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迷陣無形

千里船在一片石灘前靠住,衆人上岸。前面是一個幽曠山谷,四周高峰環抱,峰頂接雲,無以借足,唯有谷底尚可行走。谷底皆爲頁岩,亂石蒼松,參差不齊,石塊大者彷彿小山,小者不下萬鈞。松石之間,散立着無數石人像,高及數人,刻畫入微,除了體形龐大,其喜怒哀樂,一顰一笑,皆與常人無異:或坐或立,或蹲或奔,或蹙眉苦思,或仰天大笑,或彈鋏而歌,或援筆鼓瑟,當真千姿百態,各具風姿,一眼望去,杳無窮盡。

樑蕭雖已見怪不怪,也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驚道:“這又是什麼?”花清淵肅然道:“這是八百聖賢像,雕刻了從古至今,史籍所載的八百位先聖賢哲、名將奇人……”他手指一個峨冠博帶、容貌奇古,有俯瞰天下之勢的石像道,“那是軒轅黃帝。”又指着一名額高臉闊,兩眼深陷,手揮一柄藥鋤的老人道,“那便是神農炎帝。”又指着一個眉長耳大,長鬚過腹,騎着一頭青牛的老人道,“這是寫下五千字道德真言的老子李耳。”轉手再指着一名抱手作揖的儒服老者道,“那便是文聖孔丘了。”

樑蕭一邊聽,一邊看,忽覺那些石像並非凝立不動,竟似在緩緩移動,雖然不易察覺,卻如天上星宿,無時無刻不在運轉,說話的工夫,黃帝石像已被一座石山遮住。樑蕭頓時驚呼起來。花慕容笑道:“瞧出來了麼?猜出緣故,算你本事。”樑蕭一咬嘴脣,沉思片刻,忽地拍手笑道:“我知道了。”花慕容笑道:“哦,說來聽聽。”樑蕭指着身後三個巨輪,道:“道理就和千里船一樣呢!水力推動巨輪,巨輪帶動銅臂,然後銅臂不知用什麼法子,推動了石像!”花慕容眉宇間透出訝色,莞爾道:“好啊,看不出你還有幾分聰明,這一遭瞎貓兒逮住了死耗子。”曉霜接口笑道:“蕭哥哥本來就是極聰明的!”說罷雙頰微微一紅。

樑蕭最喜人誇他,向曉霜微微一笑,又問道:“就不知銅臂究竟怎麼推動石像的?”花清淵望一望天色,道:“這個可不容易明白,日後再說,我們還是先入宮爲好!”他向樑蕭道,“千萬跟着我的步子走。”樑蕭奇道:“爲什麼?”花慕容道:“不要刨根問底,說了你也不明白。”說着,一手拉他,一手拉着曉霜,跟在花清淵身後。只見花清淵忽而直走,忽而斜行,在石像與松石間穿梭來去。

約摸行了百十步,樑蕭忽生異想:“我爲啥非得跟着他?不告訴我緣故。哼,我偏要看看有什麼古怪。”他覷花慕容不小心,突地掙脫她手,一步向左邁出。花慕容一把沒拉住,頓時變了臉色,失聲驚叫。樑蕭生怕被人追趕,當即馳足狂奔,奔了百十步,正欲回頭,忽地足下陡空,低頭一看,竟是萬丈深淵,不由大吃一驚,想要收足,但轉念之間,身子又似騰空而起,耳邊風聲呼嘯,眼前白雲翻飛,往下一看,只見羣山巍巍,江河橫流,自己正如流星一般,飛也似的從天落下,空中罡風襲體,徹骨生寒;寒意方生,突又立在風雪之中,四野茫茫,只有雪舞風吟。

樑蕭血冷如冰,發足狂奔,抗拒寒意,奔出不知多遠,地皮忽地震動,發出巨雷也似的悶響,剎那間,大地迸出一道裂縫,數百丈的火舌狂噴而出,熾烈無比。樑蕭汗出如雨,心膽欲裂,想要說話,但口舌焦枯,叫不出半點聲音。這一冷一熱,讓他幾欲癲狂,忽見遠處人影晃動,急忙奔上,卻見一對男女,在火中笑語晏晏,並肩而行。樑蕭認得清楚,又驚又喜,失聲叫道:“爹,媽!”文靖、玉翎卻不理他,只顧談笑。樑蕭又哭又叫,狂追不捨,卻始終無法接近。

追了一陣,那二人突地停住。樑蕭大喜,一把拽住文靖衣服,放聲大哭,哭了兩聲,擡頭一看,迷濛中,只見拽住之人黑袍如漆,面若白紙,不是蕭千絕是誰?如此乍喜乍驚,樑蕭心力交瘁,驀地大叫一聲,兩眼發黑,便要昏厥,忽覺背後一緊,有人將他向後拖出,眼前幻象盡消,唯有松石人像,無聲矗立。

樑蕭好似與人鬥過千百招,撲地坐倒,氣喘如牛。回頭看去,只見花曉霜面帶關切,看着自己,四周再無一人,不由奇道:“只有你麼?”花曉霜還未說話,忽見左方的司馬遷像緩緩西移,班固像則往南移。心中一驚,拉着樑蕭道:“快走,快走。”樑蕭方自奇怪,耳邊突地傳來金戈鐵馬之聲,眼前一迷,頓看到屍山血海中,巍峨宮闕紛紛崩塌,頃刻間化作焦土,此時左臂又是一緊,幻象消失。花曉霜驚魂未定道:“好險,我也幾乎陷進去了。”她拉着樑蕭忽東忽西,行了十來步,坐到一座小山下道:“此地乃是‘太史境’的陣眼,可呆小半個時辰。”樑蕭忍不住問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花曉霜看他一眼,幽幽地道:“咱們被困在‘兩儀幻塵陣’裡啦!”樑蕭望了望四周陣勢,忽然想起父親講過的故事來,恍然道:“難道這些石像是八陣圖那樣的陣法?”花曉霜點頭道:“不僅這些石像,這裡一草一木,都種得很有學問。你方纔是不是感到忽冷忽熱,那是因爲陷在了以鄒衍爲樞紐的‘陰陽境’裡了。”

樑蕭撓頭道:“但曉霜你怎麼也進來了?”花曉霜道:“我見你陷進去了,想拉你回去,誰知一不小心,也跟着陷進來了,幸好我以前看過書,知道若干變化。”她撿了一顆尖石子,在地上劃出不少奇特符號,寫了又抹。樑蕭看得奇怪,道:“曉霜,你在幹什麼?”花曉霜道:“我在推演陣法。”樑蕭奇道:“你還懂這些?”花曉霜嫣然一笑,道:“我平日呆在家裡,除了看書,沒別的事兒,這陣法啊,都離不開書上的學問。”

樑蕭一想,又問道:“曉霜啊,爲何我看到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花曉霜細眉微顰道:“我也是聽奶奶說的,不知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說這‘兩儀幻塵陣’名爲幻塵,實能夠以人心變化,幻化紅塵萬象,若在陣裡陷深了,心裡想的,便能在陣裡看見。心思越浮躁的人,越容易生出幻象,經歷晦明、驚傷、休慼、苦樂、悲喜諸般滋味,以致瘋狂。到底爲何,我也說不明白,但聽奶奶說,陣裡玄機由人心引發,若有人一念不起,即使不明陣理,也能通過。不過這等人萬念皆空,好比仙佛,就算通過了,也沒害處的。”

樑蕭想了想道:“爲啥天機宮要藏在這麼隱蔽的地方,還要設這種陣法?”花曉霜道:“聽爹爹說,我們唐末的時候就來了。”她邊說邊寫,竟然毫不滯澀,樑蕭瞧得暗暗稱奇,只聽她道:“那個時候,滿天下許多壞人都在打仗,一打就是一百多年,他們到處殺人放火,燒燬書籍,不僅死了許多人,前人留下的學問也被他們毀掉啦。”

她想象當時悲慘情形,心中悽然,眼圈微紅,向樑蕭道:“蕭哥哥,我總不大明白,爲啥那些壞人要那麼做呢?”樑蕭本來問她,哪知她反問回來,一怔道:“我想啊。起初有許多你這樣的濫好人,大家都很平和,不爭吵打鬧;但突然出現了一個我這樣的壞人,我欺負你,搶了你吃的穿的;你要活命,只好也去搶別人,別人又搶別人,於是,滿天下都是壞人了;後來,壞人發現兩個壞人比一個壞人強,於是他們又你一夥,我一夥,大家羣毆;羣毆的人越來越多,然後就開始打仗,殺人啊,放火啊、搶東西啊……”他說到這裡,想不出還有什麼壞事可做,只好打住。

花曉霜想了想,搖頭道:“你說得不對。”樑蕭道:“怎麼不對?”花曉霜低頭算了幾筆,道:“我纔不會搶人殺人的。”樑蕭冷笑道:“你不搶別人,就只有餓死凍死,或者被人殺死了!”花曉霜脫口道:“我死也不會的。”她拉着樑蕭的手,認真地道:“蕭哥哥也不是壞人。”樑蕭撅嘴道:“我就做壞人!做好人就得被別人欺負,我從來就只欺負別人。”花曉霜擰起細淡的眉毛,忽地搖起樑蕭的手,軟語央求道:“蕭哥哥,我不要你做壞人!別做壞人好麼?”樑蕭被她說得心煩,偏又無可奈何,只得道:“那我豈不是也要凍死餓死。”花曉霜道:“我們一塊兒死好了,我萬萬狠不下心做壞事的。”

樑蕭呆然不語。花曉霜見他不說話,便道:“好罷,暫且不說這個。反正蕭哥哥決不會做壞人。”樑蕭臉上一熱,不知如何駁她,只聽花曉霜又道:“還是繼續說咱們的來歷。卻說那個天下大亂的時候,我們天機宮的先祖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他看到世上這麼亂,決意把所有的典籍都收集起來,藏在一個地方。”樑蕭插嘴道:“結果藏到天機宮來了?”

花曉霜笑道:“那時還沒天機宮呢。只有棲月谷,谷裡都是光禿禿的大石頭。那位先祖不僅學問好,武功也很厲害。他帶着家將,在壞人們打仗時,收集各種書籍、古董、字畫,最後都搬到了棲月谷。可直到這位先祖去世,這件事也還沒做完,他的兒子又接着做。那時候天下分裂成了十幾個國家,壞人們打仗越來越厲害,爲了從戰火中保留書籍,我們死了好多好多人。”她說到這裡,已是泫然欲泣,“直到最後,那位……那位先祖的兒子也……也被壞人殺死了。”她說着流下淚來,樑蕭拍拍她肩,花曉霜再也忍耐不住,伏在他膝上大哭起來。樑蕭手足無措,按着她肩頭,卻不知如何勸說。

哭了一會兒,花曉霜擡起頭,拭去淚水,不好意思地道:“我從小就愛哭鼻子,聽到這種事,我就想哭,蕭哥哥,你可別笑我。”樑蕭心想:“實在該笑一笑她。”想着乾笑起來,但只笑了兩聲,不知爲何,再也笑不出聲來。

花曉霜續道:“到了第三代先祖,他是個極聰明的人,一面繼續蒐集圖書,一面鑽研書中的學問,從中學會了許多有用的東西。爲了讓書籍更安全,他設計了這個陣法,畫出圖紙,和家將的後代們一起修建;爲了節省人力,他還造出木牛流馬、千里船,用來運送木頭石塊。但這個石陣太大了,以至於到他兒子一輩也沒做完。直到三百年前,天機三輪方纔修好,又過了一百年,天機宮纔算建立起來。”曉霜說到高興處,臉上現出一對淺淺的梨渦兒,低頭算了兩步,笑道:“好啦,蕭哥哥,我算出來了。”

她一跳而起,拉着樑蕭,左走七步,右走八步,繞過十尊石像,停了下來,又在地上算了一通,道:“這裡是以伏羲爲樞紐的‘玄易境’,是陣中之陣,極緊要的地兒。蕭哥哥,你千萬拉緊我!”樑蕭吃足了苦頭,聞言將她小手拉得緊緊。兩人並肩繞過一株三人合抱的古鬆,剛走兩步,忽地一陣微風撲面而來,曉霜驚道:“不好,這裡是巽眼,我算錯了。”她拉着樑蕭向左奔了三步,忽見文王像與孔子像彼此靠近,曉霜一跺足,叫道:“糟啦,這下全變了。”語中已然帶了哭聲。原來這石像無時無刻不在移動之中,走錯一步,陣形全變,非得依眼前石像重新推演,否則勢必越陷越深。

曉霜見夕陽落盡,天色漸晚,捂面大哭道:“都怪我,都怪我,如果不是我逞能,就不會被困在這裡了。”樑蕭忙道:“曉霜別急,花大叔定會來找我們。”心裡卻想:“其實怪我纔是,若不是我亂闖,你也不會跟着進來了。”心中懊惱,好勸歹勸,曉霜才拭去淚水,搖頭道:“這石陣方圓數十里,變化又奇怪,真不知道現在困在哪裡。就算是奶奶,不清楚我的方位,也不敢亂闖的。”

兩人無計可施,枯坐一會兒,陣內突然颳起風來,凜冽呼嘯。曉霜身子驀地發起抖起來,不斷咳嗽。樑蕭問道:“你冷麼?”曉霜“唔”了一聲,牙關“砰砰”作響。樑蕭心道:“雖然風有些大,但也不至於如此冷法。”伸臂將她摟住,但覺曉霜身子越來越冷,心中一驚,再探她鼻息,竟是有進無出,不由驚道:“你怎麼啦?”曉霜從牙關裡吐出幾個字:“懷裡……有……藥。”樑蕭聞言,猛地想起那日天機別府的事,急忙伸手入她懷中,摸到一個玉瓶,傾出一粒,只見色澤淡金,與那日無二,便給她服下。曉霜喘過一口氣來,接過藥瓶,又吃了一粒。

樑蕭奇道:“這藥叫什麼名字?”曉霜虛弱道:“這是吳爺爺給我的金風玉露丸。”樑蕭皺眉道:“曉霜,你……你生病了麼?剛纔……剛纔好嚇人呢。”曉霜強笑道:“不礙事的,我打記事便吃這藥丸,至今不斷,服了藥便能好了。”樑蕭仍有些擔心,待要細問,忽聽極遠處傳來笛聲,若有若無,卻絲絲入耳,腦中靈光一現,喜道:“你只顧算來算去,把我也弄糊塗了,雖然算不清楚,但就不能叫嚷麼?”曉霜一怔,道:“是呀,我真笨,只要放聲大叫,爹爹姑姑遲早都能聽得到。”

樑蕭站起身,放聲長嘯,他雖年幼氣弱,但呼嘯已久,吹笛者也隱約聽到,笛聲鏗鏘激揚,大有喜氣。不一會兒,只聞破空之聲,一人口橫玉笛,瀟灑而至。只見他玉面長身,長鬚飄然,卻是怨侶峰上那個白衣老人左元。曉霜歡叫道:“元公公!”左元聽她聲音虛弱,皺眉道:“又發病了?”曉霜點了點頭。左元略一遲疑,忽將曉霜抱起,也不看上樑蕭一眼,掉頭便走。樑蕭急忙緊跟,但那左元身法快極,三兩下便沒了蹤跡,樑蕭不禁愣住,心道:“這老頭故意甩開我麼?”他氣苦之極,但又知這陣法古怪,不敢亂走,孤單單一個人呆在原地。過了一會兒,仍是不見人來,不由忖道:“莫非花大叔他們忘了我麼?或是那個白衣服的老頭子痛恨我,故意將我丟在這裡,將我餓死,即便不餓死,也要悶死了!”剎那間,忍不住蹲在地上,嗚嗚大哭起來。

哭了一陣,心情纔好些,樑蕭拭去眼淚,待要爬起,忽見地上一個人影晃動,頓時吃了一驚,大叫道:“誰?”那人卻是一動不動,樑蕭擡眼一看,又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斜月嵌在兩峰之間,光華拂過石像,在地上留下參差錯落的影子。樑蕭看了看石像,又看着影子:“這石像也不知是誰刻的,就和真的一樣。”

只見那些石像不斷運轉,月光投影也如走馬燈似的轉個不停,樑蕭閒極無聊,蹲下來觀看,只見一個影子手持書卷,側身擡臂,似在吟誦詩句;不多時,便又移開,第二個影子再到面前,雙手一前一後,似在走路;有頃,第三個影子又到他眼前,卻是揮手擡足,五指斜拂。樑蕭瞧到這裡,驀地福至心靈,那三個影子在腦中一閃,剎那間串在一起。

樑蕭一跳而起,啊喲叫出聲來:“這不是一招武功麼?”想到這裡,又看看其他石像,不禁恍然大悟:原來每尊石像舉手擡足,俯仰之際,盡皆蘊藏極微妙的拳理,連在一處,便成武功。樑蕭揣摩數招,只覺精微奧妙,極是厲害,心中一時萬分驚奇。

原來,這八百石像乃是前人留下的一個絕大謎題,經年累月立在此地,直到今日,方纔有人蔘透其中奧秘。兩百年前,天機宮歷盡百劫,終於傳至七代,出了一個名叫花流水的武學奇才,此人十七歲便成天機宮第一高手;三十歲時,放眼江湖,已難逢敵手。也是到他這一代,天機宮的武功方纔自成一家。僅以武功而論,此人可說是天機宮五百年來首屈一指的大高手。

天機宮在亂世中以守護典籍爲己任。對宮中之人而言,武功固然不可或缺,但收集典籍、修築“兩儀幻塵陣”纔是重中之重。到花流水三十歲時,開山闢河,造輪植樹已然完畢,依照圖紙,該是連接機關,設立活動石柱的時候。

花流水一身武功出神入化,但宮中弟子,卻無一能繼他衣鉢。他嘴裡不說,心裡卻極爲遺憾,看着豎立石柱,突發奇像,決意將石柱刻成八百聖賢,並將生平最厲害的武功,刻入石像之中,只想看看,後人中是否有人能看出其中奧妙,若能勘破,悟性當不在自己之下,或能承己衣鉢。

刻這八百石像,端地窮盡了這位大高手畢生之力。完工之時,花流水已是垂垂老矣,但眼見後代中人,要麼鑽研數術,要麼埋頭幹活,數十年來,竟無一人看出雕像中的秘密,老人不由心灰意冷,但他乃是極驕傲的人,既然無人勘破,他也不肯點破,索性將這秘密帶進棺材,臨死前只說了一句:“設謎容易解謎難,後代若有人能窺破老夫真意,沒有非凡的天賦,便有非凡的福分。”

子孫們聽得摸不着頭腦,只當他臨死囈語,也沒放在心上。誠然,這八百石像單一看來,着實無甚奇特,非得將數尊姿態貫穿起來,才能變成武功;更因石像隨“兩儀幻塵陣”運轉不休,衆人都把心思放到鑽研陣法、計算石像方位上,全沒想到武功,是以數百年來,竟無一人發現石像秘密。

樑蕭原本不懂陣法,加之這些天爲了報仇,心中所想只有武功,二則得了月影機緣,明白其中竅要,是以一通百通,循着這個法子看去,滿目石像,無一不成絕妙武功,不由得眉飛色舞,把心事盡皆拋到九霄雲外了。因這“兩儀幻塵陣”不斷運轉,八百石像也如流水般從他身邊流過,好似一個活靈活現的武學寶庫,予取予求,讓他逐一領悟。

如此練功,時如飛箭,不覺已至次日正午,樑蕭專注武功,心無掛礙,雖然不能出陣,也未被石陣迷惑,但覺肚中飢餓,便使了招“函關化胡”,依老子騎青牛之態,一手抱胸,一手撐地,坐了片刻;再以“廣成子倒踢丹爐”之勢,伸腰踢腿;然後雙臂舒展,相繼爲“墨翟架梯”,“魯班託樑”;再蹲身前推,化作“列子移山”,口中則捲舌不吐,是爲“韓非結舌”;最後模仿“孟軻之勇”,挺胸收腹,昂首而立,大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這段“大賢心經”類似道家“八段錦”,但高明之處,猶有過之。

樑蕭反覆打了數遍,只覺雙頰生津,百骸充盈,真氣在經脈之中如明珠流轉,飢餓之感漸消。習練中,忽聽腳步聲響,回頭看去,只見左元笑吟吟走過來,見樑蕭回首,微微一愣:“他竟能聽到我的腳步聲?”轉念又想:“老夫忒也多心了,分明便是湊巧。”殊不知樑蕭此時修煉心法,正抵通玄之境,一丈內風吹草動,皆能知覺。

樑蕭見是他,便收了勢,冷冷瞧他,左元原以爲他會喜極而泣,少不了向自己哀求一番。哪知樑蕭如此冷淡,倒是出乎意料,他一愕,皺眉道:“小傢伙,想不想老夫帶你出去?”樑蕭恨他昨夜將自己丟在石陣裡,撅嘴道:“我不出去!”左元不禁氣結,又忖道:“趁着此地無人,正好逼這小子說出與蕭千絕有何干系。”忽地伸手抓向樑蕭肩頭。樑蕭聽得風聲,使一招“始皇揚鞭”,反手橫掃,倏忽間,指尖離老者腰際僅有半寸。左元見這一招飆疾迅烈,匪夷所思。詫異間,玉笛一揮,斜擊樑蕭臂膊,右爪不止,仍拿他肩膊。樑蕭驀地形同醉酒,踉蹌兩步,竟脫出他的爪下,手臂變揮爲斫,這招乃是“赤精斬蛇”,取自漢高祖劉邦醉酒斬白蛇的典故,看似足下虛浮,實則暗藏殺機。

左元識得厲害,玉笛迎風一抖,點向樑蕭脈門。樑蕭雙眼一瞪,張口大喝,喝聲中如騎戰馬,一躍而起,雙掌前舞,足尖斜踢,卻是一招“武王揮戈”。左元見他板起一張小臉,故作憤怒之狀,甚是滑稽,但手揮足踢,卻又十分精妙,不由暗自詫異:“蕭千絕的武功以詭異見長,哪有這等至大至剛、千軍辟易的招數?”他越鬥越覺迷惑。樑蕭則呼喝叱吒,連使“神農揮鋤”、“軒轅登嶽”、“堯致天下”,“禹王開山”、“舜舞干鏚”、“商湯求雨”、“退避三舍”、“問鼎中原”,一連八招,全是“帝王境”裡的功夫,着實剛柔並濟,進退莫測,有包容天地之勢,吞吐六合之象。

左元自恃身分,本不願與小孩兒較真,是以並未用上內力,哪知連拆八招,依然拿不住樑蕭,那小子卻越戰越勇,奇招妙着層出不窮,心頭焦躁起來,忽地一手化開樑蕭的“太宗定唐”,一手將玉笛插回腰間,使出一路“磐羽掌”來,雙掌起若鴻毛,落如泰山。樑蕭接了兩招,便退了十步,被逼到一塊巨石下面。他急使一招“孫權殺虎”,效其剛勇,逆勢反撲,但勁力不足,招式未出,便被對方一掌逼回,左元冷笑一聲,右掌揮起,輕飄飄落向樑蕭頭頂,正當此時,忽聽有人叫道:“左老,手下留情!”左元微一皺眉,收掌後退。樑蕭睜眼看去,只見花清淵站在遠處,便喜道:“花大叔,你怎地纔來?害我被人好揍!”花清淵瞧了左元一眼,搖頭道:“此陣龐大無比,你又沒頭亂竄,要找你可不容易!”樑蕭扁了嘴,指着左元道:“他昨夜明明找到我,卻故意不帶我出去。”左元牙根癢癢,冷笑道:“胡說八道,昨夜霜丫頭髮了病,我急着帶她出陣,是以把你忘了。”心中卻想:“都是你這小子惹的禍,老夫當然要你吃些苦頭。”

樑蕭道:“那後來爲啥不來救我?分明故意害我。”左元淡然道:“這石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我出陣之後,要再尋你,又得從頭尋起。”他頓了一頓道,“再說,方纔我幾次用笛聲尋你,你怎地一聲不吭。”花清淵頷首道:“不錯!”樑蕭心道:“看來他們尋我倒是不假。大約我觀看石像入了迷,沒有聽見。”想着疑念頓消,訕訕低頭。但對老者仍懷不滿,拉着花清淵的衣角道:“花大叔,我只跟你走,纔不跟這老頭子一起,省得他又害我走錯路。”花清淵見他如此小氣,不覺啞然失笑。

三人並肩走出一程,左元忽道:“小娃兒,方纔你用的什麼功夫?”樑蕭一聽,猛地醒悟到左元不知石像奧秘,心道:“你這老頭不是好人,我纔不告訴你。”抿起小嘴,佯作不聞。左元討了個沒趣,面色泛黑,尋思樑蕭所用武功與自家如出一脈,雖然內力不足,威力卻已不容小覷,不由深感納悶。

三人在石陣中行了七八里路程,還不見盡頭,樑蕭暗自驚訝:“這陣果然大得嚇人,若是走失,着實不易尋找。”想到先前吃的苦頭,真是心有餘悸,緊緊牽着花清淵衣角,再也不敢亂走半步。

走到一半,左元一言不發,徑自向東北去了。樑蕭見他不在,心裡自在許多,唧唧喳喳詢問花清淵這石陣的奧妙,但“兩儀幻塵陣”凝聚花氏一脈七代心血,道理何等精妙,花清淵一時也道不明白,又怕被擾了心神,行差踏錯,只得連道以後再說。樑蕭心中悻悻,本想告訴花清淵石像奧秘,但轉念又想:“先不忙說,待日後我都練會了,再使出來,叫他大吃一驚。”想着臉上露出笑容。花清淵見他無端發笑,心中奇怪,但他性和意寬,只報之一笑,並不多問。

又行了三裡許,終於出陣。樑蕭定睛一看,只見前方千仞懸崖,抱着一個方圓數十里的谷地,數道泉水匯成一條清溪,清溪又串着兩個小湖,湖邊雜花生樹,隱現出閣樓飛檐。與谷外那些雄奇景象相比,谷內略嫌平淡,唯有一座高臺,在湖邊拔地而起,上下左右,立着許多奇怪物事。

花清淵見樑蕭十分好奇,便將他帶到高臺上,笑道:“這裡叫做‘靈臺’。”指着一個被水力驅動的古怪圓球道,“這是渾天儀,能測算周天星辰運行。”又指着一個八龍銜珠、下有八隻青銅蟾蜍的甕狀銅器道,“這是地動儀,能測知山崩海嘯、地震火山。它左方的三角銅架是量天尺,能測山嶽之高,右方那個圓筒則叫定海針,能探江海之深,若與波動儀合用,便能從流水之象中,推測出水旱災情。”花清淵指着千奇百怪的器械,給樑蕭一一解釋,其中還有不少好玩的物事,如半個時辰鳴叫一次、伴有小銀人歌舞的波斯水鍾,還有盛了水銀的水晶球,球上刻滿數字,花清淵稱之爲“陰陽儀”,能知冷熱寒暑。

這座“靈臺”委實聚集了古往今來無數智者巧匠的智慧。樑蕭眼中所看,耳中所聽,無不超乎想象,小小心中佩服不已,忍不住跳到黃帝破蚩尤的指南銅車上坐下。那指南車每調一次機關,便能自行前進數丈,右方銅人手臂始終遙指南方,左邊銅人則雙手擊鼓,空空有聲。

樑蕭玩了一回,跳下車,忽地心生頑皮,又往一人高的渾天儀上跳去。渾天儀中有天球,上刻羣星圖景,每顆星都對應天上星辰,樑蕭一腳踩定支柱,一腳踏中天球,天球骨碌碌疾轉,星宿頓時亂了方位。

花清淵阻止不及,大吃一驚,忽聽一聲厲喝,一道人影如飛般從臺下掠至。將樑蕭劈手抓住,重重擲在地上,摔得他兩眼金星亂迸,掙起一瞧,只見一名老者,黃袍白髮,雙頰清瘦,正向自己怒目而視。樑蕭一怒爬起,揮拳搗向老者胸口,花清淵一伸手,將他拳勢封住,向那人恭聲道:“明老,全是我的不是!您勿要怪他。”

黃袍老者“哼”了一聲,也不瞧他一眼,睨着樑蕭道:“你是誰,竟敢攪亂老夫的渾天儀,哼!若不重新對好,休想下去!”樑蕭背脊隱隱作痛,怒道:“我就不重新對好!”黃袍老者目中精光倏閃,伸手將樑蕭一把拽過,樑蕭還待掙扎,已被黃袍老者高高舉起,厲聲道:“若你不重新對好,老夫便將你扔下去。”

靈臺高約十丈,加上黃袍老者大力一擲,便有十個樑蕭,也要當場喪命。但這小子天生倔強,偏偏擺出寧死不屈的模樣,叫道:“就不對好,有膽就扔呀。”花清淵卻知這老者言出必踐,慌道:“明老,這小孩頑皮,您不要和他一般見識,這渾天儀的事,由清淵來做好了。”

樑蕭叫道:“花大叔,你幹嗎對老頭子低三下四的?”花清淵哭笑不得,但卻屏息凝神,頭不敢擡,手不敢垂,心忖道:“你這孩子,我還不都是爲了你。”黃袍老者斜瞅了花清淵一眼,冷笑道:“你越來越不像話了,居然帶着外人,把靈臺弄得亂七八糟。哼,倘若你做了宮主,天機宮怕也要斷送在你的手裡!”

花清淵臉漲通紅,囁嚅道:“明老……明老教訓得是。”黃袍老者冷冷看了他一眼,意態輕蔑,將樑蕭向旁一扔,大袖飄飄,揚長而去。樑蕭爬起來,欲要追趕,卻見黃色人影疾如閃電,隱沒在綠樹紅花之間,不由跺腳道:“花大叔,你幹嗎不攔着他,我要跟他算賬。”花清淵苦笑道:“罷了,這位老先生武功極高,別說是你,我也打不過他。”

樑蕭哼聲道:“方纔他抓我那招,雖然快了些,但我有法子破他。”說着錯步揮拳,身子後仰,雙手呈拈花之形,乃是一招“莊周夢蝶”,然後扭身倒翻,跳在空中,化爲“雞犬升天”,這招取自漢代淮南王劉安軼事。半空中,樑蕭忽又揮足倒踢,雙掌斜劈,卻是一招“許慎屠龍”。花清淵看了兩招,只覺變化奇妙,果然能夠剋制老者的手法,第三招上的反擊更是凌厲,不由心頭怪訝,待樑蕭落地,問道:“你既然知道破法,爲何不能抵擋?”

樑蕭一愕,搔頭咕噥道:“這個……老頭兒出手太快,我腦子轉不過來,手也不及動彈。”花清淵含笑道:“這就是了1/2

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四章 西塞龍吟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六章 風波險惡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八章 天機有月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五章 敵友莫辨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二章 濁世滔滔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二章 雪舞鳳翔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十三章 勝者爲王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十一章 舊愛南泯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十四章 月照大江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章 和諧之道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六章 煙波微茫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七章 杏林醫隱
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四章 西塞龍吟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六章 風波險惡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八章 天機有月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五章 敵友莫辨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二章 濁世滔滔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二章 雪舞鳳翔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十三章 勝者爲王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十一章 舊愛南泯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十四章 月照大江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章 和諧之道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六章 煙波微茫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七章 杏林醫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