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師兄給力

熊樂、仇靖和石益等人坐在遠處看着張玄出去討要東西,一次次吃閉門羹再一次次再去找人要,直到一個小孩扯着嗓子叫,大人們舉起棍棒跑出來把張玄追的滿地跑,石益這纔出去插手。

他是本地人,會說當地的話。

最後石益和張玄抱着一堆東西回了他們駐紮的地方,不但有被子,還有枕頭,有姜、有茶,總體來說,當地的百姓是十分友好的。

到了晚上,張玄在張遠的提攜下爬到最高的地方去觀察天象,仇靖和熊樂則被灌了不少薑茶與石益一起聊天。

“我看各位都很愛護張大人這位師弟,白天又爲何要如此作弄與他?”仇靖百思不得其解的問他。

剛纔誰都聽得出來“不要大嬸睡過的被子要小姑娘的”是爲難他的玩笑話,可是張玄還是將信將疑的去要了。最後被當做登徒子差點打一頓,還是石益和那戶人家的姑娘說明情況才安然無事的抱着被子回來。

一想到張玄爲自己和熊樂要個被子要到差點捱打,他心裡就過意不去。

“仇大人有所不知,張玄乃是我們龍虎山道庭這一輩最有悟性,道心最爲穩固的嫡系弟子,但即使如此,他的心性太過純粹,反倒不容易接觸到‘道’的存在。”石益看着張玄在山頂高處眺望夜空的身影,接着說道:“他見什麼都是‘道’,卻忘了‘我’,這是很危險的事。我師父總是讓我們想盡辦法讓他沾染俗世煩惱,就是爲了讓他多生出‘凡心’來。”

“道家不是講究‘出世’嗎?”仇靖好奇。

“不‘入世’,何談‘出世’呢。即使他一直在朝廷爲官,依舊還是沒有‘入世’,我師父此次上京和他接觸,發現他滿心裡還是飛昇、頓悟這樣的東西。這些都是結果,而非過程,我師父希望他能好好看看這‘過程’。所以我們從小就喜歡打斷他參悟,讓他去做這做那。”石益嘴角含笑,“如今看來,這世上似乎真有這種純粹之人,竟是一點都沒用呢。”

被別人追着打以後半點都不覺得羞辱,不過片刻就跑到高處去觀天象了,他根本就不會讓任何凡塵留在心裡太久。

他要向這位小師弟學的,還有太多。

“山腳下怎麼有些火光?”一個道兵指着山下。

熊樂因爲有些發熱已經睡下,仇靖和石益順着道兵的指示往下看去,果然有一些火光在山腳下搖晃,再過一會兒,那些火光漸漸往上飄動,顯然是拿着火把的人上了娘娘山。

仇靖心裡升起了不好的預感。在這個時間、這個時機上山之人,除了來找他們,實在是想不到還有其他原因。

果不其然,一行上山的十幾個人穿着官衙的皁衣,腰間都彆着武器,拿着火把上了山。

他們一路搜尋到這裡,除了後面掉下去的幾個官員的屍體,仇靖和熊樂的屍體都沒有找到。人死了屍體就會漂浮於水面,理應非常容易辨識,但他們在下游處找了半天也沒有看到屍首,便猜測是被人救起來了。

那些官差去找此地的吏頭,吏頭聽了他們的問話,搖了搖頭回他。

“我們在此地一直疏導百姓上山避水,並沒有去河裡救過什麼人。這時候離河遠遠的還差不多,別說往河裡去了。”那吏頭一口否定了上官的問題。

這些後來的官差聽到這回答泄氣的很。他們一路從上游搜尋下來,周圍的有人的地方都找過了,均說沒救起過落水之人。如今娘娘山後就再無人煙,這裡是他們縣裡最後一處避水的山頭,過了娘娘山,就到其他縣的地界了。

找不到人回去,捱打捱罵事小,就怕縣令爲了滅口……

‘他若不仁,就別怪他不義了。’

那官差頭子露出了一個獰笑。

張玄此時已經一臉憂色的跟着張遠下了頂峰的巨石,朝着吏頭而來。

待他看到此地多了許多生面孔,且人人穿着官衣,佩着武器,心裡也是咯嘣一下。

下午他們才救了兩位治水的御使,晚上這些人就搜索到這裡來了,實在是來的好快!

張玄臉上不動聲色,只是對那管轄此地治安的吏頭拱了拱手:

“吳吏頭,我看天象,東方泛紅且有黑翳翻滾,想來上游已經決堤,我們山下有連着江脈的湖泊河流,若是一旦決堤,怕是大水會封了路。好在山上也有淨水,無需再多做準備,水勢兇猛,諸位還是對百姓多做安撫纔是。”

那官差頭目看他一個年輕的道士在這裡指手畫腳,神神叨叨的說着上游的事情,忍不住一皺眉:“你是何人?”

“大人,他是欽天監的五官靈臺郎張玄張大人,帶着一羣道士在各地疏散百姓的。”那吏頭擔心官差頭目得罪了京官,連忙報上張玄的姓名來歷。

一聽是京裡來的人,他立刻有了警惕之心。

“你是隨何人而來?”莫不是和工部一起來治水的?

“本官與龍虎山的同道中人一起來的吳州,經歷建鄴、姑蘇一路向南來到錢塘,受本州布政使司衙門委託,來勘測本地的避水之地。你又是何人?從何而來,在哪位大人轄下?”

張玄在京中做了好幾年的官,雖然平日裡不擺什麼官架子(也擺不了),但畢竟京官見識多,各位大人的做派也看了不少,如今問起話來,確有一番不怒自威的神色。

那官差頭目出來找人,自然是希望越少人知道越好。他抿了抿脣沒有說話,一旁的吏頭卻開口:“張大人不知,這位是餘杭……”

那官差一個瞪視成功讓這位吏頭閉了嘴。

“在下執行公務,不便告知身份,還望大人海涵。”

“原來如此,那本官也不多問了。”張玄做出理解的表情點了點頭,心裡卻已經肯定了他就是那羣對工部特使下毒手的惡官手下。

他和此人告了辭,正準備轉身離開,猛然間卻聽到本地吏頭像是想起什麼似的叫喚起來:“我想起來了,張大人今日道冠掉進了水裡,還有不少道長一起下水撈了。孟長官你是要找什麼落水之人?不如問問張大人……”

張玄恨不得衝上去把這吏頭的嘴捂上算了。

“哦,還有這回事?”那官差頭目咦了一聲,按住了張玄的肩膀。“張大人,不知您今日下水撈道冠時,可有看到落水之人?穿着官服,一人白麪微須,一人身材高大,細長眼睛。”

“沒有,我就撈個帽子而已,爲何要見到落水之人?”張玄掩飾住心慌,鎮靜地搖了搖頭。“帽子就掉在水邊,只不過水流太急,我水性太差。所以託了幾位同門下水去撈。”

“不過是一頂道冠……”那官差頭目做出和吏頭當時一樣的疑問,側頭和身邊另一個官差說了什麼,然後繼續按着張玄的肩膀不放。

“有勞大人帶我去白天撈道冠的同門那裡詢問詢問,看看他們可有救了落水之人。”

他一手按着張玄的肩膀,一手撫着腰間的武器,嘴裡說着“有勞”,其實是什麼意思,不言而喻。

他把張玄當做人質了。

張玄心中暗恨自己沒有張遠師兄那般的好身手,否則也不會被人無知無覺的拿住,這官差頭目的手像一把鉗子一樣卡住了他的肩膀,讓他不能動彈,他稍微扭動了一下,便覺肩骨一陣劇痛。

這人是個練家子。

“這位大人這是何意?我是朝廷七品的命官,你敢衝撞上官不成?”張玄剛來的時候就注意了下他的官衣,不過是從八品的武官,在知道他身份的情況下還敢劫持與他,這羣人是有多大的膽子?

難道不止私吞修河道的撥款這麼簡單?

“張大人,在下也是被公務所迫,如有得罪,還請海涵。”他口中客氣,手裡卻將張玄抓着往前一推。

“張大人帶我們走一趟吧。”

那負責管轄娘娘山治安的差吏也嚇了一跳,完全不知道這餘杭武備官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他自己的上官還受當地縣令管轄,他也不敢多說,只能退幾步,權當不知道。

好在張遠機靈,遠遠的看見張玄那邊不對,連忙竄回了同門那邊,提醒石益來了歹人。

“熊大人,熊大人……”石益推醒熊平,讓他和仇靖先藏在衆多道兵裡面。“無論出什麼事都不要吭聲,他們人沒我們多,有我同門相護,誰也不能拿你們怎麼樣。”

“可是,張玄他……”

“你不必擔心,我們會見機行事。”石益安撫完兩位朝廷官員,便跟着幾位師弟一起商量對策。

“大師兄,那官差下盤很穩,應該練過外家功夫,走的是剛硬一派。”張遠是內家高手,不然他祖父也不會放心他下山遊歷,“我看他五指緊扣,提按住了師弟肩井、曲桓幾穴,讓他上半身無法動彈,認穴準確,手法精妙,應該不是野路子出身。這人是個高手,卻做着一個小小的官差,其中必有問題。”

“現在也沒時間討論這個了,怎麼救出張玄師弟,護住兩位大人才是正經。”石益頭疼地捏了捏額角。此次下山,原本一切順利,怎麼到了南邊,反倒出了禍事!

張遠和精通醫術的寇師弟商議了一會兒,又比劃着什麼,說話間,那官差頭子已經帶着十幾個人推着張玄到了道門這邊,要求他們想一想白天有沒有救了什麼落水之人。

石益堆起笑臉出去周旋,說是一路都沒見過落水之人,不知道官差這話從哪兒說起。

他在龍虎山一直幫着師父和大師姐打理道務,說話滴水不漏,態度又誠懇,那官差後面的差役在道兵聚集的地方細細查了一圈,果真只有道士,並無官員。

聽到差役的稟報,那官差心中也生出了疑惑。

‘難不成這些道士就是把道冠看的比較重,就和我們的官員丟了官帽一樣?’

若是小題大做,那他就是打草驚蛇了。

可根據他多年的江湖經驗,直覺又認爲這些道士肯定有問題。

張玄只覺得肩膀已經麻木,也不知道這官差到底用的什麼手法,竟讓他上半身連扭頭都是不能,只能乖乖被他推着往前走,更別提轉身或反抗了。

場面一時僵持,那皁衣的官差等着下面人回來傳遞消息,便也不肯放人。直到那個差役跑回來跟皁衣官差一回報:

“大人,據一些百姓說,這些道士上山的時候背了兩個不能走動之人,穿的也是道衣,張大人和其他幾個道士身上都有水漬。”

那皁衣官差冷笑道:“你們果真是藏了人了。我勸你們把人交出來,否則,這位大人可就不好看了。”

他身後有所依仗,行起事來居然是毫無忌憚。這些人都是來避水的,走不離娘娘山範圍,就算是知道了什麼,等他們的人一到,這麼多人也只有死無全屍的份兒。

張遠給寇師弟一個眼色,又悄悄在身後打了幾個手勢。

他站出身去,漸漸接近那位皁衣官差,作出不解的樣子道:“小道不知道官爺說的是什麼,我們背上山的是崴了腳的道友……”

“你站住,不要再往前了。”那官差性子警覺,連忙喝止張遠的動作。

“好好好,不走,不走,小道就站在這裡和你說。”他話說完,慢慢側了側身,誰也沒注意到他側身是爲了什麼。

站在他身後的寇師弟右手一揮,三枚金針激射而出,兩枚射向那官差的雙眼,一枚射向他抓着張玄的手臂。這金針細如髮絲,飛出去的時候無聲無息,又有張遠擋住視線,等那皁衣官差注意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把張玄往前一推擋針。

誰料寇師弟五指一收,那針在半空中換了個方向繼續向前,還是扎到了那官差的手背上。

張玄被推到前面的時候張遠一個縱身上前,他輕身功夫極好,兔起雀落間就向前了兩丈多遠,拉着張玄就急速後退,把他推到了寇師弟身後。

“銀絲懸針,你是金針寇氏之後?”那皁衣官差看到細針上懸着的透明絲線,立刻大悟是自己輕敵。這一羣道士中竟然暗藏高人,想來此次是不能善了了。

他手背上中了三針,抽出身上的佩劍割斷了自己一截衣帶,立刻將自己的手腕牢牢縛住,又拔了金針準備放血。

誰料他一拔金針,頓時頭暈目眩,一下子栽倒在地。

“咦,你可真忒是心急。你不拔,我也是要拔了的,結果你自己拔的比我還快。”寇師弟搖了搖頭,“我學的是岐黃之道,從不用‘死針’,用的只是‘暈針’啊。”

“和暈了的人廢話什麼,快把這羣人制服了,捆了等明早報訊的道友帶着中軍來提人。”張遠實在受不了寇師弟散漫的性子,抽出腰間軟劍,帶着會武的道兵上前迎敵。

張遠性子雖不適合修道,根骨卻是練武的天才。他在道庭裡負責賞罰一事,又是道宗張天師的嫡孫,此番前來的道兵都受他的管轄。他身穿一身杏黃的法衣,和一羣皁衣的官吏鬥在一起,這羣皁衣官吏也不知道是從哪裡找來的,竟是人人會武,而且武藝頗爲不俗。

更奇怪的是這些人還頗爲精通合擊之陣,一羣人圍成一個圓圈,攻守互助,活活將這裡變成了武林酣鬥之地一般。

張遠冷哼一聲,挺劍而上,撿着一薄弱之處劈頭一劍,只見月光下衆多黑影和一道黃影盤旋飛舞,夾雜着幾道寒光,偶爾發出幾聲兵器相撞之聲。

張遠的劍法是道家的內家劍法,一柄軟劍忽長忽短,忽軟忽硬,攻守相換,讓人目不暇接。他輕身功夫乃是道家不傳之秘,一時間滿場都是他的人影,劍招初出時人尚在左,劍招抵敵時身已轉右,竟似人是人,劍是劍,渾然沒有什麼傳說中“人劍合一”的章法,讓這羣皁衣官吏無不駭然而退。

道兵既然叫做“道兵”,自然不是打雜的,一羣人或拿短棒,或拿拂塵,也有拿軟劍的,跟着張遠破開的口子衝了過去,沒過一會兒,這羣皁衣官吏已經被踩在了地上。

張遠哼哼哼地冷笑着用劍背拍着腳下之人的臉頰,“鷹揚派當年也算大派,如今雖已沒落,但沒聽說舉派投了官府的。那被我師弟放倒頭子想來是你們鷹揚的長老人物了吧,真不知你們腦子搭錯了那根弦,居然還敢追殺朝廷命官。”

這裡又動刀兵又有人受傷倒地,周圍避難的百姓嚇得不敢出聲,怎麼也想不到,明明上山還幫他們拿東西背孩子的道士們爲什麼突然就變成了凶神惡煞的襲擊官府之人。

還有那個一臉橫笑的道長,居然還拿劍去威脅腳下踩着的人,實在是太惡劣了!

“師弟,出門在外,注意形象。”石益簡直被自家師弟折磨的快要無語了。在山上的時候就不像個出家人,反倒像個江湖野士,這出了門,一打起架來就瘋得很。

他們是道派,可不是劍派啊。

張遠被師兄訓誡,又看見旁邊圍了一圈看熱鬧的人,擡起腳讓道兵把那人捆走,又對四周的百姓作了作揖:

“實不相瞞,我們今日在山下的河裡救了兩位京中派來治水的御使,餘杭縣令私吞朝廷修葺河道的專款,眼見事情就要泄露,竟趁機把幾位京中的御使推下了河,又派出這羣賊子追殺。如今賊人已被我們拿下,還望各位不要驚慌,最早今晚,最遲明早,就會有中軍過來接走兩位大人。請各位靜守原地,不要被奸人挑撥,做了幫兇。”

他嘴裡說着奸人,眯着眼看着的卻是那邊帶着一羣差役匆匆趕來的此地吏頭。

張玄亮了自己和兩位大人的印信,勒令那吏頭和吏頭帶來的官吏不得靠近他們紮營之處。他不知道此時有沒有人下山去通風報信了,如今也只能如此應對。

不過此地民風甚好,對朝廷的信任也很高,百姓們聽到這裡有兩位京裡下來幫他們治水的御使可能有難,立刻都讓家中壯丁過來保護京中大員。

一時間,衆道士中藏着熊樂和仇靖,外圈是張遠和他部下的精銳道兵,再外面是手拿棍棒菜刀等物守着道士們的壯丁。

看到這架勢,那羣差役也不敢動作,只能灰溜溜的繼續當做什麼也不知道。

他們傻啊,一共才五十個人,對着這麼多道兵壯漢,傻了纔想去救那羣不知道哪裡來是不是亂賊的上官。

反正他們只是被派來維護此地治安的。如今不是安的很嘛?

哈,哈哈……

這樣的局勢直到了凌晨,許多人都不自覺的爬了起來。

大地正在顫動,轟隆隆的聲音驚醒了無數人。張玄一臉慘白的聽着那可怕的聲響,失聲叫道:“這而不可能,我觀天象,上游是傍晚才下的暴雨,爲何下游這麼快就有洪水經過!”

熊樂和仇靖聽着山下像是猛獸發出怒吼一般的聲響,對視後苦笑一聲:

“還能有什麼原因,此地的河防視如虛設,是以上游決堤,在其他地方尚能堅持一段時間,到了這裡連能堵的口子都沒有。堤壩直接被沖毀,洪水夾雜着夾雜着被沖塌的房屋和石塊從上游奔瀉而下……”

張玄將牙咬的嘎嘎直響。他預測至少能撐上一天,所以才叫道友立刻去餘杭和不遠的錢塘秘密找尋中軍和府軍來接走兩位大人。

如今洪水突然爆發,雖然阻攔了可能上山搜人的惡人,但如果道友和那些前來接人的兵丁還在路上,那一定是凶多吉少了。

是他太過狂妄,認爲自己的預測萬無一失,卻沒想到天災之外還有**,根本不可用常理視之,他從下山起一路預測從無出錯,竟讓自己起了浮躁之心!

“啊!!!!”

張玄一拳錘在地上,發出了悲憤的嘶吼。

四日後,京中。

“啓奏陛下,有吳州急函。”齊邵手捧着吳州來的摺子彎腰呈至御前。

“是哪裡又決堤了?還是哪裡需要賑濟又派了人來求朕撥款撥糧?”自從半個月前各地開始連降暴雨,上游紛紛開始決堤以後,吳州和南方諸州的摺子就絡繹不絕。

楚睿實在是已經看到想要嘔吐的地步。他登基後這麼多年風調雨順,陡然又是雹災又是雪災,如今又是洪災,讓他措手不及。

從洪水暴發開始,他已經沒有哪一天睡過兩個時辰以上了。

“陛下,並非這些內容。吳州布政使司的急函,有在餘杭協助疏散百姓的道士送了口信給府衙,此人帶着仇大人的信物,道是熊大人和仇大人在巡視過程中發覺餘杭縣令有私吞工部撥款的嫌疑,被設計推入了河中,幸得路過此河下游的張大人相救,被救到了不遠處的娘娘山上……”

齊邵是御書房裡近身的舍人,楚睿看重,讓他專門負責分類各種奏摺。這是急函,他一看到內容就不敢怠慢,連忙送了進來。

“你此話當真?”楚睿心中又喜又怒,連忙接過摺子。

“折中確實如此稟奏。但如今錢塘地區洪水氾濫,吳州南邊大部分地區已經被淹,娘娘山雖然因地勢高沒有被洪水淹沒,可洪水阻斷了路途,讓中軍和府軍都無法前往娘娘山接應兩位大人。如今布政使大人已經帶府兵已經去餘杭抓捕那縣令及其黨羽了。”

齊邵之前看了一遍帖子,此時將重點複述給楚睿知曉。摺子並未蓋上“密”章,他就能提前閱覽。身爲舍人,報知重點也是他的職責之一

“此事我已知曉,宣吏部、兵部、工部、戶部的尚書來見朕。”

“是,陛下,臣這就去傳旨。”

齊邵接了口諭,見皇帝臉色不好,也不敢在書房裡多呆。皇帝有好一陣子沒睡好了,這幾天頗有些喜怒無常,讓他們這些近臣也是戰戰兢兢。

他快步出去找傳旨的禮官去宣讀旨意,說完後忍不住擦掉了鼻尖上的汗珠。

天子近臣不好做啊,還不如在家裡讀書舒坦。

249李湄發威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第234章 天涼王破166洪災爆發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第115章 探花使刁難第63章 黑雲壓城第2章 求求你讓我死吧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5章 縣主和箱子122鬼面的交易第225章 李銳娶親(下)第156章 方氏臨盆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0章 顧卿救場第46章 堂孫進府第236章 天下三分第63章 黑雲壓城第69章 與有榮焉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9章 張致回京第51章 賢妻良母第225章 李銳娶親(下)89西軍來人90李銳回京165顧卿養病第64章 如何救災第86章 張致的謀劃第57章 張寧來訪170沒有錢第236章 天下三分第59章 顧卿的決定第40章 仗勢欺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5章 引火燒身第228章 狸貓成仙第244章 天命所歸第14章 種菜達人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第144章 德陽郡主的煩惱111張府的秘密第66章 仗義執言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5章 張玄又悟了第29章 恩寵有加第33章 兩位先生113殿試排名第56章 夜半私語第74章 汾州疑雲第247章 收服荊南第243章 少帝出京第96章 齊邵“投誠“第247章 收服荊南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第196章 扶棺回鄉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第209章 人之將死120鴻臚寺是個坑第68章 少爺攻勢157母女均安第154章 浮誇的演技第261章 親親X平平(上)第11章 一笑俱空第14章 種菜達人第36章 驚爲天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9章 張致回京第225章 李銳娶親(下)117李鈞當官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50章 汾州事變第32章 顧卿買孩子第48章 天災人禍第83章 生死劫殺第2章 求求你讓我死吧第233章 螳螂捕蟬第20章 如是我聞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3章 家族榮辱第183章 鼎盛之始113殿試排名第3章 剝皮挫骨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176天高雲闊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0章 辭舊迎新第17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下)第207章 張應的野望第178章 功臣回京169祖孫時間100張玄悟道第23章 恍如隔世第43章 有人下毒?第144章 德陽郡主的煩惱第242章 急救之術第230章 神棍顧卿253張應X顧卿(下)第55章 爭鋒相對第83章 生死劫殺第237章 否極泰來第36章 驚爲天人249李湄發威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96章 齊邵“投誠“第225章 李銳娶親(下)第39章 顧卿教孫第26章 “子曰”小呆第30章 一擲千金
249李湄發威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第234章 天涼王破166洪災爆發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第115章 探花使刁難第63章 黑雲壓城第2章 求求你讓我死吧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5章 縣主和箱子122鬼面的交易第225章 李銳娶親(下)第156章 方氏臨盆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0章 顧卿救場第46章 堂孫進府第236章 天下三分第63章 黑雲壓城第69章 與有榮焉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9章 張致回京第51章 賢妻良母第225章 李銳娶親(下)89西軍來人90李銳回京165顧卿養病第64章 如何救災第86章 張致的謀劃第57章 張寧來訪170沒有錢第236章 天下三分第59章 顧卿的決定第40章 仗勢欺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5章 引火燒身第228章 狸貓成仙第244章 天命所歸第14章 種菜達人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第144章 德陽郡主的煩惱111張府的秘密第66章 仗義執言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5章 張玄又悟了第29章 恩寵有加第33章 兩位先生113殿試排名第56章 夜半私語第74章 汾州疑雲第247章 收服荊南第243章 少帝出京第96章 齊邵“投誠“第247章 收服荊南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第196章 扶棺回鄉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第209章 人之將死120鴻臚寺是個坑第68章 少爺攻勢157母女均安第154章 浮誇的演技第261章 親親X平平(上)第11章 一笑俱空第14章 種菜達人第36章 驚爲天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9章 張致回京第225章 李銳娶親(下)117李鈞當官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50章 汾州事變第32章 顧卿買孩子第48章 天災人禍第83章 生死劫殺第2章 求求你讓我死吧第233章 螳螂捕蟬第20章 如是我聞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3章 家族榮辱第183章 鼎盛之始113殿試排名第3章 剝皮挫骨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176天高雲闊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0章 辭舊迎新第17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下)第207章 張應的野望第178章 功臣回京169祖孫時間100張玄悟道第23章 恍如隔世第43章 有人下毒?第144章 德陽郡主的煩惱第242章 急救之術第230章 神棍顧卿253張應X顧卿(下)第55章 爭鋒相對第83章 生死劫殺第237章 否極泰來第36章 驚爲天人249李湄發威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96章 齊邵“投誠“第225章 李銳娶親(下)第39章 顧卿教孫第26章 “子曰”小呆第30章 一擲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