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小升一級!(6K)

第204章 小升一級!(6K)惠民河徹底貫通,糧船魚貫入城。

蘇允甚至都沒有跟蔡村有任何口角之爭,便讓蔡村主動拆除魚池藕池,且讓失手殺人的青壯主動投案,潤雨細無聲一般便將鬧得沸沸揚揚的事情給解決了。

шωш⊙Tтkā n⊙¢ ○

一時間,朝廷諸公紛紛側目。

這叫什麼,這就叫能力。

有些人將蘇允進入南衙之後做的幾件事情給聯繫了起來,頓時很是震驚。

這蘇允短短時間內便做下這麼多的大事,看著像是隨波逐流,但仔細分析一下,卻像是步步爲營的結果。

先收六曹主事,積攢了力量,然後一舉覆滅左右廳。

隨後明面上支持李清臣,等到李清臣即將功成的時候,隨即半渡而擊,一下子將李清臣給幹翻了。

不僅如此,還將治理運河的大功勞盡數攬入懷中……

此子心思深沉,手段亦是毒辣得很啊。

有些大臣甚是不喜。

這種年輕人就是利益薰心,爲了自己的功勞,不惜對同僚下手,這樣的人,以後誰會跟他當同僚,誰又會讓他當下屬?

蘇允亦是從鄧起處聽說了一些諸如此類的消息,不過蘇允並沒有過於在意。

他所作的一切事情,盡皆是自保而已,全都是別人欺上門來,若是不反擊,反而會成爲他人把柄。

比如說那通判檢閱府庫之事,原本可以敷衍著過去,可是李清臣都當著衆人說了出來,蘇允若是不認真檢閱,到時候出了問題,這就是一大罪狀。

不過這左右廳也太不經查,破綻太多,一下子全都進去了。

這能怪他嗎?

還有鄧起的事情,人家就是專門來坑自己的,若是不反擊,難道要被動挨打,至於鄧起棄暗投明,那隻能算是意外之喜了。

至於與李清臣之事,其實自己還真沒有想要報復的想法,只能說是時也命也,李清臣自己過於剛愎自用,最後將事情推向這種局面。

就是不知道官家與李清臣之間有沒有存在什麼齟齬就不知道了,其實這事情若是讓李清臣繼續做下去,惠民河終究是可以貫通的。

至於死一些人……對於大宋君臣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大事。

不過那不是蘇允該考慮的問題了,位卑言輕,還是安心躺平爲好。

至於別人說他是官場掃把星,以後不會有人跟他當同事,也不會願意讓他去麾下當下屬……嘿嘿,跟誰當同事,這可不是你們能選的。

官家要我跟誰當同事,我就跟誰當同事,你們要是覺得不舒服,那你們申請調離,或者辭官好了,嘿嘿。

至於什麼提拔不提拔的,我有兩位叔父,岳父大人是章惇,兩位前程遠大的座師,哦,還有官家照拂著,需要你們多事?

哦,是了,關鍵是自己就想安安穩穩當個小官而已,提不提拔的,還真是不甚在意啊。

所以這些許流言蜚語,對於蘇允來說就像是清風拂面一般。

倒是蘇轍有些緊張,喚了蘇允去囑咐了一番,讓蘇允以後先穩住一段時間不要搞事情,不要又把誰給搞了,真要坐實了這個名聲,以後真到了人人畏懼的局面,那可就寸步難行了。

蘇允從善如流。

只要沒有人來搞自己,自己怎麼會多事。

想來現在南衙也沒有誰會來招惹自己了吧?

過了些時日,李清臣被調去杭州當知州了,好在寄祿官階還往上提了一階,算是給了他一個安慰吧。

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一種貶謫。

鯉魚躍龍門失敗了。

李清臣離去之前,竟是主動請蘇允吃了頓飯,說是補上蘇允的接風宴,之前蘇允到南衙,沒有人主動請客吃飯,是他的問題,這次要走了,請蘇允吃個飯,算是補上。

話是這麼說的,但實際上李清臣卻是來跟蘇允做些彌合的。

在酒席上,李清臣與蘇允說了好些話,主要的主題是跟蘇允道歉。

說這些時日想了許多,覺得自己這些時日對蘇允頗多不敬,沒有公事公辦,反而總是以一種前輩的心態在做事。

以至於不知不覺得罪了蘇允,心中覺得甚是過意不去,希望蘇允原諒云云。

蘇允倒是有些驚訝於李清臣的轉變,若是李清臣很是憤怒,他反而能夠理解,畢竟以他對李清臣的理解,這會兒該當如此,但李清臣這般表現,卻反而令蘇允覺得有些詫異。

李清臣見蘇允疑惑,忍不住苦笑道:“蘇通判,今日就我們兩人,我便說幾句交淺言深的話,也免得你對老夫有些誤解。

此次的事情,說到底是老夫沒有作對,也沒有做好,是老夫得罪了你。

當然啦,老夫自然可以對你有恨意,與你從此交惡,畢竟以老夫的官位,你一時半會要威脅到老夫也是不可能。

但老夫子侄不少,在朝廷中任事也是不少,以你的能力,以後估計很快便會成爲他們的上官。

朝廷裡圈子太小,擡頭不見低頭見的,指不定什麼時候便有交集,您若是心裡有怨氣,那他們可就遭殃了。

所以,這算是老夫的一點私心,還請蘇通判以後手下留情。”

蘇允心下了然,這麼說就合理了。

李清臣不願意蘇允記恨於他,蘇允自然也不想被李清臣惦記著,趕緊誠懇道:“您就是我的長輩,教訓一下小侄幾句,那真是沒有問題的,小侄也從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清理惠民河一事,其實小侄也並非搶功勞,實在是不知道爲什麼,莫名其妙的這事情就落我頭上了。”

李清臣有些苦澀,道:“老夫明白的,此事真怪不得你,你從一開始便支持老夫,資金、人力你都給調配到位,還規勸老夫要循序漸進的行事,是老夫有些急功近利了,唉。

不過總而言之,咱們兩人是沒有什麼衝突,自然也不存在齟齬,以後賢侄若是經過杭州,定要讓老夫好好招待你。”

蘇允自然是積極逢迎。

李清臣走了。

然後蘇允的寄祿官階被提了一階,成爲宣德郎。

這個寄祿官階倒是讓蘇允匹配上南衙通判的職事,之前的宣義郎任開封知府通判,其實是有些高配了。

這個算是對他解決蔡村圍堵河道功勞的酬功,至於職事沒有調整,主要是南衙通判這個職位本來就是屬於高配。

對於蘇允來說,在這個崗位上的確是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的,因此只給提了一個寄祿官階。

話雖如此,但這已經令他遠遠領先於其他的同年了。

不僅現在是品級上拉開了,而且在差遣上,蘇允已經是真正的實權人物了。

新來的開封知府是爲劉摯。

劉摯這人書友們或許不是很熟悉,不過稍微提幾個關鍵詞,大家便大約有個印象了。

第一個關鍵詞是熙寧變法。

他曾經受王安石器重,任拜檢正中書禮房公事,但隨即反對新法,被貶官。

第二個關鍵詞是朔黨黨魁,原來歷史上,哲宗登基之後,舊黨執政,舊黨分裂成朔黨、蜀黨以及洛黨三黨,朔黨便是劉摯爲黨魁。

所以,這劉摯從成分上來分析,便是比較典型的舊黨。

劉摯上了開封知府,頓時令得朝堂頗有些波瀾。

走了一箇舊黨胡宗俞,又來了一箇舊黨強硬派劉摯。

這會兒又有人說怪話,說蘇允這是逼走新法派李清臣,就是爲了給舊黨劉摯騰位置,以後開封府便是舊黨的大本營云云。

然則蘇允對劉摯的到來頗爲警惕。

劉摯其人聽說極爲剛硬,爲人十分嚴肅,後來死了之後諡號爲忠肅。

北宋一朝,以肅爲諡號的,通常來說性格都極爲剛硬,比如說包拯的孝肅,韓絳的獻肅,俱都是錚錚諫臣。

劉摯有此諡號,想來亦是十分強硬嚴肅。

與這樣的人作爲同僚,可沒有那麼輕鬆。

不過蘇允一直等候的左右廳官員卻是一直都沒有到位,只來了一個推官,這推官的職責上還是歸在通判廳下。

蘇允不明白這是爲何,按理來說,宋朝賦閒的官員太多了,這會兒有好幾個崗位空出來,應該馬上就有人補上纔是,怎麼都一個多月了,還沒有人來。

不過這個疑問倒是從章惇那裡得到了答案。

章惇笑道:“左右廳與通判廳的職責是重疊的,之前南衙有左右廳,所以就不用再設通判廳,但現在有了通判廳,再設左右廳就有些累贅了。

你這個通判做得很好,朝廷自然不會再配上什麼左右廳了,這也是陛下對你的培養。”

蘇允倒是有些愁眉苦臉,開封府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最近他又給通判廳增加了一些吏員,但還是有些處理不太過來。

劉摯到任,蘇允沒有落人把柄,也跟著一起迎接了劉摯,劉摯勉勵了一下大家,對蘇允倒也沒有表現出來不同的地方,比李清臣還多了一些尊重。

不過這纔是正確的做法,通判不是知府的下屬,從某些方面來說,算是平起平坐的,劉摯爲人端肅,自也不會在這上面有出格的地方。

所以這些時日,雙方倒是相互謹守自己的本分,沒有發生衝突。

這倒是讓蘇允有了些做官的樂趣來,雖然事務有些繁忙,但每日算是悠哉悠哉的,正常上下班,暫時不用去跟人爭鬥。

時間進入七月份,雨季也隨之到來,連著下了好些天的雨,河水都充沛了許多,不過惠民河已經疏通,今年倒是不用擔心有水患的問題了。不過最近朝堂上也不是很平靜,元豐改制最大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三省改制也終於完成了。

就是改制的結果令朝廷上下都有些震動。

王珪被任命爲首相,拜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確被任命爲右相,拜爲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但真正行政之中,大家卻是發現,明明是首相的王珪,卻要對蔡確拱手聽命。

這是因爲當初議定官制時,大致是仿照《唐六典》,不論事情大小,都由中書省取旨,門下省審覈,尚書省執行,三省分班奏事,權歸中書省。

因此蔡確名義上是次相,實際上卻大權在握,王珪雖然是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但也只能拱手聽命罷了。

王珪對此事頗爲震怒,但也無可奈何。

蘇允倒是從章惇那裡聽說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說是當初議定改制的時候,王珪不太想改,但蔡確對王珪說:“您任宰執這麼長時間,必然會是中書令。”

這話讓王珪深信不疑。

但蔡確卻對皇帝說:“三省的長官位高權重,不需要設置長官,只需要讓左右僕射分別兼任兩省侍郎就可以了。”

官家深以爲然,所以這改制便這般定了下來,王珪是真真吃了大虧。

蘇允對此也是當成了笑話來看,此事真假尚且不論,但王珪被蔡確算計之事,倒是未必是假。

畢竟在此之前,王珪是首相,蔡確只是參知政事,這會兒蔡確成了實際上的首相,可想而知定然裡面是有些內幕的。

除了改制之外,朝廷還有一件大事,便是西北戰事。

聽說最近官家又有對西夏動武的想法。

所以朝廷上下頗多爭議。

朝廷諸公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支持的人中又有人對執行的戰略有些微辭,有人又對趙頊用人頗爲不滿。

尤其是前線種諤對給事中徐禧頗多抱怨,上書狀告徐禧本只是奉命築城,但卻對軍中之事頗多指責,甚至有越俎代庖的做法。

而給事中徐禧對種諤亦是頗多攻擊,奏種諤跋扈異議,對他的諸多決意不僅不支持,甚至當衆唱反調。

趙頊對給事中徐禧頗多偏袒,這讓朝中不少人不滿。

章惇便是這些不滿的人之一,他跟蘇允抱怨道:“徐德佔不過一介布衣,既不是進士出身,又非軍中宿將,不過是一阿諛小人,仗著三寸不爛舌以倖進,不過是一馬謖爾。

官家關心邊事,徐德佔便以邊事自任,官家也是,還著力培養他,此次更是讓其相助沈存中建造永樂城。

哼,這本是讓徐德佔去實地瞭解邊事情況的任務而已,但我卻聽說,這徐德佔卻是事事以自己爲主,甚至越過沈存中定下永樂城的選址!

我聽說那永樂城沒有水源,這不是胡鬧麼,沒有水源的城池,怎麼可能守得住?”

蘇允亦是皺起了眉頭,永樂城之戰乃是趙頊一生之中遭遇的最大的敗仗,甚至永樂城之後,趙頊從此失了銳氣,之後更是鬱鬱而終。

永樂城之戰,對大宋朝的傷害太大了,據說在這一役之中,大宋連兵帶民,損失了足足二十萬人!

蘇允不解道:“聽您的意思,這徐禧不過是一給事中,還是去輔助沈存中的,沈存中乃是經驗豐富的邊帥,怎麼會任由徐禧亂來呢,哦,還有種諤這樣的老將,竟也是鎮不住這徐禧麼?”

章惇搖了搖頭道:“官家是什麼樣的人,你還不明白麼?你想想你自己。”

蘇允初時還有些不解,這跟自己又有什麼關係,但隨即苦笑了起來。

自己就是另一個徐禧啊!

看看自己的經歷便知道了,官家喜歡自己,於是便強行將自己留在汴京,通判職位對自己其實是高配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高配,但趙頊愣是用各種手段將自己給推上去。

而隨後李清臣甚至都不算犯錯誤,只是執行項目過程之中,發生了一些意外,趙頊便立即讓自己去將功勞摘過來。

現在左右廳這兩個掣肘自己的部門直接就給取消了,讓自己這邊大權在握,甚至可以跟知府抗衡了。

這與沈括徐禧之間的關係何其相似。

沈括是個經驗豐富的邊帥,但卻制不住一個皇帝身邊的給事中。

一個沒有任務經驗,本是相助監造的徐禧一開始就成爲了永樂城項目的主事人。

最後還成爲了永樂城戰役的實際指揮,指揮一大羣宿將和西夏對決。

這就很難評了。

從蘇允個人角度上來說,趙頊的做法自然對自己很有利,他是既得利益者。

但蘇允相信自己也不是冒失之人,不會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徐禧明顯跟自己不一樣,他很明顯是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認爲趙頊派他去,便是讓他去主持大局的。

從自己跟徐禧的例子來看,趙頊培養人、用人的方式上其實是有些激進的,換句話來說,就是缺乏耐心。

這在早起的時候已經是有所體現了。

不過這與趙頊前期的經歷有關,熙寧變法的時候,老臣基本都反對變法,迫於無奈之下,他與王安石只能提拔年輕人。

而呂惠卿、曾布、章惇這些人的確是展現出了不俗的能力,這讓趙頊形成了一種用人的習慣,便是喜歡用自己提拔起來的年輕人,而且培養的方式也頗爲激進,很多一下子就進入關鍵崗位的。

蘇允自己便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剛中進士,立馬就被委以南衙通判之職,不過一個多月,寄祿官階便提了一階,再這麼下去,估計也是要被火速提拔的。

蘇允道:“岳父您沒有勸諫官家麼?”

章惇呵呵一笑道:“怎麼沒有,我都差點指著他的臉罵娘了,他不聽我有什麼辦法?

哦,接下來你得自己努力了,這回我大約是將官家給得罪了,指不定過些時日,我就該滾去地方了。”

蘇允:“……”

蘇允嘗試著道:“那我子由叔父他?”

章惇呵呵一笑:“子由罵得更狠,他那起居注估計也做不長了吧。”

蘇允:“……”

蘇允一下子感覺天都塌了。

不是,你們都這麼任性的嘛。

不過隨即蘇允也醒悟了過來,永樂城那地方的確是一絕地,明眼人都知道那絕對是個大坑,無論是出於朝廷的利益,還是這會兒的意見站隊,都必須得站出來。

這會兒若是支持這永樂城,到時候大敗了,朝廷元氣大傷,內部肯定也會尋找替罪羊。

章惇這樣的參知政事,他若是支持此事,到時候那可是要負責任的。

所以,這會抨擊得越狠,等到永樂城大敗的時候,他不僅無罪,還可能有功勞。

啊,就跟玩股票一樣,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現在做空,到時候永樂城敗了,那做空的就大賺了。

當然,如同章惇這樣的人,他肯定是將謀國放在謀身之前的,他更關心的肯定是國家的利益。

蘇允能怎麼說,只能支持唄。

章惇笑道:“好在問期已經出來了,再過一月時間,你跟若兒就要成親了,到時候若兒也不用跟著我東奔西走了。

有你看顧著,擇兒他們也可以留在太學繼續上學,老夫輕身上陣,也不算是恓惶了。”

蘇允安慰道:“岳父您也別做這麼壞的打算,官家未必就會貶謫您。”

趙頊會不會貶謫章惇這個事情並不確定,但蘇轍卻是緊鑼密鼓的開始幫蘇允准備婚禮,頗有一種安排後事的感覺。

尼瑪。

蘇允有些無語。

關於永樂城之事,蘇允原本還想勸諫一下趙頊的,但見章惇蘇轍等人的勸諫都沒有什麼用處,他便也就閉嘴了。

不僅如此,章惇與蘇轍的勸諫引來了御史的攻擊,攻擊他們乃是畏戰怯戰的投降派。

蘇轍與章惇都不是受氣的主,亦是紛紛撰文反擊,一時間你來我往,互相攻訐,朝廷氣氛十分嚴肅。

這種情況下,蘇允的婚事也只能從簡,只是請了自家人吃喝了一頓,然後八擡大轎將章若迎回家,便算是將這繁瑣的婚禮給完成了,就是頗有虎頭蛇尾的意思。

洞房之中,蘇允安慰章若,道:“若姐,委屈你了。”

章若輕笑道:“叫什麼若姐,叫我娘子,還有,沒有什麼委屈的,婚禮只是給別人看的,日子纔是我們自己的。”

章若的到來,倒是讓蘇允的注意力轉移了開來,不去關注朝廷上的那麼些腌臢事。

說實話,就他現在這芝麻大的官兒,他也沒有什麼辦法去影響什麼。

這種軍國大事不是兒戲,連章惇這個參知政事都難以左右,蘇允又如何能夠使得上力。

只是到了八九月份的時候,蘇允總是做屍山血海的夢,屢屢一身大汗驚醒過來。

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432章 你視我如草芥,則我視你如寇仇!第372章 攻綏德如嚼銅丸,徒損牙口而不得果腹!第427章 潼關!第356章 莫須有!第169章 人間好時節!(5k)第153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今天9k哈)第244章 全殲!(4k!)第32章 一專多能第402章 老成謀國文潞公!第197章 臣要殺人立威!第434章 文彥博必須死!第395章 渡河而擊!第252章 大勝!大勝!(又是3k!)第187章 入駐南衙!第400章 帝后之爭!第449章 大宋的蘇秦程夫子!第300章 良人歸來!第153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今天9k哈)第30章 周員外上門第39章 周湛真是個大善人第96章 有仇就報!第399章 策反!第441章 順化渡一戰天下驚!第348章 大戶最重利益!第176章 喬遷之喜!第427章 潼關!第6章 以理力服人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271章 燙手山芋!(3k)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355章 決斷!第427章 潼關!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62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於人第316章 工部振興第一步!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第255章 朕之李藥師!(3k哈)第228章 嚮往的生活!第301章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5k哈!)第425章 決戰前夕!第265章 圍魏救趙?第353章 《蘇學經世錄》第314章 已經廢掉的工部!第243章 局!!(5K哈)第133章 我們正需要你這個臥龍先生!第332章 蘇居正謀國甚遠矣!第421章 繞後掏肛!第50章 老夫觀你有韓忠獻之才!第154章 政治荒誕劇!(51k,好消息,均訂已經過三千!)第70章 黃州求情貼!第200章 談判第102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286章 衝擊!(3k)第72章 柳香蘭第361章 石破天驚!第356章 莫須有!第49章 有貴客第206章 官家,我送您一個熙寧變法!第194章 嫌隙又生!(6k大章哈)第351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62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於人第120章 小小生意能發家(5k,晚上還有一章!)第440章 出其不意!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201章 我要送給你們一場大富貴!第105章 女生外嚮第1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第96章 有仇就報!第305章 翰林院牛馬!第144章 少年當有凌雲志第82章 蘇氏大殺器第429章 潼關有變!第257章 蔡狗賊與王雞賊!(3k哈)第18章 公使庫!第249章 釣魚成功!第105章 女生外嚮第384章 實力飛躍!(6k哈)第425章 決戰前夕!第216章 一起納了進來吧!第109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求首訂!)第219章 要命的任命!第311章 蘇大炮重出江湖!第363章 先生勇猛否?第62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於人第88章 你知道臨江樓給了多少?第394章 烏煙瘴氣!第400章 帝后之爭!第232章 希望你是我的韓絳!第45章 阿回出息了!第316章 工部振興第一步!第178章 受刺激的文煌華!第397章 落網!第274章 願為相公效死!(3k)第167章 右司諫!第108章 章惇很滿意!第327章 不按照套路出牌!(4k哈)第385章 趙諸葛乃是大宋擎天白玉柱!(6k哈,哈哈,有意思)
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432章 你視我如草芥,則我視你如寇仇!第372章 攻綏德如嚼銅丸,徒損牙口而不得果腹!第427章 潼關!第356章 莫須有!第169章 人間好時節!(5k)第153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今天9k哈)第244章 全殲!(4k!)第32章 一專多能第402章 老成謀國文潞公!第197章 臣要殺人立威!第434章 文彥博必須死!第395章 渡河而擊!第252章 大勝!大勝!(又是3k!)第187章 入駐南衙!第400章 帝后之爭!第449章 大宋的蘇秦程夫子!第300章 良人歸來!第153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今天9k哈)第30章 周員外上門第39章 周湛真是個大善人第96章 有仇就報!第399章 策反!第441章 順化渡一戰天下驚!第348章 大戶最重利益!第176章 喬遷之喜!第427章 潼關!第6章 以理力服人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271章 燙手山芋!(3k)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355章 決斷!第427章 潼關!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62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於人第316章 工部振興第一步!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第255章 朕之李藥師!(3k哈)第228章 嚮往的生活!第301章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5k哈!)第425章 決戰前夕!第265章 圍魏救趙?第353章 《蘇學經世錄》第314章 已經廢掉的工部!第243章 局!!(5K哈)第133章 我們正需要你這個臥龍先生!第332章 蘇居正謀國甚遠矣!第421章 繞後掏肛!第50章 老夫觀你有韓忠獻之才!第154章 政治荒誕劇!(51k,好消息,均訂已經過三千!)第70章 黃州求情貼!第200章 談判第102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286章 衝擊!(3k)第72章 柳香蘭第361章 石破天驚!第356章 莫須有!第49章 有貴客第206章 官家,我送您一個熙寧變法!第194章 嫌隙又生!(6k大章哈)第351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62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於人第120章 小小生意能發家(5k,晚上還有一章!)第440章 出其不意!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201章 我要送給你們一場大富貴!第105章 女生外嚮第1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第96章 有仇就報!第305章 翰林院牛馬!第144章 少年當有凌雲志第82章 蘇氏大殺器第429章 潼關有變!第257章 蔡狗賊與王雞賊!(3k哈)第18章 公使庫!第249章 釣魚成功!第105章 女生外嚮第384章 實力飛躍!(6k哈)第425章 決戰前夕!第216章 一起納了進來吧!第109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求首訂!)第219章 要命的任命!第311章 蘇大炮重出江湖!第363章 先生勇猛否?第62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於人第88章 你知道臨江樓給了多少?第394章 烏煙瘴氣!第400章 帝后之爭!第232章 希望你是我的韓絳!第45章 阿回出息了!第316章 工部振興第一步!第178章 受刺激的文煌華!第397章 落網!第274章 願為相公效死!(3k)第167章 右司諫!第108章 章惇很滿意!第327章 不按照套路出牌!(4k哈)第385章 趙諸葛乃是大宋擎天白玉柱!(6k哈,哈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