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勢如破竹

趙構聽從軍師吳用的建議,即刻下達帥令,親自修書一封,蓋上帥印送往各地軍營,交由最高指揮官,讓他們務必注意方臘叛軍動向,待他與泰安軍匯合,南下杭州,再一併發動攻擊。

趙構率領衆人急速前行,一路上不敢耽擱分毫,日以繼夜的趕路。原本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愣是提前了四天時間就與泰安軍匯合,曾孝蘊恭敬地迎接趙構。趙構也沒有多言,更沒有停留,仍舊是馬不停蹄的南下杭州。

方臘義軍佔領了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政權,想要儘快剿滅他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唯有打持久戰。趙構率領泰安軍繼續南下江南,途中所到之處,無一例外悉數被大軍擊破。

隨着趙構率領大軍的行程加快,又連續攻下數座城池,他也傳達帥令,命令其他人也率領大軍進攻。並且,趙構命令衆人一定要速戰速決,在同一天進攻。趙構突襲方臘佔領的城池,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沒想到宋庭的大軍這麼快就來了,還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方臘正襟危坐,冷笑連連道:“據探子回報,宋江等人居然投靠了朝廷,還是此次討伐朕的主力軍,他們兵分三路進攻朕的疆土。若非朕的兵力分散,也不至於讓他們得手。”

“啓奏皇上,臣以爲宋庭虎視眈眈前來,必定是一場血戰。探子回報說,此次大軍主帥乃是一名少年,也正是這名少年將宋江等人擊敗,讓他們歸順朝廷。如果傳言是真的話,那麼此人也不容小覷。”

方臘說道:“王尚書,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王尚書原名王寅,頗通文墨,精通謀略,方臘加封做了文職,官爵是兵部尚書,管領兵權之事。王寅原本是歙州山裡石匠出身,慣使一條鋼槍,這條槍神出鬼沒,萬夫莫擋。坐下有寶馬良駒名喚轉山飛,這匹寶馬登山渡水,如行平地。

王寅回道:“皇上不必擔心,宋軍的戰鬥力與我軍相差甚遠,我軍麾下猛將如雲,焉能敗給宋軍。況且,江湖傳聞也不過是傳聞罷了。那小子不過是少年年紀,豈能與我軍相抗衡,不過是趙佶這個狗皇帝玩的把戲罷了,不足爲慮。”

“真正讓臣擔心的事情,不是宋軍主帥,而是宋江麾下的大將。只要他們都在,我軍想要戰勝宋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宋軍又在那小子的手中調兵遣將,實在是防不勝防。如果我猜得沒錯,宋軍已經距離浙江不遠了。”

“王尚書所言不無道理,臣以爲不單單如此,還需要更多的力量抵擋住宋軍。王尚書不知宋軍主帥的厲害,臣卻知道那人非常的不簡單。當初,宋江佔據青州城,我們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自從宋軍攻破青州城,宋江戰敗,歸順朝廷,麾下士兵紛紛逃竄而出,有一部分兵力進入我軍之中,成爲我軍的士兵。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宋軍主帥的武功深不可測,就連梁山第一戰將盧俊義都不是他的敵手,被生擒活捉。”

“他的年紀只有十二三歲,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本事,當真是要小心爲上,不得不防。並且,他親自率領先鋒夜襲青州城,引領大軍突襲成功。如果我們忽視他的存在,恐怕吃虧的也是我們自己,臣以爲還是需要防備着點,以免馬失前蹄。”

方臘驚訝道:“右丞相,你說的可是真的?”

方臘起義軍右丞相名爲祖士遠,左丞相是婁敏中,兩人一左一右也是方臘的左右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

祖士遠堅定地點點頭,道:“回稟皇上,臣所說句句屬實,不敢有絲毫的誆騙之意。”

方臘說道:“如此說來,宋軍主帥也不容小覷了。這樣一來,我們必須要加緊防範,我軍佔領的城池已經有數座落入宋軍手中,其他宋軍也虎視眈眈,接二連三的攻擊讓我們防不勝防,這已經不是簡單地攻破我軍防禦,而是想要圍剿朕。”

“傳朕的旨意:大軍分散開來,抵禦住宋軍進攻,朕倒想宋軍到底如何厲害。”

衆人躬身道:“臣等遵旨!”

於是,方臘將大軍分散開來,失去的城池也不想奪回來,而是想要駐守住邊陲,保證杭州城的安全。並且,方臘又任命朝中大臣前往各個城池,務必要守住宋軍的攻勢。方臘將大軍重點安放在潤州、歙州、清溪、宜州、湖州、常州等地,將分散的兵力悉數派往此地,形成重重包圍,徹底將杭州大本營保護的嚴嚴實實。

並非方臘只看重此地,而是趙構率領大軍接二連三的攻破城池,讓方臘的勢力版圖不斷地縮小。鼎盛時期,方臘控制着五十二個州縣,實力雄厚。但是,宋軍齊齊的進攻,讓起義軍自顧不暇,來不及救援,只能眼睜睜的被奪下城池。

趙構攻破一座有一座城池,沒有任何的逗留,依舊率領大軍繼續進攻。趙構傳達命令之前戰鬥過的將士休息,休息過的將士吃飽喝足後又接着進攻。爲得就是壓縮時間,趙構採取的是車輪戰,不講求什麼廝殺陣勢,能全部進攻決不一對一,能迅速佔領城池,絕不耽擱分毫。

當初,趙構採取這樣的進攻手段,衆人都是驚訝。不曾想到,這樣反而激發了士兵的鬥志,他們鬥志昂揚的進攻義軍。敵軍、我軍非常容易區分,方臘起義軍將士每個人頭上都繫着黃巾,有些則是紅的。雖然顏色不同,仍舊是義軍的將士。

趙構率領大軍勢如破竹,聲勢浩大,一路兼程的拼命廝殺,接二連三的勝利讓宋軍士氣大漲,就連其它幾路大軍將士都鬥志昂揚。之前,他們在面對起義軍時都是節節敗退,就連氣勢上都沒有起義軍強。

現在,趙構率領泰安軍一次次的取勝,給予他們最好的回報,讓他們紛紛響應起來。每攻下一座城池,趙構都會張貼帥令,告知城中百姓,起義軍之事與他們無關,也不會抓他們,使得人心惶惶的百姓心裡也安心下來。並且,趙構還將宋徽宗的聖旨,廢除沉重的苛捐雜稅,讓他們更是高興不已。

城中大多數將士都是貧民百姓,他們常年遭受到朝中官吏剝削,民不聊生,自己生活都成問題,哪裡還會想到什麼忠君報國。因此,他們多數人蔘軍也不過是求得一日三餐,求個溫飽罷了。

趙構也知道城中百姓擔心的事情,看着城池中孤苦無依,身上穿得都是打着補丁的衣裳,還有煞白的臉色,便知道這些人起義的目的不過是爲了活下來。於是,趙構也沒有追究這些人的責任,對於那些寧死不屈,殊死搏鬥者,趙構沒有手軟,一律殺之。

在他的恩威並施下,城中百姓不待見宋軍,也不會出現與他們反抗的局面。畢竟,他們都想活下來,遭受生死考驗時,衆人都選擇了投降活下去,誰也沒有勇氣繼續困獸之鬥。那些寧死不屈之人,趙構無一例外全部處死,他不想留下這些人,真的攻擊方臘時,又臨陣變卦,那就非常危險了。

第240章 金匱之盟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五百六十九章 以一當百,天祚帝被俘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五百六十六章 婉拒招安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空任鳥飛第120章 巧渡長江(二)第390章 挑戰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238章 刺殺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章 前因後果第482章 仗勢欺人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第378章 BBQ第490章 龍涎香第六百八十章 後記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337章 聲名狼藉第399章 真刀真槍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破家亡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365章 貢院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21章 父子約定第42章 武舉考覈(一)第121章 巧渡長江(三)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143章 定計攻城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423章 怒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144章 天賜良機第330章 前世相欠,今生相見第61章 妙手仁心(一)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238章 刺殺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388章 下落第24章 太白陰經第319章 陰陽相隔第32章 達摩秘功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217章 不是二百萬而是八百萬兩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83章 深夜來訪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18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396章 離開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404章 有何關係?第315章 遺言第六百二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番外篇 第三章 誰敢欺負我娘!第120章 巧渡長江(二)第141章 攻破獨鬆關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200章 凌遲處死第416章 娘子,咱們回家!第457章 刁難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479章 條件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六百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347章 解惑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
第240章 金匱之盟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五百六十九章 以一當百,天祚帝被俘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五百六十六章 婉拒招安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空任鳥飛第120章 巧渡長江(二)第390章 挑戰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238章 刺殺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章 前因後果第482章 仗勢欺人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第378章 BBQ第490章 龍涎香第六百八十章 後記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337章 聲名狼藉第399章 真刀真槍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破家亡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365章 貢院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21章 父子約定第42章 武舉考覈(一)第121章 巧渡長江(三)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143章 定計攻城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423章 怒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144章 天賜良機第330章 前世相欠,今生相見第61章 妙手仁心(一)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238章 刺殺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388章 下落第24章 太白陰經第319章 陰陽相隔第32章 達摩秘功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217章 不是二百萬而是八百萬兩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83章 深夜來訪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18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396章 離開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404章 有何關係?第315章 遺言第六百二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番外篇 第三章 誰敢欺負我娘!第120章 巧渡長江(二)第141章 攻破獨鬆關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200章 凌遲處死第416章 娘子,咱們回家!第457章 刁難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479章 條件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六百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347章 解惑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