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8)

第58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8)

冀北邊疆,遼城,冀王府。

既收到了京城親信傳訊,也收到了正規朝廷詔書的冀王朱銨,此時正將自己的親信幕僚全部都召集過來商討着。

“王爺,我倒覺得完全無需顧慮。

大不了等上兩天就是了,如果京城那邊真的有什麼變化,您安插在京城的親信肯定會抓緊時間再送封信過來。”

幕僚之一姚宏很直接說道。

反正朝廷詔書又沒有要求必須在幾天之內趕到京城,稍微耽誤兩三天,說路上遇到了暴雨啊,又或者遇到了什麼天災之類,完全是正常且合理的事情。

天下這麼大,哪能沒點風雨。

“我知道了,王爺,您擔心的是京城那邊有些事可能早就塵埃落定,新太子人選已經從尚未就藩的京城皇子或皇孫中選定,朝廷詔書也是新太子擬定。

目的是爲了將地方藩王騙進京。

然後一網打盡,直接削藩?”

另一個幕僚荀懷,瞬間明白他們王爺真正擔心些什麼,並立刻說了出來。

冀王好歹在這經營了十年。

有些話還不至於畏畏縮縮不敢說。

“本王也時常懷疑,是不是太過於小心謹慎了,但現在這兩份信息的差異實在太大,由不得我不多想。一份信息說大哥遇刺身亡,父皇吐血中風,甚至於隱約已經陷入彌留,讓我早做準備。

還有一份詔書,雖然同樣也說了大哥遇刺身亡之事,但半點都沒有提父皇吐血中風,只是召所有藩王即刻進京。

還說讓我們好好準備。

會從我們當中挑出新太子人選。”

冀王朱銨頗爲糾結的說着:“照這兩份信息來分析,大哥遇刺身亡這事應該是真的,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後面的內容就很值得商榷了,按理講,我應該絕對信任親信傳遞的信息,而且父皇前幾年曾經吐過血,也有些中風的先兆。

所以此次收到大哥遇刺身亡消息。

受到刺激中風是有可能的。”

“但是這麼一來,後面的那份朝廷詔書就很可疑了。雖然詔書裡面沒有明確寫父皇究竟如何了,可言語當中透露出來的意思無疑表示父皇身體很好,甚至還準備親自對我們進行考察,並且從我們這些藩王當中挑選一個做新太子。

這很不正常。

也不大像父皇會做的決定。

如果要根據我們的表現,從我們這些藩王當中挑一個做太子的話,那無疑就是選賢舉能了,可是父皇的準則一向是遵循嫡長子繼承製啊。我們這些年齡小的根本就沒有什麼可能會被選中,二哥又沒什麼問題,按父皇原來的性格應該要麼直接指定二哥回京,讓他做新太子,要麼直接指定大哥的長子做太孫。

沒理由將所有藩王都召進京啊!”

“王爺,請恕臣不敬之罪,民間若是當父親的已經病重,大夫診治無能爲力,同時兒孫們又都在外地,肯定是要提前通知,讓兒孫們趕緊趕回去的,只是有的會直說,有的可能不會直說。”

又一幕僚說的可謂既隱晦又直白。

意思無非就是還有一種可能,那便是當今陛下確實病重彌留,讓他們回京競爭太子之位可能是假,奔喪纔是真。

說不定這份詔書是新太子發的。

想要趁這機會來個靈前削藩。

聽到這,冀王臉都黑了,在場其他人也覺得,這個猜測興許最接近真相。

不能怪他們都有些陰謀論。

關鍵是他們確實經常遇到陰謀。

而且他們也不覺得天武帝會搞釣魚執法那一套,那就不是天武帝性格,可惜,他們看人和揣摩人心雖然很準,但卻出了丁水這麼一個難以想象的變數。

想歪了,只能說非戰之罪。

因爲多數人,最重要的是冀王都覺得,這個可能最大,所以他們理所當然以此爲基本準則,開始討論如何應對。

最終決定慢點進京,邊走邊派人打探,必須得摸清楚京城真實情況再說。

萬一發現有危險就及時回撤。

與此同時,其他地方的藩王也都或急或緩開了個小會討論。只不過有的沒想太多,收到詔書就收拾收拾回京了。

有的想的太多。

正琢磨要不要帶兵回京更安全。

但不管如何,目前都尚未傳出他們老爹,天武帝駕崩的消息,這份詔書也是以他們老爹的名義,以朝廷的名義下發給他們的。無論是出於對朝廷的忠還是出於對親爹的孝,他們都不能直接拒絕或違背,哪怕內心有許多顧慮擔憂。

諸位藩王們終究還是出發了。

只是有的出發的早些,有的出發的晚些,有的多帶了點人手,有的簡裝出行,有的自己獨自一人帶着親衛回去。

有的把自己媳婦兒女都帶回去了。

又兩天後,依舊還在京城的藩王親信,乃至他們的岳父岳母,便紛紛派遣人手給那些或擔心,或提防的王爺,帶去最新情報。總算打消了部分想太多王爺的顧慮,使他們一改原先慢慢吞吞不敢回京的狀態,轉而快馬加鞭趕回去。

先前他們是擔心詔書有問題,擔心太子之位實際已經定下來,擔心他們這次回京城有危險,所以纔會一直拖着。

不敢以最快速度趕回京城。

但越來越多的新消息傳來,無一不在表明他們真的想太多,天武帝確實沒事,也確實要召他們回京商定新太子。

如此一來,衆王自然不敢再耽擱。

有的甚至直接撂下馬車,自己帶幾個親衛就快馬加鞭往回趕,想着早點回去也能表明他們對朝廷旨意毫無質疑。

提升一下親爹的好感度。

於是不到半個月,在外的那些藩王們便全都趕了回來,隨着人到齊,丁水立刻將他們叫到紫宸殿,開門見山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可長期沒有儲君,否則國本不穩。朕已經決定從你們當中挑選出新的儲君,想來你們應該都很清楚,就不再多說什麼了,現在跟你們說一下朕這次選擇儲君的方法。

你們大哥至今還死的不明不白。

所以,誰優先調查出刺殺你們大哥的兇手和幕後勢力,並且將之解決掉。

誰就是新的儲君。

願意爭儲君之位的站出來,不願意的就先在京城等着,或者你們想幫哪個哥哥爭奪儲君之位也行,做選擇吧。”

實際上太子之死的幕後兇手丁水早就已經調查到了,只是一直沒有發作。

此時正好以之作爲考驗。

也只有敢於對那些人動手,甚至於將之剿滅的人,才更有資格做新太子。

不然多個吉祥物傀儡皇帝。

對官員而言可能是好事。

對百姓而言,那就是災難了。

“父皇,大哥去世之後二哥就是嫡長子,理應由他繼位,至於調查殺害大哥的兇手,我們兄弟全都義不容辭!”

楚王率先站出來行禮說道。

倒不是他真沒有奪嫡想法,主要是想以此試探他父皇所言是不是真心的。

皇族誰還沒幾百個心眼子。

真傻白甜,早就被吃幹抹淨了。

“你別在這捧你二哥,老大還活着的情況下,自然得按照嫡長子繼承製讓他繼位,同時朕也培養了他十幾年,他有足夠的資格和能力來當好這個皇帝。

可你們,朕本來就沒想把你們往帝王方向培養,但如今老大出了意外,同時朕也沒十幾年時間慢慢培養你們了。

只能以此考察你們能力如何。

你要真心支持你二哥做太子。

那你不參加競爭,幫他就是了。”

丁水顯然不大喜歡心眼多的,但也沒把話說死,畢竟心眼多,纔不至於被官員們矇騙算計,還得看具體用在哪:

“好了,下不爲例,另外記住,你們競爭歸競爭,但千萬不要搞內鬥。”

“也別給朕弄什麼下三濫手段。”

“朕會時刻監督你們!”

三皇子楚王雖然被丁水這番話說的有些沒臉,但終究不甘心放棄奪嫡,所以猶豫了一會,還是頂着魏王譏諷的目光站了出來,其他有競爭想法的見狀也紛紛走了出來,最後站出來六個王爺。

“行了,那就你們六個吧。

剩下那些願意待在王府看熱鬧就待在王府看熱鬧,願意幫忙的就幫忙,爲了公平起見,朕便不給你們分人手了。

你們自己看着辦吧。

另外注意一點,朕要證據詳實,合法合規,不能嚴刑逼供。辦案能力是一回事,但辦案過程更重要,畢竟朕要選的,不是大理寺寺丞,而是太子之位。

是未來的皇帝。

行了,朕累了,都回吧!”

最後的最後,丁水特地提點了一句才讓他們離開,至於他們能不能領會。

那就得看他們各自的悟性了。

緊接着,在場十幾個王爺便紛紛告退離開,隨着他們回到京城王府,各自忙碌起來,丁水挑選新太子的方法也逐漸在京城傳開,然後文官便坐不住了。

覺得如此選擇太子實在太過兒戲。

紛紛上摺子反對。

什麼與禮不合,不尊周禮,帶頭破壞嫡長子繼承宗法制,容易給後世兒孫起個壞頭,埋下禍根等批評,全都冒了出來。不過丁水壓根不聽他們廢話,無所謂,定好了的事,又豈會因此動搖。

至於他們原本抹黑魏王的計劃。

自然也不了了之了。

畢竟抹黑魏王,就是希望當今陛下在立太子上這件事上,不要搞選賢舉能那一套。並在否定現嫡長子魏王人品不行的情況下,將先太子的嫡長子推到前頭,既維護宗法制,也維護他們利益。

但現在天武帝已經直白明說,他就是要用選賢舉能的方式,挑選新太子。

再抹黑魏王,根本毫無意義。

所以相關計劃自然直接夭折。

不過就此承認失敗,他們顯然也不甘心,所以不少文官很快又在私下商量出了一個新的毒計。那就是設法挑撥參與此次太子競爭的六個王爺,最好能讓他們自相殘殺,然後再死一兩個王爺。

如此他們就有確鑿無疑且血淋淋的鐵證,證明他們先前上的奏摺沒問題。

選賢舉能確實不妥。

會導致兄弟相爭,遺害甚遠。

丁水對他們的計劃心知肚明,但是並沒有阻止,因爲丁水她畢竟不是真的天武帝,天武帝可能確實不願意見到自己的兒子們互相爭鬥,甚至於下死手。

可丁水對此是無所謂的。

畢竟一個善良的人做不了好皇帝。

普通百姓不會因爲皇帝善良就能把日子過好,因爲皇帝的善良是輻射不到普通百姓身上的,只有離皇帝近的人才能感受到,並享受到皇帝善良的好處。

離皇帝遠的普通百姓。

那得指望官員和士紳善良。

否則就得指望皇帝用強有力的手段和決心去對付士紳豪族,從他們手裡奪取利益分給他們,才能把日子過好些。

皇帝要是善良的話,那叫聖天子垂拱而治,百姓的日子過得如何不好說。

反正官員士紳生活肯定很舒服。

在丁水睜隻眼閉隻眼的放縱下,不少文官開始偷偷聯絡起參與奪嫡的那六個藩王,有的真心實意想要幫忙博從龍之功,有的就是單純想參與進去挑撥。

武將勳貴也沒閒着,他們主要是幫親不幫理,幫彼此有姻親關係的親王。

反正整個中樞八成以上的人。

基本都有參與其中。

於是乎,以六個地方藩王爲核心的新一任儲君競爭大賽,便在先太子朱銓薨逝後的第十八天,正式拉開了序幕。

而丁水則是正好趁大家注意力都在這件事,以及那六個王爺身上的時候。

抓緊時間梳理和調整垃圾政策。

比如戶籍永固。

軍戶永遠是軍戶,兒子是軍戶,孫子也是軍戶,匠籍永遠是匠籍,醫籍永遠是醫籍,想要改變難於登天。唯一相對自由些的是民籍,因爲民籍可以通過科舉當官,也可以轉向其他各種戶籍。

但是想再轉回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也不管有沒有天賦,反正父親是幹這行的,兒子還得繼續幹,換行極難。

稍微有些遠見的皇帝基本上都在努力打破階級固化,天武帝倒好,嫌階級固化速度還不夠快,人爲加快進度。也就是他殺官夠多夠快,才弱化了這點。

本朝階級固化之所以沒那麼迅速。

全靠他殺的多,殺的快!

勉強能彌補下政策上的缺點。

又比如,用國家財政供養皇族,不管傳承了多少代,只要血脈上依舊算皇族,最起碼能有一個爵位和一份俸祿。

妥妥中後期拖垮國家財政的大招。

各種有問題的政策太多了。

但丁水也沒一步登天,還是基於現實情況考慮,只是適當的做了些符合如今時代的改變。比如說廢除賤籍,允許百姓自由改行,皇族恩澤襲爵只能傳承五代,五代之後全部轉變成平民,同時還得通過考覈,才能夠順利傳承爵位。

又比如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

攤丁入畝,火耗歸公……

在封建農業時代,雍正的很多決策已經算相當不錯,甚至於頂級手段了。

丁水加以借鑑也很正常。

當然了,爲了不影響競爭太子的進程,丁水只是將這些規劃寫了下來,而具體執行的話,得等太子選出來再說。

到時讓太子執行還是自己執行。

目前還沒想好。

……

與此同時,那些文官的陰謀確實有所得逞,幾個王爺表面和諧,私下卻斗的相當厲害,但好在他們也清楚這時候自己要是動手害死某一個,絕對沒什麼好處,恐怕只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讓其他沒動手也沒死的王爺獲利。

所以私下鬥歸鬥,終究有底線。

不敢真害了某個兄弟的命。

故而小半個月後,反倒是參與謀劃的那些個文官有些坐不住了,在考慮要不要更進一步,既然那些王爺膽小不敢親自動手殺,那就由他們代殺便是了。

栽贓嫁禍的手段他們不要太熟練。

此外就是,策劃參與刺殺太子的部分地方勢力以及白蓮教衆也坐不住了。

因爲他們即將徹底暴露。

先太子巡視天下的時候,順帶着連抓帶打,處理了不少土豪劣紳以及地方上的官員,而他的手段比他父皇仁慈許多。天武帝直接斬草除根,他則是抄家流放,或者僅僅抄家削去職位,俗話說的好,斷人錢路如同殺人父母,他要是像他爹天武帝那樣斬草除根倒也罷了。

死光了自然也就沒人會復仇。

可他沒有斬草除根,有些人可能勉強認命,甚至於覺得慶幸,而有些人卻只會心懷恨意,想要玉石俱焚去復仇。

有的自己能力不夠,還偷摸聯絡一些反賊勢力,或者白蓮教等專業造反一千年團體,更有甚者,半夜偷摸把自家祖墳挖了,弄錢出來搞事復仇。再加上不少官員生怕太子繼續查下去會牽連到他們身上,很想讓太子早點回去,刻意放縱,希望遭遇刺殺的太子趕緊回去。

最初他們沒想把事情搞這麼大。

只是想讓太子受傷回去。

但是吧,過程出現了些問題,有人下毒以及太子驚慌失措墜河,好巧不巧後來又肺部感染,直接一波帶走太子。

要真深究罪魁禍首,其實天武帝也助力了一波,沒錯,天武帝對這些其實一直都知情並且刻意放縱。因爲他覺得太子太過於心慈手軟,必須得讓他吃點教訓,才能夠清楚斬草除根的重要性。

他以爲有自己把控大局不會出事。

但後來意外迭出,太子就這麼在落個水,又中了毒之後直接被送走了,而這纔是天武帝收到消息後吐血中風的根本原因,是他的自以爲能夠把控全局。

讓他辛苦培養十幾年的長子喪命。

悔恨交加,悲痛交加,同時又怒火升騰等情緒雜糅一起,他不中風纔怪。

當然,這些是題外話。

丁水也是翻看了天武帝的記憶,才知道這些不爲人知的信息,策劃參與刺殺太子的部分地方勢力以及白蓮教衆坐不住的主要原因,還是那六個王爺追查的實在太緊。找到實際動手的人依舊不罷休,還在往深處挖,照他們這樣挖下去,怕半個西南官場都得被連根拔起。

此外,白蓮教也已因此損失慘重。

幾十個窩點被搗毀,不少埋藏在官場裡的暗樁被拔除,甚至他們用來斂財的一些地下錢莊和青樓都被找到,搗毀了不少。可以說爲了更加完美的完成丁水給他們佈置的任務,從而成功成爲新任儲君,一衆王爺們是真的非常努力。

他們的那些個姻親勳貴。

爲此也出了大力氣。

人人自危的西南官場和損失慘重的白蓮教,早就已經急得跳腳了,目前都已經開始商量,要不要趕緊人爲製造一場農民起義,暫時轉移一下視線,有可能的話,順帶着將剩餘線索徹底抹除。

不然實在扛不住。

再不反抗,怕就沒反抗的能力了。

面對這些情況,丁水都有點猶豫自己要不要動手了。因爲她是真的有些擔心那六個王爺難以控制住如今這等危險的局面,丁水可不想重蹈,像天武帝那種自以爲能把控全局的玩火操作覆轍。

所以接下來,丁水開始全力佈局。

將繡衣衛和暗衛全部都派遣到西南以及白蓮教的重要駐點看着,萬一局面失控就由他們進行斬首行動,隨後趕緊調動本地官兵鎮壓,將影響降到最低。

到年底,快過年的時候。

西南官員與白蓮教正式聯手,部分文官對此也有所感知的,趁這個機會開始對他們覺得比較弱的兩個王爺動手。

完成嫁禍計劃。

丁水則十分緊張的時刻盯着。

一月初三那天,楚王設宴邀請部分西南重要官員,想要搞個鴻門宴將他們一網打盡,結果被識破,在他摔杯子的瞬間,上千白蓮教徒衝出來要反殺他。

丁水派人救下他的同時。

也意味着他奪嫡失敗了。

當然了,只是暫時的,如果其他五個王爺都跟他一樣,還有競爭的可能。

之後,丁水又陸續救下了兩個差點被文官派人刺殺的王爺,以及跟自己岳父聯合,偷偷調動了三千大軍,想要跟白蓮教硬碰硬的貴王。只有冀王和幹王還算不錯,前者通過聯絡西南地方小吏並許諾好處的方式拿下大部分官員,後者通過下毒等手段滅了一半白蓮高層。

再加上丁水及時派出繡衣衛。

總算將局面穩定。

該抓的也全都緝拿歸案。

第106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18)第3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7)第11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1)第78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17)第139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22)第148章 番外人心難測,聖體蹤跡無第143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26)第204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5)第96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8)第25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5)第3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第130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3)第151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第181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2)第56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6)第210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21)第110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22)第122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5)第129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2)第67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6)第223章 番外最慘帝王第44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44)第38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8)第155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6)第221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8)第177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8)第181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2)第23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3)第69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8)第212章 番外賈府的落落落落落落落第220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7)第87章 番外異能之母第49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49)第124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7)第5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7)第170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1)第163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14)第113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25)第209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20)第159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10)第213章 番外雍和年間名人,雍和帝下場第62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1)第192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3)第129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2)第93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5)第152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第177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8)第203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4)第136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9)第115章 番外《血腥教皇》第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7)第143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26)第213章 番外雍和年間名人,雍和帝下場第137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20)第208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9)第11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1)第209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20)第88章 番外異能祖星or靈氣復甦?第86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完)第220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7)第135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8)第215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2)第208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9)第59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9)第51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1)第176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7)第208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9)第133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6)第102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14)第36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6)第125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8)第6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6)第1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第220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7)第212章 番外賈府的落落落落落落落第99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11)第185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6)第218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5)第5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7)第2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7)第170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1)第75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14)第127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0)第5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7)第210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21)第95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7)第22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2)第110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22)第183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4)第12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2)第94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6)第24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4)第81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20)第169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0)第34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4)第173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4)第95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7)第58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8)第224章 番外是愛情啊!!嗑死了!!第14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4)
第106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18)第3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7)第11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1)第78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17)第139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22)第148章 番外人心難測,聖體蹤跡無第143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26)第204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5)第96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8)第25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5)第3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第130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3)第151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第181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2)第56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6)第210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21)第110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22)第122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5)第129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2)第67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6)第223章 番外最慘帝王第44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44)第38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8)第155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6)第221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8)第177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8)第181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2)第23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3)第69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8)第212章 番外賈府的落落落落落落落第220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7)第87章 番外異能之母第49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49)第124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7)第5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7)第170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1)第163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14)第113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25)第209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20)第159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10)第213章 番外雍和年間名人,雍和帝下場第62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1)第192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3)第129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2)第93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5)第152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第177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8)第203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4)第136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9)第115章 番外《血腥教皇》第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7)第143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26)第213章 番外雍和年間名人,雍和帝下場第137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20)第208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9)第11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1)第209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20)第88章 番外異能祖星or靈氣復甦?第86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完)第220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7)第135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8)第215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2)第208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9)第59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9)第51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1)第176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7)第208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19)第133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6)第102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14)第36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6)第125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8)第6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6)第1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第220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7)第212章 番外賈府的落落落落落落落第99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11)第185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6)第218章 剋夫被殺的和親公主(5)第5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7)第2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7)第170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1)第75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14)第127章 腰斬棄市受辱婦(10)第57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7)第210章 魂飛魄散補天石(21)第95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7)第22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2)第110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22)第183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34)第12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2)第94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6)第24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24)第81章 剛繼承億頃農場就被害(20)第169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0)第34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34)第173章 無辜慘死女知青(24)第95章 被燒死的伯爵女巫(7)第58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58)第224章 番外是愛情啊!!嗑死了!!第14章 背鍋王妃被賜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