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
西南聯大與華西壩五校的先遣隊已經在豫北大地開始考察,而王博手中的【農村振興計劃】已經深化完畢。
首批試點選擇在新鄉縣八鎮十九鄉73村,覆蓋人口近百萬。
灌溉渠道覆蓋11條河流與9條支流,是整個豫北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帶,極爲適宜作爲試點。
戴安瀾這邊則是不偏不倚的選中廖肯的稅警5團作爲整編試點。
稅警5團原始編制7步1炮,這種團級大編制讓目前情況下的後勤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沈復興不僅僅是要整編稅警團,如果有可能的話,這種小編制的部隊他想繼續在河內推廣。
國情不同,作戰方式就會有極大的區別。
其實在華北平原最好的編制就是4機步3坦,利用坦克的衝擊性擊潰敵人的正面防守,再充分利用機動步兵的再移動,形成最大的戰果。
只是目前稅警總團只有在鄭縣,擁有一支T26\27,九五式、八九式混搭的坦克營。
總數不過33輛,平時根本就不捨得拿出來使用,否則一仗就基本幹廢了。
而就在豫北轟轟烈烈的準備北伐之時,世界秩序的新格局悄然開始改變。
從羅斯福的租借法案開啓,新世界運轉讓普通國家與百姓都開始摸不着頭腦了。
這是重慶制定的年度計劃中的重要一環,羅斯福宣佈租借法案正式在國會通過,明確無條件地全面援助倫敦與重慶等地。
一時間,倫敦與重慶陷入一片歡樂的海洋。
但丘吉爾首先不嘻嘻了,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已經一棍子敲過來,僅僅只有16000人的部隊就敢率先發起進攻。
【尼羅河】集團發回來的電報只有一句話:德軍正在向我進攻,德軍正在向我進攻!
而委員長也很快就不嘻嘻了。
在得知華盛頓通過了【租借法案】之後,從柏林訪問回來的日寇外相松岡洋右途徑莫斯科,雙方再次開始密切接觸。
但莫洛托夫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與日方談判舉步維艱,雙方在接觸的當天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這時,最高元首直接介入談判。
雙方開啓了一場以蒙古與東北作爲籌碼的互相談判,此時蘇德邊境的德軍總數已經超過170個師。
在2月通過鐵路向邊境輸送了30個師後,當月德軍在邊境已經集結了近百個師的部隊。
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僕從國也出動30個師的部隊進入邊界。
3月,德軍再次抽調近40個師,其中包含8個裝甲師進入邊界,各僕從國的部隊接近40個師,約80萬人。
而作爲老對手的芬蘭已經訓練起一支超過40萬人的軍隊,白色的戰衣再次披上身,復仇的火焰重新開始燃燒。
在這種情況下,爲了遠東的安全也好,爲了避免兩線作戰也好,除了出賣我國的利益,他們幾乎沒有考慮犧牲自己的利益。
莫斯科承認【滿洲】,日寇承認【蒙古】。
至於庫頁島,雙方同意暫時放下爭議,將其擱置。
於是乎,雙方的談判進度一日千里,有望在4月完成媾和。
但日寇的掙扎還不止於此,在【租借法案】簽署的前幾天,日寇駐華盛頓大使野村吉三郎通過民間渠道展開對話。
國務卿赫爾也同樣派出民間人士進行溝通。
日寇要求解除封鎖,恢復雙方貿易,承認滿洲,並要求在華北部分地區駐軍。
爲此,他們將承諾從大陸撤軍,並促成重慶與金陵的合流,開放全部市場。
在此之前,羅斯福已經與丘吉爾確定了先歐後亞的策略,如果能避免在亞洲開戰,羅斯福是願意讓重慶做出一些犧牲的。
但在這裡,羅斯福內心還有一個巨大的夢想,那就是打破日不落帝國對殖民地的壟斷,將對方從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上徹底拉下來。
這場戰爭來的正是時候,白宮魅魔準備登基成爲美世宗。
這樣的交流保密嗎?
那是絕對不可能保密的,宋子文收買的議員很快就將消息泄露,華盛頓的加急電報與潘友新從莫斯科發來的加急電報一起送到了黃山官邸的雲岫樓。
此刻,委員長眼前擺着數份重要電報:
蘇日即將媾和,援助即將斷絕;
美日展開談判,羅斯福秉持先歐後亞原則;
晉日展開談判,晉綏軍頻繁與日寇往來,有叛國風險;
最後一條消息則顯得有些無足輕重:沈復興與戴高樂頻繁通信,需要警惕。
幾條信息頓時如同重磅炸彈在委員長的腦海炸開,整個世界形勢突然急轉直下,他已經顧不得沈復興的那些小動作。
什麼【農村振興】,什麼【稅警改變】,什麼【私通法國】。
這些再怎麼樣都不影響他的地位,而且沈復興時不時掏出鞭子抽打一頓小鬼子,每次都讓他聲勢大漲。
可一旦這三方都倒向日寇,這場戰爭,距離失敗也就只剩下了時間問題。
委員長揉了揉眉心,此刻的雲岫樓書房內只有五人。
外交部長王寵惠,軍政部長何應欽,智囊團負責人王世傑與張治中。
如今的情況已經不能再棘手了,若是再有幾場敗仗,用絕望來形容也差不多了。
王寵惠見狀還是主動開口:“委員長,爲今之計,國家很可能失去所有外部盟友,恐怕要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靜待時局變化。”
何應欽心中頻頻搖頭,這特麼的不是廢話麼?
如今物資已經匱乏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聽說就連孝義都沒法生產火炮,全國一個月生產的子彈還不夠消耗的。
河南的旱情持續到了春季,各地已經上報有蝗災出現的可能性。
廣東等華南地區去年水災後糧食欠收,貴川至少有30個縣上報旱情,眼看今年的收成可能又要依賴河內,情況簡直糟糕透了。
“委員長!”何應欽想了想,還是要提醒一下:“南昌的日寇已經三路出擊,高安、曲江等地已經告急,還是要給第19集團軍下令,不能再退了。”
委員長點頭同意:“敬之所言有理,電告羅卓英,此時作戰,關乎國際形勢”
洋洋灑灑的勉勵之話,在衆人耳中只是無奈。
張治中眼觀鼻鼻觀心,你何應欽還是小心中條山吧,人沈維安都已經發出會戰預警了,你居然還有心思給土木系上眼藥?
王世傑此刻正絞盡腦汁思考應對策略,但無論怎麼想,似乎目前的國際形勢下,重慶作爲弱勢一方甚至還不如戴高樂的影響力大。
更別說已經轉向全力支持柏林的維希法國。
咚咚咚~
門外突然有人敲門,單手託額的委員長輕輕擺手,似乎是他喚來的人。
張治中轉身前去開門,可入眼之人卻讓他一愣,一身規規矩矩的中山裝,如今重慶衆人皆知的浪子回頭典範,軍統副局長:李希烈。
後者微笑着衝張治中打了招呼,帶着文件夾快速來到委員長的書桌前站定,敬禮:“李希烈向您報到,委員長!”
委員長點頭:“雨農不在,你便與會說說吧。”
張治中會意,將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
這時候,王世傑只是想到向華盛頓施壓,逼迫美日談判失敗,同步緩和與閻錫山的關係,至於蘇日.不能寄予希望了。
而緩和與閻錫山的關係,最好的方法就是給錢、給裝備了。
但聽完張治中介紹後,李希烈卻邪魅一笑,翻開了手中的文件夾:“此事,軍統早有準備,如今便有幾個方案供委員長參考。”並不熟知李希烈用法的委員長頓時眼睛一亮:“講!”
可若是沈復興在此,看到李希烈這樣,一定會讓他坐下:事情還沒有到這個地步。
如今恰恰相反,李希烈沒有束縛,感覺自己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我們一個個來解決問題,嘿嘿”
他忍不住笑出聲:“趙戴文,我們一直在他身邊有安插人選,有三成把握直接幹掉閻錫山。”
不等衆人驚呼,李希烈笑容逐漸變態:“同時,緩和與友軍的關係,將閻錫山的地盤劃分給他們,許諾只要拿閻錫山人頭,便許他一個集團軍編制。”
“萬萬不可!”何應欽直接跳起來:“這不是與虎謀皮”
“何總長,無法兌現的承諾,怎麼會是與虎謀皮呢,此事不過是中統太原站站長個人作爲,委員長並不知情啊。”李希烈一邊說着一邊閉上了眼睛,似乎很是享受這樣操控一切的感覺,他側過身張開雙手:“至於公章,私刻的,到時候還能追究對方挑起內戰的責任。”
說到這裡,李希烈低着頭,胸腹不斷顫抖,似乎是在極力忍着笑:“哈,一舉三得,不是嗎?”
委員長緩緩擡起頭,目瞪口呆地看向提出解決方案的李希烈。
這方案爲什麼聽起來這麼有效?
但.這對嗎?
怎麼聽起來這麼邪門呢?
原本他還想着給些錢,給些武器安撫住閻錫山,實在不行,就把第十戰區劃給閻錫山,反正沈復興不可能聽對方的。
也只有泰戈爾能跟對方做朋友了。
可如今,好像這個方案,雖然很危險,但他怎麼內心有些喜歡呢?
“誰去談呢?”鬼使神差的,委員長竟然蹦出這麼一句,頓時讓王世傑等人大驚失色。
“委員長不可,且不說驅虎吞狼不一定行得通.”何應欽說到一半就進行不下去了,因爲這個計策失敗了也沒後果,成功了還能譴責對方
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友軍是不可能與日寇媾和的。
媽的,好像這策略沒啥問題啊。
“這人選的問題,我想過了,去的級別低了,對方不信,去的軍政人員,容易暴露,思來想去,我們戴局長去,是最合適的。”李希烈目光灼灼地看向委員長。
王世傑臉色頓時一變,這傢伙是什麼人吶?
這不是把戴笠往火坑裡推麼?
成功了,他說不定因功上位,失敗了,戴笠身死,換個人繼續談,他還能上位
可怕.
委員長眼神一凝,沒有馬上答覆:“說說其他的。”
李希烈見沒有成功也不以爲意,繼續向外拋着炸彈:“中條山守軍勾結日寇、閻錫山、存在通G現象,軍統建議裁撤部分將領,考慮到山西戰事有可能再起”
說着說着,李希烈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何應欽:“建議調蔣鼎文將軍代管,配合軍統進行鋤奸行動。”
“不可!”何應欽再次反對。
這時,委員長斜眼看了看何應欽,後者有些心虛,軍統從來都是有的放矢,既然說到通G,那他就難辭其咎。
李希烈聽到這個“不可”就笑了,他早有預案:“那調李長官代管?”
衆人一陣沉默.這可不是什麼好的人選,如今的第五戰區存在,一是抗戰需要,二是需要李宗仁這樣的軍閥出頭,立標杆也好,整合人心也罷,爲了統一戰線。
張發奎在廣東,已是如此!
委員長的臉色陰晴不定,種種跡象表明中條山大戰在即,偏偏這時候出了幺蛾子
他看向張治中,後者想了想:“委員長,不若讓衛俊如戴罪立功?”
“衛俊如?他想明白了?”委員長還是有些不放心,他本意讓張治中去代管,反正情況不會再差了。
可張治中這時候看向一臉期待的李希烈,忽然想到什麼:“我是擔心.萬一沈復興出兵.”
委員長差點站起身,他咬了咬牙:“你代我去見見衛俊如”
“是!”張治中好像有些摸到了門道。
李希烈緊接着彙報:“雖然軍統一般不對外交政策提出建議,但我還是建議立馬派人飛莫斯科”他停頓了一下,陰惻惻開口:“乘坐火車遣使柏林!”
王寵惠差點把下巴驚掉,什麼意思?我們不是要爭取加入英美法這邊嗎?
你遣使柏林做什麼?
王世傑更是一臉不可思議地看向對方,你瘋了?
“他蘇日不是要談嗎?談去!”李希烈大手一揮,好像滿不在乎的樣子:“柏林方面與日寇結盟,無非是要對方從遠東來這麼一下子!”
“告訴柏林,只要他們支持我們,將日寇踢出軸心,我們加入,我們從陝西出兵北上,直入WLMQ,然後北上切斷遠東鐵路。”
“誰打不是打?反正都一樣!”
衆人:.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雖然這個計劃一點都不靠譜,但比破罐子破摔式的投降要有面子一些。
反正美日、蘇日達成協議,國家就只剩下一個死字,那就魚死網破麼!
李希烈還補充道:“同時,要給倫敦施壓,反正杜聿明剛去了緬甸,再大不了,直接出兵緬甸,五十萬大軍直奔印度,北面丟了多少領土,都從緬甸印度找回來!”
“讓丘吉爾去找羅斯福,如果美日和談,我們不會投降,但你也別管我怎麼打!”
“打不了小鬼子,難道還打不了你洋鬼子?”
“好了!”委員長出言打斷,他現在整個人都麻了,也不知道眼前的李希烈還有什麼餿主意。
這些方案太恐怖,太邪門了。
但.好像或許,有用?
委員長看向王世傑,希望這位智囊能夠給出建議。
可此時的王世傑大腦快宕機了,瞧瞧李希烈都說了些什麼,再看看李希烈臉上的邪笑。
媽的!
文質彬彬的王世傑終於忍不住心中暗罵一聲,自己竟然找不到反駁這些方案的理由。
大家的目的都是一個,破壞蘇日談判,破壞美日談判,破壞閻錫山叛國。
雖然是歪門邪道.但..感覺就只是感覺,好像很有用。
至少比胡適找羅斯福“講經”要有用多了!
只有王寵惠低着頭,在那裡不斷重複:“成何體統,成何體統啊。”
見委員長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張治中又靈機一動:“委員長,要不.召維安入渝?”
“好不容易李副局長有了方案,就不勞維安跑一趟了。”委員長差點就要開口答應,可他就是心有不甘啊。
不過,所有人都想不到,這些辦法就是沈復興與李希烈商議出來的。
既然正道走不通,那就試試別的路。
恰好李希烈深諳此道。
其實在他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軍統莫斯科站直接暗殺日寇外相,順帶在美日談判的地方安置幾百斤炸彈。
特工不搞暗殺,在李希烈的認知中,是一種很沒品的行爲。
戴笠只會暗殺那些投敵的叛徒,小打小鬧的,終究上不了檯面。
要搞就要大的,克里姆林宮投毒,華盛頓大爆炸,這纔是軍統的藝術。
至於今天提出的方案,只是沈復興極力壓制下的結果。
看向糾結的王世傑,大腦宕機的王寵惠,明哲保身的何應欽,李希烈頓時有一種無聊的感覺。
好半晌,王世傑緩緩開口:“給孫科去電,讓其準備西進柏林,給駐莫斯科大使邵力子發報,將談判內容告知”
“孫公子一定會泄露的。”李希烈低頭微笑,小聲補充。
王世傑沒有理會,只是繼續說道:“可以組建遠征軍了,算是戰略欺騙吧。”
但無論如何,王世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委員長也嘆了口氣:“就這麼辦吧,每日向我彙報進展!”
見到對方同意,李希烈終於露出笑容:“請委員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