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
所以讀書人就是讀書人,鄭朝宗一上來就將整個戰略給拔高了。
不僅是戰略高度拔高了,其歷史深度與實操性亦是完美融合,堪稱“以史爲鑑、審時度勢”的經典範本!
這番言論精準判斷宋、夏、遼三方矛盾,將宋重文抑武、西夏党項的漢民裂隙、遼國的內鬥指了出來,而將靜塞軍自身劣勢轉化爲“四兩撥千斤”的支點!
能夠說出這番話的,非熟讀《孫子兵法》《史記》等經典,非有對當下天下大勢有深刻理解,非有對軍伍有深入接觸之人,根本說不出來這話!
鄭朝宗這話一出,頓時令得王抱朴、韓幼安、畢太華、阮川橋四子心中震撼,隨即又生出了‘時不我待’的感覺。
短短時間不見,鄭朝宗竟然已經成長到現在這般高度,那豈不是已經將我給遠遠甩開了?
四子心中盡皆有危機感油然而生。
而此時蘇允對鄭朝宗的視野高度感覺非常滿意,點點頭道:“說得非常好啊,就這個戰略建議,你已經不僅僅是將,而可以爲帥矣!”
鄭朝宗臉上微微泛紅,道:“弟子不過是平時多想了一些,今日恰好先生提問,學生這纔有感而發而已。”
蘇允笑道:“其他人呢,也說說。”
畢太華立即站起,道:“先生,弟子也有幾個想法。”
“哦?”蘇允倒是有些詫異,你畢太華初來乍到,難道也有什麼好想法?
不過蘇允也知道,自己這六個弟子各有所長,說不定也有真知灼見。
當然,既然是集思廣益,也沒有不讓人說話的道理。
於是便點點頭道:“盛章定有高見,你說吧。”
畢太華嘿嘿一笑道:“弟子不識軍事,但懂經濟,咱們既然要以西北爲龍興之地,那便要依靠西北養軍牧民。
弟子學習先生之經濟總綱,其中有一點便是以商養兵,以戰拓殖。
總結其核心理念,無非便是鹽鐵鑄財,商賈通利,屯田實邊,金谷爲刃。
歷代經濟達者,無不效管仲“官山海”之術壟斷戰略資源;
學桑弘羊“均輸平準”調控物價;
效仿江南“海貿聚寶”開闢財源,建不依賴敵國之獨立經濟體系。
因此,弟子有經濟五策,可爲我蘇學會奠定未來數十年之根基。
其一是爲鹽鐵專營與資源壟斷。
我們蘇學會要奪鹽州後設“鹽鐵使司”,仿唐劉晏“榷鹽法”,實行“民制-官收-商銷”三級專營。
設“鹽引”票據,商賈購引販鹽至宋遼實現創收。
其次是鐵器管制,於米脂設“冶鐵監”,收編西夏流亡匠戶,精鐵專供軍械,粗鐵鑄農具高價銷遼夏。
其二乃是商路控制與關稅體系。
屆時可設黃河渡口稅關,葭蘆川水寨設“榷場司”,對秦晉商船徵“三十稅一”過路費;
聯回鶻開通“漠南商路”,此爲絲綢之路北道,可避開西夏河西走廊,對西域胡商徵“駝隊稅”。
另設“胡商驛”提供護衛、草料,可進行收費。
其三則是在米脂進行屯田與農業革新,我們須得完善軍屯體系,行諸葛亮“渭南屯田”法,軍戶每丁授田20畝,三成繳公。
行西漢趙過之“代田法”畝產增三成,五年內米脂熟田達50萬畝。
另外可種苜蓿養戰馬,替代糧草消耗,植胡麻榨油供軍需;
山地種桑養蠶,設“織造院”產絹帛,抵靜塞軍冬衣費。
其四是先生所講之貨幣與金融操控,首先我們可以發行軍功券替代銅幣,增加可用之錢,一旦實際成熟,便可以發行“金本位軍功券”。
設“靜塞銀號”允許商賈以券納稅,年流通額達500萬貫,抽鑄幣稅5%(25萬貫)。
爲了控制物價,可仿桑弘羊“平準令”,戰時低價徵糧儲於暗倉,饑荒時高價拋售;
對鹽、鐵、馬匹實行“戰時限價”,防奸商發國難財……”
說到這裡,畢太華頓了頓,然後道:“……另有第五策,乃是劫掠經濟與戰利分配。
咱們蘇學會靜塞軍要發展壯大,必須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以獲取領土與百姓。
因此須得以戰養戰,每一仗不僅得大勝,還得有所收穫!
因此每破一城,按“532分配”:五成歸軍以填補軍費支出、三成賞士卒以振興士氣、二成賑貧民以收民心;
用此法,才能夠越戰越強。
嘿嘿,另外可以組建“商隊獵兵”千人,僞裝馬匪劫宋遼富商,當然,若是來跟我們米脂做生意的,自然是要網開一面的。
另外我聽說,党項貴族常常將財富藏在西夏佛寺,或許我們可以劫黃金法器熔鑄軍餉。”
蘇允聽前面四策之時連連點頭,深以爲然,有這四策發展蘇學會之經濟,的確是可以養活數萬靜塞軍了。
但是聽到第五策時候,蘇允不由得失笑。
其餘人亦是笑出聲來,阮川橋更是出聲道:“盛章,你這可是真損啊。”
衆人頓時鬨笑了起來。
畢太華雖然初來乍到,但卻是能夠提出這麼真知灼見的意見,蘇允頓時對蘇門六子其他沒有發言的人也生出了興趣。
蘇允看向韓幼安,道:“寧靜在地方任職過,可有內政上的想法?”
韓幼安見蘇允問話,立即起身與蘇允躬身行禮,道:“先生,弟子的確是有些想法請先生指點。”
蘇允拊掌笑道:“好好,你趕緊說說。”
韓幼安神色變得肅穆起來,道:“咱們既然是要胸懷推翻暴政、滅亡西夏、契丹異族之壯志,那咱們便要建立一個更加優越的政權。
因此,雖然咱們現在兵只有五六百,士不過數人,下無半民,但依然要往長遠處考慮。
因此,弟子將依照先生所教授之行政、法律、民生、文化、技術、地方治理、應急管理等方面詳細展開。
每個部分都提供具體措施、歷史依據和預期效果,確保內政策略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蘇允等人頓時眼睛一亮,韓幼安這番話一出,已經表明韓幼安對此有過深入的思考。
韓幼安本就是擅長於內政,看來在地方是結合了實踐,將之前蘇允在太學講學的那些東西給思考通透了!
果然韓幼安道:“西北漢胡雜居、民風彪悍,情況十分複雜。
而我們如今起步太低,一開始自是無人信服。
因此我們行政體系必須結合當下這種情況。
因此,我建議,咱們的理念需法秦制之嚴,承漢風之韌,融胡俗之悍。
具體來說,便是以秦法爲骨,漢製爲脈,草原部落製爲輔,構建一個高效的軍政合一體系!
從一開始,咱們便要建立一個高效的軍政系統,指導着軍民一起進取,這一塊上,我們可以承秦漢三公九卿制以及北周府兵制加上本朝的保甲法,具體如何,稍後弟子會將其整理出來。
其次是官吏選拔,因爲接下來我們都會是以開疆拓土爲主,因此我們的科舉須以實用爲導向,加試《商君書》《孫子兵法》,考騎射、寒門舉子需基層歷練,需屯田/戍邊1年方可授官。
而在我們所統治的區域,全方面實行軍功授爵,設二十等爵,斬首一級授公士,五級可蔭一子入官學!
當然,也不能忽視文吏治績卓越者,年增稅超10%晉爵一級。
至於在民生保障上,我們實行屯田保甲制,實行軍戶管理。
每戶授田50畝,三成納糧,這遠低於宋的五成稅;
十戶一甲,抽二丁入屯田營,可以農時耕,戰時兵。
另爲了穩定,可設“常平暗倉”儲糧於地下,逢災貸糧;
西北在百工上不如中原以及南方,因此我們須得鼓勵技術創新,我建議進行匠籍革新。
首先是火器匠人免賦稅,子嗣可科舉;
若有改良震天雷射程超百步者,賞銀千兩,宋軍火器射程僅30步,若是我們能超百步,定可以成爲一個超越時代的進步。
設“百工院”收學徒,以培養更多的工匠。
在教育上也不可怠慢,我們需從蒙學開始,便引導百姓效忠我們蘇學會靜塞軍。
比如說編《三字經·靜塞篇》:“紫微興,靜塞王;除三患,安四方”;
十五歲以上男子需背誦《忠義訓》,違者罰修城牆十日。
另可設“紫微書院”收士族子弟,授官位換家族效忠等等。……”
韓幼安將心中所思所想,一一講述了出來,因爲是臨時而就,有些想法只是一躍而過,但已經足以看出來他思考之深!
說到最後,韓幼安道:“昔管仲以鹽鐵富齊,商鞅以法令強秦。
今靜塞內政七策,融法家之苛、兵家之詭、墨家之技,十年可鑄就鐵桶江山!”
此言一出,議事廳之中頓時掌聲如雷。
幾位靜塞軍的將領至此面面相覷。
他們自然是知道蘇門六子名聲響亮,也接觸過鄭朝宗與平子澄,正是折服於他們的才能,因此才聽從他們的指揮。
他們原本以爲鄭朝宗與平子澄應該是蘇門六子之中最爲厲害的兩個。
但今日聽了畢太華以及這個韓幼安的籌謀,他們這才發現,這兩人雖然所長與鄭朝宗以及平子澄有所不同。
但在他們所擅長的領域上,亦是獨領風騷啊!
嘖。
他們心中暗自感慨了一下,齊齊看向上座的年輕人,這位纔是真正的獨領風騷,因爲這蘇門六子,全都是這位親手調教出來的!
哦,是了,靜塞軍亦是經略一手調教出來的,若論才華,這位纔是真正的天下無雙!
其實不僅僅是靜塞軍極爲將領驚詫,就是蘇門六子其餘人,在聽到韓幼安的發言之後,他們亦是十分驚訝。
他們亦是沒有想到韓幼安在這一塊上竟是思慮如此之深!
鄭朝宗驚訝道:“靜寧,看來你在地方上的確是用了心思了,竟然能夠總結出來這麼多的策略。
你提出的整個內政體系與現有的軍事、經濟策略已經是可以相銜接,形成完整的治國方略了。”
韓幼安謙遜一笑,道:“這套東西其實先生都是講過的,只不過我們六人所留意的領域不同罷了。
海夫你關注的是軍事,因此你在軍事上領悟極深;
盛章關注的是經濟,因此他在經濟上有獨特見解。
而我沒有別的才能,就喜歡想一想這些內政上的事情,因此想得深一些也是正常。
加上去了地方之後,我將先生所傳授的東西進行實踐,還去所轄的地方仿照先生的方式進行調研。
因此算是將先生所教導的內政方面的東西瞭解個皮毛,否則先生這麼一問,可能就要將我給問住了。”
阮川橋聞言笑道:“靜寧,你這看似謙虛,實則是自誇啊,嗨,果然是符合你這悶騷性子。”
衆人盡皆笑了起來。
蘇允心中感覺十分暢快,他堅持在太學講學數年,到了此時,總算是有成果顯現了。
鄭朝宗籌謀軍策,畢太華籌謀經濟,韓幼安籌謀內政,其實到了此時,一個完善的發展戰略已經是基本上完整了。
這個戰略已經看到了蘇學會靜塞軍掌握了西北之後的各種行政策略,甚至可以沿用到一個新國家的建立。
不過,這些計劃足夠遠大也足夠完善,但對於當下寨中的困境還是於事無補。
現在寨中缺糧、少衣、缺少戰馬軍械的狀況卻是在眼前。
“篤篤篤!”
平子澄忽然以指節叩桌,聲如寒泉擊石。
“諸君謀遠,弟子問近。”
他從袖中拿出密報一卷:“三日前探得,西夏左廂神勇軍司有糧隊押送陳米三千石往銀州,護衛僅二百輕騎。”
他的指尖劃過輿圖上無定河谷,笑道:“此地距寨六十里,若今夜劫之,可解三月糧荒。”
蘇允眼中精光驟亮:“子澄何時布的眼線?”
“入冬時收買的党項牧羊人。”
平子澄取筆蘸墨汁畫出行軍圖:“雪掩馬蹄,子時動手。
屆時截其前隊,派遣機敏隊伍燒糧車製造混亂,後前後夾擊,全殲其護衛,如此不僅可以獲得數千石糧秣,還可以獲得數百戰馬軍械等等……”
他忽而笑了起來,道:“……然後扔一些宋軍器械即可。”
衆人頓時忍俊不禁,平子澄這是活學活用畢太華的劫掠理論啊!