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上皇商量妥當後,雍和帝很快就做起了準備工作。比如讓夏忠提前培養一些得用且忠心的太監,又比如提前讓暗衛收集多年候官候不到的一些進士或者舉人,乃至被排擠打壓,但確實有爲國爲民想法的那些個小官員的資料。
因爲雍和帝很清楚,他新政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在於,需要人手幫他執行。
一個政策再怎麼好,只要沒有人幫忙執行到位,那麼就是一紙空文,就是空中樓閣,一點用處都沒有。如果還有人故意曲解意思,往歪了執行,那更是不如沒有,只會平添麻煩,平添亂子。
指望那些官場老油條,有身份有地位的能全都十分聽話,如實執行下去。
那基本等同於白日做夢。
相比較於事到臨頭沒有人可用,當然還是提前準備好預備人手,有人不聽話,瞎搗亂就立刻拿下,再配上絕對聽命於他的監督人員,才能更加放心些。
至於如何判斷忠心與否。
當然是倚仗丁水的讀心術。
與此同時,太上皇也沒閒着,很快便挑了個良辰吉日召開家宴,並特地將幾個兒子全部留了下來,跟他們隱晦說了一下大概情況,讓他們坦然接受接下來的命運,不要想着瞎折騰,奪位了。
有人聽了進去,有人還在掙扎。
不過太上皇也無所謂了,畢竟他已經把他能做的,能說的全部都辦完了。
還要作死,那他也沒轍。
只能說人各有命,路是自己選的。
反正他又不缺兒孫。
又幾天後,太上皇那邊還在收拾東西,準備搬家,賈赦則是正式搬家了。
祭天結束後的第三天,他就正式上摺子,寫明自己要讓爵的事情,雍和帝雖然比較忙,但賈府如今畢竟也不是小透明,所以還是很快看到了賈赦摺子。
並且直接批覆同意。
給了他兒子一個三品將軍的爵位。
能省俸祿支出的事爲啥不同意?
等一系列流程走完,賈赦便十分果斷的只帶着邢夫人、賈琮,外帶自己的私房錢,坐官船直奔金陵而去。至於公庫裡面的銀子,他總不能把公庫都搜刮一空,啥都不留給自己大兒子賈璉吧。
祖產公庫之類的,他一樣都沒要。
留給繼承爵位的賈璉。
至於他能不能徹底掌控,那就得看他和他媳婦兩個人,有沒有這能力了。
賈赦走後,又過了四天。
太上皇便果斷搬家,從皇宮搬到了皇家道觀,至此也意味着,他徹底放權給了雍和帝。隨着太上皇搬走,好幾個比較聽話的王爺,當即按照太上皇當初的指示,上摺子指責雍和帝逼走父親。
不孝等等!!!
而雍和帝則依循當初的約定,裝作大怒的樣子斥責他們妄議君父,然後就將他們全部奪爵圈禁起來。而沒有參與上摺子的那些王爺,雍和帝很清楚他們纔是真正的隱患,他們此時沒有上摺子指責,肯定是內心還有什麼其他想法。
不過雍和帝也不好無緣無故,跟發神經似的直接對他們下手,所以只能暫時忽略,最多派人稍微多盯着些他們。
但這時候準備工作還遠沒有完成。
哪怕他信任丁水,覺得丁水的能力不錯,但他終究是不敢完全信任丁水。
更不敢完全指望丁水。
打鐵還須自身硬。
他必須得做足準備纔敢正式變法。
大概過了半年,雍和帝這才覺得自己總算做足準備,並果斷開始了變法。
而且即便如此,他也沒敢一次性將自己的所有變法主張全部公佈,而是先慢慢來,先對所有宗室成員以及勳貴們動手,增加爵考通過才能授爵的規定。
以及無功不授爵。
包括皇族宗室也是如此。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像賈赦那種直接遞個摺子,就能將爵位降等傳給自己兒子的操作以後就不合法了,做兒子的想繼承父親爵位,必須得參加考試。
考試通過才能夠繼承。
不通過就無法繼承。
一直不通過,就一直都無法繼承。
之後嘛,可以選擇空懸,就是爵位暫時空懸,未來如果孫子輩或者重孫子輩有人通過了考覈,那麼就可以繼承。
也可以選擇強制繼承。
但強制繼承,降爵幅度特別離譜。
能從國公直接降到一品將軍。
賈赦那個屬於例外,他們家如果沒出意外的話,他從他父親那邊繼承到的爵位應該是一個侯爵,這也是他字恩侯的緣由,但是他們家不是出了意外嗎?
太子造反,他們家又是太子黨。
要不是他爹救駕有功。
估計他家都跟他媳婦家一樣,被抄家流放了,能有個一等將軍就不錯了。
但這是犯了大錯纔會如此。
以後則是沒通過爵位考試都這樣。
其次就是無功不得封爵,對於皇族的影響,過去皇族的爵位繼承,是要比勳貴寬鬆許多的,皇帝的兒子只要不犯什麼大錯,基本成年就能封王,有的母妃得寵,未成年就能封王。王爺兒子繼承爵位要稍微嚴一點,但只要那個王爺沒有得罪皇帝,同時生的兒子也不是很多,就那麼一兩個,兩三個,繼承郡王爵位,或者國公爵位,還是沒問題的。
但新政策一頒佈就不行了。
除了太子沒有變化外,其他皇子必須有功勞才能得到爵位,如果終身毫無功勞,那就只能終身頂着皇子的名頭。
沒有任何實際的爵位。
頂多每年多給點銀子。
皇子都如此了,就更別說那些個親王們了,只有世子,也就是被選爲繼承人的那個,可以通過考爵來繼承爵位。
剩下的都沒有爵位,除非立功。
再也不存在,以後王爺們的長子爲郡王,其餘次子和庶子爲國公的情況。
當然了,他們獲得爵位的功勞,肯定是要比普通百姓,以及普通文武大臣們低許多的。畢竟普通大臣,就算是滅國也很難得封異姓王,總不能要求每一個皇子都滅一個國,才能得封親王吧。
那哪是想限制親王啥的。
根本就是不想封親王。這一政策剛頒佈的時候,反對的人當然很多,比如那些個等着繼承爵位的世子們,又比如皇子以及皇子的母妃。
但不反對,或者支持的人更多。
文官團體是絕對支持的,畢竟他們基本沒有爵位,最多就是死後能得個追封啥的,而且還沒辦法留給兒子繼承。
他們早就看不慣那些個。
躺在祖宗功勞簿吃老本的勳貴了。
畢竟他們這些個文官,即便做到了一二品大員,也不可能將官位傳給自己的兒孫,兒孫們還是得參加考試。能力要是湊合,他們說不定能幫幫忙,可如果太差了的話,他們想幫都沒辦法幫。
憑什麼勳貴們哪怕再垃圾。
也能有個祖傳的爵位。
就得考試,都得嚐嚐考試的苦。
其次那些本身能力不錯,只是因爲不是嫡長子的勳貴嫡次子,或者庶子們也挺願意支持,因爲他們很清楚,他們的父親不可能讓爵位空懸,或者一下子降好幾個檔次,給現在的世子去繼承。
那麼這麼一來,他們必然會改變想法,將爵位給能通過考試的子嗣繼承。
如此他們不就有希望了嗎?
而剩下那些與爵位無關的,自然多是根本無所謂。所以總結講,支持新政的人遠超過反對的。故而爵位改革是十分順利的通過,那些反對的,則因爲人數實在太少,根本就翻不起什麼浪花。
有了這麼一個良好開端,雍和帝很快便陸陸續續的又進行了一些變法,同時還趁機辦了兩個大案,既掃除了一部分老舊頑固的勢力,順利將自己的人手安插進朝廷核心,還收穫了大量金銀。
大大充盈國庫,積攢底蘊。
如此又過了三年時間,雍和帝這才總算有充足的底氣,正式宣佈要求丈量全國土地,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
一時間,滿朝幾乎都是反對聲。
這個提祖制,那個說苛政。
雍和帝卻根本不管,而是當即便果斷要求立刻執行,同時還當庭頒佈了一系列手段。讓正在候官,且沒候到官的那些舉人進士充當臨時丈量官,前往全國各地丈量土地,同時派一組太監以及一組士兵輔助,保護的同時順帶監督。
地方官如若阻止,當場拿下。
由丈量官臨時頂替,繼續丈量。
丈量結束後按土地收稅,土地有人認領並且有地契的話,那麼就讓認領的人交稅,沒有人認領直接劃定爲無主土地,收歸國庫,租賃給無地百姓耕種。
此外,雍和帝還給這次派遣出去的核心人物,每人發放了一塊五色玉牌。
是丁水製造出來的。
既可以直接跟雍和帝通訊,還可以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的是通過一定的祭天典禮,可以溝通到丁水,幫忙祈雨,阻止洪災,又或者預測天災。
總之相當於給他們每人開了個掛。
以確保新政能夠穩定推進。
之後的事情吧,可以說一點都不出乎丁水以及雍和帝兩人的預料,困難重重。從朝堂到地方,幾乎到處都是反對的聲音,抗旨不遵,刻意拖延的更是數不勝數,半路劫殺丈量官的也有很多。
對此,雍和帝是真的沒辦法。
只能大開殺戒,殺的人頭滾滾。
這才讓部分區域政策得以推進。
再然後就是很多地方有人造反,同時邊關也開始不穩,說異族蠢蠢欲動。
但那些人不知道,去年丁水就順利蛻變成了真的人道神器,並且藉着重新制作全國官印,構建了全國範圍內的人道網絡,基本可以做到監控全國官吏。
他們的一舉一動,所有謀劃。
根本脫離不了丁水的掌控。
收到各地動亂奏摺的雍和帝,當天晚上便跟丁水開始徹夜長談,重要的是詢問丁水,如今全國各地的真實情況。
“整體還是趨於穩定的。
各地動亂有將近一半是地方官員虛構出來的,剩下一半當中的大部分,是地方士紳與地方官員勾結,或者是動用了他們的黑手套,還有少部分區域是官逼民反,他們刻意曲解政策,說丈量土地是爲了強行徵收土地,引發了民亂。
再加上他們刻意放縱纔出了亂子。
但總體講,如今各地的動亂基本都是小規模,區域性的,沒有聯合趨勢。
境外的情況則有些複雜。”
說到這,丁水特地在雍和帝的識海當中繪製出了一片地圖,然後根據地圖開始講解:“南邊有不少海商世家正在私底下聯絡茜香國,希望雙方合作徹底廢掉朝貢體系,並且壟斷海貿交易。”
“北面則是有很多世族,甚至於文武官員,私底下與蠻族犬戎已經達成合作,讓他們叩邊,至於能不能入侵,他們準備看陛下這邊的操作,以及態度。
如果陛下妥協,他們可能會放棄。
並且出筆銀子打發走蠻族犬戎。
如果陛下堅持,那麼他們就會將蠻族犬戎放入關內,讓他們劫掠一番。其中還有人提到,如果陛下依舊還是死不悔改,要與他們作對到底的話,他們就要設法說通一路守城將領,或者將守城將領換成他們的人,直接將犬戎蠻族放入關內,圍攻京城,將陛下俘虜抓走。
到時不但能讓陛下名聲掃地。
還能換一個聽話些的。”
“不過還有一部分人認爲,這麼做實在是太過於冒險,畢竟那些犬戎蠻族並不一定會完全聽話,萬一真的肆虐開來的話,他們說不定也會有極大損失。
所以他們更希望能夠暗殺陛下。
直接讓陛下暴斃。
現在已經開始準備,有不少毒藥和刺客正在進宮,按他們計劃分析,他們應該會分三步走,先看陛下有沒有因爲邊疆不穩和內部動亂四起妥協的打算。
緊接着便是讓陛下暴斃而亡。
如果前兩個計劃全部失敗。
就可以讓蠻族犬戎入關,一路放水使他們直逼京城,然後他們再找人打開京城的城門,放他們進來將陛下抓走。
又或者直接將陛下殺死……”
丁水可沒有任何添油加醋,她此時說的,就是她通過監控收集到的情況。
當雍和帝觸及到他們的核心時。
弒君叛國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