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逆天改命

趙聃正在給顧卿行禮,乍聽得“放燈臺”上一聲鑼響,所有人都往放燈旁看去。

原來是王油子找了一隊京兆府的差吏來,把着放燈臺的口,限制所有人都跑上去看熱鬧。京兆府的理由也很充分,人一多,臺子塌了,容易傷人。這倒是有理有據,雖然許多放完了燈的人不樂意下來,可是差吏把哨棒一提,還是乖乖下來了。

顧卿見放燈臺上人少了一大半,舒了一口長氣。

齊邵老遠的見顧卿和李家三兄弟過來了,連忙拜見,國子監有許多太學生日日在信國公府裡抄書,自然也認識顧卿,就算不認識顧卿的,見到顧卿身邊幾個公府的少爺也就明白了。

一時間,顧卿身邊圍滿了學子,人人都競相與她行禮。顧卿見着這麼多朝氣蓬髮的年輕人圍在她的的身邊,而自己卻是阿姨的年紀,老奶奶的外表,一顆蘿莉的心,頓時覺得一面明媚一面憂傷,恨不得四十五度仰角流淚纔好。

老太太身邊圍了許多學子,身後又跟着那麼多家人,一看就是貴人,有些老百姓就好奇地問那老太太是誰。京兆府一干差吏認識李銳,便回答那人是信國公府的老太太邱老太君,怕是帶孫子們來看花燈的。

西市來放燈的老百姓,有許多是衝着“祈福”來的。他們之中,有許多在雹災中無家可歸,或失去了所有身外之物。他們燃放孔明燈,是希望老天爺能聽到他們的祈求,讓來年過的好一點,和滿一點。

這些人中不乏得過信國公府救助之人。

他們在初四受災度過的第一個倉惶之夜,就是蓋的公府的被子,穿着公府的冬衣,吃着公府放出來的粥米。

他們都還記得那一件冬衣、一條棉被、一碗熱粥的溫暖。

見這邱老太君就是那行善人家的老太太,有不少人就跑到顧卿的不遠處,衝着顧卿磕頭。

顧卿先開始沒發現有人向她磕頭,她身邊圍了許多學子,各個都比她要高,她的注意力又不在遠處,自然是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

可是漸漸的,陸陸續續有人來磕頭,有的還會喊上幾聲,顧卿聽到外圈有人喊“邱老太君”什麼什麼的,忍不住伸出頭去看了一眼。

這一看,嚇了一大跳。

“這是爲何,我,老身怎麼當得你們這麼多人跪……”顧卿向前走了幾步,扶起一箇中年的婦人。

這些人裡有許多年紀都可以做她的叔叔嬸嬸、爺爺奶奶了,無緣無故這般對她磕頭,她承受不起。

她還沒有自大到別人一聽她是國公府的老太君就下跪的地步。

“邱老太君,我一家受您大恩纔沒有凍死,您當的我們一跪!”

“邱老太君,我家孫兒沾了貴府的福氣,蓋了您府上的被子,病都好了。我家就這一支獨苗,您就讓我孫兒給你磕幾個頭吧……”

“老夫人,我家婆娘當夜臨盆,若不是貴府的冬衣冬被,我一夜之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個頭,您受得!”

“邱老太君,若我日後能夠富貴,一定報答貴府的恩情!”

他們一個個的出來磕了頭,磕完就起,也不糾纏,不給邱老太君造成負擔。

這些人受了人恩惠,想要報答,無奈大都是貧苦人家,也沒有什麼好報答人家的。災後他們也有往想公府裡送東西,但是內城難進,他們又不認識守內城的門官,就只好用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之情。

圍觀的百姓有許多是年輕人,最是容易被感動,一聽這裡面站着的老太太做了這等大功德,都紛紛站出來對着邱老太君長揖。

顧卿活了兩輩子,都沒有受過人家這般的禮遇。

她過去捐款也曾捐過不少,可是卻從來沒有直面過受捐者,捐獻也大都是匿名,如今被這些人一拜,眼眶也熱了起來。

原來施比受要幸福,果真是這樣的。

當初她不過只是一念起,想要看看有沒有可以幫的上的地方,除了出錢出東西,連府門都沒有離開過。雖然到後來,她也有些沒有大展拳腳的遺憾,但一想不需要她大展拳腳,恰恰就說明雹災還沒有嚴重到那種地步,這豈不是應該萬幸的事嗎?

如此一想,她也就放下了那份遺憾,轉而關注到李銳他們那邊去了。

真正該謝的,不是她啊。

“老身只是做了一些小事,實在受不得各位這般的感激。”

“老身也是平民百姓出身,也曾有過困苦之時,只不過現在家中蒙受君恩,才被各位稱呼爲貴人。各位雖也有低谷之時,又怎知你們其中,將來不會出幾位‘貴人’呢?”

顧卿頓了頓,把眼眶裡的熱意壓下去,才接着說道:“只盼各位能記得今日,他日遇見別人有困難,也伸出援手,便是對老身最好的報答。其他的,就請不必再提了吧。”

“真正讓你們能重新過上好日子的,是朝廷後來對各位的無息的借貸、散米施粥、重建屋舍,你們該謝的,是萬歲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員……”

“邱老太君的教誨,我們必不敢忘!”

“聖上英明仁德,是我們的福氣,咱們也給皇帝陛下磕個頭!”其中一人高聲說罷,調轉方向,向北面的宮城方向拜去。

猛然間,西市裡響起了山呼萬歲之聲。這種事只要一人跪下,其他人是不敢不跪的,顧卿和一干學子見百姓們都跪下向宮城方向跪拜,他們一羣人站着未免有些不妥,便互相看了一眼,由邱老太君在最前面,也領着這羣學子對着宮城拜了一拜。

宮城,紫宸殿內。

通州要賑災,戶部要收歸隱戶和流戶,這千頭萬緒,忙的楚睿是無法□,有些官員還可以趁着上元節的興頭,外出去觀燈,而他卻要在紫宸殿的書房裡,一直批覆各種奏摺和文卷,怕是到半夜都不得閒。

如今李茂已經失蹤好幾天,他心中如墜大石,既是驚疑,又是內疚。汾州消息不通,連日大雪,加大了搜索的難度,若李茂真是不幸遇難,怕不是小事。

他只擔心大楚又要再生事端。

他腦子裡一下子是隱戶,一下子是世族,一下子是立國十年纔開兩次的科舉,一下子是信國公府滿門英烈該如何面對,越批越是煩悶,索性一推奏摺,走到殿門前去散散心。

“陛下是要去後宮哪位……”楚睿身邊的大太監蔣生見楚睿起身,連忙跟在他的身後。

“不去後宮,朕就到外面透透氣。還有許多摺子要批,今日就宿在紫宸殿了。”

“殿外寒冷,陛下還是披件斗篷吧。”

“不用,朕就在殿門口繞……咦?”

爲何殿外的太監宮女們都在望着天?

楚睿往天上看去,只見西面的天空上有繁星點點,呈橙紅色不停上升,有些到了半空比較高的位置就沒了光芒,也不知道還在不在天上。

楚睿先開始和張玄想的相似,還以爲是某個仙家的法寶現世,後一看天空中橙星越來越多,就猜測着大約是如同紙鳶那般可以放上天的東西。

再聯想到今天是中元節,家家戶戶都在放花燈……

“莫非是傳說中的孔明燈?竟有人真把此物做了出來?”楚睿看了眼天上,對身邊的蔣太監道:“宣工部和將作監的官員,再派幾個宮中禁衛私服去西面放燈的地方看看,到底是何人在放孔明燈。”

這般多的燈,怕不是一個人在放。

“是,陛下。”

片刻後,將作監的監事先來,楚睿指了指天上的孔明燈,問他道:“此物可是孔明燈?”

“正是孔明燈。”

那將作監監事之子正好被齊邵拉了去賣燈,一見皇帝指着天上,心中大叫不好。

去年齊邵做了猜燈謎,自己署裡造的燈惹了大禍,他擔心的幾天都睡不着覺。還好祖宗保佑,沒有人扒出來齊邵是拿了內造的燈出去做彩頭的。

如今他兒子又和齊邵去賣燈,這下連皇帝都注意到了,怕是又有什麼不對。

這監事心裡把自己的兒子“兔崽子龜孫子”罵了無數遍,恨不得找人去把那齊邵套麻袋打上一頓,叫他離自家兒子遠一點。

他心中一團亂麻,正胡思亂想着……

“愛卿?愛卿?孫愛卿!”

楚睿見這將作監監事居然在他面前出了神,忍不住一聲大喝。

“呃?陛下恕罪,臣正在想着這孔明燈的事,一下子……”孫監事嚇得跪倒在地上,連聲告罪。

“起來吧。朕看見那麼多孔明燈飄在天上,也吃了一驚。”楚睿是前來問政的,當然不會讓大臣跪在地上說話。

“謝陛下寬恕之恩。”孫監事連忙爬起。

又沒過一會兒,工部的官員也到了。工部各部各署官員首領大約有十幾人,只是今夜大部分人都出去觀燈,只找到四五位。

不過能有四五位來,對楚睿來說就夠了。

楚睿讓他們站在門口,指着那天空中漂浮的孔明燈問道:“各位可注意到此物?”

“啓稟陛下,這是西市有人在放孔明燈‘祈福’。”有一位工部官員剛從西市趕來,他雖然沒有親自去放,但也在酒樓裡遠遠地看了那放燈臺一段時間,自然知道是什麼情況。

“祈福?”

“是的,陛下。百姓們將心中的願望和對親友的思念寫在孔明燈上,待墨跡稍幹,便放燈上天。這孔明燈帶着人們的念想飛上天空,向蒼天傳遞內心的心願。也有人是祈求雹災和雪災中受難之人能夠安息的,臣在西市一處樓中看了一會兒,心中的感動真是無以言表,恨不得也下去寫上幾盞放了纔好……”

“哦,卿爲何不去呢?”

“陛下,臣是想去,無奈臣帶的家人不多,那放燈臺邊人山人海,臣雖然也想放燈,可又怕一雙腳去得回不得,倒誤了明日上朝……”那官員笑着說,“若是被擠的衣冠不整,嚇到了旁人,怕還要被御史參上一本。臣就算再想去……”

他的話將楚睿及旁邊的衆官員紛紛逗笑。

史官的筆御史的嘴,實在是敵不過,敵不過啊!

“你可知是何人制的此燈?”

“臣看到的是一羣國子監的學生在賣燈。替人在那孔明燈上寫字的,也是那幫國子監的學子們。陛下也知道,許多百姓是不識字的,若是想以詩文寄託思念……”

“就得破費幾個,請那些學子寫字,是否?”楚睿哭笑不得地搖着頭,“國子監給學子們的月例不夠嗎?竟要靠賣燈賣字爲業?朕記得去年也是這般學子在西市弄什麼燈謎……”

就是因爲這燈謎,他那王叔到現在還以“治家不嚴”的名義閉門不出,那惹事的楚應元也被送回了封地,這燈節,對項城王府來說,怕真是“燈劫”。

想來今年,他們府上也不會再出去看什麼燈了。

“孫愛卿,朕記得你那兒子也在國子監讀書,此事你可知曉?”

將作監的孫監事心裡把那工部官員腹誹上了幾百遍,他千怕萬怕,就怕把這兩年的燈事給扯出來,現在聖上點名讓他說話,他難道還能說不知?

他那兒子也在賺“潤筆費”賺的不亦樂乎呢!

“啓奏陛下,此事臣也知情。不過倒不是國子監的月例不夠用,而是寒門子弟心憂家人,這些月例大多數都託人送回家中,供養老幼……”事已至此,只能多多讚揚這羣國子監學子,趕緊摘乾淨了。

“我兒子在家中也常談起這些寒門子弟的艱辛,所以國子監的掌議,齊邵常常藉着各種由頭暗暗幫助這些寒門苦讀之人。去年燈謎便是他牽的頭。”

是做好事啊,陛下!

“這孔明燈原是從信國公府裡傳出來,是邱老太君給府裡祈福的,齊邵見了此燈,覺得正好可以藉此慰藉全城受災的百姓,便攬了此事,讓寒門的學子們替百姓們寫悼文。也不是想賺什麼錢,只是圖一善事罷了。”

“雖說是圖一善事,些許幾個潤筆的費用,總還是要有的,這些學子怕是連墨錢都掏不起,就這燈,聽說還是齊邵多方奔走才做了這麼多……”

楚睿聽了,若有所思。

李老國公既然能寫出《三國演義》,想來一定是對三國的事蹟多方探尋過,知道這孔明燈的做法一點也不奇怪。

要是信國公府做出了“木牛流馬”來,他才真是會大驚失色。

只不過這次又有那齊邵,倒是讓他稍微意外了下。

國子監這幾年來大出風頭,每次都有此人之功。看起來,這個齊邵不但有擔當,有手段,有人脈,還是個心性仁善,個性又正直之人。最可貴是他還年紀輕輕,前途無量,這般人才不想出仕,實在是太可惜了。

他本想着過一陣子再下旨,看樣子,還是明天就讓禮官去齊府頒旨吧。

“諸位,朕宣各位前來,是想詢問下各位,孔明燈可否人爲控制落下的時間和地點?若是要用於軍中傳訊,可使得?”

楚睿顯然不是把此物當成祈福的東西來看的。來年邊關說不定又要起戰事,此物若用來傳訊,實在是大妙。尤其是夜襲之時,以燈做號令,營中便可得知消息,也好對夜襲的軍隊及早救援,實在是方便。

他少時跟着先皇征戰,也是經過戰陣的,並不是對兵事一無所知之人。

幾位工部官員看了幾眼,把眼光又射向那將作監的孫監事。這一羣人裡,只有孫監事是工匠出身,從吏做起的。

孫監事心裡暗暗叫苦。他也曾看見過兒子帶回家的孔明燈,原理倒是簡單,只是要控制落下的時間和地點……

他站在殿中略思索了半天,才略爲遲疑地開口:“陛下,此物全憑燈內的熱氣上升,若是有風,自然是能往按照風的方向飄遠。在有風的天氣裡,只要先放上一隻,測算出一刻鐘裡這燈能飛多遠,就能大約估摸出這燈在幾個時辰後會飛到何處。”

楚睿一喜。這麼說,這燈果真有用!

“只是……”孫監事見皇帝大喜,不得不又說出難點。

“這孔明燈全靠煤油燃燒火布以作燈芯,能支持的時間實在是不長,怕是飛不了多遠。若是要飛到更遠的地方,燈就必須做的再大些,下面帶的燃燒物也要夠多,可如此一來,這燈這麼顯眼,怕是敵方看見,會想盡辦法射下來。”

“能讓它飛的更高嗎?”

“若是燃料足夠,理論上自然是可以繼續往上升。可是既要往上升,又要讓它堅持的足夠掉下來的時間,怕是有些不便。如果只是以燈做號令,按數量傳遞消息,那倒是夠了。”

“此事大善!”楚睿興奮地稱讚道:“諸位愛卿務必協助將作監,改良可用於傳遞情報的孔明燈。此物若能完善,今後必有大用!事成之後,諸位都是功臣!”

“臣等領旨!”

衆臣躬身謝恩,商議了一陣關於這孔明燈的其他用途。又有人希望能見見邱老太君,老太君是最早做出孔明燈之人,應該有更多的想法。

幾位大臣和楚睿商議了一陣,楚睿見天色已經不晚,便放了他們早點回去。

沒過一會兒,那出去探查的宮中禁衛回來了,楚睿宣過以後一問,果真如將作監監事所說,全城的百姓都在放燈祈福。不光如此,另有京兆府差吏專門設了幾處做放燈臺,又備了水槍水車,防止燈火在半空中掉下來燃燒到房子。

楚睿一聽京兆府行事這般縝密,對這任上的京兆府尹十分滿意。這次救災也是多虧他提早出動差吏,又鼎力協助那幫沒有經驗的學子,才讓百姓度過最艱難的幾天,沒有造成民怨。

‘等他期滿,看看有沒有其他空缺,給他升一升罷。’楚睿想道。

‘還有這京兆府的差吏,這段時間也實在辛苦,等這些天過了,讓吏部通知給多值了班的差吏幾天假……’

“陛下,臣等去西市時,正遇見人羣中山呼萬歲,衆人皆對着宮城方向叩拜,臣那時受百姓感染,心中一片熱血,恨不得肝腦塗地,以謝君恩纔好。”

這說話的軍士曾受過李老國公恩惠,父輩也都在李老國公麾下當過兵,他不知道這件事陛下問起是好事還是壞事,但他不想有信國公府因此有事,於是多提了幾句,想要趁機給信國公府賣個好。

那楚睿聽說外面的百姓都很愛戴他,放燈祈福尚且不忘叩拜宮城裡的自己,心中大爲快慰,笑着問道:“哦,爲何要拜我?”

“臣和同僚去西市時,正遇見邱老太君帶着幾個孫兒一起觀燈。有人謝過邱老太君施粥贈衣之恩,邱老太君說道:‘老身府上原本也是平民,闔府深受君恩,方纔有能力去助人。更何況公府只是救急,真正讓各位能夠重新好好生活的,是朝廷。’”

那禁軍將領說了邱老太君的豪華,又說道:“百姓感念陛下的恩德,所以山呼萬歲,紛紛含淚叩向宮城。”

信國公府全府的忠義,楚睿自然是知道。昔年老信國公不說,這邱老太君也是個忠心的。有她教導幾個孫子,想來幾個孫子以後也都是他和皇兒的肱骨之臣。

他叫了那禁軍下去,心內百感交集。一下子覺得自己讓李茂出去是錯的,一下子覺得自己沒得選擇,這麼做沒錯。

他爲帝王,原本就身不由己,必須要讓自己狠下心來。可在身不由己之外,他偶爾也會動些真情。如今也是如此。

罷了,大不了以後多多照顧信國公府上,總不能讓李老國公、李蒙和李茂三人死後還要寒心便是!

那謀劃,還是換個人選吧。

西市裡。

自知道信國公府的老太君在西市以後,顧卿總算知道了“看殺衛玠”是什麼意思。家人們被擠的可憐不說,也打擾了西市這些學子們的生意。

她心中過意不去,只好帶着李銳、李鈞和李銘三個孩子出了人羣,準備回府。

誰料沒走多遠,她就突然看見一個像是跑錯了片場一般的道士,揹着雙劍飛一般的衝進了西市。

顧卿瞪大了眼睛,看着這個一副“高人”打扮的道士衝到放燈臺下,一把抓住了齊邵的手說了些什麼。齊邵指了指她這邊,然後那道士就將眼神望向了她這裡。

那道士見了顧卿,驀地一震,又眯上眼睛盯了許久。

顧卿被這個一身出塵之氣的英俊道士看的心慌氣躁,連忙轉身要帶幾個孫子走。

那道士看見顧卿要走,連忙小跑過來,對着顧卿喊道:“老夫人慢走,小道有事相詢!”

“奶奶,那是欽天監預測了此次雹災的張玄張道人。他曾仗義執言,解過孫兒之圍,奶奶可否看停下來,聽聽他要問些什麼?”李銳對這張玄頗有好感,有意結交。他很少這般欣賞一個人,自然是希望顧卿也能覺得他的朋友很好。

顧卿原本已經要走了,一聽得李銳說起這青年道士曾經對他有恩,又是熟人,便停下了腳步。那李銳又抓着她的袖子,用祈求的眼神請她聽聽張玄究竟要問什麼。

顧卿有些心虛。不會又是一個來“驅邪”的吧?

以後還是低調點好了。

再說張玄。

他原以爲是有人飛昇,等路遇西市飛起無數燈火,才知道那橙星是某種奇特的火燈。

張玄在宮城的欽天監時,離那第一次飛起來的燈火尚遠,那燈又飛得高,自然誤以爲是某種法寶。可這西市的燈飛的並不高,一望便知是燈,而非橙星,自然潑了他一盆冷水。

雖說張玄心中不免有些氣餒,但他畢竟也是年輕人,對此十分好奇,便也興起了去買上一盞飛燈長長見識的想法,轉身前往西市。

只是他一身道家法衣,穿的和周圍觀燈的行人格格不入,不像是出來賞燈的,倒像是夜晚出來抓鬼的,引得無數行人避讓,他也尷尬不已。

好不容易擠到了西市,看見那賣燈的一羣人都是熟人,連忙擠了過去。都是認識的人,總算不用再看別人異樣的眼光了。

他問了齊邵此燈是何人做出來的,齊邵叫他回身去看,那做燈的老夫人正是他身後的邱老太君。

這一看,讓他震驚至極,幾不能言。

這這這這……這老太君的功德之光如此耀眼,究竟是救了多少條人命?還是她做了什麼,將要救無數人的性命?

見到這般耀眼的功德之光,他忍不住想要上前多受照拂幾分,於是乎他出言相留,又藉着和李銳的交情,穿過層層家將的包圍,接近了那邱老太君。

待他行過禮,擡頭再看那邱老太君之時,心中的驚駭又深了一層。

他在龍虎山上早已點了天眼,可見一些異樣,又精通命理,只是很少和人說起。

這個老婦人原本該是命中無親無後的天煞面相,如今卻紅光滿面,呈子孫昌盛之像。

他運足目力再一看,這婦人竟是壽命早就該中斷,不該活在這世上的。只是不知爲何又續上了,和他那孫兒一模一樣!

先前他見那李銳天年早夭之命遭人逆轉,還以爲定是信國公府常年積福,有高人相救,卻不知道那高人居然是這位邱老太君……

他再看一眼,身邊的李鈞、李銘兒孫也都是如此,都應是早逝之命,如今卻都已經改了命運。

天啊!這般逆天改命卻不遭天道報應,甚至還積累了這般多的功德,莫非這位是某位天君下凡,來世間積攢功德的?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放心,本文不會突然一改畫風,變成修仙文的。這張玄就是偶爾出現,調節氣氛啥的……吉祥物?

作者西幻那邊已經接近完結,所以從這個月開始這本書都會日更1w+以上,中午和傍晚各更一次。這個1w+可能是1w1,也可能是1w9,端看作者當天狀況如何。所以大家放心跳坑吧。

小劇場:

這監事心裡把自己的兒子“兔崽子龜孫子”罵了無數遍……

監事之子:爹,我是兔崽子龜孫子,你是什麼?

監事:你個熊孩子!

第57章 張寧來訪第55章 爭鋒相對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8章 話房共話第79章 進城報信第213章 太平有象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92事實的真相第21章 爽快舅母169祖孫時間第14章 種菜達人第8章 驚天秘密第67章 賑災之初第43章 有人下毒?第234章 天涼王破121這是個技術活第72章 重操舊業?176天高雲闊第242章 急救之術92事實的真相第59章 顧卿的決定第140章 博弈121這是個技術活251番外 李蒙的獨白(下)第46章 堂孫進府第241章 李釗之心第13章 鬥法完勝155羯女豆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5章 另一個孫子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第79章 進城報信第32章 顧卿買孩子第238章 如何去迎?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52章 一朵爛桃花第232章 當年之約第52章 一朵爛桃花第33章 兩位先生第74章 汾州疑雲第33章 兩位先生第10章 天資過人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9章 不學無術第83章 生死劫殺第59章 顧卿的決定第224章 李銳娶親(中)251番外 李蒙的獨白(下)第77章 月圓之夜第51章 賢妻良母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5章 縣主和箱子第198章 祭祀天地166洪災爆發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5章 引火燒身250正文完結第43章 有人下毒?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93先生可怕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78章 色與魂授90李銳回京第239章 可怕的齊邵第62章 一夜無眠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79章 我欲成仙第9章 不學無術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9章 張致回京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第220章 一日遊255張玄X顧卿(上)第234章 天涼王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212章 交代後事(下)106尋花問柳第48章 天災人禍155羯女豆鈴第261章 親親X平平(上)第203章 寅虎丑牛第37章 “小人”和“老妖”第60章 影帝太醫117李鈞當官第149章 張玄受命第19章 揭開傷疤第35章 邱氏揚名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2章 新的篇章第33章 兩位先生第10章 天資過人第244章 天命所歸第9章 不學無術第215章 李茂的決定第58章 送子娘娘第140章 博弈第246章 兵分兩路第60章 影帝太醫第58章 送子娘娘第161章 因果循環第27章 子嗣艱難第71章 花嬤嬤歸府第1章 穿成老太太第183章 鼎盛之始117李鈞當官
第57章 張寧來訪第55章 爭鋒相對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8章 話房共話第79章 進城報信第213章 太平有象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92事實的真相第21章 爽快舅母169祖孫時間第14章 種菜達人第8章 驚天秘密第67章 賑災之初第43章 有人下毒?第234章 天涼王破121這是個技術活第72章 重操舊業?176天高雲闊第242章 急救之術92事實的真相第59章 顧卿的決定第140章 博弈121這是個技術活251番外 李蒙的獨白(下)第46章 堂孫進府第241章 李釗之心第13章 鬥法完勝155羯女豆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5章 另一個孫子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第79章 進城報信第32章 顧卿買孩子第238章 如何去迎?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52章 一朵爛桃花第232章 當年之約第52章 一朵爛桃花第33章 兩位先生第74章 汾州疑雲第33章 兩位先生第10章 天資過人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9章 不學無術第83章 生死劫殺第59章 顧卿的決定第224章 李銳娶親(中)251番外 李蒙的獨白(下)第77章 月圓之夜第51章 賢妻良母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5章 縣主和箱子第198章 祭祀天地166洪災爆發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5章 引火燒身250正文完結第43章 有人下毒?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93先生可怕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78章 色與魂授90李銳回京第239章 可怕的齊邵第62章 一夜無眠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79章 我欲成仙第9章 不學無術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9章 張致回京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第220章 一日遊255張玄X顧卿(上)第234章 天涼王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212章 交代後事(下)106尋花問柳第48章 天災人禍155羯女豆鈴第261章 親親X平平(上)第203章 寅虎丑牛第37章 “小人”和“老妖”第60章 影帝太醫117李鈞當官第149章 張玄受命第19章 揭開傷疤第35章 邱氏揚名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2章 新的篇章第33章 兩位先生第10章 天資過人第244章 天命所歸第9章 不學無術第215章 李茂的決定第58章 送子娘娘第140章 博弈第246章 兵分兩路第60章 影帝太醫第58章 送子娘娘第161章 因果循環第27章 子嗣艱難第71章 花嬤嬤歸府第1章 穿成老太太第183章 鼎盛之始117李鈞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