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意外收穫

反擊部隊在大張莊得手,讓註定要失敗的反擊行動有了一線希望。

問題是,這場由第二十六集團軍司令員部署的反擊行動從一開始就缺乏準備,也就很難通過這種靠運氣得來的勝利翻盤。

當時,除了正面反擊的兵力嚴重不夠之外,第二十六集團軍提前前線撤退,而不是在美日聯軍的主要進軍線路上做有限撤退,使得反擊行動後繼乏力,也就無法在偷襲大張莊得手之後擴大戰果,變小勝爲大勝。

從當時的戰場情況來看,如果把希望寄託在反擊大張莊上,第二十六集團軍就應該將相當一部分主力部隊留在外圍防線上,甚至還得出動新編集團軍,在美日聯軍的主要進軍線路上增強兵力密度。這樣一來,在反擊得手之後,才能利用美日聯軍陣腳大亂的機會,在整條戰線上發起反擊。因爲戰場已經深入主城區,所以就算只有步兵,也能利用城區內較爲有利的環境,迅速穿插到美日聯軍主力突擊部隊身後。結合整條戰線上的反擊行動,最大限度的消耗美日聯軍的空中支援與炮火打擊,爲殲滅美日聯軍的主力突擊部隊爭取時間。只要能夠投入足夠多的兵力,就有很大的把握在美日聯軍調整好部署之前,將突入主城區的美日聯軍主力部隊消滅掉。

可惜的是,第二十六集團軍全線退縮,使得後面的可能都只是可能。

因爲沒有在整條戰線上受到足夠大的壓力,突入主城區的美日聯軍主力部隊也迅速由攻轉守,控制住了戰線,所以美日聯軍很快就調整好了部署,頂住了第二十六集團軍裝甲部隊從西面發起的衝擊。

雖然當時美日聯軍的絕大部分作戰物資都囤積在大張莊,但是D集團軍在發起進攻之前就向前線運送了不少作戰物資,各作戰部隊也分到了進攻所需的彈藥物資,部署在戰場最北面的那個美軍主力師並沒參與進攻主城區的戰鬥,也就沒有在戰鬥中消耗多少物資,在遭到東北軍反擊的時候,還有非常充足的彈藥。

毫無疑問,憑一個師的兵力,足以頂住三個營的衝擊。

天亮前,美軍就穩住了戰線,還在戰鬥中打殘了衝在最前面的裝甲部隊。

在損失了幾乎所有主戰裝備之後,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反擊部隊不得不趕在天亮前撤出戰鬥,以最快的速度退回北辰區。

萬幸的是,這個時候,大張莊的戰鬥已經吸引了美日聯軍的注意力,所以美軍在追到了主城區外圍防線上之後,擔心會在建築物密集的主城區裡遭到東北軍接應部隊伏擊,沒有繼續挺進。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大張莊的戰鬥就快結束了。

不管怎麼說,兩個營的近千名官兵,根本不可能擊敗數倍於己的強敵。特別是在美軍增援部隊到達之後,守衛大張莊的美日二線部隊受到鼓舞,不但投入了戰鬥,還憑藉明顯的兵力優勢,讓東北軍的反擊部隊難以抽身。

三日清晨,在第一縷陽光出現後不久,一陣猛烈的爆炸,成爲了大張莊戰鬥的謝幕辭。

當時,堅持到最後的一個步兵排在排長、副排長與三個班長全部陣亡,全排僅剩下了七名官兵,而且其中還有四名重傷員的情況下,由僅存的一名副排長用一個從美軍手裡繳獲來的打火機引爆了油罐車,炸掉了最後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個彈藥庫。數萬噸彈藥不但將七名東北軍戰士炸得粉身碎骨,還連累了附近的上百名美日官兵。

要怪,也只能怪美軍的戰地指揮官。

在此之前,美軍已經包圍了這座彈藥庫,並且調來了一支特種部隊,準備發起突擊,可是當時指揮作戰的美軍少校軍官擔心中國士兵做出傻事,決定先勸降。雖然在特種部隊軍官的敦促下,美軍少校做好了第二手準備,即在勸降的同時,也讓特種部隊做好突擊準備。結果是,美軍用高音喇叭喊話,反而成爲了敦促東北軍戰士做最後一擊的動力。雖然無從考徵那幾個東北軍戰士是否聽得懂英語,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當時喊話的那名美軍翻譯的漢語說得很不標準。

當然,那幾名東北軍戰士也許早就做好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準備。

這幾個東北軍戰死也沒有白死,不但在之前的戰鬥中斃傷了不少敵人,還通過引爆彈藥庫炸死了一百多名美日官兵,其中就有十一名三角洲特種部隊的特種兵。

隨着這次爆炸,美日聯軍快速攻佔天津的夢想也破滅了。

在大張莊的戰鬥中,美日聯軍僅僅保住了不到五分之一的物資,而且主要是難以引爆與引燃的軍輔物資,最重要的彈藥幾乎全部被東北軍炸上了天。

到底損失了多少彈藥,恐怕誰也說不準。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A集團軍到達大張莊之後,美日聯軍就陸續向這裡運送了將近二十五萬噸彈藥。因爲美日聯軍的遠程炮兵大多部署在戰線後方,所以囤積在大張莊的主要是供應給前線部隊的彈藥,又以坦克與戰車使用的炮彈爲主。在D集團軍到達之前,A集團軍沒有發起攻擊,消耗的彈藥屈指可數。D集團軍到達之後,在大張莊進行了一次全面補給,大約帶走了五萬噸彈藥。在隨後的戰鬥中,美日聯軍的後勤保障部隊又陸續將大約三萬噸彈藥送往前線。由此估計,當時在大張莊被炸燬的彈藥在十七萬噸左右,肯定不會少於十五萬噸。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要知道,十五萬噸彈藥,足夠D集團軍的所有作戰部隊在戰場上消耗一週。

相對而言,被東北軍毀掉的燃油造成的影響更加巨大。

與彈藥不一樣,供應給部隊的燃油大多囤積在大張莊,只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才由油料補給車送往前線,而D集團軍所有油料補給車最多裝載兩萬噸燃油,而當時美軍送往前線的燃油高達五十四萬噸。

別忘了,美日聯軍是一支高度機械化的部隊。

除了裝甲部隊之外,美日聯軍還裝備了大批車輛,即便在二線步兵部隊裡,各種各樣的軍用吉普車也是極爲普遍的裝備。按照車輛與人員的比例計算,在美軍中,基本上每五名士兵就有一臺車輛。日軍的比例稍微低一點,也達到了每八人有一臺車輛。照此計算,D集團軍總共擁有將近四萬臺車輛。

爲了讓這些車輛動起來,美日聯軍每天至少要向前線運送四十萬加侖的燃油。

事實上,真正的耗油大戶不是軍車,而是裝甲部隊的坦克戰車。

全部算上,D集團軍每天就算不作戰也要消耗一百萬加侖的燃油,大約是三千噸。如果執行作戰任務的話,這個消耗量還會增加三到四倍。原因很簡單,作爲耗油大戶的坦克與戰車在不作戰的時候,即便執行巡邏任務,也只需要用較慢的速度行駛,而且在很多時候,用來執行巡邏任務的都是軍車。作戰的時候,坦克戰車都得開足馬力,特別是在野戰中,坦克就算開足馬力,也只能達到每小時四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在開足馬力的情況下,坦克與戰車的耗油量非常驚人。拿M1A2來說,裝滿一噸多燃油之後,即便在公路上行進,也只能行駛四百公里,而在野外,最多行駛二百多公里。實際上,因爲操作不當等因素,M1A2的野外持續行軍能力往往只有一百多公里。也就是說,一輛M1A2在進攻中推進一百多公里就要燒掉一噸多燃油。一個師的上百輛坦克同時出動,即便只衝擊很短一段距離,都要燒掉數十噸、甚至上百噸燃油。實戰中,裝甲部隊經常迂迴前進,也經常折返,甚至得在停下來的時候讓發動機照常運轉,燃油消耗速度肯定非常驚人。

當然,別忘了,運送補給物資的車輛在到達大張莊之後,還得加滿油。

照此計算的話,當時囤積在大張莊的五十萬噸燃油,也最多隻能保證美日聯軍一個月的戰鬥消耗,實際上能堅持到二十天就很不錯了。

除此之外,大量被摧毀的補給車輛也給美日聯軍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要知道,燃油只能由特種車輛運輸,而這些車輛在補給車隊中佔的比例並不大。在以往的戰鬥中,油料車的損失不是很大,也就沒有必要準備太多的油料車。

這些因素合到一起的結果就是,美日聯軍不得不停止進攻。

雖然從理論上講,美日聯軍在大張莊損失的物資不足以造成戰略影響,而且抓緊時間的話,在一週之內就能完成補給工作,但是對於打得如火如荼的天津會戰來說,停止一週不進攻,絕對具有災難性的影響。

要知道,在這一週裡,東北軍肯定不會在一旁看熱鬧。

即便在損失了最後一支裝甲力量之後,東北軍再也難以發起像樣的反擊,特別是在建築物並不密集的郊區,東北軍不可能派官兵去送死,可是在此期間,東北軍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防禦部署,加強防線強度,甚至能夠趁美軍轉守爲攻的機會,把戰線推進到主城區之外,重新鞏固外圍防線,使美軍在此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事實上,即便東北軍什麼都不做,美軍也無法追會損失的時間。

一週之後,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到時候,就算美日聯軍全力進攻,恐怕也不可能在接下來的二十天之內打下天津主城區吧。

第82章 恰準時機第83章 破例而行第24章 大難不死第38章 額外獎賞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69章 生死之外第21章 不是訣別第27章 炒飯惹禍第31章 絕不能退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58章 來頭不小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20章 火力打擊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84章 小鬼壓場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40章 扭轉乾坤第71章 出敵不意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56章 城市鏖戰第7章 漏網之魚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52章 敵後戰場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51章 騎虎難下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26章 徹底放鬆第95章 日軍上臺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53章 大戰將即第34章 尋求突破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87章 面授機宜第72章 心理較量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7章 自投羅網第52章 致命伏擊第78章 再接再厲第85章 又是一道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8章 圍點打援第34章 尋求突破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48章 國境防線第51章 回國述職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97章 前後反差第13章 發動羣衆第26章 大勢所趨第90章 找對領導第14章 只要結果第77章 彈盡糧絕第47章 三個小時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30章 客串演出第92章 秘密協議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23章 竭盡全力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7章 漏網之魚第32章 全旅壓上第86章 自釀苦酒
第82章 恰準時機第83章 破例而行第24章 大難不死第38章 額外獎賞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69章 生死之外第21章 不是訣別第27章 炒飯惹禍第31章 絕不能退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58章 來頭不小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20章 火力打擊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84章 小鬼壓場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40章 扭轉乾坤第71章 出敵不意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56章 城市鏖戰第7章 漏網之魚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52章 敵後戰場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51章 騎虎難下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26章 徹底放鬆第95章 日軍上臺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53章 大戰將即第34章 尋求突破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87章 面授機宜第72章 心理較量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7章 自投羅網第52章 致命伏擊第78章 再接再厲第85章 又是一道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8章 圍點打援第34章 尋求突破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48章 國境防線第51章 回國述職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97章 前後反差第13章 發動羣衆第26章 大勢所趨第90章 找對領導第14章 只要結果第77章 彈盡糧絕第47章 三個小時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30章 客串演出第92章 秘密協議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23章 竭盡全力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7章 漏網之魚第32章 全旅壓上第86章 自釀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