九思心中升起無盡的仰慕和崇敬。

他並非長於深宮不知人間疾苦的太子,雖然至今還沒有離開過京畿地區,但這兩年他經常和陸辛夷一道微服出宮,自然知道坊間的真實模樣,也清楚在他父皇的領導下,大秦子民的生活在一天天變好。

一念及此,他忽地心中一動。

昨日傍晚陸辛夷打發貼身宮女前往東宮,邀他今日一道去西城閒逛,因爲他知道今日陸沉要召見文武重臣,便婉拒了妹妹的提議,並且定下改日再陪她出宮。

這丫頭不會自己跑出去了吧?

陸九思毫不懷疑陸辛夷有這個能力。

即便他是太子,陸沉對他頗爲關心又寄予厚望,但他不得不承認父皇確實要偏愛陸辛夷一些,母后和後宮各位娘娘亦是如此,虧得皇貴妃娘娘從小教育有方,纔沒讓他妹妹養成驕橫霸道刁蠻的性子,頂多只是活潑一些。

簡單來說,倘若陸九思因爲某件不太合規矩的小事去求陸沉答應,最多隻有五成可能,陸辛夷出馬則十有八九成功。

陸九思當然不會嫉恨妹妹,只是難免會有些擔心,不過一想到父皇和母后給陸辛夷安排的防衛力量,他又漸漸安定下來。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是朕對諸公的殷切期望。所謂萬事開頭難,第一個五年計劃算是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朝廷就要把握好這個機會,爭取在第二個五年完成既定目標。”

陸沉狀若無意地掃過陸九思,繼而看着逐漸肅然的羣臣說道:“列位已經知曉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內容,今日不妨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二個五年計劃依然堅持以農爲本,但是對於如何促進國內手工業的發展,如何以陸家商號改組而成的內務府爲主力推動民間商貿的興盛,以及如何提升商稅進而有效控制商賈的冒進和勾連,都有比較詳細的計劃。

這應該是其中最爲明顯的變化。

許佐當先說道:“陛下,臣以爲興修官道一事需要提上日程。臣這兩年一直在關注坊間工商業的狀況,如今最大的限制便是交通不便,譬如江南的絲綢若想運往北方的燕雲行省,途中最少需要六個月,因爲道路難行導致成本奇高,對於商貿往來的阻礙顯而易見。”

陸沉微微頷首,淡然道:“首輔之言甚合朕意,不過在朕看來,興修官道固然必不可少,目前較爲便捷的解決方案還有兩條,其一便是河運,其二便是海運。”

羣臣肅然。

新任交通部尚書崔浩陷入深沉的思考。

戶部尚書高煥則下意識地開始皺眉。

經過這些年新政大行的積累,國庫自然很充盈,但他知道興修官道、開拓河運和海運都不是小打小鬧的事情,一旦開始投入便是看不見底的吞金獸。

“高尚書不必太着急。”

陸沉打趣了一句,引得羣臣皆笑,殿內氣氛輕鬆了不少,繼而對崔浩說道:“崔尚書,你要帶着麾下的精兵強將,將道路規劃這件事細緻而穩妥地辦好,這是第二個五年計劃的重中之重。朕希望你們在半年時間內,對大秦國內現有的道路狀況覈查清楚,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制定一份全面詳細的規劃,包括延長原有的官道、新修連接的道路、拓寬部分河道發展河運、釐定沿海海況確定南北海運路線等等。”

崔浩當即起身道:“臣領旨,定不負陛下所望!”

陸沉微微一笑,隨即開始下一個議題。

陽光隱約透進殿內,陸九思完全沉浸在這種衆志成城齊心協力的氛圍中。

那是一幅他只要稍微想想就會無比神往的藍圖畫卷。

……

雖然朝堂諸公正在冥思苦想如何進一步提振國內的手工業和商業,但是京城顯然不同於下面的州府。

河洛本就是天下雄城之首,如今作爲大秦王朝的核心,更加富庶繁榮,不知不覺已經壓過南直隸的永嘉城。

尤其是西城四十六坊,雲集世間各地的貨物和南來北往的旅人,商鋪酒肆貨棧鱗次櫛比,令人幾乎目不暇接。

無論販夫走卒還是達官貴人,都能在各個集市之中買到自己心儀的物品,而在大街小巷之中,女子的身影並不罕見。

陸沉自然不會維持那種森嚴腐朽的禮教大防,曾經陸家商號裡便有很多女工,在他看來讓佔據人口近半數的女子悉數窩在家中,本就是一種極其落後保守的行徑,更是對人力資源的大量浪費。

這個時代女子同樣可以靠着自己的雙手謀生,雖然不比陸沉前世那般容易,至少也能創造不小的價值。

因此在酒坊中可以見到爽利潑辣的酒娘,在織坊中可以見到麻利能幹的女工,甚至還有很多女攤販,遊走於京城的很多角落。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名十四五歲的少女帶着兩名侍女出現在西城最爲繁華的金康坊,自然不算很稀奇的事情。

少女身穿杏紅軟煙羅裙,雙環髻纏着的淺金流蘇隨着腳步簌簌輕顫,露出耳垂上兩粒瑩潤的明珠。

圓潤的臉頰還帶着嬰兒肥,偏生一雙柳葉眉斜飛入鬢,眼尾綴着顆硃砂小痣,看人時瞳仁總比常人亮三分,像是把漫天星光揉碎了浸在春風裡。

行走於熱鬧的集市中,她駐足好奇地打量街邊新奇之物時,腰間赤金絛帶纏着的白玉環佩叮咚作響。那玉環刻着獬豸圖騰——自十歲起便日日佩着,母妃告訴她要效仿神獸明辨曲直。

最惹人注目的還是那雙總在發間跳躍的銀絲蝴蝶,翅膀用冰蠶絲織成,每走一步便折射出細碎虹光。

這等裝扮一看便知非富即貴,普通人自然不敢多看,就連慣常沒皮沒臉的青皮閒漢也都下意識地避遠一些——他們很清楚什麼人能惹什麼人不能惹,在京城這種丟塊磚頭都能砸到官兒的地界,如果眼睛不放亮一點,招惹災禍是很常見的事情。

兩名侍女緊緊跟在少女身邊,她們大約十七八歲,看起來就是大戶人家的侍女,唯有真正的高手才能看出她們的不凡,精光內蘊的雙眼、綿長穩定的氣息和沉穩的步伐都足以說明她們的身手,而且兩人一左一右不露聲色地將少女護在中間,可以防止第一時間出現的任何意外。

至於周遭人羣中一些看似普通的男女,他們視線的餘光總會在悄然之間落在少女附近,提防經過少女身邊的所有人。

逛完這條長街,少女右手握着一個絹花簇成的雪柳,左手提着一盒鮮花製成的花蠟,兩名侍女也拿着一路採買的小物件。

右邊那名侍女近前輕聲道:“小姐,要不今兒就逛到這裡?”

少女左右看看,甜甜一笑道:“齊姐姐,我還想去成家巷轉一轉。”

侍女名叫齊敏,乃是織經司提點齊廉夫的幼女,從小便習得一身高明武功,兼之性情落落大方,很受林溪的喜愛,因此便讓她在長樂宮暫待幾年。

少女的身份不言而喻,正是大秦天子最疼愛的長女,長樂公主陸辛夷。

“成家巷?”

齊敏略感奇怪,那條街巷倒是不遠,問題她不曾聽說那裡也有熱鬧的集市。

陸辛夷點頭道:“走嘛,去看看就回去。”

齊敏和另外一位侍女對視一眼,不忍讓這位爽朗懂事、一直待她們如姐妹的公主殿下失望,隨即點頭答應下來。

三人一路漫步來到成家巷,這裡顯得十分安靜,與先前主街上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

“兩位姐姐,我聽說那裡的宴席別具一格,京中老饕頗爲熱衷,今日我請客,如何?”

陸辛夷擡手指向不遠處的那家門樓。

兩名侍女順勢看去,只見門匾上寫着錦繡樓三個大字。

齊敏見周遭沒有閒人,便換回稱謂道:“殿下,皇貴妃娘娘交待過,你最好莫要在宮外逗留太久。”

“只是吃頓飯而已,母妃肯定不會見責,放心。”

陸辛夷擡手指了指頭頂的日光,示意剛好到了吃飯的時間。

她帶着兩人走入錦繡樓大堂,知客立刻迎了上來,有禮有節地詢問之後,爲她們安排了大堂左側一個臨窗的位置。

這錦繡樓足有三層,眼下一樓大堂已有不少食客落座,他們看見新來的三名女子,只是略看了兩眼便繼續享用酒菜,可見這裡的菜式確實非同一般。

齊敏總覺得有些古怪,陸辛夷性子灑脫活潑不假,卻不會任性而爲,往常出宮除非和太子陸九思一起,她都只是略逛一逛就回宮,從來不曾像今日這般特意跑到某處酒樓一解口腹之慾。

約莫一炷香後,錦繡樓的招牌菜式皆已上齊,陸辛夷招呼着兩人享用。

“如何?”

大致填飽肚子後,陸辛夷笑盈盈地望着兩人。

齊敏點頭笑道:“確實不錯。”

陸辛夷頗有興致地觀察着大堂的環境,這裡的陳設古樸典雅,平添幾分文雅意境,食客們也都輕聲細語,不似一般食肆那般嘈雜喧鬧。

表面上看,這就是一個名不虛傳的酒樓。

然而……

陸辛夷在知客前來會帳的時候,忽然開口問道:“貴東家今日可在?”

知客恭敬地說道:“客人見諒,東家今日不在。”

陸辛夷又問道:“果真?”

知客心中詫異,不知這位非富即貴的少女有何來意,但是他知道不能隨意招惹貴客,因而垂首道:“千真萬確,不知客人有何見教?”

“見教談不上,只是聽說一些傳聞,想找你們東家當面聊聊。”

陸辛夷搖搖頭,繼而起身道:“既然他不在,那我就去後面看看,畢竟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知客心中一驚,還沒等他出言阻攔,陸辛夷便在兩名侍女的陪伴下,徑直朝後堂走去!

“客人止步!”

隨着知客一聲呼喊,大堂的掌櫃、夥計和其他食客無不詫異地看向那名少女,緊接着就有掌櫃帶着夥計想要阻攔,然而少女身邊的兩名侍女只是擡手輕擺,並未有任何激烈的動靜,卻沒人能攔在少女的身前。

與此同時,一些身影悄然站起,警惕地注視着周遭的環境。

陸辛夷一路暢通無阻,穿過後堂來到錦繡樓的後方,出現在她面前的是一個看似普通的中庭,對面則是一道緊閉的垂花門。

還有十餘名精幹剽悍的男子,面色不善地站在庭中和兩側迴廊,虎視眈眈地看着她。

陸辛夷環視衆人,輕聲道:“想不到一個看似尋常的食肆後面,居然養着這麼多高手,看來四弟說的沒錯,錦繡樓後別有洞天呢。”

第722章 720【畫地爲牢】第404章 402【滾滾人頭】第451章 449【善者不來】第936章 934【壁立千仞】272.第272章 270【舊日之火】第987章 985【大齊的未來】第962章 960【三十功名塵與土】第663章 661【一念之間】第323章 321【風骨】第744章 742【倒懸】第984章 982【歸去來兮】第288章 286【惟將終夜長開眼】第986章 984【變革之始】第399章 397【人生百年】第490章 488【退避三舍】262.第262章 260【如此可笑】(爲盟主丨三人第490章 488【退避三舍】第674章 672【掣肘】第717章 715【天命】第879章 877【人間血】第926章 924【大廈將傾】第810章 808【難見微光】第850章 848【雷雨】第744章 742【倒懸】第944章 942【我主沉浮】第574章 572【多情何似無情】第1010章 1008【人間】98.第98章 097【命如草芥】184.第184章 183【掌權】第318章 316【公侯相繼】第932章 930【殺招】138.第138章 137【星星之火】第683章 681【利刃】第966章 964【身懷利器】第538章 536【大風起兮雲飛揚】(七)234.第234章 232【卻敵百里遙】第698章 696【夫妻同心】第1003章 1001【真相】第561章 559【朝天闕】(六)第962章 960【三十功名塵與土】第593章 591【聖眷】第765章 763【尺素】第385章 383【豎子】第42章 042【林暗草驚風】第529章 527【白馬】第35章 035【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53章 751【陸沉舞劍】第740章 738【見本心】183.第183章 182【月下美人】第701章 699【笨拙的戰略】第356章 354【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52章 151【北方有變】第608章 606【刑部尚書】第1007章 1005【同行】220.第220章 218【南風知我意】第887章 885【千秋萬歲名】第970章 968【琴瑟和鳴】第1019章 1017【饋贈】第339章 337【且共從容】128.第128章 127【龍蛇】242.第242章 240【人心如深淵】第556章 554【朝天闕】(一)第949章 947【這一世】(爲盟主你我都是九點鐘的太陽加更)第638章 636【君子坦蕩蕩】第728章 726【驚喜】第890章 888【坐斷東南】第497章 495【命數如織】90.第90章 089【少年自負凌雲筆】因身體原因,請年假四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64章 462【誰倚東風】第826章 824【何爲貴】第952章 950【高煥的喜與憂】第680章 678【野心勃勃】第361章 359【來者不善】第384章 382【錚鳴】第580章 578【大權在握】第459章 457【飛鳥難渡】第375章 373【陽光猛烈】第21章 021【陸園】72.第72章 072【蒼生何辜】第837章 835【衆星捧月】第671章 669【檐前雨猶滴】第16章 016【你我皆棋子】第933章 931【宿敵】第674章 672【掣肘】第642章 640【大江東去】172.第172章 171【人固有一死】第361章 359【來者不善】第964章 962【俱往矣】第653章 651【只緣身在最高層】第979章 977【許佐的一日遊】第723章 721【人生奈何】第355章 353【結網】第665章 663【向死而生】第459章 457【飛鳥難渡】182.第182章 181【路不歸】第866章 864【家國天下】第684章 682【江山如畫】第353章 351【單刀直入】第309章 307【貴胄】(爲盟主阿C加更)
第722章 720【畫地爲牢】第404章 402【滾滾人頭】第451章 449【善者不來】第936章 934【壁立千仞】272.第272章 270【舊日之火】第987章 985【大齊的未來】第962章 960【三十功名塵與土】第663章 661【一念之間】第323章 321【風骨】第744章 742【倒懸】第984章 982【歸去來兮】第288章 286【惟將終夜長開眼】第986章 984【變革之始】第399章 397【人生百年】第490章 488【退避三舍】262.第262章 260【如此可笑】(爲盟主丨三人第490章 488【退避三舍】第674章 672【掣肘】第717章 715【天命】第879章 877【人間血】第926章 924【大廈將傾】第810章 808【難見微光】第850章 848【雷雨】第744章 742【倒懸】第944章 942【我主沉浮】第574章 572【多情何似無情】第1010章 1008【人間】98.第98章 097【命如草芥】184.第184章 183【掌權】第318章 316【公侯相繼】第932章 930【殺招】138.第138章 137【星星之火】第683章 681【利刃】第966章 964【身懷利器】第538章 536【大風起兮雲飛揚】(七)234.第234章 232【卻敵百里遙】第698章 696【夫妻同心】第1003章 1001【真相】第561章 559【朝天闕】(六)第962章 960【三十功名塵與土】第593章 591【聖眷】第765章 763【尺素】第385章 383【豎子】第42章 042【林暗草驚風】第529章 527【白馬】第35章 035【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53章 751【陸沉舞劍】第740章 738【見本心】183.第183章 182【月下美人】第701章 699【笨拙的戰略】第356章 354【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52章 151【北方有變】第608章 606【刑部尚書】第1007章 1005【同行】220.第220章 218【南風知我意】第887章 885【千秋萬歲名】第970章 968【琴瑟和鳴】第1019章 1017【饋贈】第339章 337【且共從容】128.第128章 127【龍蛇】242.第242章 240【人心如深淵】第556章 554【朝天闕】(一)第949章 947【這一世】(爲盟主你我都是九點鐘的太陽加更)第638章 636【君子坦蕩蕩】第728章 726【驚喜】第890章 888【坐斷東南】第497章 495【命數如織】90.第90章 089【少年自負凌雲筆】因身體原因,請年假四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64章 462【誰倚東風】第826章 824【何爲貴】第952章 950【高煥的喜與憂】第680章 678【野心勃勃】第361章 359【來者不善】第384章 382【錚鳴】第580章 578【大權在握】第459章 457【飛鳥難渡】第375章 373【陽光猛烈】第21章 021【陸園】72.第72章 072【蒼生何辜】第837章 835【衆星捧月】第671章 669【檐前雨猶滴】第16章 016【你我皆棋子】第933章 931【宿敵】第674章 672【掣肘】第642章 640【大江東去】172.第172章 171【人固有一死】第361章 359【來者不善】第964章 962【俱往矣】第653章 651【只緣身在最高層】第979章 977【許佐的一日遊】第723章 721【人生奈何】第355章 353【結網】第665章 663【向死而生】第459章 457【飛鳥難渡】182.第182章 181【路不歸】第866章 864【家國天下】第684章 682【江山如畫】第353章 351【單刀直入】第309章 307【貴胄】(爲盟主阿C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