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如何去迎?

東宮來的幾個屬官中,以仇牧的官位和身份最低,但他父親是工部侍郎,而且此刻就在長安,所以仇牧作爲東宮太子曾經的伴讀和心腹,也被晉國公設法送入了京來。

東宮的方諭德是御史臺出身,姓方,官位是諭德大夫,負責糾正太子的言行,是一名諫官。他和東宮許多官員一樣,在太子被逼宮那天關在了東宮裡,並沒有參與此事,只是後來江道奇看情況不對去救女兒時,順便裹挾着一起救了出來。

楚睿和楚承宣沒讓東宮許多官員參與逼宮,是爲了以後還可以用他們,給他們留下一個清白的名聲。李銳和幾位伴讀都是如此。秦斌和李銳當天都在休沐,仇牧和衆多屬官卻是沒有回家。宮中火起之時,這些屬官惶惶不可天日,江道奇帶着一干兵馬大臣將他們救出來,他們也就跟着太子妃等人一起出了宮。

而後秦鋒從地道去救皇帝,結果春日殿卻被一把火燒的封了浴池殿,這些將士只好從北面繞回皇宮北門,從正門回去護駕,正遇上了江道奇帶着東宮屬官出門的人馬。

秦鋒救駕不力,太子又沒有成事,也正是心中惶恐驚懼的時候,江道奇何等老謀深算,幾下就乍出了原委,又聽聞皇后和張諾都逃了出來,頓時大喜,想出一個“迎奉太后,護衛皇孫”的法子。

那時候情況太亂,許多人都以爲皇宮裡除了皇后沒有人逃出來。大皇子二皇子當場身隕,爲了能得到遺詔和玉璽,皇帝死之前也遭受了二皇子頗多的折磨,後被救駕的宿衛亂刀砍死。三皇子小皇子不知所蹤,整個皇宮都在燃燒,也無力去搜尋,江清靈腹中的血脈就成了唯一的希望。

張搖光當然知道小皇子在哪裡,但爲了自己親生兒子的安全,她愣是咬牙說不知道,而且整日以淚洗面,表現出毀傷過度的樣子。

現在江道奇和秦鋒的幾千兵馬結成了盟約,江氏是江道奇的女兒,江家自然是希望擁護有自己血脈的天子繼位。此時說出小兒子在李茂那,那是瘋了差不多。

晉國公張諾是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不得不爲了保護家小和張搖光而和這些人虛與委蛇。身爲皇后的堂妹經此一亂後能依仗的只有自己,而他和江道奇多年的交情和盟友關係足以讓他在江南能夠有所發揮。

更何況東宮屬官人數衆多,但許多都是晉國公的派系,還有一部分是皇帝后來放在太子身邊教導的心腹,也不全都跟江道奇一路。

晉國公放□段,不停告誡和這些屬官要忍耐,要靜觀其變,而後便一起被驍騎營和闖宮的人馬“保護”着南下。

至於晉國公被驍騎營保護着回府做準備南下的時候,看見了自家的女兒,就純屬意外了。

一時間,他既欣慰自家的女婿能見微知著,把女兒送到最安全的地方來,又懊惱於陰差陽錯,安全的地方現在也變得不安全了。

張素衣只是一介女流,又容貌豔麗,若裝作不知將她留在晉國公府,在全城皆亂的時候等候着她會是什麼,可想而知。

所以張諾只能將女兒也一併帶上,去了江南。

江道奇把一切算計的都很好,但天不遂人願,可有幾件事,是他的智計手段完全無法改變的。

一是身爲皇后嫡子的小皇子沒死。不但沒死,李茂居然還握有中軍和楚睿的遺詔,傳國玉璽也被齊邵從宮中帶了出來。他們將“太子可能有所異動,廢太子而立嫡子楚承平爲儲君”的內容公示天下,一下子贏得了絕大部分人擁戴的“正統”之名。

二是三皇子楚承烈也沒死。二皇子和項城王聲稱和李茂一樣,秘密獲得了皇帝要求“勤王”的旨意,帶着皇帝的私兵進宮救駕。結果太子的人馬太過兇殘,逼宮不成索性燒了宮殿,他們去救太后的時候只救出了三皇子,住在後宮最深處的宮妃和皇女皆死於大火。

他們的話,隱隱指出小皇子乃是李茂立的傀儡,是假的。

這下子,江道奇一下子尷尬了起來。他原本以爲自己女兒腹中是最後的皇室血脈,尚且可以一搏。結果這孩子比兩個叔叔小了一倍,既不佔嫡也不是長,即使生了下來是男孩,也不過是其中一位繼承人的人選,甚至都不是最好人選。

而後他更算錯的,是江清靈的母性和對太子的愛。

江道奇在家中對這個女兒極爲疼愛,江清靈也是對父親言聽計從。因爲江清靈生孩子可能會遇見流產、孩子夭折、或者孩子是女兒各種情況,所以江道奇提前把自己的計策和江清靈透露了,希望女兒能夠配合。

江氏聽聞這些人要推她的孩子當天子就知道情況對她的孩子更不好,如今一聽自己父親的計策,更是腹中怒火中燒。

她與太子伉儷情深,成婚數載才盼來這個孩子,沒有一日不期待萬分。結果她的父親卻早就做好了拿個江家的男嬰替代真正的皇家血脈的準備。

她和太子的孩子如此尊貴,怎可因爲可能殘疾或是女兒身,就被一個假貨取代了他/她的身份?這可是太子唯一留下的血脈了!

江清靈在宮中便成長了不少,如今早已經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天真少女。她一邊十分溫順的同意了父親的做法,一邊加強鍛鍊,爲了孩子的健康又積極進補,做出非常配合的樣子。

暗地裡,卻藉由心腹聯繫了太子最爲信任的幾位屬官,以及自己在閨中的好友張素衣,想法子把父親的想法和做法透露了出去。

到了生產那天,江清靈剛剛發動,東宮的舊官和晉國公比江道奇還早就守在了產房外。隨着江清靈在產房裡一句“你們要把我女兒抱去哪兒”的大吼,這些人顧不得恣越了,一擁而入,將準備男嬰換郡主的穩婆抓了個正着。

這下子,可以說是讓江、秦和東宮舊部徹底交惡、拆夥,將事態鬧嚴重了。

世族的官員確實是希望有世族血統的孩子當皇帝,爲此他們願意給錢給人,但不代表他們就是傻子,願意投資奉獻讓江家直系的嬰兒去偷天換日當皇帝。

若是刻意這樣,那他們都把自家的孩子抱來換就是了,憑什麼讓江家得利?

東宮的人會跟着江道奇和中軍驍騎營來江南,一是受三千驍騎營兵士的武力威懾,二是看在東宮太子的香火情上,最重要的便是他們已經錯過了最早擁立小皇子的時機,如今再湊上去也得不到重視,甚至會被當成闖宮一夥的同謀,還不如拼一把賭個機會。

東宮中也不缺忠臣烈士,這些人就等着你磨好刀劍,對他動手。他們隨時準備着以死警醒世人。江家若逼迫太急,反倒會引出滔天大禍來。

如今江清靈生的是個女兒,這些人就立刻保護起郡主,開始以“名不正言不順”爲名向江家施壓,張諾又巧施手段,讓驍騎營得到消息的中軍將士譁變,奪了秦鋒的兵權。

這一下局勢變換太快,江道奇先失了東宮的信任,後失了秦鋒的威懾力,站在他身後的世族又一齊施壓,將他逼的不得不向張諾重新靠攏。

張諾是皇帝遺詔上的“輔國大臣”。即使小皇子在長安登基,這個位子依舊給堂舅留着。這原本是齊邵爲了離間江南衆人的反間之計,如今卻真的派上了用處。

張諾以回京會讓他們官復原職或更勝一步爲許諾,與江南各方勢力談判周旋,願留在江南和朝廷談判,爲這些人爭取“保護”皇后和皇室後裔的封賞。

這一下,算是徹底壓倒了江道奇的最後一根稻草。

要知道,江道奇在朝中是無官無職的。他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女兒是太子妃,外孫又可能是個小世子而已。

可這位晉國公,卻是一國宰輔,太后之兄,如今少帝的舅舅。

江道奇最不屑的大楚官職,成了他失敗的最終原因。

張諾幾乎要可憐他了。

仇牧和方諭德條理清晰的將前因後果講的清清楚楚,一旁的張素衣不時點頭肯定,很快的,李茂和齊邵等大臣就開始悄悄議論了起來。

被點召來聽政的工部侍郎仇靖,欣慰的發現兒子經過皇宮之亂和江南之行後,變得更加沉穩,更加寬容,再也沒有在京中時常有的激進之氣和浮躁。

這位父親在心中默默感謝上蒼。

楚承平在宮中經常看父皇和母后理事,知道像這種事情一時半會兒是討論不出來的。所以他只問了幾句他關心的。

“我母后可好?太子妃可好?我侄女可好?”

“啓奏陛下,太后娘娘被封爲上賓,從未被慢待過一天。太子妃愛惜自身,身子又康健,是以生產順利,母女均安。太子之女由晉國公夫人江氏和太子賓客王朗的夫人一起照顧,又有驍騎營守護,並無危險。”

楚承平聽到這裡,才綻露出了第一個笑容。

站在他御座旁的親親見這位摯友心中的大石已經被搬開,忍不住也笑了出來。

無聊的在宣政殿東晃西摸的顧卿看到了這兩個小孩心中的互動,頓時大感不妙。

不會吧……不會狗血到親親和平平青梅竹馬,暗生情愫,最後雙宿雙飛吧?

陳阿嬌和漢武帝劉徹也是青梅竹馬,結果“長門怨”了。

許平君和漢宣帝劉詢也是青梅竹馬,結果“南園遺愛”了。

……

顧卿的面前無數個皇帝始亂終棄的版本嘩啦啦跑過,驚起她心中一片草泥馬飛奔而去。每個羊駝背上都是被親親揍得不能自理的小皇帝,“一刀兩斷”後的小皇帝,手撕小皇帝、癱瘓小皇帝、太監小皇帝……

爲了不讓李家被滅九族,她還是得想想辦法。

掰彎……阿不,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現在開始掰……教育小皇帝還來得及。

誰叫她是“神仙阿姨”呢?

顧卿正在那裡絞盡腦汁想着,該如何想辦法像教育幾個孫子一樣,把楚承平教育成她家的賢孫女婿。

就她的經驗來看,像這種胸中有丘壑的孩子不能恐嚇,只能誘導。最好引起他的遐想和追求。因爲這樣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理想主義者。

顧卿想的是絞盡腦汁,連自己在哪兒都忘了。結果卻被李茂一聲巨大的“不行!”給嚇得差點蹦起來。

等她擡起頭,少帝皺着沒有,齊邵沉默不語,諸位大臣更是把頭搖的像是撥浪鼓。

“怎麼可能讓陛下親自去迎接太后!簡直是荒謬!”

東宮的幾位舊屬和世族代表早就做好了無辜而返的準備,他們也不和這些人爭執,直咬定了江南那邊的勢力擔心秋後算賬,必須要新皇表現出誠意,親自去封賞才行。

誰知道被召進京,會不會被砍了!陸家當年進京以後,如今又是如何?

江家拒不接受官職,反而得到了保全。

大楚兩位皇帝頻頻拿江南高門世族當眼中釘,已經把他們的心弄寒了。尤其江東人士最是記仇,他們手中有貨,南方又有長江爲天險,真要不願意奉召入京,你還不能拿他做什麼。

這些世族是無冕之王,雖無官職,卻有人望和錢糧。江南富庶,是大楚的後方糧倉。打仗打的就是糧草,是武備,是錢。戶部官員又大多是江南士族出身,都跟着太后去了江南,如今長安的戶部靠陳家人撐着,連年少的李釗都不得不一天到晚打着算盤夜不能寐,就爲了擠出一點錢來打仗,來賑濟災民,來贍養陣亡將士的家人。

通州一地供養不了關中,他們就是認準了小皇帝要坐穩皇位,就必須向他們妥協。

至於晉國公是真的被這些世族施壓的無能爲力,還是晉國公的勢力也怕長安的朝廷秋後算賬,誰也不得而知。

就因爲這一個提議,楚承平便知道了晉國公雖然是他的堂舅,但他身後之人太多,反倒不能像信國公李茂那樣旗幟鮮明的支持自己。

難怪神仙阿姨說李家人是好人,可以信任。在天子危難時挺身而出,卻並不挾恩自持,方纔是真的可以信任。

楚承平雖然年幼,卻有着這個年紀的孩子少有的優點。

他不急,而且他還喜歡思考。

所以在一片大臣“荒謬”的痛斥聲中,少帝只是略微思考了下,就對江南來的幾位東宮舊屬說道:

“此事關係甚大,朕要和衆臣商議,你們先行退下,由鴻臚寺禮賓院安置,等朕和衆位愛卿商議出了結果,再行宣召。”

少帝此話一出,滿室皆驚。

這意思,簡直就是在說着還有迴轉餘地了。

幾位東宮屬官面色輕鬆許多的出了宣政殿,許多大臣拿各種安危問題說了一遍後,力勸少帝不要以身犯險。

現如今的局面,一個現成的天子比太后要重要的多!

楚承平知道大臣們都不會接受的,匆匆跟着李茂和齊邵就離了宣政殿。親親若有所思的跟在“平平”的後面,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顧卿也很擔心。身爲皇帝的禁衛軍,若是少帝南下迎接太后,李銳肯定也要一同前往。這夫妻兩個在一起沒幾天,又變成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了。

而且現在局勢曖昧,南下有沒有危險也不得而知。她既擔心孫子,也擔心小皇帝。

齊邵和信國公李茂隨着楚承平一起去了延英殿。這裡是小皇帝上課和學習理政的地方。

進了御書房,楚承平坐在御座上,看着太師和太傅二人,幾乎是毫不猶豫地說:

“朕想去。”

親親怕神仙奶奶無聊,沒有像往常一般站在楚承平身後,而是陪着奶奶站在房間的一角,看着父親和齊家哥哥兩人和楚承平討論此事。

“奶奶,我也想去。”

“哈?”

顧卿一愣。

“平平可擔心他娘了,晚上睡覺都在喊母后呢。”

親親和顧卿在說着悄悄話,齊邵在御書房裡踱了幾步,搖了搖頭。

“江道奇和晉國公老謀深算,他們提出這般要求,竟是處處都是陷阱。若陛下只顧着危險,不去迎回太后,陛下便擔了一個‘不孝’的罪名。可陛下若是要去,就和世族所說一般,山高水遠,世族擔心送皇后上京有失,難道朝臣們就不擔心陛下南下有失嗎?”

“至於世族所要的封賞和官位卻是不難。如今幽州汾州死傷慘重,官員多有空缺,洛陽一亂,朝中也有變化,便是給他們一些爵位也無妨,無非就是費些銀子罷了。若逼得急了,就封到幽州和汾州去。”

“如今正是秋收的時候,南方這幾年風調雨順,糧草充足,關中既北方諸地卻因戰亂耽誤了耕種,現在有些糧草不濟了。若南方不定,一旦發生糧荒,不用外敵入侵,我們自己就要先亂起來。他們便是看着這一點,要挾朝廷就範。”

“欺人太甚!”李茂咬牙切齒。“就算江南世族沒有深受皇恩,可北方反賊一旦南下,難道還分你是世族還是平民,是南方還是北方不成!我們以長安爲險要,竟是爲這些國賊守了國門了!”

“國公大人都說了這幫人是國賊了,難不成還能指望他們講道理不成。若是世族各個都深明大義,盧氏也就不會把范陽拱手送給反賊啦。”齊邵自己就出身世族,自然知道世族這種龐然大物靠什麼活着。

皇恩?能當飯吃嗎?

“我看,若是細細謀劃,陛下南下迎回太后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中軍如今守衛關中門戶,不可調回。張致的軍隊要在北方守衛居庸關,也不可調回。新徵的禁衛軍僅有三千,都是新兵,無法和晉國公手中的能征善戰的軍中驍騎相比。西軍說是替天子守國門,實際上一直都是駐紮在城中守城,極少主動出擊,我看也不足爲倚……”齊邵一點一點的分析給皇帝和李茂聽。

“齊邵現在好能幹啊。”顧卿看着侃侃而談,揮灑自如的齊邵,忍不住感嘆。“想當年,還爲了替寒門學子籌生活費而賣燈謎呢。那時候可沒這麼成熟。”

那幾句青澀的“老夫人拿好,老夫人再見”,不知讓當時的她多少次一回想就恨不得拿頭埋到被子裡。

而如今的他,終於已經成長到“國士”的級別了。

“咦,齊太傅還做過生意嗎?”

“豈止是做過生意!這孩子不要太精!你知道孔明燈吧?”

“恩,我們家做的嘛。我知道。”

“那我和你說,有一年,齊邵拜訪信國公府,想要買這燈的專售之權……”

顧卿閒着蛋疼,索性跟小孫女講起了當年齊邵各種帶領國子監學子發家致富的例子。

齊邵以前在宮中是皇帝的近臣,一天到晚聽皇帝和晉國公及衆位老臣脣間交鋒,已經習慣了那種隱晦而意有所指的說話方式,連說話都沒以前那麼隨意了。

而如今他以“託孤之臣”的身份隨侍年紀尚小的少帝,又遇見李國公這麼一個說的太隱晦都聽不出來的頂頭上司,不得不變身成傳聲筒、人肉翻譯機、書記官,擬詔學士等等亂七八糟綜合在一起的奇怪角色。

爲了能讓小皇帝看懂、聽懂朝臣們的話,他經常還要捧着摺子將這些駢四儷六的東西翻譯成大白話說給小皇帝聽。後來連楚承平自己都覺得齊太傅太可憐了,上朝的時候直接說自己看不懂他們寫的艱澀玩意兒,麻煩衆臣上朝的時候寫簡單點,寫的直白點,這才減少了齊邵不少的工作量。

齊邵已經習慣了在這一君一臣前分析透徹明白,省的自己事後還要跟在後面解釋。他從各軍的將領忠心和可用的可能上分析起,直說到大概能調用的兵馬和儀仗,還有沿途可以調出來護駕的府兵云云。

大楚並未失道,這是大楚如今還沒有生出極大動亂的原因。無論是江南百姓也好,關中百姓也好,都是發自內心的相信大楚能好起來。洛陽城百姓願意跟着小皇子一起遷都到長安,便是信任大楚能夠給他們一個好的未來。

能替百姓守國門而不是逃跑的皇帝,即使年幼,也值得尊重。

其他各地也是一樣。百姓願意積極繳糧繳稅,而且自發收納北方的難民,都是相信大楚必定能平定亂局。若是小皇帝真的能獲得江南世族的支持,再迎回太子妃和太后,民心就會更加傾向於他,得到的支持也會更多。

現在問題就是:

一,皇帝下江南,至少要帶幾萬兵士保護,加上沿途補充的府兵,這些兵從哪裡來。

二,皇帝的安全問題怎麼保障?怎麼能肯定世族不是不懷好意。怎麼保證一路上的安全。

顧卿和親親閒話已經聊得差不多,親親不知道一向溫和的齊太傅還會爲了胡姬寫詩,聽得舊事忍不住一陣一陣的發笑。齊邵好生生的在說着國家大事,自家女兒在御書房裡嬉鬧,

李茂面子下不來臺,十分不悅,立刻就熊女兒:

“李湄!我們在聊大事,你再這般無狀,我就叫侍者把你叉出去了!”

李湄和顧卿在一起時老忘了別人看不見奶奶,又對國家大事不感興趣。楚承平對她極好,從來不讓她受委屈,養的她有些嬌慣了,她狐假虎威慣了,見父親熊他,立刻眼中含淚,一下子站了起來。

“什麼難事讓你們商量那麼半天!把鈞堂兄和堂嫂帶來的三萬羯人給我,跟練武一樣,讓我代替陛下去迎回太后就是了!”

“不行!”

齊邵、李茂、顧卿齊齊一愣。

這麼快做出反駁的既不是李湄的父親,也不是李湄的奶奶。

自然,也不會是生性老練的齊邵。

而是坐在御座上的少帝楚承平。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親親不知道一向溫和的齊太傅還會爲了胡姬寫詩,聽得舊事忍不住一陣一陣的發笑。

齊邵:站着也躺槍,我是爲了換門票!

李銘:我被胡姬丟過花,還有口水!

李銳:我……我瞪跑過胡姬。

李釗:……不記得胡姬什麼樣了,光顧着看萬寧去了。

李鈞:(人生贏家)我娶了個胡姬。

90李銳回京第246章 兵分兩路第69章 與有榮焉165顧卿養病157母女均安第44章 李銘搬家89西軍來人159李鈞的煩惱第66章 仗義執言第27章 子嗣艱難第184章 魚死破第208章 病情加劇第199章 銳兒別哭第234章 天涼王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9章 佈局伊始116咱有權有勢第207章 張應的野望第16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上)第55章 爭鋒相對100張玄悟道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37章 “小人”和“老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9章 張致回京155羯女豆鈴168師兄給力175李銘的驚喜第44章 李銘搬家第199章 銳兒別哭107一愚驚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1章 李茂送人情第75章 傾國傾城252張應X顧卿 (上)第230章 神棍顧卿第7章 逃過一劫157母女均安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9章 顧卿遇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5章 “劫富濟貧”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253張應X顧卿(下)第261章 親親X平平(上)第78章 色與魂授第16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上)第94章 組團組團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168師兄給力第20章 如是我聞124花會之約第197章 李釗的翅膀175李銘的驚喜第209章 人之將死第197章 李釗的翅膀253張應X顧卿(下)第178章 功臣回京第241章 李釗之心第75章 傾國傾城第212章 交代後事(下)第30章 一擲千金第201章 一年後第207章 張應的野望第80章 來駕一下118顧卿的事業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1章 顧卿的帶孫日常第64章 如何救災第246章 兵分兩路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第71章 花嬤嬤歸府173李銳的心胸第50章 汾州事變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第62章 一夜無眠第238章 如何去迎?252張應X顧卿 (上)第44章 李銘搬家165顧卿養病92事實的真相第25章 另一個孫子第47章 番外李蒙的白(中)176天高雲闊114前路有燈第18章 離家出走116咱有權有勢第36章 驚爲天人第198章 祭祀天地第30章 一擲千金第96章 齊邵“投誠“第237章 否極泰來第230章 神棍顧卿98顧卿的野望第11章 一笑俱空162張寧之惑95齊心協力88馬場告急252張應X顧卿 (上)第26章 “子曰”小呆121這是個技術活第245章 齊邵心碎
90李銳回京第246章 兵分兩路第69章 與有榮焉165顧卿養病157母女均安第44章 李銘搬家89西軍來人159李鈞的煩惱第66章 仗義執言第27章 子嗣艱難第184章 魚死破第208章 病情加劇第199章 銳兒別哭第234章 天涼王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9章 佈局伊始116咱有權有勢第207章 張應的野望第16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上)第55章 爭鋒相對100張玄悟道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37章 “小人”和“老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9章 張致回京155羯女豆鈴168師兄給力175李銘的驚喜第44章 李銘搬家第199章 銳兒別哭107一愚驚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1章 李茂送人情第75章 傾國傾城252張應X顧卿 (上)第230章 神棍顧卿第7章 逃過一劫157母女均安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9章 顧卿遇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5章 “劫富濟貧”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253張應X顧卿(下)第261章 親親X平平(上)第78章 色與魂授第16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上)第94章 組團組團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168師兄給力第20章 如是我聞124花會之約第197章 李釗的翅膀175李銘的驚喜第209章 人之將死第197章 李釗的翅膀253張應X顧卿(下)第178章 功臣回京第241章 李釗之心第75章 傾國傾城第212章 交代後事(下)第30章 一擲千金第201章 一年後第207章 張應的野望第80章 來駕一下118顧卿的事業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1章 顧卿的帶孫日常第64章 如何救災第246章 兵分兩路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第71章 花嬤嬤歸府173李銳的心胸第50章 汾州事變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第62章 一夜無眠第238章 如何去迎?252張應X顧卿 (上)第44章 李銘搬家165顧卿養病92事實的真相第25章 另一個孫子第47章 番外李蒙的白(中)176天高雲闊114前路有燈第18章 離家出走116咱有權有勢第36章 驚爲天人第198章 祭祀天地第30章 一擲千金第96章 齊邵“投誠“第237章 否極泰來第230章 神棍顧卿98顧卿的野望第11章 一笑俱空162張寧之惑95齊心協力88馬場告急252張應X顧卿 (上)第26章 “子曰”小呆121這是個技術活第245章 齊邵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