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

“京失守了?”

完顏晟怔怔不語,呆若木‘雞’,聽聞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樣,三十萬大軍被十餘萬宋軍擊潰,完顏宗望等將領全部戰死,無一倖免。。至於三十萬大軍也折損十萬,二十萬四處逃散,這讓完顏晟傻眼了。

曾經以爲宋軍不堪一擊,後來居然是這樣的結果。若不是主動撕毀盟約,大舉進兵南侵大宋,也不會落得如此結果,難以收場。

“兄長,難道我錯了嗎?”

“唉,你真錯了!”完顏阿骨打的聲音陡然響起,接着他的身影出現在完顏晟面前,那模樣還是那麼熟悉,“四弟,你不知道宋軍的厲害,尤其是趙構此人。他不僅武全才,更是統帥宋軍的兵馬大元帥,敢獨自與我談判,可見他膽識過人。”

“以他的才能放眼大宋都是拔尖的,更別說在我朝找到能與他相匹敵的人來。若是他不死,宋朝必定崛起。只可惜你對宋朝虎視眈眈,我也是迫於無奈,將你的權力全部免去,你是我四弟,又怎麼會真的有謀害你的心思!”

“我只是不願意看到你繼承帝位,對宋朝用兵,那是自食苦果,只怕那時悔之晚矣。若是你能丟掉與宋朝爲敵的想法,那我真的很開心,那也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四弟,你繼承皇位後,一定要記住我今日的一番話,不可小覷宋軍戰鬥力,更不可挑起金宋之間的戰爭,也不可忽視趙構此人,更不能在國力不足的前提下發動戰爭,尤其是宋朝,宋朝崛起之日不遠矣,你要是不願意聽從我的話,只怕金朝未來危矣,你要切記切記!”

“兄長,我只不過是想讓我朝子民有個安定的生活,不再過着漂泊無依的日子,也不想他們在寒冬之時,不是餓死是凍死!”完顏晟道出心裡的話,卻發現完顏阿骨打身影逐漸散去,急急忙忙地喊道:“大哥!大哥!……”

“皇!”

‘侍’衛聽聞完顏晟的驚叫聲,連忙衝進來,想要保護他,只是他們拔出劍那一刻,一道寒光照‘射’在臉‘色’蒼白的完顏晟臉,讓他猛然驚醒,回想起自己親手殺了完顏阿骨打,奪得金朝皇位,成爲太宗皇帝。

當初,他帶領‘侍’衛進入皇宮時,完顏阿骨打沒有任何畏懼,像是早有心理準備一樣,語重心長地叮囑完顏晟幾句,便被他殺了。此時,完顏晟心裡滿是無奈,還有不甘心,也有後悔,要是聽從兄長的話,也不至於鬧得如此局面。金朝大軍節節敗退不說,連好不容易奪得的遼朝城池,一年內全部丟失,自己反而棄城而逃,回到最初的地方會寧府。

金朝連年與宋朝大戰,耗費不少物資,又在這次的戰役損失慘重,屍橫遍野,這讓完顏晟心裡承受了太多壓力,卻無處可說。孤家寡人,便是如此。完顏晟心力‘交’瘁,他讓宰相、將領等人前來,商議該如何去做。

“皇,時至今日,咱們只能求和!”

“求和?談何容易!”完顏晟苦澀的說道,“若是能求和,我早已做了。自從次派出去使臣身首異處,卻無人敢前去大宋。即便是我們主動求和,他也不見得同意。”

“無論結果如何,至少也得試試才行。以我方的物資,不見得能撐過這個冬季,只怕那個時候真的晚了。”

完顏晟無奈地回道:“那依你的意思去辦吧!”

得到完顏晟的首肯,大臣們立即着手準備求和事宜。如今冬季要來臨了,他們要在之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當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好,立即動身前往汴京城,面見大宋皇。

“皇,金朝使臣求見!”

“傳!”趙構料定金朝會派使臣前來,不想來得那麼快。

“大金朝使臣參見宋朝皇帝陛下!”金朝使臣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朝堂,他沒有之前那種趾高氣昂的神情,完全是以臣子身份。

若不是宋朝大軍‘逼’迫他們走投無路,大軍又連連敗退,以他們的‘性’子又怎麼會如此謙卑。

“使者大人見朕有何事?”

“回稟皇,我等今日前來是奉了我朝皇帝陛下之建議,前來請求議和,決定與大宋朝簽訂盟約,兩國罷兵。此外,我朝願意賠償大宋朝的損失,而失去的那些城池,也都劃分爲宋朝國土,不知皇是否答允?”

“議和?”趙構略有深意的笑了笑,冷哼一聲:“朕尚是燕王之時,不曾打算與金朝發生戰爭,乃至兵馬大元帥時更是親自前往遼陽府談判結盟事宜。”

“金太祖皇帝完顏阿骨打信守諾言,有生之年並未覬覦大宋,兩國相安無事。可是後來,完顏晟登基爲帝后,又是如何對待我大宋的?”

“主動挑起戰火,生靈塗炭,更是派人俘虜徽欽二帝而去,如今生死不明,又三番五次派兵攻打燕雲之地,又有多少大宋子民遭受戰爭之禍,這一切的一切不是我趙構主動,而是被‘逼’無奈之下只好迎戰。現在我軍佔領大半疆土,勝利在眼前,你們居然妄想的認爲此時議和可以抹除一切,那你們也太小覷我趙構,更高看你們自己。”

“大宋在這幾年的發展下來,已經徹底恢復,國泰民安。若不是你們得寸進尺,又怎麼會再起戰火,這一切都是你們有個好皇帝做的,而你們這些大臣卻不曾勸阻,更是助紂爲虐,當真以爲我大宋好欺負不成?你們節節敗退,想着議和賠款化解眼前的危機,事後轉身再次撕毀盟約,難道真的以爲我大宋無人可用,又或是砧板的‘肉’,任由你們隨意取奪?”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今日朕不殺你,你替我轉告完顏晟,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自己要爲自己做的事負責,別以爲議和可以解決問題,當時之恥,我趙構定會親自討回來。”

金朝使臣在趙構的氣勢下,難以再開口求和,只能灰溜溜的啓程回去。此次,他們沒有完成任務,衆人愁眉苦臉,直到回到會寧府後,如實回稟完顏晟,完顏晟聽聞,也沒說什麼怪罪的話,這個事情他早有算計,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當他們回去後,完顏晟只能下旨讓整個完顏部的人做好入冬準備,時刻保持警惕,提防宋軍來犯。

今年的冬天來得有些早,氣溫驟然下降。無論是宋軍還是金兵,這個季節都不敢隨意出去,要知道大雪紛飛,很容易‘迷’失方向,嚴寒季節大風呼嘯而至,讓人難以承受。

宋軍早有準備,禦寒衣物等已經全部運送到位,而金朝卻是過着難以想象的寒冬,餓死、凍死皆是,連續大戰,讓他們的後續物資跟不,又被宋軍佔領糧倉,最後只能過着以前的遊牧生活,開始打獵爲生,勉強度日。

六個月後,嚴寒過去了,迎來的是新一輪的‘春’季。原地區寒冷過去,百姓們早已播種,等待幾個月的收成。趙構在大軍原地駐紮之期,爲了等待來年的戰爭,再一次調集糧草等物資送往前線。

趙構再次下旨,全面進攻會寧府!

趙構回京後,趙有恭再一次成爲大軍主帥,他接到聖旨後,立即傳下帥令,命令大軍繼續向東前行。經過一番休整,宋軍已經適應寒冷的冬天,又有朝廷全力援助,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宋軍安然渡過鬆‘花’江,直達泰州,卻並未遭受到任何的阻攔,暢行無阻的拿下泰州,又繼續向東進發,直‘逼’肇州,還是一樣的情況,也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寒冷的冬季,讓泰州、肇州兩地的守將忍受不住,他們已經放棄抵抗,也沒無力抵抗,只能束手擒。

原本兩地的守軍也有數萬,卻因爲寒冷的冬季死去一萬,還有二萬人忍受不了做了逃兵,脫下一身軍裝,過去了放牧的生活。吳璘、吳玠二人率領一萬多兵馬進攻濟州,遭受到強烈抵抗。

吳璘、吳玠二人並未着急進攻,他們只是圍而不攻,靜靜地等待着元帥趙有恭親率大軍與之會合,將兵力完全集,然後再攻破濟州。吳璘、吳玠二人下令圍而不攻,濟州守將完顏婁室乃是足智多謀的大將。

可惜天不遂人願,完顏婁室縱然驍勇善戰,又足智多謀,卻難以阻擋宋朝大軍的步伐,完顏婁室在濟州鎮守一個月便糧盡彈絕,最後只能與宋軍決戰,最後死在吳璘、吳玠二人手。

肇州被宋軍攻破,趙有恭也率領大軍前來,宋軍十萬大軍駐紮在肇州,與會寧府僅有一江之隔。現如今衆人也不清楚敵情,又派探子前去打探消息,也是一無所獲。

“現在會寧府與我軍僅有一江之隔,要想攻破會寧府,唯有渡過江水,熟悉水戰的將領寥寥無幾,這個重擔‘交’給你們二人將軍。以目前的情況來說,金朝決不會任由我們渡江,必定會有所防範。”

張浚經過數月的調養,身體安然無恙,再次披掛陣,沉聲道:“目前我軍殲滅金兵已有十萬左右,而那些散落的士兵不成氣候,不足爲慮,真正擔心的是會寧府有完顏晟坐鎮,必定有後續大軍支援,也不知兵力幾何。若是我軍只有吳璘、吳玠二位將軍前去,怕是討不得任何好處,興許還會有危機。”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要想從陸路進攻,不僅迂迴彎曲,也會耽擱時間,最重要的是那些地方我們並不熟悉,而會寧府四周皆有江河存在,免不了需要進行水戰。所以,末將建議繞路前行不可取,唯一的方法便是直接渡江與之‘交’戰,減少傷亡。”

趙有恭詢問衆人的意思,衆人也都贊成直接渡江,最後趙有恭決定命令大軍自行建造船隻,只派探子前去打探消息,其他人原地待命,待船隻造好後,再進行進攻。

趙構立即命令工部官員前去支援,藉助當地的材料,建造大船。此外,趙構又從大宋選取‘精’明能幹的工匠前往,足足有五千人,這支隊伍由高寵帶領五千‘精’兵護送至肇州。

趙有恭又命令大軍從大興安嶺地區運送木材,而長白山也在不遠處,當工匠們抵達肇州時,大軍已經將所有的材料準備好,等着他們來建造。五千名工匠,加五千名‘精’兵,足足有一萬人,又讓軍懂得一些技術的人員參與,整整有兩萬餘人。

原本造船沒有數月是難以完成,在趙有恭的督促下,工匠們也是全力以赴,日以繼夜,分工明確的進行建造,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建造好三十隻大船,每個船可以乘坐三千餘人,一些大船甚至可以承載四千名將士。

當船隻建造後,趙有恭又命令肇州留下一萬兵力,其餘人員全部船,吳璘、吳玠二人統帥的一萬餘兵力做先鋒,他們熟悉水戰。另外,趙構在船隻建造好後,又派人送來了炮彈,這是趙構利用後世的經驗,與工部、兵器庫一起研究出來加在船隻。

並且,吳璘、吳玠二人也命令士兵實驗、熟悉,終於掌握瞭如何使用。吳璘、吳玠二人帶着炮彈,揚帆起航,走在最前面。果不其然,金兵早已在延岸設下防備,吳璘、吳玠立即下令開炮,只見炮火連天的轟炸,徹底摧毀敵軍防線。

當炮彈轟炸敵軍防線時,衆人都驚呆了,所有人都瞠目結舌,想過炮彈的威力,卻沒有想過威力如此大,這讓所有人都歎爲觀止,有此神物,金兵焉能抵抗,很快便攻破防線。

原本金兵還以爲可以抵擋一陣子,只是片刻功夫便損失慘重,江戰鬥沒有持續多久,金兵摧枯拉倒似的敗下陣來,而宋軍士兵卻沒有任何受傷,大軍抵達岸後,又將炮彈帶。

“皇有此神物,怎麼不早拿出來!”趙有恭見炮彈的威力太大了,根本不需要大軍前去廝殺,任何陣型在這件神物面前,根本不是個事,血‘肉’之軀焉能抵擋。

高寵驚歎炮彈的威力,他也知道趙構一直秘而不宣的研究此物,也曾親眼目睹這神物具有開山碎石的力量,只不過這次才用出來,看見轟炸開來後,敵方士兵只有投降的份,根本沒辦法阻擋,算是堅固的盾牌也被炮彈的威力炸成樑板。

“皇秘密研究此物,我也見識過,不過一直不穩定。那個時候,皇派人實驗一下,也失敗了很多次,直到次皇回京才完全製作完成。若是成功了,以皇的‘性’子不可能不拿出來使用。”

高寵代爲解釋一遍,此物早在研究之,不過威力巨大,傷害也會很大,要是‘操’作不慎會引起己方傷亡,這也是趙構一直不願意拿出來原因。若是早點拿出來的話,別說金兵百萬大軍,算是再多的人也經不起如此轟炸。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541章 反間計第405章 老奸巨猾第357章 坦白身份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440章 契機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264章 學無前後 達者爲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忘了!第401章 平分秋色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3章 前因後果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66章 殺雞儆猴(三)第113章 紛爭再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六百七十章 反客爲主第379章 第一場考試第4章 從頭再來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12章 權傾朝野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掘墳墓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351章 榜上有名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332章 打得你服第五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111章 授封(二)第388章 下落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440章 契機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32章 達摩秘功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134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五)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320章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第508章 投名狀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457章 刁難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197章 決裂(二)第515章 英雄冢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245章 逼宮(四)第535章 操練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458章 完顏晟第260章 父子談心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428章 紅顏禍水(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463章 正面衝突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101章 宋江之死(一)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382章 人有三急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180章 刁難第319章 陰陽相隔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12章 權傾朝野第41章 高俅崛起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
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541章 反間計第405章 老奸巨猾第357章 坦白身份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440章 契機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264章 學無前後 達者爲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忘了!第401章 平分秋色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3章 前因後果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66章 殺雞儆猴(三)第113章 紛爭再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六百七十章 反客爲主第379章 第一場考試第4章 從頭再來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12章 權傾朝野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掘墳墓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351章 榜上有名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332章 打得你服第五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111章 授封(二)第388章 下落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440章 契機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32章 達摩秘功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134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五)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320章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第508章 投名狀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457章 刁難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197章 決裂(二)第515章 英雄冢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245章 逼宮(四)第535章 操練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458章 完顏晟第260章 父子談心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428章 紅顏禍水(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463章 正面衝突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101章 宋江之死(一)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382章 人有三急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180章 刁難第319章 陰陽相隔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12章 權傾朝野第41章 高俅崛起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